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安西四镇的设置,使安西地区成为唐朝军政体制内的疆域,同时也成为唐人向往的塞漠之地、渴望建功立业的舞台.但随着安史之乱、河陇陷蕃,唐代西部"边土"不断向京畿周边内移,泾州等地成为边郡,安西、北庭通过河西走廊与唐廷的直接联系被切断.即便如此,唐廷也没有放弃对安西、北庭名义上的管理和统治权的宣示.大历年间设立的四镇北庭行军(行营)节度使,由泾州刺史、泾原等州节度使兼任,表明唐代经营北庭、安西的后方总部已由凉州迁到泾州.随之中晚唐诗歌中描写的"安西"图景发生了变化,其所依托的"边塞"立足点也从凉州转到泾州.不过终
【机 构】
: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西四镇的设置,使安西地区成为唐朝军政体制内的疆域,同时也成为唐人向往的塞漠之地、渴望建功立业的舞台.但随着安史之乱、河陇陷蕃,唐代西部"边土"不断向京畿周边内移,泾州等地成为边郡,安西、北庭通过河西走廊与唐廷的直接联系被切断.即便如此,唐廷也没有放弃对安西、北庭名义上的管理和统治权的宣示.大历年间设立的四镇北庭行军(行营)节度使,由泾州刺史、泾原等州节度使兼任,表明唐代经营北庭、安西的后方总部已由凉州迁到泾州.随之中晚唐诗歌中描写的"安西"图景发生了变化,其所依托的"边塞"立足点也从凉州转到泾州.不过终唐一世,安西始终是唐朝士人的精神寄托,是盛唐气象的地理符号.
其他文献
从宏观历史看,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从萌生起就一直与世界主义处于并存关系.但是,随着中国国际处境的变化,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发生了尖锐对立,大致经历了由民族主义否定世界主义,又由世界主义取代民族主义的演变过程.经过近代以来众多有识之士的不断探寻,二者又经过时间维度的异时统一向规则维度的共时并存演进,最终把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完美统一理想转化为并不完美却具有实践价值的对立共存思想与实践,为人类寻求民族国家自存与共存路径提供一个具有参照意义的实例.
以往文献通常将斯密地租理论当作古典经济学中地租理论的代表之一以及一定发展阶段的成果,并经常将之与前后的地租理论对比.与以往文献不同,文章旨在探究斯密地租理论中有关经济发展的思想.斯密关于地租的论述,其实并不限于单纯对地租的分析,同时包含了大量其他经济学思想,这些思想与后世经济学的思想相承,对于经济发展实践以及发展经济学理论演进有启示意义.具体地,斯密地租理论涉及经济发展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地租在商品价格中的占比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中不同产业因技术进步速度差异而导致其产品间价格关系的变动等.这类问题
本雅明以其独有的话语言路创造性建构了一个颇具现代色彩的诗学体系,该体系循艺术本体论、艺术生产论、艺术形态论、艺术功能论四个途径以行.这四个路径的认识恰好分属四种理论形态,且在精神血脉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家族谱系.在这一谱系中,"技术"是该家族的"基因"和"血脉","经验""体验""魅灵""技术复制"等独创性概念则是该家族的核心成员,四种理论形态之间以及各核心概念之间相依相亲、共生互联.本雅明诗学体系对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在类型差异上的本体根基、艺术生产变迁的中介诱因、艺术形态区分的技术表征、艺术功能认知的辩证抉
文章从中外关系史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有关古代中非关系的研究进行史学史梳理.关于汉代的中非关系研究,集中在中非关系起始时间、"已程不国"和"兜勒"两处非洲地名及早期非洲移民的研究.关于唐代的中非关系研究,主要涉及唐代古籍中出现的相关地名(如摩邻、老勃萨、拨拔力、三兰等)、中非商贸往来以及被称为"昆仑奴"或"僧祇"的黑人之来源问题.宋元时期,中非交往不断扩大,中国对非洲的认识得以提升,双方贸易活动频繁,相关研究成果丰硕.明代中非交往更进一步,学界对明代中非交通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明代地图上出现的非洲地名、郑和
1840年前后,围绕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和政府政策引发了通货学派与银行学派的争论.两派在货币概念、货币与物价的关系、货币与经济波动的关系等问题上表达了针锋相对的见解.尽管两派都同意货币数量论的基本等式,政策建议却迥然不同.通货学派的观点因"政治正确性"被吸收进1844年《银行特许状法》.但实践证明,银行学派的观点更适合正在成长中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发挥货币政策效果.争论促进了货币信用理论的学术进步,回顾这场争论有助于理解人们在21世纪遇到的一些货币理论和现实问题.
文章采用时间上的逆汰法(Adverse Elimination),从考证1942年《大刚报》民调开始,指出自1920年代初起,已有诸多民调出现,被美国人说成中国首次民调的《大刚报》问卷调查,并非首创.至于被国内学者称为"中国首次"的北京大学问卷调查及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民调,因为有《密勒氏评论报》"中国当今十二位大人物"问卷调查及其他民调发生在前,也无资格居于榜首.文章对1915年10月袁世凯假借民意所作"国体投票"以及古代历史上采风及民意征集的陈述,引出对"民意调查"的概念辨析.通过严格定义,剔除不具备概念
为厘清消费者在线生鲜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情境实验的方法,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探析了调节匹配对于消费者的感知价值和购买意愿的影响路径,为在线生鲜平台长远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发现,消费者的调节定向与电商平台的信息陈述方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直接影响,由二者组成的调节匹配也会对消费者感知价值和购买意愿产生影响,消费者的感知价值对在线生鲜购买行为起中介作用,强调了消费者心理在进行在线生鲜购买时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演进,经历了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建立,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发展完善,始终依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推动生产
虚拟资本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基本理论上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其中,最基础的是有息证券或金融资产与虚拟资本的关系、虚拟资本的产生条件.文章基于马克思的文本论述和理论逻辑,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文章认为,虚拟资本不同于有息证券,二者不能混同;虚拟资本的产生条件不是货币职能及形式的演进和符号化,而是现代生息资本.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思考的两个问题:虚拟资本的作用和虚拟经济的含义.虚拟资本的作用只是给有息证券定价,用资本化定价作为判断虚拟经济的标准,从而将金融业和
针对儿童文学既有的摒弃认知真相而倾斜于善良愿望实现的基本模式,提出"应然"型的"以美均衡真善"的儿童文学价值观念.此观念的理据为,儿童文学的"对话性"决定调整和均衡的必要性,美学史也呈现了侧重点不断调整的特点,中西方儿童文学观念均有观念更新的历史传统,当前儿童文学领域亦提出了真善倾斜的挑战性问题.此观念坚守审美本位,看重均衡真善实现的娱乐和教益功能,倡导多维度的"均衡"."均衡"以国家民族发展长远利益的大视野为参照,继而根据儿童认知与人类童年认知同构原理以及黑格尔美学原理,提出"以原始诗的观念方式"为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