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上好语文课,细读文本是基础。语文学习在于细读,细嚼,慢咽后,方能品出语文的味道。
关键词:涵咏诵读细读文本文本结构情境还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8(c)-0112-01
要上好语文课,细读文本是基础。一篇好的教学设计,一堂精彩的语文课都来源于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只有细读文本,将获得的阅读体验和审美的直觉与学生对话,引导他们走进文本,品析语言文字韵味,享受阅读快乐。
1 潜心涵咏诵读
有人曾说:“备课是语感的心理体验。”语言的审美效果体现在语音、节奏和韵律上,语感重在理解而非技巧上。而涵咏诵读是走进文本的重要策略,声音的抑扬顿挫、起伏变化表现着对文本的了然程度。
《冬阳·童年·骆驼队》中有一句话:“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粗粗一读,会觉得前面兩句是多余的,可以直接说:“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反复细读后会发现,有了这两句读起来的味道大不一样:“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这一唱三叹,鲜明的节奏,可以读出作者对时间流逝的追忆,对老北京独特记忆,对童年难忘的情愫。看似简单的句子,读着读着,味道就出来,我们的心也渐渐地跟文本融合了。
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一文,字里行间透出的旋律感和节奏感,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开篇写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组排比句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而且选择的事物“燕子”、“杨柳”、“桃花”都是轻盈美好的,加上句子短促,我们读起来会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受。
2 细读语言文字
细读文本重在从语言文字入手,扣住词语句子读得“细”。正如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字韵》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教师需要“浸入”文本,涵咏体悟,对文本的词语、乃至细小的标点细细咀嚼,品出字里行间所包孕的丰富的情味与理趣。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作者写道:“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一个“谁”字道出了,在这寒冷的大年夜里,没有一个人施舍过,同情过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她的孱弱,她的无助,丝毫唤不醒冷漠的世人。再读“谁”字,让我们强烈的感受到,原来这寒冷不仅是从头到脚的冷,还是从外到内,从身体到内心的冷。
《检阅》中有这样的两种叙述“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为什么说小伙子真棒,第一处用“这个”,第二处用“这些”呢?“这个小伙子”指的是博莱克,他克服身体的残疾,勇敢地站在众人面前接受检阅。他的自尊、自强,使人们不由得发出“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感慨。而“这些小伙子真棒!”是对接受检阅的孩子们赞扬,他们冲破世俗的偏见,大胆地让拄拐的博莱克站在第一排。在此之前他们也曾犹豫过,担心博莱克影响儿童游行队伍。但最终他们做出选择:不歧视任何一个人,让每个人拥有他们的权利。当我们细细解读语词潜藏的意义,反复咀嚼,慢慢品味,才能领略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3 分析文本结构
一篇好文章,脉络清晰且结构完整。教师在细读文本中注重分析文本结构,依据文本提出针对性问题,捕捉重要情节,找准某个句子或词语作为切入点辐射全文,后将文本进行梳理整合成几个部分,转化为课堂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变得层次清晰,疏密有致。
读《跨越百年的美丽》,由“美丽”中读出居里夫人外在美,内在美,人格美。她的“美丽”在科学事业中绽放,在人格精神中绽放。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出“永远和你在一起”——从父亲对儿子说“永远和你在一起”,到儿子对父亲说“永远和你在一起”。这样反反复复出现“永远和你在一起”,是信念的坚守,是父爱的诠释。
读《顶碗少年》,从“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出发,读到顶碗少年两次惊羡表演的失败后,进行第三次惊心动魄表演,读出历经两次失败的少年,不仅在接受着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技巧上拼搏,更迎接着内心深处自我挑战。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比赛中彰显昂扬向上精神。
4 关注情境还原
任何文本都是情境的产物,要想深入解读文本,应该将文本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情境还原”,还原作者的写作心态,还原写作背景。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深刻地解读文本。
首先还原作者的写作心态,需要教师沉入文本,抓住细节,寻找作者情感变化线索。如《少年闰土》一文,鲁迅先生回忆年少时与闰土相识后,闰土向“我”这个只能看见高墙四角的天空的少爷讲述许多素不知的新鲜事,勾起了“我”对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细读整篇文章后,我们会发现作者用一条情感线贯穿全文,如果读了原作品《故乡》这种感受会更深。文中写出“我”对闰土从盼望—相识—难忘的情感变化过程。
还原写作背景,具有发掘文本蕴涵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如李白《早发白帝城》,学生从初读诗句中,能感受出作者轻松愉快的心情。但是对“一日还”、“已过万重山”会提出质疑。我们把这首诗放入当时的写作情境中,了解到李白在西行至巫山时遇赦,也就是他从白帝城乘舟返回江陵途中知道自己遇赦终能与家人团聚后的喜悦心情。学生也就能理解早发白帝城,西至江陵的迅疾。
朱熹说过:“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其味也。”语文学习在于细读,细嚼,慢咽后,方能品出语文的味道。
关键词:涵咏诵读细读文本文本结构情境还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8(c)-0112-01
要上好语文课,细读文本是基础。一篇好的教学设计,一堂精彩的语文课都来源于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只有细读文本,将获得的阅读体验和审美的直觉与学生对话,引导他们走进文本,品析语言文字韵味,享受阅读快乐。
1 潜心涵咏诵读
有人曾说:“备课是语感的心理体验。”语言的审美效果体现在语音、节奏和韵律上,语感重在理解而非技巧上。而涵咏诵读是走进文本的重要策略,声音的抑扬顿挫、起伏变化表现着对文本的了然程度。
《冬阳·童年·骆驼队》中有一句话:“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粗粗一读,会觉得前面兩句是多余的,可以直接说:“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反复细读后会发现,有了这两句读起来的味道大不一样:“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这一唱三叹,鲜明的节奏,可以读出作者对时间流逝的追忆,对老北京独特记忆,对童年难忘的情愫。看似简单的句子,读着读着,味道就出来,我们的心也渐渐地跟文本融合了。
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一文,字里行间透出的旋律感和节奏感,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开篇写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组排比句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而且选择的事物“燕子”、“杨柳”、“桃花”都是轻盈美好的,加上句子短促,我们读起来会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受。
2 细读语言文字
细读文本重在从语言文字入手,扣住词语句子读得“细”。正如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字韵》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教师需要“浸入”文本,涵咏体悟,对文本的词语、乃至细小的标点细细咀嚼,品出字里行间所包孕的丰富的情味与理趣。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作者写道:“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一个“谁”字道出了,在这寒冷的大年夜里,没有一个人施舍过,同情过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她的孱弱,她的无助,丝毫唤不醒冷漠的世人。再读“谁”字,让我们强烈的感受到,原来这寒冷不仅是从头到脚的冷,还是从外到内,从身体到内心的冷。
《检阅》中有这样的两种叙述“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为什么说小伙子真棒,第一处用“这个”,第二处用“这些”呢?“这个小伙子”指的是博莱克,他克服身体的残疾,勇敢地站在众人面前接受检阅。他的自尊、自强,使人们不由得发出“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感慨。而“这些小伙子真棒!”是对接受检阅的孩子们赞扬,他们冲破世俗的偏见,大胆地让拄拐的博莱克站在第一排。在此之前他们也曾犹豫过,担心博莱克影响儿童游行队伍。但最终他们做出选择:不歧视任何一个人,让每个人拥有他们的权利。当我们细细解读语词潜藏的意义,反复咀嚼,慢慢品味,才能领略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3 分析文本结构
一篇好文章,脉络清晰且结构完整。教师在细读文本中注重分析文本结构,依据文本提出针对性问题,捕捉重要情节,找准某个句子或词语作为切入点辐射全文,后将文本进行梳理整合成几个部分,转化为课堂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变得层次清晰,疏密有致。
读《跨越百年的美丽》,由“美丽”中读出居里夫人外在美,内在美,人格美。她的“美丽”在科学事业中绽放,在人格精神中绽放。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出“永远和你在一起”——从父亲对儿子说“永远和你在一起”,到儿子对父亲说“永远和你在一起”。这样反反复复出现“永远和你在一起”,是信念的坚守,是父爱的诠释。
读《顶碗少年》,从“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出发,读到顶碗少年两次惊羡表演的失败后,进行第三次惊心动魄表演,读出历经两次失败的少年,不仅在接受着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技巧上拼搏,更迎接着内心深处自我挑战。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比赛中彰显昂扬向上精神。
4 关注情境还原
任何文本都是情境的产物,要想深入解读文本,应该将文本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情境还原”,还原作者的写作心态,还原写作背景。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深刻地解读文本。
首先还原作者的写作心态,需要教师沉入文本,抓住细节,寻找作者情感变化线索。如《少年闰土》一文,鲁迅先生回忆年少时与闰土相识后,闰土向“我”这个只能看见高墙四角的天空的少爷讲述许多素不知的新鲜事,勾起了“我”对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细读整篇文章后,我们会发现作者用一条情感线贯穿全文,如果读了原作品《故乡》这种感受会更深。文中写出“我”对闰土从盼望—相识—难忘的情感变化过程。
还原写作背景,具有发掘文本蕴涵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如李白《早发白帝城》,学生从初读诗句中,能感受出作者轻松愉快的心情。但是对“一日还”、“已过万重山”会提出质疑。我们把这首诗放入当时的写作情境中,了解到李白在西行至巫山时遇赦,也就是他从白帝城乘舟返回江陵途中知道自己遇赦终能与家人团聚后的喜悦心情。学生也就能理解早发白帝城,西至江陵的迅疾。
朱熹说过:“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其味也。”语文学习在于细读,细嚼,慢咽后,方能品出语文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