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情感教育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如何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情感,已经成为很多中学老师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为其向语文教学环节的渗透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 人格的养成 写作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60-02
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学生求知增智和人格发展的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语文教学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掌握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同时也具有激发学生情感、陶冶其情操、健全其人格的功能。朱自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学科具有双重目的,一是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与能力;二是发展思维、涵育情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则指的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教育心理学有关的理论知识,针对语文教材中的各种案例,结合各种教材手段的运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情感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知道,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结晶,如何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情感去阅读、学习和欣赏文章,是新课改下,语文的重要任务之一。
首先,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初中生处于心理的叛逆期,容易出现各种叛逆情绪。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作为老师一定要和学生处理好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不融洽的师生关系,会让师生之间的交流陷入尴尬,甚至不利的局面。语文课本中的很多文章都有着丰富的情感,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支撑,那么情感教育将成为空谈。所谓,作为老师,一定要意识到,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一定要用自己的爱心和真诚去感染学生,并且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多去倾听他们的感受,让学生自己感悟到真实的情感。如果学生在感悟的过程中发生了偏差,作为老师一定要进行及时的纠正,帮助他们获取正确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
其次,设计良好的情感氛围,帮助学生自己去感悟情感。
记得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足以见得,情感对于文学的重要性。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能够让学生从一种“要我学”的状态中走出了,以“我要学”的积极态度去面对语文学习。其实,就语文教材而言,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在特定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影响下的特定情感的表达。所以,在学生学习作品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抓住教材本身的情感特定,通过导语,将学生带入到当时的情景中。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这样一段导语带入大家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去,“同学们,在今天课文的学习之前,我先来问你们几个问题?首先,在你们心目中爸爸是处在一个怎样的位置呢?”通过学生的回答使他们将自己父亲这一角色带进课堂的学习中去。接着继续问他们“那么,谁能帮我描述一下自己和父亲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呢”,这一问题的提出是为了让学生回忆起自己父亲日常生活的点滴,为下文叙述朱自清先生平凡而伟大的父亲做好铺垫。然后肯顺利的引出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的,每个人的父亲是都平凡的,但都很伟大,今天我要带大家学习的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一个和我们每个人的爸爸一样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父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父亲》。”
这样,通过导语的设置,以及这两个问题的提出,便足以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更好的理解作者在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作者当时内心活动的复杂,从而方便语文课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利用作者文中朴实的文字和真实的情感的渲染,学生对于自己的父亲的情感也会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在日常的生活中也会更加的尊重和孝顺自己的父母。
再次,通过诵读,来体会情感。
朗读不仅能偶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演讲能力和交往能力,同时对于学生情感的融入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朗读能够将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朗诵,也能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更好的融入对于书本的学习中。特别是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朗诵一些优秀的诗篇,对于中学生情感的陶冶、精神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和人格的健全,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诗词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必须注重朗诵。因为充满激情的阅读,能够让诗词在学生的脑海里有情有景,方便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
最后,可以通过写作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情感。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涵,脱离了情感的文字是非常乏味,同样也是苍白无力的。所以说,语言训练和情感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凭借教材中的文字,学生才能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样,学生只有学会运用语言,也才能够最终让自己的情感在语言的天地里面得以抒发。所以说,作为老师,我们除了让学生去感受语文教材中的作者的情感之外,更应该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让他们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去寻找语言和情感的结合点,引导学生“情动”而“辞发”,学会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实现艳遇训练和情感體验的完美结合。
总之,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艺术情操的一个陶冶过程。只有在学习中真正的重视去培养健全完善的情感,才能够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真正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薛三玲.浅析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J].天津教育2001年第4期
[2]钱爱兰.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学生语数外(教研版) 2009年07期
[3]杨丽晶.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05期
[4]张怡.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前轮[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 人格的养成 写作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60-02
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学生求知增智和人格发展的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语文教学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掌握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同时也具有激发学生情感、陶冶其情操、健全其人格的功能。朱自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学科具有双重目的,一是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与能力;二是发展思维、涵育情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则指的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教育心理学有关的理论知识,针对语文教材中的各种案例,结合各种教材手段的运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情感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知道,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结晶,如何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情感去阅读、学习和欣赏文章,是新课改下,语文的重要任务之一。
首先,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初中生处于心理的叛逆期,容易出现各种叛逆情绪。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作为老师一定要和学生处理好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不融洽的师生关系,会让师生之间的交流陷入尴尬,甚至不利的局面。语文课本中的很多文章都有着丰富的情感,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支撑,那么情感教育将成为空谈。所谓,作为老师,一定要意识到,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一定要用自己的爱心和真诚去感染学生,并且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多去倾听他们的感受,让学生自己感悟到真实的情感。如果学生在感悟的过程中发生了偏差,作为老师一定要进行及时的纠正,帮助他们获取正确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
其次,设计良好的情感氛围,帮助学生自己去感悟情感。
记得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足以见得,情感对于文学的重要性。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能够让学生从一种“要我学”的状态中走出了,以“我要学”的积极态度去面对语文学习。其实,就语文教材而言,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在特定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影响下的特定情感的表达。所以,在学生学习作品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抓住教材本身的情感特定,通过导语,将学生带入到当时的情景中。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这样一段导语带入大家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去,“同学们,在今天课文的学习之前,我先来问你们几个问题?首先,在你们心目中爸爸是处在一个怎样的位置呢?”通过学生的回答使他们将自己父亲这一角色带进课堂的学习中去。接着继续问他们“那么,谁能帮我描述一下自己和父亲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呢”,这一问题的提出是为了让学生回忆起自己父亲日常生活的点滴,为下文叙述朱自清先生平凡而伟大的父亲做好铺垫。然后肯顺利的引出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的,每个人的父亲是都平凡的,但都很伟大,今天我要带大家学习的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一个和我们每个人的爸爸一样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父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父亲》。”
这样,通过导语的设置,以及这两个问题的提出,便足以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更好的理解作者在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作者当时内心活动的复杂,从而方便语文课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利用作者文中朴实的文字和真实的情感的渲染,学生对于自己的父亲的情感也会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在日常的生活中也会更加的尊重和孝顺自己的父母。
再次,通过诵读,来体会情感。
朗读不仅能偶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演讲能力和交往能力,同时对于学生情感的融入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朗读能够将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朗诵,也能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更好的融入对于书本的学习中。特别是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朗诵一些优秀的诗篇,对于中学生情感的陶冶、精神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和人格的健全,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诗词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必须注重朗诵。因为充满激情的阅读,能够让诗词在学生的脑海里有情有景,方便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
最后,可以通过写作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情感。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涵,脱离了情感的文字是非常乏味,同样也是苍白无力的。所以说,语言训练和情感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凭借教材中的文字,学生才能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样,学生只有学会运用语言,也才能够最终让自己的情感在语言的天地里面得以抒发。所以说,作为老师,我们除了让学生去感受语文教材中的作者的情感之外,更应该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让他们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去寻找语言和情感的结合点,引导学生“情动”而“辞发”,学会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实现艳遇训练和情感體验的完美结合。
总之,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艺术情操的一个陶冶过程。只有在学习中真正的重视去培养健全完善的情感,才能够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真正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薛三玲.浅析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J].天津教育2001年第4期
[2]钱爱兰.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学生语数外(教研版) 2009年07期
[3]杨丽晶.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05期
[4]张怡.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前轮[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