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心血管疾病多维度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A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除了与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外,还受到RA本身全身免疫、炎症状态以及治疗药物的影响。近年来,RA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尤其某些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的心血管风险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就RA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和评估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的深入认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儿童白塞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风湿科2015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新发儿童白塞病患者86例的临床特点。应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结果86例患儿中儿童白塞病发病无性别差异;发病年龄0.1~15.9岁,平均(7±4)岁;确诊年龄1.3~16.6岁,平均(10±4)岁;发病至确诊病程0.5~168个月,中位病程21个月。86例中首发表现最常见口腔溃疡5
目的旨在评价SSc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Th)17比例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ofScience、CochraneLibrary和ScienceDirect,收集有关SSc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含量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1年2月25日,Meta分析采用Stata12.0软件,I2与Egger检验用于评估研究间异质性与发表偏倚。结果共
目的系统性血管炎是以血管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血管炎的表现复杂多样,导致血管炎的病因亦多种多样,除原发性血管炎,与血管炎的发生发展有关的诱发激发因素包括感染、药物、肿瘤、系统性疾病等。感染相关血管炎主要包含丙型肝炎病毒相关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血管炎、梅毒相关性主动脉炎。本文报告1例以肢体末梢循环障碍、肢端坏疽为主要表现的丙肝相关性血管炎,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及实验室研究人员认识到丙肝相关血管炎的特殊性,避免漏诊、误诊,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SLE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病,关节受累是其常见临床表现,多见于指、腕、膝关节,而病变致关节畸形者并不常见,Jaccoud关节炎是关节致畸的主要原因之一,因其临床表现高度类似RA,临床上常常被误诊或漏诊。本文对1例SLE合并Jaccoud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相关文献复习,以增强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的认识。
风湿免疫病是一类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的自身免疫病,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无法根治,因此积极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是当前研究热点。近年来,肠道菌群与风湿免疫病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其中肠道菌群代谢物短链脂肪酸在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综述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角度出发,通过阐述短链脂肪酸在免疫和炎症反应中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探讨其在风湿免疫病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以期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近年来随着治疗RA药物的不断迭代更新及达标治疗策略的临床应用,RA的预后已明显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难以缓解,被称为难治性RA。目前尚缺乏针对难治性RA的诊疗指南,为进一步规范诊疗这部分患者,欧洲抗风湿联盟对难治性RA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本文拟通过回顾"难治性RA"定义的演变过程,对其诊治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分型和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阐述。
目的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关节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僵硬、肿胀和活动功能障碍等。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也不能完全治愈,多数研究者认为OA的发病与关节软骨的退变密切相关。关节软骨由透明软骨组成,是人体肌肉骨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关节无摩擦运动和关节内稳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整合素是软骨细胞表面的主要受体之一。大量研究证实,整合素在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存活和凋亡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整合素及其配体在OA软骨中的作用,以期为探究OA的发病机制及为其诊疗提供依据。
生物钟基因在哺乳动物组织器官中普遍存在,它不仅可以使机体自身的节律与外界环境的昼夜节律保持同步,使生物体的日常行为节律得到优化,而且还参与调控生物体的生理功能,包括睡眠-觉醒周期、体温、进食行为、免疫功能等。近几年的研究表明,生物钟基因在风湿性疾病的易感性和疾病进展中起关键作用,本文将就生物钟基因进行概述,同时对其在风湿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自身免疫病是由于机体免疫耐受降低,对自身抗原产生异常免疫应答引起组织结构和功能损伤的疾病,免疫耐受降低是其发病机制的关键环节。调节性T细胞(Treg)以及主要定位于淋巴滤泡的一种新型Treg细胞亚群: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在维持免疫耐受、调控自身抗体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靶向Treg疗法重建免疫耐受成为自身免疫病的重要治疗策略,但Treg的不稳定性、组织特异性尤其是可塑性是目前其深入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的难点。Treg及Tfr细胞的可塑性是维持自我耐受或自身免疫亢进的关键决定因素,因此深入研究Treg及T
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增生及进行性骨破坏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病。破骨细胞在RA骨破坏中发挥重要作用。NF-κB受体激活物配体(RANKL)属于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是RA破骨细胞分化和骨破坏的关键细胞因子。地舒单抗(denosumab)是一种全人源抗RANKL单克隆抗体,在国外已应用十余年,大量临床证据提示地舒单抗可降低椎骨、非椎骨和髋部骨折的发生,已逐渐开始应用于RA患者,部分研究表明,地舒单抗不仅可以提高RA患者骨密度,还能有效抑制骨侵蚀的进展。地舒单抗已在国内上市,成为骨质疏松症的一线治疗药物,亦成为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