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淋病24例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jhh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1995~2005年我们先后发现幼童淋病24例,男3例,女21例,男女比为1:7,年龄1.2~10岁,平均5.07岁,5岁以下占16例。除3男1女由父母共同带到门诊外,均因发现阴道口流脓由其母单独带来就诊。流脓时间最短1天,最长30多天,余在2~10天之间。21例女童外阴均有不同程度潮红,阴道口糊满脓性分泌物,7例伴尿频、尿痛,6例外阴瘙痒。男3例尿道口均有糊痂现象,撒尿痛感。
  家属史及接触史:本组幼童中父母均有淋病史6例;仅父亲有淋病史9例;5例母亲有尿痛伴“流黄带”史,其中1例晚上睡觉时发现女儿肛门口1条白色小虫(蛲虫),遂用自己内裤擦洗,2天后女儿阴道流脓;1例午睡时发现女儿裤衩(开挡裤)染“污物”未加注意,4天后女儿阴道流脓,有2例经常与小姨、小姑生活在一起,她俩曾外出打工,患过“尿道炎”,有1例由保姆带领。
  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情况:女童用消毒棉笺取阴道口分泌物,作生理盐水悬滴片和干涂片,悬滴片镜检毛滴虫和念珠菌均阴性;干涂片行革兰染色检查;男童除尿道棉拭涂片外,尚收留首、末段尿肉眼观察混浊度,镜检白细胞及其排列堆集情况后离心沉淀,取沉渣涂片染色检查,未作淋菌培养和衣原体、支原体检测。24例幼童经上述涂片染色镜检均见到大量多核白细胞和胞内典型G-双球[2]。据此,即按“淋病”治疗。所用药物肌注淋必治或菌必治,考虑个别合并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故加口服药有强力霉素、红霉素、阿齐霉素等,依病程选择服用。所有病例经治疗1周后复查,症状及体征均在用药1~3天内消失,分泌物涂片多核白细胞明显减少或偶见,胞内双球菌(-),随访1~2个月无异常发现,判为痊愈。
  典型病例
   男1,进托儿所(半托)5天发现尿道口血迹;男2,上幼儿园大班1个多月后发现尿道口流黄水,据反映同班有1女孩“流白史”,这里存在大、小便具共用;男3,10岁,尿道口红肿伴尿痛并有少许分泌物,原因不明。上述幼童以往无性病史,亦未发现有性虐待情况。父母均否认有性病史4例。这些幼童发病前多是与母或父同床和共用浴盆、毛巾并有16例与母同用洗澡布的习惯。
  
  讨 论
  
  淋病,主要由不洁性生活而传染,幼童不存在此情况,那么她(他)们怎样被传染又如何诊断?本组幼童都有明显阴道(尿道)分泌物,虽没做淋菌培养但涂片染色镜检均见到满视野多核白细胞和胞内典型双球菌[2]。她(他)们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多患有淋病史,且有共用浴盆毛巾与洗澡布的习惯。至于男童2例入托(园)后发生淋菌性尿道炎,对其周围环境无法查考。王氏等对患童的父母双方或其一方和保姆以及入托的幼儿园环境等作了较全面调查,结果断定儿童淋病为间接性感染所致。可惜我们没能作这方面检查,但从本组2例女童其一因用其母内裤擦洗肛门后2天阴道流脓;其二与母午睡时裤衩染“污”后4天阴道流脓,而被检出淋球菌者,也证明了只要有淋球菌的污染物的间接接触即可感染。根据诊断性病3个条件:病史(包括间接接触史)、症状、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淋病诊断可以成立。值得一提的是,本组有1例女童4.8岁由保姆带领,阴道流脓1个多月,据父母(均为教师,否认性病史)称已经多家医疗单位诊治,但疗效不显,时好时发,原因是没有明确诊断。4月29日来到本窒就诊,发现外阴潮红,阴道口糊满脓性分泌物,涂片染色镜检多核白细胞(+++),胞内典型双球菌多见。本例病史虽无从可查,但根据诊断性病3个条件有2条符合者亦可诊断的原则,淋病无疑,即给予肌注1/3支淋必治(内含2g),并口服无味红霉素0.25g,日3次,共7天;5月7日复诊阴道口脓液已消失,又作涂片染色检查多核白细胞(++),但未见胞內双球菌,再肌注1/3支淋必治和同上给药1疗程;5月15日第3次复查多核白细胞偶见,鳞状上皮和乳酸杆菌少许,判愈,停止用药,随访至今未复发。本例何处传染怎样传染无从追究,只好辞退保姆。
  幼童性病的发生与成年人性病有密切关系,因此,在对已确诊性病的幼童治疗同时,应对其感染源——父、母或其一方进行正规的治疗和随访,并强调患者家庭中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如浴盘、毛巾、马桶(座式)等分开使用,以防再度传染给无辜幼童。
  
   参考文献
  1 林维腾,陈成忠,兰建平,等.淋病和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探究.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4,19(6):27-28.
  2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欧盟性病/艾滋病实验室诊断培训教材(C),1997,8(5):56-58.
  3 王丽珍,赵正平.儿童淋菌性尿道炎34例临床分析.临床皮肤科杂志,2000,29(4):206-207.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妇科疾病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妇科疾病伴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将治疗的重点放在对糖尿病的监测和控制上。结果:全组治愈56例,其中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念珠菌阴道炎。结论:对于妇科疾病伴糖尿病的患者,将血糖控制在5.6~11.0mmol/L,尿糖控制在(±)时实施手术较为安全。应用有效的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糖尿病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等离子刀在腹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等离子刀在腹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165例,手术分保留生育功能、保留卵巢功能、根治性手术3种方法。结果:手术成功162例,中转开腹3例。结论:应用等离子刀在腹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生活质量高等優点。等离子刀1次完成分离、止血、切割,使手术变得简单易行,是治疗子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跟骨外侧延长入路切开复位内因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自2002年7月~2006年10月对3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跟骨外侧延长切口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按Sanders分型:Ⅱ型9足,Ⅲ型14足,Ⅳ9足。结果:32例随防6~36个月,平均16个月,优良率90.7%。Bohler角明显改善,足外形良好。并发症3足,皮肤坏死1足,切口延迟愈合1足,胫神经损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防治,减少剖宫产术后并发症。方法:注意缝合技术和增加组织抗张力的强度,降低腹压,避免危险因素和危险因素的围手术期处理。结果:有效地预防了剖宫产术后的切口愈合不良。结论:减少剖宫产术后的切口愈合不良,能进一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降低手术病死率。  关键词 剖宫产 切口愈合不良 预防    资料及结果    2000~2005年剖宫产2210例,术后切口愈合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维生素配合钙剂内服,抗组胺药外用治疗婴儿湿疹的疗效,并以抗组胺药口服、抗过敏药外用作对照。方法:将门诊符合婴儿湿疹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多种维生素加糖钙片,外用庆大霉素、维生素B6、扑尔敏、地塞米松针剂混合液。对照组采用扑尔敏口服,地塞米松外用。7天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1年后无复发。对照组有效率为85.7%,1年内复发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药物(MTX)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6年6月在临汾市医院及本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05例,其中开腹手术70例,药物治疗35例,观察药物治疗的效果。结果:与开腹手术比较,药物治疗成功率80.0%~85.0%。结论:药物治疗异位妊娠创伤小,不良反应轻,疗效可靠,尤其适合年轻要求生育的患者。  关键词 异位妊娠 甲氨蝶呤    资料与方法     20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0月~2006年3月小儿呼吸道感染50例,男28例,女22例,其中新生儿1例,婴幼儿40例,学龄前9例。结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X线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2例,支气管肺炎38例。32例住院前曾用过其他抗生素治疗3~5天无效,39例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其中24例体温超过38.5℃,11例体温正常。  治疗方法:用头孢曲松75mg/(kg·日),新生儿50mg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多次药流的效果、反应及对妇女健康影响等情况。方法:多次药流20例为观察组,1次药流20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流产效果、出血量、孕囊排出时间、出血持续时间、转经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药流效果两组相差不显著;出血量、孕囊排出时间、出血持续时间、转经时间,多次药流差于1次药流,而不良反应1次药流多于多次药流。结论:多次药流虽有效果,但药流后对妇女身体有影响,应该少用,避免滥用。  关键
期刊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胎儿窘迫 脐带绕颈    资料与方法    2003年6月~2004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单胎足月新生儿2718例,新生儿窒息128例,窒息发生率4.70%,其中轻度窒息96例(占75%),重度窒息32例(占25%)。  诊断标准:根据Apgar评分标准,新生儿窒息分轻重度,出生后1分钟内0~3分为重度,4~7分为轻度,出生后1分钟8~10分而数分钟后又降到7分以下者亦为窒
期刊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治疗组136例均为2002~2006年秋冬季腹泻的患儿,随机抽取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96例,为1997~1999年腹泻的患儿。  性别、年龄、病程:治疗组136例,男84例(61.7%),女52例(38.3%),男女之比为1.6:1。对照组96例,男68例(70.8%),女28例(29.2%),男女之比为2.4:1。两组均见男性发病率较高,年龄2个月~2岁,多数为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