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十三五”建设进入尾声,2020年初国家提出了“新基建”概念,七大领域中的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四大领域,都体现了国家对发展信息化的强烈要求,高校信息化发展是整个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全国信息化发展为依托,分析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能在“十四五”期间有效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发挥高校信息化前沿科技研发优势,提出未来高校信息化发展目标和建设意见。
一、引言
信息化建设主要分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两部分,近年来随着基础网络、5G基站、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网络传输速率、稳定性、安全性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此基础上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手机应用等技术的完善,也在慢慢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人们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
教育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新动力,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衡量高等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高校信息化建设即是国家战略也关系高校师生的切身利益。
二、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教育信息化经过多年发展,在国家提速降费的基础上,高校网络出口带宽均能满足学校发展要求,也建成了有线、无线网络为基础的校园网,各行政管理部门搭建了包括教务、学工、招生就业、人事、财务、资产、网站群等业务系统平台,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和统一身份认证,实现基础数据的整合共享和信息联动。
在2020年疫情期间,信息化水平又进一步提升,疫情初期通线上授课和共享网络教学资源,老师们将教案、课件、练习题等,以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的形式上传,借助线上平台实现对教学环节、考试、学分的统一管理,实现了停工不停学。疫情后期为实现全覆盖、高效率、无死角的防控,学校都安装有智能疫情防控监测平台,助力学校复工复学。
三、教育信息化探析
(一)信息化发展阶段
纵观整个社会信息化发展历程,截止到现在,大致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信息化发展初期,网络传输速率和数据存储能力不足,只能将少量数据存储于电子设备中,实现远程对数据的写入、读取、修改、删除等功能,也就是常说的无纸化办公,解决了资料存储问题。
第二阶段:网络传输速率和计算机运算能力增强,信息化平台可以对存储数据进行整理,通过删选、分析、对比得到统计数据,但由于信息化平台中数据单一,多个平台之间相对独立,因此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但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
第三阶段:网络传输速率大幅提升,大数据算法日益完善,信息化平台不但能被动的接受数据,还能主动收集数据,数据的概念被无线延伸,人们的日常行为、喜好、情感都被定义为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可以预判人的需求,数据变得更加客观可靠,“数据开始说话”提供人们建议,信息化已经不止服务于办公,而是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四阶段:5G时代的来临,使得网络传输速率成倍增加,可以即时完成数据收集与发送,数据内容也井喷式增长,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远超人类,人们需要信息技术手段指导学习、工作、生活,机器逐渐拥有人类思维,替代人类工作,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预计未来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速率还将呈指数级增长。
(二)高校信息化所处阶段
高校信息化发展水平整体层次不齐,但基础网络设施都较为完备,大部分院校已经完成了智慧校园建设,实现了多个信息化平台之间的统一身份认证、数据共享。
对于大多数的高等本科院校,能够发挥科研优势,建设了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信息化系统,并成立了信息化研究中心,如清华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逐步完善数据分析能力,为全校提供的图表分析,为领导提供领导驾驶舱,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已进入了信息化发展第三阶段,并致力于第四阶段的研究。
对于大多数的中高职院校,受限于学校整体发展水平,大部分信息化系统主要依赖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多,多个企业产品之间数据对接不畅,信息孤岛现象极为严重,更无法用数据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部分院校甚至未能完全实现无纸化办公,总体发展水平还处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之间。
总而言之,高校信息化发展水平整体落后于整个社会信息化进程,尚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三)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进过多年发展,主要存在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信息系统主要根据职能部门需求建设,“各自为政”现象严重,重复建设情况时有发生。其次各业务系统环境异构,数据格式互不相同,很难实现数据共享,数据利用率低,无法起到指导作用。第三师生往往需要面对多个信息系统,数据需重复填报,浪费时间且容易出错。最后信息化人才队伍缺乏,信息化主管部门不被重视,技术人员缺乏科研能力,系统后期维护和数据共享都需额外支付费用。
四、 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一)发展目标
针对高校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国家新基建发展规划要求,高校必须尽快实现信息化系统的互联互通,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通过高效、迅速的信息收集手段完成大数据收集与分析,提供各类分析报表、预警信息以及决策支持,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十四五”期间达到信息化第四阶段的建设目标,在与整个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持平的前提下,还需要积极创新,加快技术研究,成为带动下一轮互联网革命的生力军。
(二)发展规划
根据总体目标,高校应合理规划、分步实施,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具体内容应该包含:
1.组织架构
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制定,要在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管理下,由信息化主管部门统筹规划,以实现“互联网+校园”为战略目标,秉承“以面向师生服务为导向”,整合信息资源,坚持从学校高度统一标准,统一规划,整体部署,同时根據实际情况分步分期实施具体项目,保证规划的逐步落实,建立信息化建设专家库,对所有实施项目组织专家论证,并要求厂家提供免费接口服务、等保测评报告、后期服务承诺等。 2.基础网络建设
优化网络结构,建立双链路、双核心,光缆接入桌面的网络架构,搭建万兆主干、千兆到桌面的网络结构,实现灾备和冗余管理,建立网络智能监管和报警平台,逐步完成校园5G网络覆盖工作,让5G新技术服务智慧校园。依托5G网络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时延高可靠等特点,针对教学质量提升、资源优质共享、校园智慧管理等问题,逐步实现5G+智慧校园(实现包括全息VR、人工智能等功能)。
3.重视基础数据收集
当今社会是数据为王的时代,大数据已经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高校也需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高效利用信息平台的用户粘性,充分发掘各业务系统产生的数据价值,从思想上重视数据的收集,做好数据安全防护,利用数据为师生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为学校管理者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决策支持,引领高校信息化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4.多数据资源整合
统一数据接口标准,建立智慧校园平台,将各系统数据与平台对接,融合门户、单点登录和统一认证,提供统一服务入口,持续的业务、管理流程梳理,灵活的工作流引擎快速响应管理和业务调整,让各应用系统能相互支撑共同发力,使各平台在数据、信息、模式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信息互补、功能互补。整合移动校园,提供PC端和手机端应用服务同步,实现“信息多跑路、师生少跑腿”的目标,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满意度。
5.教学信息化建设
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教学服务,其中数字资源建设是教学信息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学科众多,应当结合生源特点、学习环境、教学环境合理规划,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具象化、生动化、鲜活化的技术特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线上教学、智慧教室、模拟仿真、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引入,提高数字化教学的能力,通过对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对师生从喜好、性格、习惯上进行人物画像,指导老师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指导学生达到培养方案预定目标,对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告警,答疑纠偏。
教学信息化中需要增加创新性的研究,组建具备各方面知识的人员,建立教学改革研发团队,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库,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在满足学校自身教学需要和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同时,面向社会开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承担起服务于民的责任和使命。
6.信息化團队建设
打造专业的信息化管理和技术服务团队,引进有企业经历的高层次人才,同时在各部门抽调各部门骨干力量,建立松散耦合的管理团队,在各部门设置兼职网络信息管理员,负责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扩充信息化技术人员队伍,通过培训、咨询、交流等方式,普及数字化校园使用技能和方法,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促进师生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手段开展教学、科研和学习,引导教师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提高教学水平。
7.网络安全建设
在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不能忽略网络安全的问题,数据越庞大、涉及范围越广,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的影响就越严重,学校需要落实党委安全责任制,以等保2.0标准为蓝图,针对网络安全时时在、时时防的特征,对现有网络安全设备梳理,建造高安全性的网络安全系统,建立完备的网络,全面升级病毒库,提高网络安全服务,为学校构建立体的网络安全保护机制。
五、结语
本文提出了信息化发展的四个阶段,结合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对高校信息化发现阶段做出科学论断,以最终达到信息化发展第四阶段为“十四五”发展总目标,制定出来高校信息化未来发展的蓝图,希望高校能把握国家政策,响应国家号召,进一步推进网信事业的发展,发挥高校科研优势,成为推动下一代网络科技革命的中坚力量。
(作者单位: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2019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VR技术的光伏基础课教学改革”资助。
一、引言
信息化建设主要分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两部分,近年来随着基础网络、5G基站、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网络传输速率、稳定性、安全性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此基础上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手机应用等技术的完善,也在慢慢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人们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
教育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新动力,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衡量高等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高校信息化建设即是国家战略也关系高校师生的切身利益。
二、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教育信息化经过多年发展,在国家提速降费的基础上,高校网络出口带宽均能满足学校发展要求,也建成了有线、无线网络为基础的校园网,各行政管理部门搭建了包括教务、学工、招生就业、人事、财务、资产、网站群等业务系统平台,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和统一身份认证,实现基础数据的整合共享和信息联动。
在2020年疫情期间,信息化水平又进一步提升,疫情初期通线上授课和共享网络教学资源,老师们将教案、课件、练习题等,以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的形式上传,借助线上平台实现对教学环节、考试、学分的统一管理,实现了停工不停学。疫情后期为实现全覆盖、高效率、无死角的防控,学校都安装有智能疫情防控监测平台,助力学校复工复学。
三、教育信息化探析
(一)信息化发展阶段
纵观整个社会信息化发展历程,截止到现在,大致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信息化发展初期,网络传输速率和数据存储能力不足,只能将少量数据存储于电子设备中,实现远程对数据的写入、读取、修改、删除等功能,也就是常说的无纸化办公,解决了资料存储问题。
第二阶段:网络传输速率和计算机运算能力增强,信息化平台可以对存储数据进行整理,通过删选、分析、对比得到统计数据,但由于信息化平台中数据单一,多个平台之间相对独立,因此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但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
第三阶段:网络传输速率大幅提升,大数据算法日益完善,信息化平台不但能被动的接受数据,还能主动收集数据,数据的概念被无线延伸,人们的日常行为、喜好、情感都被定义为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可以预判人的需求,数据变得更加客观可靠,“数据开始说话”提供人们建议,信息化已经不止服务于办公,而是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四阶段:5G时代的来临,使得网络传输速率成倍增加,可以即时完成数据收集与发送,数据内容也井喷式增长,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远超人类,人们需要信息技术手段指导学习、工作、生活,机器逐渐拥有人类思维,替代人类工作,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预计未来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速率还将呈指数级增长。
(二)高校信息化所处阶段
高校信息化发展水平整体层次不齐,但基础网络设施都较为完备,大部分院校已经完成了智慧校园建设,实现了多个信息化平台之间的统一身份认证、数据共享。
对于大多数的高等本科院校,能够发挥科研优势,建设了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信息化系统,并成立了信息化研究中心,如清华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逐步完善数据分析能力,为全校提供的图表分析,为领导提供领导驾驶舱,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已进入了信息化发展第三阶段,并致力于第四阶段的研究。
对于大多数的中高职院校,受限于学校整体发展水平,大部分信息化系统主要依赖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多,多个企业产品之间数据对接不畅,信息孤岛现象极为严重,更无法用数据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部分院校甚至未能完全实现无纸化办公,总体发展水平还处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之间。
总而言之,高校信息化发展水平整体落后于整个社会信息化进程,尚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三)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进过多年发展,主要存在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信息系统主要根据职能部门需求建设,“各自为政”现象严重,重复建设情况时有发生。其次各业务系统环境异构,数据格式互不相同,很难实现数据共享,数据利用率低,无法起到指导作用。第三师生往往需要面对多个信息系统,数据需重复填报,浪费时间且容易出错。最后信息化人才队伍缺乏,信息化主管部门不被重视,技术人员缺乏科研能力,系统后期维护和数据共享都需额外支付费用。
四、 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一)发展目标
针对高校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国家新基建发展规划要求,高校必须尽快实现信息化系统的互联互通,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通过高效、迅速的信息收集手段完成大数据收集与分析,提供各类分析报表、预警信息以及决策支持,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十四五”期间达到信息化第四阶段的建设目标,在与整个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持平的前提下,还需要积极创新,加快技术研究,成为带动下一轮互联网革命的生力军。
(二)发展规划
根据总体目标,高校应合理规划、分步实施,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具体内容应该包含:
1.组织架构
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制定,要在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管理下,由信息化主管部门统筹规划,以实现“互联网+校园”为战略目标,秉承“以面向师生服务为导向”,整合信息资源,坚持从学校高度统一标准,统一规划,整体部署,同时根據实际情况分步分期实施具体项目,保证规划的逐步落实,建立信息化建设专家库,对所有实施项目组织专家论证,并要求厂家提供免费接口服务、等保测评报告、后期服务承诺等。 2.基础网络建设
优化网络结构,建立双链路、双核心,光缆接入桌面的网络架构,搭建万兆主干、千兆到桌面的网络结构,实现灾备和冗余管理,建立网络智能监管和报警平台,逐步完成校园5G网络覆盖工作,让5G新技术服务智慧校园。依托5G网络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时延高可靠等特点,针对教学质量提升、资源优质共享、校园智慧管理等问题,逐步实现5G+智慧校园(实现包括全息VR、人工智能等功能)。
3.重视基础数据收集
当今社会是数据为王的时代,大数据已经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高校也需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高效利用信息平台的用户粘性,充分发掘各业务系统产生的数据价值,从思想上重视数据的收集,做好数据安全防护,利用数据为师生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为学校管理者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决策支持,引领高校信息化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4.多数据资源整合
统一数据接口标准,建立智慧校园平台,将各系统数据与平台对接,融合门户、单点登录和统一认证,提供统一服务入口,持续的业务、管理流程梳理,灵活的工作流引擎快速响应管理和业务调整,让各应用系统能相互支撑共同发力,使各平台在数据、信息、模式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信息互补、功能互补。整合移动校园,提供PC端和手机端应用服务同步,实现“信息多跑路、师生少跑腿”的目标,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满意度。
5.教学信息化建设
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教学服务,其中数字资源建设是教学信息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学科众多,应当结合生源特点、学习环境、教学环境合理规划,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具象化、生动化、鲜活化的技术特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线上教学、智慧教室、模拟仿真、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引入,提高数字化教学的能力,通过对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对师生从喜好、性格、习惯上进行人物画像,指导老师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指导学生达到培养方案预定目标,对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告警,答疑纠偏。
教学信息化中需要增加创新性的研究,组建具备各方面知识的人员,建立教学改革研发团队,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库,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在满足学校自身教学需要和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同时,面向社会开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承担起服务于民的责任和使命。
6.信息化團队建设
打造专业的信息化管理和技术服务团队,引进有企业经历的高层次人才,同时在各部门抽调各部门骨干力量,建立松散耦合的管理团队,在各部门设置兼职网络信息管理员,负责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扩充信息化技术人员队伍,通过培训、咨询、交流等方式,普及数字化校园使用技能和方法,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促进师生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手段开展教学、科研和学习,引导教师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提高教学水平。
7.网络安全建设
在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不能忽略网络安全的问题,数据越庞大、涉及范围越广,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的影响就越严重,学校需要落实党委安全责任制,以等保2.0标准为蓝图,针对网络安全时时在、时时防的特征,对现有网络安全设备梳理,建造高安全性的网络安全系统,建立完备的网络,全面升级病毒库,提高网络安全服务,为学校构建立体的网络安全保护机制。
五、结语
本文提出了信息化发展的四个阶段,结合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对高校信息化发现阶段做出科学论断,以最终达到信息化发展第四阶段为“十四五”发展总目标,制定出来高校信息化未来发展的蓝图,希望高校能把握国家政策,响应国家号召,进一步推进网信事业的发展,发挥高校科研优势,成为推动下一代网络科技革命的中坚力量。
(作者单位: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2019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VR技术的光伏基础课教学改革”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