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以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qs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在我国“三农”工作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产业发展,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走出一条具有临汾市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一、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1.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出台,为临汾市乡村产业兴旺带来难得的战略机遇。
  2. 经济质量发展的重大转变
  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历史阶段。随着发展阶段的转变和居民消费层次的升级,农业发展将进入全面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国家农业政策从过去主要依靠化学农业支撑产量增长的增产导向型政策,将转变为以绿色农业为支撑、追求质量和效率的质效导向型政策。在这种背景下,由于居民的消费升级,对农业的绿色化、特色化和有机化产生重大的需求,也对以乡村为载体的旅游、文化、休闲等方面产生出个体化、多元化的需求。
  3. 相关支持政策的叠加
  现代农业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不断改善。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鲜明地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并制定了具体的扶持政策,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省的重要讲话,提出“打好特色优势牌”的重要指示,为临汾市乡村产业振兴指明了重要方向。山西省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务院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山西省确立了“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战略目标,临汾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乡村产业兴旺的政策,政策叠加的优势为临汾市全面推进乡村产业兴旺拓展了空间,提供了政策机遇,必将有力促进乡村产业加快发展。
  4. 科技革命的兴起
  近年来,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以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加快各类新技术、新产品、新设施、新材料、新模式等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必将对临汾市农业科研、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产生重大影响,为现代农业跨越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有助于乡村产业发展。
  5. 面临的问题
  在充分认识发展机遇的同时,必须清醒意识到临汾市在乡村产业兴旺中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从外部环境看,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经济地位和比较效益持续下降。从自身看,临汾市农业生产的市场化水平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产销衔接不紧密,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突出,经济实力偏弱,受周边地区影响较大,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同时,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凸显,生态环境“瓶颈”问题仍然突出,污染反弹压力仍然存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落后,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艰巨。
  新时代“三农”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农业工作新的历史方位,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战略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以更强的意志、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扎实推进临汾市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专项规划的实施,实现临汾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
  二、产业发展坚持的原则
  1.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切实发挥农民在促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中的主体作用,以维护农民权益与增进农民福祉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经营自主权和首创精神,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广大农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让农民成为农业现代化的自觉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
  2. 坚持质量兴农
  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聚焦薄弱环节,着力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检测监督体系,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及基地认证,实施品牌化战略,推动标准化生产,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加快推进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3. 坚持绿色发展
  以生态环境友好和节约高效利用水土资源为导向,积极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利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以绿色发展引领产业兴旺。
  4. 坚持改革创新
  把体制机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作为两大动力源,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主体、激发要素、激活市场,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经营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各项改革,着力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农业发展由注重物质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增强农业农村自我发展动力。
  三、建设三个产业融合发展带
  从自然条件、社会和经济特点及各区域间组成部分之间的经济联系紧密程度来看。目前,临汾市已初步形成了“一体两翼”空间格局:中部是以汾河为中轴的百里汾河经济带,西部是以黄河为纽带的百里黄河经济带,东部是以太岳山为纽带的百里太岳经济带。大力实施“三个百里”协同发展战略,积极发挥各地优势,塑造要素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发展新局面,积极构建“百里汾河三产融合发展带、壮美太行生态康养发展带、沿黃西山三色风情发展带”新格局。
  1. 百里汾河三产融合发展带
  加大区域结构调整力度,开发农业发展高端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现代农业服务业、城郊绿色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与旅游业、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建设一批以尧都古镇、襄汾荷花小镇、曲沃诗经山水等为代表的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农业主题公园、休闲观光采摘园、特色风情小镇、田园综合体或高端民宿聚集区。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 壮美太行生态康养发展带
  发挥太行山西侧气候清凉、海拔适中、饮食多样、医养资源丰富的优势,挖掘荀子文化、相如文化、牡丹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田园文化,打造黄花岭、红叶岭、青松岭和牡丹园区、印象田园、舜王坪等特色景观,重点发展康养产业,带动深度旅游,促进全域旅游,形成以县域为中心,以乡镇为增长点,以公路为发展带,融旅游、居住、康养、医疗、护理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和乡村集聚区。
  3. 沿黄西山“三色”风情发展带
  积极对接山西省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建设,围绕山西省打造沿黄河旅游带的战略契机,吉县、永和、大宁、乡宁4个沿黄县和蒲县、隰县、汾西3个西山县按照“旅游景点全域化、消费体验全域化、产业整合全域化”的总体发展思路,围绕“黄河之魂在山西”,高擎红色元素(红苹果、红枣、大红袍花椒、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天然氧吧、功能性食品)、黄河民俗风情游“三色品牌”,大力发展“文旅 农业”。依托吉县苹果、隰县梨,辐射带动乡宁、大宁、永和、蒲县、汾西等县,打造山西优质水果特优区。力求把吉县红苹果、大宁红苹果、永和红枣、乡宁大红袍花椒及永和、隰县红色文化与山西小米等功能性食品品牌和旅游推向国内外中高端市场,成为带动农民脱贫攻坚、实现县域经济崛起的产业支撑。
  四、推进四大特色农业板块建设
  继续推进西山以水果和杂粮为主,东山以中药材和杂粮为主,沿汾河平川县(市、区)以粮食、蔬菜、水果为主,以尧都区、侯马市、霍州市为中心的城郊农业等四大特色农业板块建设,创建一批优质特色品牌。
  1. 西山区域
  重点布局优质苹果、玉露香梨、红枣、西瓜、葡萄、杂豆、马铃薯、荞麦等特色产业。着重解决土壤侵蚀、肥力低下、耕作粗放、生态环境脆弱、干旱缺水等问题。大力培育发展吉县苹果、隰县玉露香梨等一批优质区域品牌。
  2. 东山区域
  重点布局以连翘、黄芩等道地中药材品种为重点的中药材产业和以谷子、核桃、冷凉蔬菜等为主的特色产业。着重解决耕地土层薄、中低产田多、土壤蓄水保水能力低等问题。大力培育安泽连翘、翼城隆化小米、浮山冷凉蔬菜、神山小米等优质区域品牌。
  3. 沿汾河平川区域
  重点布局高效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优质水果以及优质高效粮食产业。着重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药与化肥不合理使用、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打造优质粮、果、菜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区。
  4. 尧都区、侯马市、霍州市城郊区域
  重点布局以农业多种功能开发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的城郊农业,大力发展高端高效农业、精品功能农业、生态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现代农业服务业。着重解决水土资源过度消耗、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将城郊打造成为农业物流信息流、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科技示范中心和观光休闲目的地,打造晋南城郊农业临汾片区——临汾百里汾河休闲农业全域旅游示范引领区。
  五、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
  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技术服务和资金保障,着力抓好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建设,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打造黄土高原有机旱作农业引领区。突出抓好耕地建设、节水保墒、良种应用、农技集成、农机配套和绿色循环六项工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出一条具有临汾特色的有机旱作农业发展道路。开展有机旱作农业技术集成示范推广,打造多个省级和市级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
  1. 耕地质量提升工程
  用地和养地相结合,通过平田整地、筑坝排洪、整修地埂、加厚土层、提升土壤蓄水能力。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措施,培肥地力。力争到2022年,耕地地力提高0.2个等级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果菜优势区有机肥替代化肥20%以上。
  2. 农水集约增效工程
  推行集约高效的节水措施。旱区建设旱井、旱窖、蓄水池、人字闸等小型集雨蓄水设施,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和田間灌溉配套工程建设,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大力推广节水农艺措施,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3. 旱作良种攻关工程
  开展抗旱品种育种技术攻关,加快抗旱节水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和示范推广。力争到2020年,全市选育出小麦、玉米、大豆、甘薯、花生等抗旱节水新品种15个;力争到2022年,谷子、杂豆等特色作物新品种普遍更换和提纯复壮1次。
  4. 农技集成创新工程
  加强有机旱作农业新农艺的试验研究。示范推广间作套作、生物覆盖、地膜覆盖,以及探墒沟播、机播、穴播、起垄栽培、节水灌溉等适宜技术。争取到2020年,先进适宜农艺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到400万亩。
  5. 农机配套融合工程
  坚持开发、引进、改良相结合。推广适应平川区、丘陵区的大型复式机具和经济耐用、环保低耗的小型机具,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到2020年,全市80%以上的可机械作业旱地普及应用机械化有机旱作农业技术。到2022年,全市农业机械化率达到77%以上。
  6. 绿色循环发展工程
  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农用残膜回收利用;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和休耕轮作制度;发展循环农业,推进种养循环,农牧结合,发展林下经济。
  作者简介:赵玉山,研究员,主持“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推广”“农业节水综合技术试验示范”等部、市级重大科研和推广项目10多项。先后获得科技成果奖20多项,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著作9部。联系地址:山西省临汾市农业农村局 邮编:041000。
其他文献
论述了利用负荷管理系统通信通道,进行配变监测、居民集抄系统数据传输的可行性及优势.
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联合发布2010年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专科学历和本科学历人群中,接受零月薪的人数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18.5%和20%.而去年本
外语教学离不开学习环境,并受制于学习环境。如何营造大学生外语学习与实践环境是当前外语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社会、学校、课程、自主学习、测试等五个方面论述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分娩期行剖宫产术并剔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1年7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65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5例行剖宫产术并剔除子宫肌瘤,对照组30例未剔除子宫肌瘤单纯行剖宫产术,比较两组剖宫产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出血量、术后产褥病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出血量、
近年来,全球热浪事件频发,对环境、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了重大影响。对热浪研究发展历程和研究热点与前沿进行梳理有助于为研究学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文中以热浪为主
简单分析了当前的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并从三元悖论角度出发解释了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原因,最后从日本和德国在20世纪80、90年代的经验中得到一些启示。
[摘要]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必要性,并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以数学建模活动为载体,在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实践能力、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做法和收获。  [关键词]数学建模 教学 实践 收获  [作者简介]颜筱红(1965- )女,广西横县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主任,副教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应用数学。(广西 南宁 530023)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
1概述采用变频器对水泵电机调速,保持供水压力恒定,在目前自动供水系统中常为优选方案.它是计算机技术、变频技术与电机泵组合的新型机电一体化供水系统,以取代高位水箱、水
期刊
心语是教师发自内心的用情感化、个性化、美化的语言和学生交流,既培养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又起了有效的导向、激励、诊断和强化作用。本文笔者从七个方面研究了心语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