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潜山县贪官曹晓明受贿被判入狱半年来,不仅每月照常领取工资,而且其公职、党籍也未被开除。近日该事件被媒体报道后,才得到相应处理。然而蹊跷的是,该贪官的原单位与县纪委都不认为他们对此事存在过错或过失。后来,县委、县政府的一份名为《关于我县综合经济开发区原常务副主任曹晓明服刑期间仍领工资一事处理情况》的材料,对此作了这样表述:“由于我们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作风不实,责任意识不强,未能及时与中院取得联系,索要到曹晓明案件的判决书并做出相应处理,导致其工作单位仍然误发曹晓明的工资。”
这份材料虽然承认此事的处理有“作风不实,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但主语是“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并没有实指。老百姓担心,这样含糊其辞的表述,预示着这一事件的“责任追究”,又将成为一起“无头悬案”,最终不了了之。
人们的担心是有理由的。“责任追究”一定要有明确的责任人,像“贪官狱中领工资”这样的事情,查明责任人是不难的,而县里材料却虚晃一枪,说是“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对此你就谁也抓不住,谁也追究不了。
如今在各种会议、文件、报告、批示中,常常提到“有关部门”要如何如何。由于它缺乏明确的指向,布置工作时,容易产生“人人有关”而又“人人无关”的现象,影响工作的落实。而当工作出现事故,清查责任时,“有关部门”又会互相推诿,难于找出责任人。至于群众遇到困难请求帮助时,“有关部门”更会踢皮球,将群众踢来踢去,让群众平添诸多烦恼。
有一篇小说,讲一位老兵持一份伤残报告到政府求助,报告上有原市长的亲笔批示:请有关部门协调处理。当他进入办公大楼找“有关部门”时,一位年轻女干部说:“哪个有关部门?你到底要找哪个部门嘛,这楼里上百个部门哩。”随后一位男干部又对他说:“哪个有关部门?我们都是有关部门,我们又都不是有关部门,有你这么问地方的吗?”他被忽悠来,忽悠去,从一楼爬上六楼,又从六楼走下一楼,最后有人告诉他,他找的“有关部门”可能是民政局,而民政局不在这幢大楼里,老兵只得再奔向另一幢大楼去找“有关部门”。
小说所写,反映了生活的真实。群众因找“有关部门”而被许多部门踢来踢去的事时有发生。某县城一位饭店小老板,持县干部吃饭2万余元的欠款白条,到县府要钱。县长批示“责令有关部门尽快解决”。可是,包括财政局在内,没有一个局愿意“解决”的,他们都说“县长说有关部门,你去找有关部门。”这位小老板面对县长的批示,无奈地说:世上最难找到的地方,就是有关部门,它的“门”不知在什么地方。。
“有关部门”的提法,开始也许是由于精炼语言的需要用出来的,自有它出生的道理。不过,现在看来,如果一件事涉及的部门不是太多的话,还是一一指名为好,即使部门较多不能一一列举,也当指出主要的一二家,再用“等”加以省略。完全用“无主”“无头”的“有关部门”来概括,似乎话很全面,滴水不漏,人人有份,人人有责,实际上,是模糊不清,不痛不痒,给了“有关部门”个个都有踢皮球的借口。一家电视台有档节目,十分关心民生,经常批评一些社会不良现象,诸如环境污染、噪声扰民、商家歁诈、狗患伤人、房屋漏水等等,内中满含着“为民鼓与呼”的热情,大家反映不错。只是节目最后,主持人习惯的结束语都是“请有关部门积极加以解决”。这样没有具体指向的说法,哪个“有关部门”会认真当回事,积极加以解决呢?观众听得多了,就觉得没有搔到痒处,没劲。有效地为民排忧解难,就要“刺刀见红”,明确点出应该负责处理的部门,让他无法推卸,无法踢皮球。
人民政府是责任政府,各部门都应当有明确的责任,无论是责任承担抑或责任追究,都应当是“众神归位”,具体落实的。那种在文件批示讲话中把任务交给含糊不清的有关部门,或者把责任归给找不到“门”的有关部门,还是少说、慎说乃至不说为好。■
图:陆华 编辑:卢劲杉
这份材料虽然承认此事的处理有“作风不实,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但主语是“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并没有实指。老百姓担心,这样含糊其辞的表述,预示着这一事件的“责任追究”,又将成为一起“无头悬案”,最终不了了之。
人们的担心是有理由的。“责任追究”一定要有明确的责任人,像“贪官狱中领工资”这样的事情,查明责任人是不难的,而县里材料却虚晃一枪,说是“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对此你就谁也抓不住,谁也追究不了。
如今在各种会议、文件、报告、批示中,常常提到“有关部门”要如何如何。由于它缺乏明确的指向,布置工作时,容易产生“人人有关”而又“人人无关”的现象,影响工作的落实。而当工作出现事故,清查责任时,“有关部门”又会互相推诿,难于找出责任人。至于群众遇到困难请求帮助时,“有关部门”更会踢皮球,将群众踢来踢去,让群众平添诸多烦恼。
有一篇小说,讲一位老兵持一份伤残报告到政府求助,报告上有原市长的亲笔批示:请有关部门协调处理。当他进入办公大楼找“有关部门”时,一位年轻女干部说:“哪个有关部门?你到底要找哪个部门嘛,这楼里上百个部门哩。”随后一位男干部又对他说:“哪个有关部门?我们都是有关部门,我们又都不是有关部门,有你这么问地方的吗?”他被忽悠来,忽悠去,从一楼爬上六楼,又从六楼走下一楼,最后有人告诉他,他找的“有关部门”可能是民政局,而民政局不在这幢大楼里,老兵只得再奔向另一幢大楼去找“有关部门”。
小说所写,反映了生活的真实。群众因找“有关部门”而被许多部门踢来踢去的事时有发生。某县城一位饭店小老板,持县干部吃饭2万余元的欠款白条,到县府要钱。县长批示“责令有关部门尽快解决”。可是,包括财政局在内,没有一个局愿意“解决”的,他们都说“县长说有关部门,你去找有关部门。”这位小老板面对县长的批示,无奈地说:世上最难找到的地方,就是有关部门,它的“门”不知在什么地方。。
“有关部门”的提法,开始也许是由于精炼语言的需要用出来的,自有它出生的道理。不过,现在看来,如果一件事涉及的部门不是太多的话,还是一一指名为好,即使部门较多不能一一列举,也当指出主要的一二家,再用“等”加以省略。完全用“无主”“无头”的“有关部门”来概括,似乎话很全面,滴水不漏,人人有份,人人有责,实际上,是模糊不清,不痛不痒,给了“有关部门”个个都有踢皮球的借口。一家电视台有档节目,十分关心民生,经常批评一些社会不良现象,诸如环境污染、噪声扰民、商家歁诈、狗患伤人、房屋漏水等等,内中满含着“为民鼓与呼”的热情,大家反映不错。只是节目最后,主持人习惯的结束语都是“请有关部门积极加以解决”。这样没有具体指向的说法,哪个“有关部门”会认真当回事,积极加以解决呢?观众听得多了,就觉得没有搔到痒处,没劲。有效地为民排忧解难,就要“刺刀见红”,明确点出应该负责处理的部门,让他无法推卸,无法踢皮球。
人民政府是责任政府,各部门都应当有明确的责任,无论是责任承担抑或责任追究,都应当是“众神归位”,具体落实的。那种在文件批示讲话中把任务交给含糊不清的有关部门,或者把责任归给找不到“门”的有关部门,还是少说、慎说乃至不说为好。■
图:陆华 编辑:卢劲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