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被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给传统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在这种新形式下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提出了个人研究的心得体会和应对的方法和策略,指出应从战略角度提高认识,战术上研究考纲,分析考试,紧抓教学,完善复习,强化训练,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有效利用时间,巩固基础,完善知识体系,认真对待考试,获取更高的通过率,从而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学业水平考试 信息技术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131-01
1 形势与背景
自2012年起,辽宁省将在每年的3月举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的对象为全省高中在校生。考试形式为纸笔闭卷考试。学生在高中二年级必须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学业水平考试。考试科目除了包括语数外等高考必考科目,还首次把信息技术列为考试科目。规定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这是辽宁省自2000年在全省高中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以来首次把信息技术列为正规考试科目。对于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作为普及了多年的信息技术课,将作为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而进一步为大家重视,同时,又对新形势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2 方法与策略
2.1 提高对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重要性的认识,调整心态,以良好的状态面对考试
辽宁省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以理论考试为主,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练地使用各种信息资源,学会获取、处理、交流、使用信息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对学业水平考试进行透彻的分析并对学生加以全面的指导,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只是合格通过考试,而非选拔性考试,难度为中下水平,知识注重基础,内容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平均水平;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帮助学生坚定“我一定能顺利通过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的信心,并鼓励学生积极努力,争取获得优等的成绩。
2.2 深入研究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范围和学习内容
《辽宁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以《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的内容标准为依据,考核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水平,综合评价信息技术理论实践能力为目标。命题则依据现行教学大纲、教材以及水平考试的要求来制定。在教学中应认真理解《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中对知识和内容考查的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全面系统复习,抓好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应用。
尽管考试涉及教材、考纲的方方面面,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应分析各部分的考试内容和要求,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以基础性理论为主,教学中务求知识覆盖全面而不留盲点;千万不可一味加深学习难度,否则将偏离考试方向,造成教师白费力气,学生浪费精力,还给双方施加了不必要的压力。
2.3 根据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制定教学方法和复习计划
按照2012年辽宁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纲要求,针对不同模块知识特点,采用恰当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实际教学过程中,必修模块教师应该注重教材内容与考试范围相联系,将教材内容与考试题型相联系,对知识进行相应的增减,例如,2012年学业水平测试样题中出现涉及“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内容,在《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中没有单列章节讲述,对学生而言是盲点的知识,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及时进行知识补充,讲解。选修模块注重教材内容与题型相联系的同时,更应准确地把握知识点,以《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模块为例,掌握理论知识是前提,而图像处理、动画制作、声频、视频处理的实践操作是基础,没有实际操作,不通过反复的练习,将不能完整、深入地理解知识点,最终会影响学业水平测试成绩。
制定复习计划时,重视关键知识点的理解、掌握,而且要把握知识的关联性,如:综合分析题型要注重Word文字处理知识与Excel表格数据处理知识的融合贯通,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4 进行考前强化模拟训练,提高学生考试适应能力
现在计算机已经家庭普及,大部分的学生从小就接触和使用电脑,对于操作并不陌生而理论掌握不足;信息技术课从小学到高中都是非考试科目,因此,学生从未参加过信息技术考试而不了解信息技术考试,不知道考题是什么样,更不知道该如何作答。所以教师在考试之前应准备多套考试模拟练习题对学生进行适应性强化练习,让学生多见题型,多做练习。克服由于对考试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惧心理。练习结束时教师不能只给出答案完事,还应该对考试题型详细分析,给出正确结果同时指出错误原因,并且针对题目涉及的知识点给予分析和讲解,并进一步引申以拓宽学生知识范围,使学生可以融会贯通,遇到同类型问题可以轻松应对;避免出现老师讲了就懂,同样题会做,题型变换或知识引申开来就懵的现象。如果遇到学生不熟悉或不会做的题目,教师更应该指导学生如何根据题目和给出的可选答案进行分析,排除错误,选择正确。
3 困难与不足
3.1 认识不够,经验不足
由于学业水平考试刚开始实行,信息技术又是首次作为考试科目加入,因此还有部分学生对于学习和考试的重视程度还不足,目前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是:学生重实践,轻理论,爱上机,不听讲。对信息技术考试的难度认识不够,盲目轻敌和自大,很多学生自认为对电脑掌握熟练,“我会上网,能聊天,擅长游戏,考试有什么可怕的?我能搞定!”而教师在指导学生应对考试方面的经验也还欠缺,无法针对考试为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和指导。
3.2 时间紧张,课时紧缺
信息技术知识范围面广、信息量大。而高中信息技术课受客观条件限制,每班每周只有一节课时,只能是理论教学与上机练习集中在这有限的一节课中进行,教学与实践必需精确计划,若讲授时间长则不能进行充分实践练习,不能提高认识,加深记忆;若练习时间长则无法细致、周到讲解,使学生本已匮乏的理论知识更加不能得到满足,缺乏理论基础支持的实践练习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如不能精密规划,做到高质量、高效率的教与学,恐难以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对于辽宁的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而言,2012年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将是一个新的开始,在重新认识信息技术学科、正确对待考试的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努力促进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Z].
[2]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信息技术).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
关键词:学业水平考试 信息技术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131-01
1 形势与背景
自2012年起,辽宁省将在每年的3月举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的对象为全省高中在校生。考试形式为纸笔闭卷考试。学生在高中二年级必须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学业水平考试。考试科目除了包括语数外等高考必考科目,还首次把信息技术列为考试科目。规定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这是辽宁省自2000年在全省高中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以来首次把信息技术列为正规考试科目。对于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作为普及了多年的信息技术课,将作为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而进一步为大家重视,同时,又对新形势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2 方法与策略
2.1 提高对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重要性的认识,调整心态,以良好的状态面对考试
辽宁省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以理论考试为主,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练地使用各种信息资源,学会获取、处理、交流、使用信息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对学业水平考试进行透彻的分析并对学生加以全面的指导,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只是合格通过考试,而非选拔性考试,难度为中下水平,知识注重基础,内容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平均水平;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帮助学生坚定“我一定能顺利通过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的信心,并鼓励学生积极努力,争取获得优等的成绩。
2.2 深入研究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范围和学习内容
《辽宁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以《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的内容标准为依据,考核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水平,综合评价信息技术理论实践能力为目标。命题则依据现行教学大纲、教材以及水平考试的要求来制定。在教学中应认真理解《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中对知识和内容考查的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全面系统复习,抓好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应用。
尽管考试涉及教材、考纲的方方面面,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应分析各部分的考试内容和要求,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以基础性理论为主,教学中务求知识覆盖全面而不留盲点;千万不可一味加深学习难度,否则将偏离考试方向,造成教师白费力气,学生浪费精力,还给双方施加了不必要的压力。
2.3 根据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制定教学方法和复习计划
按照2012年辽宁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纲要求,针对不同模块知识特点,采用恰当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实际教学过程中,必修模块教师应该注重教材内容与考试范围相联系,将教材内容与考试题型相联系,对知识进行相应的增减,例如,2012年学业水平测试样题中出现涉及“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内容,在《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中没有单列章节讲述,对学生而言是盲点的知识,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及时进行知识补充,讲解。选修模块注重教材内容与题型相联系的同时,更应准确地把握知识点,以《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模块为例,掌握理论知识是前提,而图像处理、动画制作、声频、视频处理的实践操作是基础,没有实际操作,不通过反复的练习,将不能完整、深入地理解知识点,最终会影响学业水平测试成绩。
制定复习计划时,重视关键知识点的理解、掌握,而且要把握知识的关联性,如:综合分析题型要注重Word文字处理知识与Excel表格数据处理知识的融合贯通,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4 进行考前强化模拟训练,提高学生考试适应能力
现在计算机已经家庭普及,大部分的学生从小就接触和使用电脑,对于操作并不陌生而理论掌握不足;信息技术课从小学到高中都是非考试科目,因此,学生从未参加过信息技术考试而不了解信息技术考试,不知道考题是什么样,更不知道该如何作答。所以教师在考试之前应准备多套考试模拟练习题对学生进行适应性强化练习,让学生多见题型,多做练习。克服由于对考试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惧心理。练习结束时教师不能只给出答案完事,还应该对考试题型详细分析,给出正确结果同时指出错误原因,并且针对题目涉及的知识点给予分析和讲解,并进一步引申以拓宽学生知识范围,使学生可以融会贯通,遇到同类型问题可以轻松应对;避免出现老师讲了就懂,同样题会做,题型变换或知识引申开来就懵的现象。如果遇到学生不熟悉或不会做的题目,教师更应该指导学生如何根据题目和给出的可选答案进行分析,排除错误,选择正确。
3 困难与不足
3.1 认识不够,经验不足
由于学业水平考试刚开始实行,信息技术又是首次作为考试科目加入,因此还有部分学生对于学习和考试的重视程度还不足,目前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是:学生重实践,轻理论,爱上机,不听讲。对信息技术考试的难度认识不够,盲目轻敌和自大,很多学生自认为对电脑掌握熟练,“我会上网,能聊天,擅长游戏,考试有什么可怕的?我能搞定!”而教师在指导学生应对考试方面的经验也还欠缺,无法针对考试为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和指导。
3.2 时间紧张,课时紧缺
信息技术知识范围面广、信息量大。而高中信息技术课受客观条件限制,每班每周只有一节课时,只能是理论教学与上机练习集中在这有限的一节课中进行,教学与实践必需精确计划,若讲授时间长则不能进行充分实践练习,不能提高认识,加深记忆;若练习时间长则无法细致、周到讲解,使学生本已匮乏的理论知识更加不能得到满足,缺乏理论基础支持的实践练习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如不能精密规划,做到高质量、高效率的教与学,恐难以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对于辽宁的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而言,2012年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将是一个新的开始,在重新认识信息技术学科、正确对待考试的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努力促进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Z].
[2]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信息技术).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