气盛而化神——“气”在中国传统音乐表演理论及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f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现代科学观念,要发现宇宙万物的奥秘需要不断地在微观和宏观、物质和精神等领域进行探索,由于宇宙是无限的,且又有新事物不断产生,因此科学探索似乎永远没有尽头.但在中国传统的“气化论”宇宙观下,无论是微观的粒子还是宏观的星系、无论是物质运动还是精神活动,它们在本质上都是“气”的运动,即《周易》中所说的“阴阳之气”或《庄子》所谓的“通天下之一气耳”①.这样一来,人们如果想要把握宇宙和生命的真谛并不需要“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只需要在某一对象上发生深度的、“气”之层面的感应,由此就可以直接把握宇宙和生命的终极奥秘——也即古人所谓的“天道”.这种“气化”世界观自然也会影响到传统音乐的各个方面,中国音乐创作追求的“大音希声”境界、音乐审美中的“听之以气”以及音乐表演中的“气盛而化神”都是气化宇宙观的体现.它们的实质就是以音乐作为媒介或载体,使人和天地之气发生感应,进而体悟天地大道.“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核心范畴具有多层面的丰富内涵,但在音乐表演当中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身体之气、心灵之气与天地之气.下面,笔者就来具体分析这三个层面的“气”在中国传统音乐表演理论和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其他文献
我与国栋兄是正儿八经的同班同学——1978年底,35岁的我从上海和比我略长几个月的他从四川一起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报到,成为新时期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最早入学的硕士研
期刊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一带一路”艺术文化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与推进,不仅保护、发展和传承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拉开了现代多元音乐创作的序幕,更促进了整体艺术的交流
期刊
说起深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想起“改革开放”“经济特区”.但深圳与手风琴这件乐器也有着不解之缘,手风琴在深圳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深圳曾两次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
期刊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丰厚的原生态民间歌谣往往都是生长在保存完好的原生态自然景观中,与自然景观一起,形成一道道美丽多彩的原生态人文景观.自古以来生活在
期刊
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热情歌颂祖国、讴歌党与人民,讴歌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们,中宣部在今年6月1 7日推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百首优秀歌曲”:
期刊
引 言   波兰音乐学家卓菲娅·丽莎(以下简称“丽莎”)撰写的《论音乐的特殊性》面世于20世纪50年代,这是一本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著名音乐美学专著。作者针对当时唯心主义音乐美学夸大音乐的特殊性和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初期强调“艺术共性”的情况,从音乐现象的物质本质出发,客观地对音乐艺术的特殊性进行探究。本书也因上述主要成果使其对学界的影响一直保持至今。   近些年来,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发展解决了
期刊
古之“典”者,乃是采集有关典章制度的材料,以历史著作总结经验教训,垂诫未来.唐代刘知幾之子刘秩撰《政典》,杜佑著《通典》,皆有此意.因此,典籍乃是古代重要文献的总称.在
期刊
泰奥多尔·古维(Théodore Gouvy,1819-1898)是19世纪的法国作曲家,其作品种类繁多,尤以器乐创作而著称.史料显示,古维生前即已在音乐界闻名,法国和普鲁士都曾将他作为音乐界
期刊
《米尔顿·巴比特音乐导论》①的作者安德鲁·米德(Andrew Mead)是巴比特的学生以及好友,他在一篇纪念巴比特的文章《他是人生之灯——怀念恩师米尔顿·巴比特》②中,提及了
期刊
越南,毗邻于我国的西南边境,其主体民族京(越)族与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同宗同源,其语言随着越南南北地域的差异而略带口音变化,但都使用京族人民能听懂的越南语.在我国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