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终结性评价而言的,终结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形成性评价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非正式考试的形式进行评价。作为一种发展性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选拔优秀的学生,而是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并反馈给教师,为教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措施提供依据。教师在实施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丰富评价内容。英语学科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全面考查,要求口试笔试相结合。口试可以采取多样化形式,比如笔者在对八年级学生进行口语测试时就基于校本教材的单元教学内容,并结合剑桥考试体系里的口试题型。此外,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为了检测学生的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教师可以采取多样性评价活动。比如在译林版牛津英语8A的第二单元教学中,Welcome to the unit 板块比较了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词汇构成及来源,Reading部分則比较了英国和美国的校园生活,学生在学完这两部分之后应该对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在词汇方面的不同有了较深的理解,对英、美校园生活以及文化差异有了自己的体会。在评价学生对这部分文化意识的学习效果时,笔者采取了“词汇知多少”的团体竞赛、文化差异比较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考查。
除了对书本文化知识和口语的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应纳入评价范畴,并在比例分配上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如校内外语节活动参与及获奖情况,具体如配音比赛、英文歌曲大赛、英文书写比赛等;校外演讲比赛,英文戏剧表演、词汇大赛等。语言学习与活动相关联,并有相应积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善用反馈性评价语言。反馈语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评价和评估学生课堂表现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教学活动进展的有效方法。教师在使用课堂教学用语时应体现“人本性”,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讲授“‘进行时’的肯定和否定回答”时,某教师先让学生猜自己晚上8点在做什么,学生给出了很多不错的猜想,但由于不符合教师设定的答案,该教师大多数时候只是回答“No”。这种做法有待改进:一是没有突出语法点“No, I am not”;二是语气较生硬,没有给学生太多的信心和安全感,尤其是当更多学生都猜错的时候,教师表现出略微失望的表情,说了一句“Nobody knows me well. I’m too sad”。“晚上8点钟某教师会在做什么事情”这个问题本身就有很多种可能,学生勇敢地猜测了,教师应该予以鼓励。最后,该教师的答案是“I’m playing chess with my son”。这一结果学生很难猜对,他们稍显失落,教师却没有从反馈语言上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笔者认为,该教师可以用参与式评语,如问其他学生“Is it a good answer?”“Do you like her guess?”“That’s a fantastic answer, isn’t it?”等,也可以用启发式纠错的反馈评语,如“That’s very close, go on! ”“Come on! think it over, I’m sure you can do it! ”或者“I’m sorry. Would you like a second try? / Would you like to try again?” 等来鼓励和启发学生,而不是简单否定。
(作者单位:苏州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丰富评价内容。英语学科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全面考查,要求口试笔试相结合。口试可以采取多样化形式,比如笔者在对八年级学生进行口语测试时就基于校本教材的单元教学内容,并结合剑桥考试体系里的口试题型。此外,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为了检测学生的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教师可以采取多样性评价活动。比如在译林版牛津英语8A的第二单元教学中,Welcome to the unit 板块比较了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词汇构成及来源,Reading部分則比较了英国和美国的校园生活,学生在学完这两部分之后应该对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在词汇方面的不同有了较深的理解,对英、美校园生活以及文化差异有了自己的体会。在评价学生对这部分文化意识的学习效果时,笔者采取了“词汇知多少”的团体竞赛、文化差异比较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考查。
除了对书本文化知识和口语的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应纳入评价范畴,并在比例分配上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如校内外语节活动参与及获奖情况,具体如配音比赛、英文歌曲大赛、英文书写比赛等;校外演讲比赛,英文戏剧表演、词汇大赛等。语言学习与活动相关联,并有相应积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善用反馈性评价语言。反馈语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评价和评估学生课堂表现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教学活动进展的有效方法。教师在使用课堂教学用语时应体现“人本性”,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讲授“‘进行时’的肯定和否定回答”时,某教师先让学生猜自己晚上8点在做什么,学生给出了很多不错的猜想,但由于不符合教师设定的答案,该教师大多数时候只是回答“No”。这种做法有待改进:一是没有突出语法点“No, I am not”;二是语气较生硬,没有给学生太多的信心和安全感,尤其是当更多学生都猜错的时候,教师表现出略微失望的表情,说了一句“Nobody knows me well. I’m too sad”。“晚上8点钟某教师会在做什么事情”这个问题本身就有很多种可能,学生勇敢地猜测了,教师应该予以鼓励。最后,该教师的答案是“I’m playing chess with my son”。这一结果学生很难猜对,他们稍显失落,教师却没有从反馈语言上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笔者认为,该教师可以用参与式评语,如问其他学生“Is it a good answer?”“Do you like her guess?”“That’s a fantastic answer, isn’t it?”等,也可以用启发式纠错的反馈评语,如“That’s very close, go on! ”“Come on! think it over, I’m sure you can do it! ”或者“I’m sorry. Would you like a second try? / Would you like to try again?” 等来鼓励和启发学生,而不是简单否定。
(作者单位:苏州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