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紧密联系山区实际,以解放思想为前提,以创新发展为主线,以真抓实干为保障,大力发展山域经济,农业综合效益稳步提升,农民收入连年增加,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创新理念 劣势升级优势
创新发展理念,实现劣势变优势。面对山多地少,又是省级水资源保护地,发展工业受限,农民增收难度大等诸多不利因素,镇党政一班人达成“思想解放山是宝、思想僵化山长草”的共识,确定了环境立镇、产业兴镇、生态富镇,规划建设环鲁山有机产品生产片区、沿淄河流域生态农业观光休闲片区、沿仲临路农产品深加工片区,实现山区资源活起来、山域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人与自然和谐的山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创新方式 促结构转型
创新发展方式,调整结构促转型。从土地流转入手,主打“生态有机”牌,探索出依靠土地合理流转推动农业集约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子。目前,池上镇发展环鲁山、淄河有机农业生产带2万亩,建成金银花、茶叶、桔梗等6大特色产业基地,19个品种取得国家有机认证证书或有机转化认证证书。有机桔梗基地、有机板栗基地被评定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鲁山金毫”红茶、“鲁山青峰”绿茶分别填补了省、市空白,“池上桔梗”、“博山金银花”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创新路径 引资增活力
创新发展路径,吸引资本进山增活力。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审视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工业化进程,实施招商引资,加快推进资本、市民、文化进山,推动了山区与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统筹发展。几年来,池上镇培植了豆禾、上水、上园、黑五类等从事农产品深加工企业13家,计划投资10亿元,已完成投资6.5亿元。目前,已有8家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1家被评为省级、2家被评为市级、5家被评为区级龙头企业,2010年出口创汇突破2000万美元。
创新业态推动产业升级
创新发展业态,推动农业产业化上水平。坚持把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扶持发挥10余家龙头企业和7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主力军作用,探索创新发展“公司+基地”、“协会+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外地公司+农户”农业业态模式,建立完善以农户为中心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全镇农业形成了产业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创新机制 寻找新潜力
创新发展机制,再造新优势。立足山水资源优势和发展形成的新潜力,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突出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创新完善互补发展机制,丰富山域经济发展内涵。完善发展规划,形成以志公仙境为龙头,以桃花溪山水为主线,以志公坪景区、拦住湾景区,三郝峪10里特色餐饮长廊、三小峰10里生态观光长廊、七峪花林10里水面旅游长廊“二区三廊”为特色,集农业观光、人文景观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旅游大格局。加快推进桃花溪—志公坪景区旅游综合开发、全市唯一的高山越野基地—甘泉坪高山越野基地、豆禾园、银花园农业观光旅游等项目建设。深化环境立镇,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和谐幸福新池上。
(孙明)
创新理念 劣势升级优势
创新发展理念,实现劣势变优势。面对山多地少,又是省级水资源保护地,发展工业受限,农民增收难度大等诸多不利因素,镇党政一班人达成“思想解放山是宝、思想僵化山长草”的共识,确定了环境立镇、产业兴镇、生态富镇,规划建设环鲁山有机产品生产片区、沿淄河流域生态农业观光休闲片区、沿仲临路农产品深加工片区,实现山区资源活起来、山域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人与自然和谐的山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创新方式 促结构转型
创新发展方式,调整结构促转型。从土地流转入手,主打“生态有机”牌,探索出依靠土地合理流转推动农业集约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子。目前,池上镇发展环鲁山、淄河有机农业生产带2万亩,建成金银花、茶叶、桔梗等6大特色产业基地,19个品种取得国家有机认证证书或有机转化认证证书。有机桔梗基地、有机板栗基地被评定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鲁山金毫”红茶、“鲁山青峰”绿茶分别填补了省、市空白,“池上桔梗”、“博山金银花”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创新路径 引资增活力
创新发展路径,吸引资本进山增活力。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审视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工业化进程,实施招商引资,加快推进资本、市民、文化进山,推动了山区与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统筹发展。几年来,池上镇培植了豆禾、上水、上园、黑五类等从事农产品深加工企业13家,计划投资10亿元,已完成投资6.5亿元。目前,已有8家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1家被评为省级、2家被评为市级、5家被评为区级龙头企业,2010年出口创汇突破2000万美元。
创新业态推动产业升级
创新发展业态,推动农业产业化上水平。坚持把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扶持发挥10余家龙头企业和7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主力军作用,探索创新发展“公司+基地”、“协会+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外地公司+农户”农业业态模式,建立完善以农户为中心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全镇农业形成了产业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创新机制 寻找新潜力
创新发展机制,再造新优势。立足山水资源优势和发展形成的新潜力,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突出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创新完善互补发展机制,丰富山域经济发展内涵。完善发展规划,形成以志公仙境为龙头,以桃花溪山水为主线,以志公坪景区、拦住湾景区,三郝峪10里特色餐饮长廊、三小峰10里生态观光长廊、七峪花林10里水面旅游长廊“二区三廊”为特色,集农业观光、人文景观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旅游大格局。加快推进桃花溪—志公坪景区旅游综合开发、全市唯一的高山越野基地—甘泉坪高山越野基地、豆禾园、银花园农业观光旅游等项目建设。深化环境立镇,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和谐幸福新池上。
(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