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科学与美德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ky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启蒙时代的大思想家卢梭逆当时潮流,发表了针对科学和艺术激烈的批判,这种立场贯穿他的一生。且先不谈卢梭的政治理想,单从他对艺术与科学的责问来看,它们的起源与本质、带来的社会效果和导致人的异化这三点成为他展开攻击的主要原因。然而,将艺术、科学与美德、伦理价值紧紧联系在一起,虽有其合理性,却需要更深入地反思。
  关键词:卢梭艺术 戏剧异化 道德
  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卢梭,逆当时的启蒙思想之潮流而对科学、艺术发出责难,他对艺术、科学、现世文明和道德二律背反的诘问影响深远。擅长写作的卢梭,在他的多篇著作内洋洋洒洒地对艺术、科学进行批判,控诉人们引以为豪的不断进步的文明。在卢梭那里,科学、艺术都有其道德属性,不管是他在《论科学与艺术》还是《致达朗贝尔的信》,或是其他著作中,其对科学与艺术、对文化的反思与论证,包括对艺术科学本质的阐述、评价鼓励何种文化、艺术等等,均可以感受到柏拉图思想的源流。可以说,卢梭在启蒙时代——这个文化、艺术、科学都呈现欣欣向荣之势、一路高歌猛进之时,反对艺术,质疑文艺使社会道德败坏,主张回到自然状态,建构愿景中的道德理想国,是一位柏拉图式的理想主义者。
  卢梭对文艺的批判、对美德的思考,并不是系统地论证,而是在多本著作、论文中穿插出现、相互印证。本文将试图简析他为何如此激烈并且从哪三方面批判艺术与科学,并对其观点做出反思。
  一、艺术与科学的本质与起源
  首先,从根本的起源与本质来说,卢梭认定科学和艺术都产生于人类的坏思想:“天文学诞生于人的迷信,雄辩术是由于人们的野心、仇恨、谄媚和谎言产生的,数学产生于人们的贪心,物理学是由于某种好奇心引发的。所有这一切,甚至连道德本身,都是由人的骄傲心产生的。”{1}
  科学、艺术与奢侈相伴——科学产生于人的闲逸,并反过来助长人的闲逸,文学艺术亦是如此,奢侈也就相生相伴——“没有科学和艺术,奢侈之风就很难盛行;而没有奢侈之风,科学和艺术也无由发展。”{2}正因为科学、艺术来源于人类的欲望,同时又会加剧人类欲望的可实现性与扩张性,将会使整个世界形成欲望横流的局面。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卢梭再次重申了类似于《论科技与文化》一文中关于科学、文化的起源原罪的观点:“人类智力的发展都应该主要归功于欲望,而欲望能否被普遍满足要依靠智力的发展。正是由于欲望的推动,智力才能得以发展。”{3}欲望的膨胀、无法遏制,使得美德再也难以持存。
  也就是说,从科学与艺术的起源来看,它们的产生都来自于人类的贪婪、懒惰、奢靡之心、内心欲望,这些“坏思想”促使人类的智力文明发展,但是更助长了它们带来的不正之风和道德沦丧。
  此外,从科学、艺术的本质而言,卢梭认为那些代表着科学、理性、思想、启蒙的知识、真理都不是事物原初的状态,而是虚假、不实的,在这点上,卢梭与柏拉图关注的理性起源观点有异曲同工之理——事物的形象和本质是不同的,形象,作为事物本身的再现,它的出现,虽说可以尽可能全面准确地描述事物,但毕竟经过了筛选和转译,终究存在差异性。以书籍为例,卢梭在《论科学和艺术》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均提到了“反对阅读”支持口语的立场。阅读意味着和文字表达、语言描述、文风相关,语言是为了“被说而生成的”{4},充满修辞和矫饰,而口语则直接、朴素、没有过多矫饰,更接近对象本身。针对当时的阅读,卢梭认为人们“过分地关注于定义形象胜过了对象本身,真是奇怪”{5}。以当时的哲学、历史学说为例,卢梭也认为它们并非真理,因为这些知识反映的并非事物本来面貌,而是被按照需求进行选取、呈现出来的。“哲学的精神已经把本世纪的几位史学家的思想向这方面扭过来了,但是我很怀疑,真理是不是能通过他们的著作而得到阐发。他们各持一说,不仅不努力按事情的本来面貌去描述,反而要事情去符合他们各自的一套看法。”“历史所描述的是动作而不是人,因为它只能够在几个选定的时刻,在他们衣冠楚楚的时候,抓着他们的样子来描写;它所展示的,只是经过事先的安排而出现在公众面前的人。”{6}
  也就是说,卢梭认为人们阅读的所谓“知识”“真理”,本身就具有局限性、扭曲性,离真正自然状态的真理相去甚远。
  二、艺术与科学带来的社会效果
  令卢梭坚持反对文化、艺术、科学这些现代文明产物的最重要原因,同时也是自始至终贯穿其论证的一点,即这类文明的象征、启蒙的硕果,在社会效果上,会造成奢侈的社会风气。伴随着奢侈,是整个人类社会的道德沦丧世风日下。
  卢梭认为,在没有科学、艺术之前,人们单纯、天真、朴实、自然,充满美德;而整个社会一旦崇尚艺术与科学,则从道德殿堂堕向骄奢罪恶的深渊。他以戏剧作为立足点之一,强调社会中艺术和德行之间的悖论关系。
  不论在启蒙时代,还是当今社会,戏剧都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受到推崇,或是因为它能启发民智,或是陶冶高雅的情操。然而,在卢梭看来,戏剧是娱乐化的艺术,滋生了社会的奢侈之风,继而引发道德危机。人们因为修建剧院、看戏而增加开销,耗费时间无暇劳动因而变得懒惰,因为受到演员们服饰考究和行为放荡的影响习得不良风气;国家因为建造剧院公共设施增加税赋造成举国铺张。不正之风因此蔓延,也就是说,剧院带来的道德沦丧一旦开始,便无法恢复古典时代的良风美俗。
  在此,艺术造成道德败坏的社会效果这一观念,与当今中国社会批判文化娱乐化的声音隔相呼应。例如国家时常发布政策、规定,对明星、艺人的言行或是消费习惯做出批评以防在社会上形成铺张奢侈之风,对综艺节目中展现出来的奢侈因素做出限制等等。
  三、艺术与科学致使人的异化
  道德、风俗因文化艺术而败坏,这是社会层面的问题。当社会问题内化到每一个个体之上,反映的则是人内心的状态受到负面的影响,社会风气的改变终究是人性的转变。卢梭批判文化艺术使得社会道德伦理瓦解,不仅仅在于奢靡、铺张懒惰的习气,更深层次呈现的是人的异化。   卢梭之所以攻击剧场式的文明生活,是由于他看到了人类的文明生活状况受到了“剧场效应症”的毒害。在剧场中,戏剧所展现出的道德说教并不能令人受到真正的感化,而是一场游戏:那些严肃的内容变为戏剧中的哭笑唏嘘从而迎合观众,受众接触到的是廉价的道德替代品而非“道德主体的亲履实践”{7}。不论是道德体验,还是日常生活,经由剧场与戏剧的转化,人类接触到的、信以为真的事物均发生了置换,而非真切之物。当生活和戏剧交织在一起,实际生活既是真实的又是被演绎的,舞台上既是模拟表演也是现实生活的体现;演员既是被观看的对象也是主动参与现实模拟的主体,观众既是生活的主动缔造者也是被演员观察者,现实和演绎、观看者和被观看者、观众和演员的角色,位置都发生了异化,双方又同时由于舞台的转化被物化成了“他者”{8}。在此过程中,人们在不自觉中被彻底异化,抛出了自我,生活在别处{9},生活在游戏、演绎中,真实的自然状态不复存在。
  异化不仅体现在人类由于戏剧文明导致的主体性、真实性置换,还体现在个人欲望的助长中。当卢梭在批判科学、文化、艺术引发的奢靡之风以及带来的种种恶果时,这样的社会现象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是文化、科学助长人的欲望。卢梭认为戏剧中的爱情戏“不仅仅诱使人产生罪恶的情欲,而更重要的是指它使心灵过于迷恋那种只有牺牲美德才能满足的肉欲”{10},自此,人们活在无法遏制的欲望之中,而不再追求节制、自然、淳朴的德行。艺术助长人的欲望,为了满足欲望而采取的行动更加强烈,并使人意志消沉,即使向往美德但也会心想有余而力不足{11}。欲望的膨胀、无法遏制,使得美德再也难以持存。
  异化的另一表现——人性的虚伪矫饰。针对剧院的批评中,卢梭认为戏剧表演的情节是虚拟的,或许是一个道德败坏的演员在表演无比正直的人,或是有德行的观众感同身受体验着虚拟的情感,也就是说剧院中充斥着虚情假意,人们在此体验并学会了伪装、虚伪、矫饰,并带到了生活之中,在道德生活中形成虚假之风。放眼到广义的文化与艺术来看,卢梭认为人们经由教育、科学、艺术、理性训练,逐渐离人性本善越来越远,“在艺术尚未使我们养成这种作风和教会我们说一种雕琢的语言之前,我们的风俗虽然很粗犷,但却是很自然的。……在我们的风尚中流行着一种邪恶而虚伪的一致性,好像人人都是从同一个模子中铸造出来的:处处都要讲究礼貌,举止要循规蹈矩,做事要合乎习惯,而不能按自己的天性行事,谁也不敢表现真实的自己”{12}。文明化造就着伪善化,礼貌取代德行,英雄取代正义,各种形式变戏法般层出不穷。没有人不戴面具,狡猾地遵循着流俗化的准则,厚颜无耻地违背着自然所赋予人类的天性,过着奴性般的生活。
  可以说,从卢梭对艺术、对科学的观点来看,不考虑背后的政治因素,他衡量艺术、科学的标准在于其道德伦理价值。“对于现代学者而言,‘美德’这个词在卢梭及其革命追随者的著作中的含义本身便是模糊不清的。美德被视为一个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插入更有意义符号的空格。”{13}卢梭将艺术、科学与美德互相作为充分必要条件的观点,则需要更多地被反思。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卢梭对科学艺术的复兴使道德风俗异化的批评的合理性,以及承认现今许多号称科学与艺术的种种实际上离事实本身相去甚远,科学与艺术的启蒙在将人类领出昔日蒙昧的世界之后,又重新建筑了一个造魅的神话世界,这也是阿多诺、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中所提到的观点,似乎与卢梭的立场形成了奇妙的呼应。
  可以说,卢梭比同时期的人更深刻、敏锐地洞察到文明中所包含的矛盾,进步中的对抗。文明的进步,科学和艺术的发达并不能给人们带来安宁的生活、美好纯朴的品德,反而起到了败坏的作用。
  除卢梭的主要论点引人思考之外,他在论述时的一些细小的观点也十分有探讨价值。这些细小之处虽不及文明话题那样宏达,却也十分微观、典型。其一,例如在探讨戏剧应具有道德教化作用时,面对来势汹汹的恶劣后果,为了防患于未然,人们需要有益身心的娱乐,而非破坏风俗的娱乐。然而,在此过程中,如何建构评判标准,即如何界定好与坏、道德风尚与伤风败俗甚至预见之后的影响?以及执行的过程中是否会出现极权环境下空谈道德教化的局面,致使新一轮的思想禁锢与统一?这是否又与卢梭所倡导的自由观念相悖?“文革”中的样板戏提供了典型的例证。其二,当评判一切事物的标准首先落脚于道德,是否会产生唯道德论而使得理性精神无法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当需要用理性解决问题时,往往会绕过事物本身而以道德作为靶子或是攻击对象?其三,卢梭对科学与艺术异化的思考也十分具有价值,当科学与艺术、知识指代的不是事物本身的样子,或是科学与艺术被滥用,那我们怪罪的应该是其本身还是由于私欲而造成恶果的人心与权力?卢梭所呈现的,不单单是表层对科学与艺术造成的恶劣后果的担忧,更是对人心性的不确定,也就是说,他的批判背后蕴含的是其价值尺度和道德判断。
  虽然从现象到现象这一路径所得出的结论是消极的,然而,我们不能因为伴随着科学与艺术发展而产生的种种消极现象就否定其积极意义。此外,诸如科学与艺术会带来骄奢之风的论断,在今日已不再适用,因为知识已经不再由精英阶层和权贵阶层垄断。虽然正如前文所引述卢梭之言,真理极少可能达到,话是这么说,然而正是因为科学与艺术的发展,人类文明进程中拥有了多元的价值取向,真理也并非是唯一的,或者说,那个绝对的真理是否存在、能否达到都是未知数,只能说随着科技和艺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将真理的边界一次次向外推进、衍射,在这过程中,即使伴有或大或小的挫折,至少人类美好的核心价值观,诸如正义、正直、和平等至今是占世界的主流,并促成对一次次挫折的反思与审视,不至于会造成道德与德行的全面崩塌。
  {1}②{12} [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3} [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高修娟译,三联书店2011年版。
  {4}{5} 刘小枫,甘阳:《文学与道德杂篇》,吴雅凌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6} [法]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7}{8}{9}{10} 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三联书店2003年版。
  {11} [法]卢梭:《致达朗贝尔的信:驳达朗贝尔发表在〈百科全书〉第七卷中的词条〈日内瓦〉》,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13} [美]卡罗尔·布拉姆:《卢梭与美德共和国: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语言》,启蒙编译所,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参考文献:
  [1] [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 [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M].高修娟译,上海:三联书店,2011.
  [3] 刘小枫,甘阳.文学与道德杂篇[M].吴雅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4] [法]卢梭.爱弥儿(上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 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M].上海:三联书店,2003.
  [6] [法]卢梭.致达朗贝尔的信:驳达朗贝尔发表在《百科全书》第七卷中的词条《日内瓦》[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7] [美]卡罗尔·布拉姆.卢梭与美德共和国: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语言[M].启蒙编译所,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作 者:陈晓菡,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产业与文化理论。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顾城是当代中国文学的一朵奇葩,他的作品和他的人生交织着矛盾,这不仅体现在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上,也贯彻在他的文化观上。从他的文学作品中皆可观照一二,无论是《英儿》,还是他的许多诗作以及《顾城哲思录》,都从非常独特的视角,体现着另类的“虚无”与“真善美”。  关键词:虚无 真善美 悲剧  自从舒婷写出了《童话诗人》这首诗,“童话诗人”便成了顾城生前身后的桂冕,诗的最后两句“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
期刊
摘 要:《茉莉花开》是一部完全的女性题材的电影,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寓意,将一家三代女性对爱情的憧憬、对婚姻的渴望、对家庭的希冀贯穿在她们整个的生命历程中,同时也展现了20世纪中国女人在停滞与希望中苦苦地求索,由被动地依附到镇痛地裂变中的挣扎,最终走向积极地成长。  关键词:《茉莉花开》 女性 裂变 成长  《茉莉花开》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妇女生活》,是一部能让人近距离贴近女性心理的电影,其中对女
期刊
摘 要: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文化成了封建王朝的正统文化,文人成为天之骄子,位居“四民之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文人既定的人生道路,“读书仕进”成为实现个体价值的固有模式,直到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一段时期科举中断、仕进阻绝,文人沦为社会的最底层,大多数文人“沉抑下僚,志不获展”,在这样苦闷的背景下,一些有志之士开始构建实现人生价值的新方式:习武仕进。  关键词:元杂
期刊
摘 要:运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分析沈从文湘西小说中梦的描写,可以发现梦将人物内心的隐秘释放出来,并折射出了现实生活的悲凉。在某种层面上,梦以其轻盈承担了现实的沉重,是沈从文在美学追求与暴露现实之间选择的一种抽象的言说方式。从本质上来说,沈从文的创作响应了20世纪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  关键词:沈从文 湘西 梦 欲望 悲凉  从庄周梦蝶到六朝志怪小说,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古代文学经常借助梦的外衣,或思考
期刊
摘 要:无锡新区文化馆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开创了全国文化馆整体服务外包的先例,走出一条具有新区特色的社会化运作之路,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理论研究阶段、公开招标阶段、实体运作阶段。  关键词:文化馆 服务外包 新模式  2010年4月,中共无锡市新区工作委员会正式发文,挂牌成立无锡新区文化馆。2013年7月在江苏政府采购网上公开发布无锡新区文化馆服务外包招标公告。2013年8月,正式与中标公司签订服务外
期刊
摘 要:《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小说的巅峰之作,曹雪芹笔下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史湘云这一女儿形象极其耐人寻味,她的出现,带来了新的审美观念。她独特的女儿气质更加引人关注。  关键词:史湘云 红楼梦 海棠花 赏析  一、引论  史湘云与其他金陵十二钗相比,在文本中出现较晚。围绕宝玉周围的女孩当中,史湘云的地位仅次于黛玉、宝钗二人。她与宝玉自小青梅竹马,她是宝玉生命当中极为重要的人物,不可或缺
期刊
摘 要:清末台湾内渡诗人许南英有过两段南洋生活经历,晚年客居棉兰期间是其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峰期,南洋诗是许南英诗歌创作中重要而独特的组成部分。与其他诗作相比,其晚年南洋诗有着更浓重的悲感和孤独感,情感表达更加浓郁强烈。身在南洋,许南英没有置身局外,写有多首关注国内政局的时政诗,并于诗中引入新词新事物,很有历史的现场感与时代气息。许南英还着意书写“南洋风土记”,将南洋的山川胜景、土产名物、民俗风情纳入
期刊
摘 要:《天赋》是波兰著名诗人米沃什的经典作品。这首诗浅显晓畅,轻快明朗,但却平淡中见深刻,诗意中含哲理。本文通过对这首诗的细读,分析诗中反讽手法的运用,认为这首诗是关于个体命运以及人类罪恶与苦难最为深沉的表达,同时也蕴含了一个宗教式的自我净化与救赎的主题。  关键词:米沃什 《礼物》 反讽 救赎  波兰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是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授奖辞是:“在自己的全部创作中,以毫不妥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概述选读《追风筝的人》这本小说的缘由,其次总结小说的故事梗概,然后对相关文献进行扩展性讨论,并给予个人评价,认为目前为止研究者们多侧重于分析主人公阿米尔的背叛、救赎原因,而忽视了哈桑的行为动机。本文探讨了哈桑的性格与品格,指出了哈桑对待阿米尔一家忠心耿耿的理由。  关键词:文献综述 哈桑 主仆关系  一、引言  发现《追风筝的人》并非偶然。自2003年6月在美国出版以后,小说迅速占
期刊
摘 要:范小青因20世纪80年代的地域文化小说而成名,但成名后的光环没有使她固步于此,她始终对文学保持高度自觉,三十多年来,坚守对生活的热情,不依附于同时代的文学思潮。于文本细读间,笔者发现作者对“身份寻找”故事的热情持续不减,“身份寻找”是进入范小青的小说世界及研究范小青文学品相的重要通道之一。  关键词:身份 寻找 人性  在范小青的小说世界中,现代生活的困境,不是刘震云所说的“一地鸡毛”的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