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带着光环长大
很多80后、90后的成长轨迹都有着诸多相似,比如从小玩着一样的游戏,比如在同一本习题书的折磨下长大,比如小学时在老师的推荐和作业的压力下,完成了自己最初也很可能是最正统的文学积累。
胡舒欣也是这样。
从最早爸爸给买的《上下五千年》,到三年级时看的四大名著,到和家里有巨多书的“土豪”同学蹭读的书,再到鲁迅、冰心的文集,巴金的《家》《春》《秋》三部曲等等,她说,“基本上所有的严肃文学阅读都是在小学时进行的”。
不同的也许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她越来越多地爱上了阅读,甚至因为要瞒着爸爸妈妈反复在深夜里读《红楼梦》而“熬夜太多长不高”。
书看得多了,倾诉欲就强,可是她最早开始写东西,却和严肃文学没什么关系,而是因为《哈利·波特》——“因为悬念啊,很吸引人啊,就开始自己接着写,不过只写了一点就半途而废了。”
此后,她的阅读水准就“一路走低”。开始粉韩寒和郭敬明、安妮宝贝等人,杂七杂八地看了非常多的小说。除了身为女生却着迷于武侠小说以外,更多是随大流、平平无奇的阅读经历。
但长期的阅读毕竟为她打下了极好的基础。从初中开始,她的作文便经常发表在赞化中学的《晚饭花》校刊里,并随着每年招生季的大规模印发,早早就在市内中小学生里有了一点“小名气”。
这为她带来了最初的读者,很多学弟学妹,从那时起追随她,一直到了今天。“包括这次出书,他们是很大一部分读者。这让我觉得很感激。”
高一时,胡舒欣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懂事之前,情动之后》,并在《扬州晚报》上连载。这个“现在看来非常玛丽苏、硬伤挺多的少女小说”,在当时不仅得到很多学弟学妹们的推崇,更让胡舒欣在当地又有了一点小名气,还因此拿到当年的“扬州市教育十大新闻人物”“高邮市十大新闻人物”以及“秦少游文学新人奖”,也为她之后申请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提供了契机。
但,一路带着光环长大的胡舒欣,恰恰是从这里第一次受到挫折。高考失利不仅意味着错过了北大,更让她早早体会到“人情冷暖”。
“可能印证了站得越高摔得越惨,有多少人夸就有多少人骂吧,我高考失利后学到了许多东西。”她说。
Q&A
CUTE:年少时的“传奇”对你有哪些影响?现在回头看,会希望做出哪些改变么?
胡舒欣:现在回头看的话,希望自己不要那么年少轻狂,毕竟品学兼优才是真正的好学生,但是我太闹腾了,仗着聪明不怎么把老师放在眼里,也没有好好学习,态度也不是很好,现在想想觉得挺对不起他们的。
CUTE:现在的阅读和写作方向和从前有什么差别?喜欢读哪类书?哪个作家对你的写作影响最大?
胡舒欣:现在的阅读量比那个时候明显减少了很多,而且很多书来自于网络资源,很久不看纸质书籍了。现在更喜欢看国外著作,不会再去看那种少女小说了,而是很喜欢大部头的书籍,比如最近在看的《冰与火之歌》。有时会把以前看过的书翻出来再看一遍,常常会有些新的收获。影响大的作家……我觉得是翁静晶吧,哈哈。
治愈故事也会物是人非
本科的四年时光里,胡舒欣一直没有忘记北大。2012年1月第一次考研,她选择的是北大,国际经济法专业,可惜还是没能如愿。
那之后她有一段在全国各地的漫游时光,当时,她真正的心情我们不得而知,但想来,她笔下的“学弟”给了她很多的安慰与力量。这一点,从她写于当时的“发迹”之帖《他怎么对待你从食物就可以看出来》就能看得出来——“他从来没有忘记过把第一口食物喂给我,更重要的是,碰到好吃的,还会把最后的留给我。这对于我来说意义太过重大,重大到在遇到所有问题,觉得找不到出口的时候,想起他曾经微笑着把勺子送到我嘴边的样子,我都能够瞬间释怀,并觉得自己无比幸福……”
也正是因此吧,第二年考研时,她放弃了北大,把目标换成复旦——只是因为“学弟的妈妈非常坚决地要求学弟找一个有上海户口的人”。
又一年后她如愿考入复旦,但采访前翻看她的日志,在《流水的账》中她说:“如今看来,第一章里的那些甜蜜往事,像是一个个火辣辣的耳光,扇在脸上,脆生生的疼,而第二章那些我所喜欢的人们,也都没有永远地停留在我的故事里。”
如果只是单纯地看《你饿不饿,我做饭给你吃》,可能丝毫不会察觉到这些——她在分手后写的那几篇文章,并没有被收录在书稿中。说起这个,她的口气有些与年龄不符的“看透”:“许多故事都是没有结局的,对于看客来说,知道开头和过程就好,至于结局,既然不堪,那还是自己留着吧。”
前一段时间,她结识了现在的男朋友,但她说,不会再大张旗鼓地写这一类事情了。
事实上,这本“治愈系学姐的暖心故事”里,她最喜欢的反而是后半部分的“残酷故事”。
“我发自内心地喜欢那些人,他们的三观、生活态度,以及我自己所投入在他们的生活中的感情。尽管对于他们来说我只是一个旁观者,但是在看到他们的悲欢离合的时候,我所感受到的开心和为他们流下的眼泪,也都是真实的。”
Q&A
CUTE:出书成名后的生活有什么变化?现在,胡舒欣的“标准一天”什么样?
胡舒欣:我并没有感觉到自己成名啊,离成名还有一段距离,当然我还是很希望成名的。(笑)生活基本没什么改变,还是上课、画画、看书、追剧、上网看看有什么好玩的东西,最后写作业……不上课的时候就会起大早挤地铁去实习,下班的时候顺路去看一下男朋友,一起吃个饭散个步。不过出书后认识了不少挺有意思的小姑娘,也可以在简历上写一笔自己出过书,还是有点小得意的。 CUTE:说说接下来的写作计划?
胡舒欣:因为签了十年的合同,所以大概接下来还有九年要写吧,每年一本书的速度应该还可以。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划,就是多看多写多体验,每年能留下个15万到20万字,我就挺满意的。
变成更理性的人
高三时写长篇小说,故事里的男三号是学法律的,写着写着,胡舒欣自己就进入了法律系。
因为“自己本身是非常习惯于遵守规则的人,学法律又恰好就是去了解规则、支撑规则的一些理论,还能接触、启发对于人性的许多思考……”,很多人眼中枯燥无味的法律,在她眼中却是门有意思的课程。
这门课程也让她变成了更理性的人。
大一那年,针对一个当时很受关注的案子,班上每个人都写下了自己的看法。事后刑法老师总结:“有的同学写的评论太激进了,可能你很同情一方的遭遇,但是凭借同情作出判断是没有用的,更不能把这种同情作为支持你观点的根据。怎么说呢?不能煽情,这么煽情,像个记者。”
虽然老师没有点名,但胡舒欣知道那个“记者”就是自己。
“我就是那个很煽情的人,对于整个事件的评价基本上都是出于感性的视角。被老师这样说的时候,我觉得挺惭愧的。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意识到,尽管我和很多人一样,都怀抱着对这个世界巨大的热情,但是既对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没有足够的认知,也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思维体系。
“我们这一代人所接受的教育中,似乎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缺失:我们接受的教育大部分是道德教育,遇到事情的时候首先作道德判断,而不是分析这件事情中的权利义务是什么,以及当事人作出的选择是否合法。这件事以后我就比较注意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慢慢地就不那么容易被煽动,也不会去煽动别人了,我觉得这种状态挺好的。”
说起未来对自己的规划,她说:我希望能够有机会从事自己喜欢的、跟法律相关的工作,而写作,当成一个爱好坚持下去就好了。
Q&A
CUTE:写作靠感性、法律要理性,会不会矛盾?你怎么平衡?
胡舒欣:我觉得不会矛盾啊,写作也是需要有理性支撑的呀,感性只是一种表达手段而已。成功的文学作品的作者一定是理性的,因为只有保持理性,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要表达什么、如何去表达。我觉得自己学习法律之后比之前写得好,现在写的,比刚学法律的时候写得要好。
CUTE:学法律、做律师的人要如何保持内心的柔软?
胡舒欣:这个问题之前我跟别人讨论过,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其实内心的柔软是不会失去的。其实是不存在你被别人伤害或者辜负了,而后变成一个冷酷无情的人的情况的,如果说发生了这种情况,只能说明其本身就是一个对别人有所防备的人,偶尔有过一两次例外的柔软,被伤害之后又回复到了原先的戒备状态。而真正内心柔软的人应该是不管经历过什么,都还能保持住最开始的那种状态的。一个能够失去的品质是一个人从未真正具备过的品质。
CUTE:“胡舒欣”还有没有其他的关键词?
胡舒欣:“有趣”吧。我的人生目标是成为一个别人都觉得很有意思的人。所以正在努力,目前做得还不错,希望能够继续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