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种思考模式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zj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读到一篇著名作家苏童呼吁年轻人静心阅读经典的报道,像这样的呼吁在报刊上也经常可以看到。但是,为什么要阅读经典呢?是要增进知识,提升修养呢?还是要锻炼自由思想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怎样的阅读可以算是有益的、有收获的阅读呢?
  孤独的阅读是阅读者自己的事,独自阅读的人也许不必理会这样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是与他人一起阅读——课堂上的阅读讨论或是在报刊上与他人交流阅读体会——那就不能不思考这些问题了。
  怎么才算是有益的阅读?怎么才算读懂了一本书?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种是要忠实于原文的意思,另一种是要联想当下的问题。只要求忠实原文会食古不化,只强调当下联想则有可能天马行空,各说各的,堕入彻底的相对主义。
  美国文学理论家赫胥(E. D. Hirsch)在《释义学的三个维度》中提出了一种可以避免以上两种偏颇阅读的释义观,同时兼顾了学生们的“细读”和基于他们自己生活体验和问题意识的“释义”。细读文本,努力把握其本身的意义。这是一种阅读技能训练,但也体现了一种尊重作者的释义伦理,因此不能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然而,细读不等于说后世的阅读不应该读出文本原来没有的意思。释义不能脱离文本,但不是不能超越文本。事实上,不同时代的读者都一直在作某种超越文本原初意义界限的阅读。例如,中世纪读者读荷马或维吉尔,很清楚这两位是异教徒,不是基督教徒,不可能与他们的读者交流与基督教有关的意义。但是,中世纪读者仍然可以从自己的基督教角度来阅读荷马和维吉尔,作出适合于基督教义的释义。
  不同时代的读者(或者同一时代的不同读者)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释义,经常不是由于“意义”的分歧,而是对“重要性”有不同的看法。
  这学期,在我的“反乌托邦文学”课上有一位学生对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蝇王》作了有趣的阅读,所侧重的便是她在这部小说中看到的“重要的东西”。《蝇王》中孩子们先是想建立一个有秩序的理想社会,但暴力一直存在于这个群体中,最后不可避免地引向了残杀和毁灭。这位学生认为,《蝇王》可以读作一个“失败的游戏”故事,有好的开始,但却不能有始有终。在现实世界里,所有那些以崇高的理想开始,而最后走向专制和奴役的政治都可以说是这一类的失败故事。
  她所用的“游戏”概念来自荷兰文化史学者约翰·惠钦格(Johan Huizinga)的《游戏的人》(Homo Ludens)。惠钦格提出,游戏作为一种文化的功能,不仅出现在动物或儿童的生活中,而且也广泛地出现在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之中。游戏先于文化出现,并伴随着文化的发展,从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早阶段就开始渗透在文化之中。
  首先,游戏是一种自愿、自主与自由的活动。即便在动物与儿童的游戏中也有其自主性,儿童与动物之所以进行游戏不只是来自于他们的“本能”,更重要的是,他们“享受”游戏(enjoy playing)。而对于成人来说,进行游戏也不是出于身体的必要或道德的义务,游戏从来都不是一项“任务”。《蝇王》中,孩子们先是自由参加,但后来被“首领”“组织起来”。他们有了首领,于是不得不随时听从他的指挥,也就失去了游戏的自由。
  其次,游戏都有其绝对与特有的秩序。游戏创造了秩序,到后来它就是秩序。在不完美的世界与溷乱的生活中,游戏带来了一种暂时的、有限度的“完美”。游戏与秩序间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连,只要我们稍稍偏离了“秩序”,都会“搞砸了整个游戏”(spoil the game)。《蝇王》中的孩子们先是定立了个人能发表意见,集体能共同行动的规则(类似于“法治”),但是,后来有孩子欺负别的孩子,恃强凌弱,不断藐视和践踏规则,游戏也就名存实亡了。
  这位学生阅读《蝇王》,并不拘泥于作者的原意,而是借助《游戏的人》来提取书中对她“重要的东西”。但是,她只用了惠钦格所列举的游戏五特征中的两个,她对惠钦格《游戏的人》的阅读同样也不拘泥于作者的原意,而为理解《蝇王》特别提取出了她认为是“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政治文明不能没有某种游戏因素,又必须有游戏规则。文明总是要根据某些规则来进行游戏,而真正的文明总是公平的、有始有终的游戏。
其他文献
希腊首相阿莱克斯·齐普拉斯拒绝了其所谓希腊债权国的“荒谬的”紧急援助提议,这般令人气愤的举动虽增加了希腊违约的可能,但好消息是,希腊违约将不再对欧洲其他国家构成严重威胁,而坏消息是齐普拉斯似乎还没理解这一点。从其寻衅行为来看,齐普拉斯依然坚定认为欧洲和希腊一样都迫切地需要对方。这才是如今谈判中真正的“荒谬之处”。齐普拉斯对自己谈判能力的误解使希腊陷于极大灾难之中,也让左翼联盟蒙羞。  事情的结果很
加入微信群的初衷是为了怀旧。刚开始,一帮高中同学挤眉弄眼、打情骂俏、装萌扮酷、好像穿越回了晚自习教室,但是半年下来,群里就寂寞下来。因为,有的人说话,跟着聊的人很多,有的人说话,底下一片寂静。比当年还可怕的是,从前说出去的话没人搭理不要紧,声音的有效期总算是有限的,自己脸红一阵子,过几天大家都忘了,可如今那几行字可怜巴巴地挂在屏幕上展览,挺丢人现眼的。虽然大家都变了,但话语权的分配和十几年前没什么
11月14日,法国巴黎,市民在The Belle Equipe酒吧门前哀思。  7处地点先后发生恐怖袭击,至少132人丧生,超过350人受伤。11月13日晚的巴黎,经历了自二战以来距离战争最近的一次死亡威胁。而法国总统奥朗德也随后发出誓言,要向发动袭击的恐怖组织IS发动全面战争。  在正艰难应对着来自北非和中东地区的移民和难民危机的脆弱时刻,这起凶残的暴力事件,让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更陷入是继续人道主
对内塔尼亚胡而言,煽动是一种强大的政治手段。然而,今天的叛乱显示了这种方法所隐含的危险因素。激起以色列人对巴勒斯坦人的恐惧和不满不仅破坏了政治解决的机会,同时还加剧了巴勒斯坦人对以色列人的失望和愤怒。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中国已经足够富有,只要合理利用资源是完全可能在2020年前实现全
炎炎夏日,辗转反侧。忽发奇想,如果穿越回到明末清初,有幸遇见一个叫董小宛的女人,将会如何度过一个独一无二的旖旎之夏。董小宛,年少沦落风尘,与柳如是、李香君等同为“秦淮八艳”。  你可以和她一起赏月。“姬最爱月,每以身随升沉为去住”,夏天在花园纳凉时,一张小案几,她也要多次移来移去,以使四面皆能照射到月光。你可以和她一起品茶,选那种蝉翼般透亮轻薄的界片茶,置于小鼎内,文火细烟中,小宛一边往里注入清泉
除了国企和司法改革两个议题外,习近平还提到了改革的方法论,即改革需要试点,而试点要服务于全局。图/新华 图片编辑/董洁旭  6月5日上午,习近平主持召开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除了国企和司法改革两个议题外,习近平还提到了改革的方法论,即改革需要试点,而试点要服务于全局。  在过去三十多年,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演绎出中国改革的基本路径。如今,改革的深水区特性,加之依法治国的约束,为两者的关
7月2日中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法国图卢兹与法国总理瓦尔斯出席中法工商峰会闭幕式并致辞。瓦尔斯在见证双方签署22项合作协议期间主动拿起手机与李克强总理自拍。摄影/本刊记者 刘震 图片编辑/陈俊  7月3日上午,结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第十七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并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专机回到北京。  继年初赴瑞士参加达沃斯论坛以及不久前访问南美时经停爱尔兰和西班牙后,
随着21世纪尖端医学科学的发展,人类萌发了对预防疾病与防止早逝的浓厚兴趣。然而,在这种诉求下,越来越多的健康人群正在被界定为“病人”。实际上,很多人拿到医生开出的一纸处方,目的仅仅是为了减少患病的风险。  近期的一项分析指出,普通病症的界定范围已经被过度扩大了,照此下去,老年人中几乎每个人都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  但是,对这类善意的医疗化过程不断审视发现,有时候我们把疾病的界限推得太远,而把治疗
日本发行量最大的经济类报纸《日本经济新闻》,保持着与政府、大企业绝对一致的步调。3月24日,安倍晋三首相已经到达荷兰,在开始准备26日晨(荷兰时间25日)与韩国总统朴槿惠、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谈前,该报紧急发表了一份民意调查。“51%的受访者认为,不该向中韩服软”。安倍内阁并未向中国服软,把中国拉进来,是因为安倍在过去一个多星期里,向韩国做了太多的“让步”(日语中“让步”有“服软”之意);拉上中国,是
中美两国在  清洁能源技术、  能源行业改革和  能源安全领域的  合作,可以为中国的  经济转型提供新的  动力,也能为美国  的经济复苏提供  更多支持,同时  贡献于稳定世界  经济和应对气候  变化的努力。  在以各自不同方式纪念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抗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后,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本月将在华盛顿正式会晤。这是两国元首的第三次正式会晤。  然而此次“习奥会”所处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