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工业经济较快增长 趋于稳健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jie_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宏观经济形势整体上将承继2002年良好发展态势。由于2002年增长水平较高,2003年工业增加值增速将有所降低。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GDP增长7%左右的预期目标,国家经贸委提出,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8%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力争好于上年。
  
  能源和基础原材料工业保持适度增长
  
  煤炭、电力供需大体平衡,但区域性、季节性紧张的状况依然存在。从目前煤炭生产能力和主要用煤行业对煤炭的需求情况看,2003年将呈现一、四季度供需基本平衡,二、三季度供大于求的状况。预计全年煤炭产量13.5亿吨,出口9000万吨。随着部分省市用电需求的快速增长,局部地区特别是水电比重较大的地区电力供应可能偏紧。预计2003年全国发电量将突破1.75万亿千瓦时,提前达到“十五”规划目标。
  石化行业生产增速将与2002年基本持平,但国际局势和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变化对行业运行将产生一定影响。国内市场原油供应依赖进口的比重逐年上升,2003年进口依存度将达到30%,组织原油进口、平衡国内需求是石化行业的主要任务之一。
  冶金、有色和建材行业生产将保持较快水平,市场总体供大于求,但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和国内资源供应不足问题不能忽视。据分析预测,2003年国内钢材消费量为2.15亿吨,钢和成品钢材产量为1.95亿吨和2.1亿吨,加上进出口因素,国内钢材市场保持供略大于求状态。有色行业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全年10种有色金属产量1100万吨左右,增长13%,增幅略低于2002年。水泥、平板玻璃仍将是供大于求的趋势,需要继续积极加以引导。预计全年水泥产量为7.4亿吨;平板玻璃产量为2.4亿重量箱。
  冶金、建材行业与房地产市场息息相关。日前,人民银行已发出通知,要求对建房贷款加强审核管理。如果房地产增长过快的势头减弱,将影响建筑用钢材和主要建材产品的需求。随着冶金、有色行业的快速发展,矿山资源枯竭、品位下降、后备资源储量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目前,铁矿石原料的50%依赖进口,铜精矿自给量为45%左右,铅、锌、氧化铝情况类似。
  
  内需和出口继续拉动纺织、轻工、医药平稳增长
  
  纺织行业将保持2002年的增长势头,棉花、羊毛等主要纺织原料价格的上涨和周边国家对我国纺织业形成的竞争压力值得关注。初步预计,2003年纺织行业不变价产值为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左右;实现利润310亿元,增长3%,出口创汇620亿美元,增长3%。
  轻工行业生产、出口将保持快速增长,效益水平继续提高。初步预计,2003年轻工行业不变价产值为2.5万亿元,增长17%左右;实现利润1000亿元,增长11%;出口950亿美元,增长5%。出口仍然是拉动轻工行业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2002年,我国传统轻工产品的出口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自行车、陶瓷、五金制品、笔等产品出口增幅都达到25%左右的水平,价格趋于稳定;新型轻工产品的出口保持高速增长,家用电器出口创汇增长27%以上,电风扇、电饭煲、微波炉、空调器的出口量已占世界第一。
  医药行业在调整结构的同时,生产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初步预计,2003年医药行业不变价产值增长18%左右,利润增长20%。随着企业重组联合步伐加快,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有望形成,同时一批达不到GMP标准的药厂将被淘汰,结构调整有望取得积极进展。
  
  机械、电子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为振兴我国机械工业提供更为广阔发展空间。2003年,支撑机械行业较快发展的各种因素力度不减,国债资金继续维持在1500亿元的规模,民间投资、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都呈加快的势头。初步预计,2003年机械行业不变价产值增长14%左右,利润接近或超过2002年水平。据2002年末统计,主要发电设备生产企业承接的订货量大幅上升,哈电、上电、东电3大集团等企业订货量增长幅度在50%以上;主要输变电和电机生产企业订货量增幅也在20%以上。
  汽车工业的高速增长,有可能引领新一轮消费升级,成为带动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一汽、上汽、东风3大汽车集团经过2002年兼并重组及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实力得到明显提升。以集团购买为主的汽车消费结构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居民消费意愿看涨,私人购买轿车占全国轿车销售量的比重接近60%。2003年,汽车工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汽车产量为360万辆,其中轿车130万辆。
  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将取得新的突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进一步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初步预计,2003年电子行业不变价产值超过1.8万亿元,增长20%左右;实现利润480亿元,增长5%;出口交货值7300亿元,增长40%。
其他文献
世界经济目前处在大变化和大变革的过程中。从这两年的情况看,有几个问题需要重新估计和看待。21世纪世界经济会如何发展,同这些问题有至关紧要的关系。    全面估计美国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是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上升的时期。这种情况到2000年达到顶峰。这一年,美国占世界GDP的比重高达33%。同其他许多国家比较,当时美国在经济上具有双重优势。一是增长势头、增长速度的
期刊
整个20世纪90年代,消费需求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最主要和最稳定的因素。2002年前11个月占最终消费绝大比重的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不算很快,但以汽车、住房为代表的消费热点却快速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特征表现十分突出,这意味着经过10多年的沉寂,新一轮消费浪潮的序幕已然拉开。客观和深入分析2002年消费需求的增长波动,可以预计2003年消费需求将呈现积极向好、潜力不断释放的增长态势。    200
期刊
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外贸的发展和走势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一年来,我国按照世贸组织的要求,既享受世贸组织赋予的权利,又认真履行承诺,保持了我国外贸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    2003年我国外经贸运行展望    从2003年我国外经贸运行看,总体经济环境将逐步趋好,具体表现在:  1、世界经济走势将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2年9月25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
期刊
刚刚过去的2002年,中国纺织业扬眉吐气。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直逼1000亿元,出口创汇617亿美元,实现利润预计达到30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14%和24%以上。这些值得大书的厚重数字,标志着中国纺织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刷新历史记录。在经历了多年严重亏损和压锭重组的巨大阵痛之后,中国纺织工业再次英姿勃发,以崭新的面貌展现于世界。    行业发展的转折之年    2002年纺织业发展的一个
期刊
农垦系统 2002年盈利超13亿元    2002年,农垦经济在战略性调整中走出低谷。全国农垦系统全年盈利超过13亿元,一举扭转了连续5年亏损的困难局面。2002年农垦系统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40亿元,比上年增长8.5%。人均收入在职工自营经济收入未完全计入的情况下达3375元,比上年增长5.6%。    国家农业龙头企业增至372家    包括四川新希望集团、北京汇源饮料集团、新疆屯河股份公司和内
期刊
2002年对于家用电脑厂商来说有人欢喜有人愁,强者确定了王者地位,弱者难免被淘汰出局。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关心的是2003年的家用电脑有哪些卖点?2003年的家用电脑市场上,真正成为销售热点的恐怕是那些极具个性、融合家电功能并且能够成为家庭控制中心的电脑。    个性与差异    移动PC、平板电脑、双用笔记本电脑、液晶一体机、双模式电脑……2002年出现的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名字使我们感觉到,身边
期刊
2002年钢铁市场有惊无险    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一年,由于美国启动了“201条款”限制我国钢铁产品进口,使得国际国内经营环境急剧变化,市场形势跌宕起伏。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及时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从而保障了2002年国内钢铁市场良好的发展态势。  2002年1月~10月份,国内钢产量14653万吨,同比增长22.3%,成品钢材产量15727万吨,同比增长19.97%;钢材进口2
期刊
中国目前一共有多少个单位?这些单位的分布情况、所有制形式、在三大产业中所占的比例是一种什么状况?近日,国家统计局局长朱之鑫在新闻发布会上,首次向外界通报了全国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的主要数据。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一共有法人单位510.7万个,比5年前增加了55.2万个,增幅达12.1%。其中,私营单位数量已占总额的43.7%,首次超过国企数量。  从单位在全国地域范围的分布上来看,半数以上的法人单位集中
期刊
2002年,在宏观经济环境继续向好的形势下,工交各行业抓住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有利条件和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工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效益均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314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增速同比加快2.7个百分点,为1997年以来最快增长水平。1月~11月,累计实现利润4956亿元,同比增加809亿元,增长19.5%;预计全年实现利润5600亿
期刊
在经济学说史中,近、现代经济学有个重要的起源,叫做“重商主义”。在工业文明的萌芽阶段,一些注重海外贸易的国家注意到,同样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依靠海外贸易的发展可以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于是人们很自然地认为,这个增量财富的来源是流通,是贸易。“重商主义”产生的客观基础若此。此后,由于大机器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经济学开始把目光由流通转向生产。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尽管人们不断争论于“利润”的来源究竟是资本还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