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成为人们进行文化体验和文化实践的重要方式,成为影响海岛与大陆之间文化传播和扩散的重要人文因素之一。并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三大方面对旅游目的地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于经济影响可以准确计算,旅游的社会文化具有滞后性和抽象性并难以量化,无法制定出衡量影响大小的标准尺度。本文通过考察三亚居民对旅游文化影响感知及其影响因素,洞悉旅游行为对于目的地文化的深刻作用,探讨旅游地居民、旅游活动开展和文化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据此制定相应的文化保护政策和调控办法,对于探索旅游地的文化机理和旅游发展策略的实施都大有裨益。
关键词:旅游文化 影响 三亚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7(b)-066-02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是旅游者与东道主日渐接触产生的各种特定社会关系的结果。旅游活动中,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交融碰撞,必将对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生活方式、民风民俗和价值观念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尤以外地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产生的冲击最大、影响最为深远。
旅游目的地居民对自身居住空间范围内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主客关系、人地关系及文化环境改变产生的主观认知,就是旅游地居民旅游文化感知,旅游因其复杂本质,对目的地文化的影响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旅游目的地多数居民而言,旅游发展对于当地文化的积极效应有目共睹,基础服务和公共服务的不断完善,本土传统文化的修复、关注和保护,生活方式和选择的多元化。与此同时,负面效应也随之而来,犯罪率的增加,赌博、毒品的侵入,社会道德和自我认知的悄然变化……因旅游产生的正反两面的复杂影响,既可以彰显、巩固原有的文化认同,也可能打破原有的认同心理,逐步模糊旅游地的标签和特色。旅游地居民对文化的感知结果因旅游发展阶段、居民个体差异而各不相同,不同的文化感知决定其对旅游发展的态度。
三亚作为我国海岛型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典型城市,凭借独特的自然条件、优良的滨海旅游资源和悠久浓郁的民族风情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的旅游重镇,在海岛型旅游城市,居民既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文化的主要载体,因此,考察三亚居民对旅游的文化感知,要以社区居民为核心,构建居民、旅游业和社会文化三者的关系。
1 调查分析
本文以三亚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样本分析,在三亚市主要社区和主要景区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79份,有效率93%,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问卷调查者的主要社会文化特征(表1所示),第二部分为三亚市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态度评估,以此作为一手资料分析本地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感知及影响因素。
由表1可知,从年龄构成上看,问卷调查者遍布各个年龄阶层,但以中青年阶层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18~45岁,占整个调查问卷总人数的77.4%,这一群体属于当前社会的主流人群,了解海南旅游发展情况并参与到海南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来,基本可以代表主流群体的看法和认知;从教育构成上看,初中高中文凭达到79.6%,占受访人数的绝大部分,说明本地教育水平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从职业分布上,涵盖社会上多数主流职业,其中尤以从事服务业人员和农牧民比例最高,这也体现出海南旅游大省和农业为主的特点;从收入情况看,2000~2999元群体占比最大,其次为3000~4999元和2000~2999元,这三部分收入构成占整个调查人数的92.8%,由此可见,三亚居民的收入整体仍处于偏低的状态。
本调查运用里克特量表的使用方法(见表2),将调查表的每一子项分成五级评分项,针对认同程度,在1~5分之间打分,1表示极不赞成,5表示非常赞同,最后将问卷结果汇总并计算每一项的最终平均分,即为均值。若等级评分值为1~2.4分表示反对,2.5~3.4分表示中立,3.5~5分则表示赞同。在积极影响感知的10项因子中,均值都在3.5分以上。其中在提高本地知名度、学习外来文化、保护文化传统、促进观念进步和提升自豪感等方面的感知强烈,大多数居民予以肯定,均值在3.6分以上,这体现出旅游开发对于丰富居民社区文化内容并吸纳外来文化方面的积极贡献。负面感知的5项因子中,居民普遍持中立态度,旅游发展带来的信任度降低以及引发不良社会现象两个子项里,均值在3.2分以上;对于旅游导致的本土语言流失、传统民俗受到冲击、服饰的改变和信仰的淡化等方面,均值在2.9分以上,可见居民对此感知并不十分强烈,但对于这些消极影响,居民之间存在一定的感知差异,所以对于持负面感知的居民,也应予以足够重视。
在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下,旅游地居民对外来文化会产生或多或少的认同心理。但总体而言,三亚居民对旅游的感知是積极正面的,且正面感知明显强于负面感知。具体来说,居民对旅游正面社会文化影响感知强烈且较为认同,而对负面影响的感知明显不一。究其原因,不同群体的感知结果受到旅游地经济发展的阶段、居民个体的文化背景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是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 情况分析
分析居民对旅游文化影响的感知,其受各种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Harrill把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因素划分为个人特征因素、空间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具体到文化影响上,结合三亚实际情况,可以从旅游地发展阶段、个人特征因素和居民与旅游相关度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首先,旅游地发展阶段是影响旅游文化感知的要素之一,不同的旅游发展阶段居民群体的感知迥然不同。根据巴特勒提出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将旅游地的发展演化分为起步、发展、稳固、停滞、衰落或复兴六个阶段。基于这一理论可知,三亚旅游起步较早,开发水平较高,对旅游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明显,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三亚本地经济基础薄弱的局面,旅游产业处于稳固期,经过旅游起步期和发展期的磨合和市场的逐步成熟,旅游的文化效应开始凸显,大量游客的探访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的关系成为主要矛盾,主客文化关系处理得当旅游的正面文化效应明显,如果游客和居民的矛盾激化则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文化问题。三亚在旅游发展进程中能够兼顾景点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较少出现激烈的文化冲突。 其次,居民的个人特征对其旅游文化感知也起到重要作用。旅游文化感知的结果因受访群体的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和收入等个体情况的差异而有所不同,18岁以下和19~25岁年龄层的人群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期,对外来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对外来社会文化的传入较为敏感;26~35岁、36~45岁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看待問题更趋于理性,看待文化的传入和发展的角度相对客观;50~60岁的居民对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最强。教育上,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社会文化正面感知越强烈,从问卷样本可知,海南的整体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收入水平的差别也影响旅游感知的结果,收入水平越高,对正面感知越强烈。
最后,居民与旅游产业相关度也会影响旅游文化感知的结果。居民与旅游业的相关程度如参与程度、对旅游产业熟知程度、与旅游者接触频率、与旅游地居住距离、依赖旅游程度等与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及态度有很大相关性。章锦河认为直接从事旅游行业的居民对旅游的正面感知强于那些间接从事旅游业和从事其它行业的居民。同时,距离旅游中心越近的居民对旅游的支持态度越明显,实质体现的是经济利益分配不均对居民态度和决策的影响,距离旅游中心越近,从旅游行业中获益越大,支持态度也更加明显。无法与旅游产业直接接触的居民群体难以获得直接效益却承担同等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导致正面文化感知弱化。
3 结语
旅游地居民是旅游地重要的建设者和旅游行为的参与者,其对文化的感知关乎旅游地整体发展的成败,如何在强化本地传统文化认同和吸纳外来文化间找到平衡,是旅游经营者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三亚市作为我国海岛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取得本地社区居民的包容态度和积极配合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本文问卷调查的结论,在今后的旅游发展中应更加注重居民的文化感知并分析影响因素,在实际旅游决策中寻求居民和游客协调发展的模式,将负面感知降到最低,促进地方文化的保护和平稳发展,使居民成为旅游发展的忠诚支持者和拥护者。
参考文献
[1] 戴凡,保继刚.旅游社会影响研究——以大理古城居民学英语态度为例[J].人文地理,1996,11(02).
[2] Geoffrey Wall,Alister Mathieson.旅游:变化、影响与机遇[M].肖贵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Harrill R. 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 develop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with implications for tourism planning[J].Journal of Planning Literature,2004,18(03).
[4] 章锦河.古村落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分析——以黟县西递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02).
[5]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认知过程与规律[J].地理科学,2001,21(06).
关键词:旅游文化 影响 三亚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7(b)-066-02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是旅游者与东道主日渐接触产生的各种特定社会关系的结果。旅游活动中,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交融碰撞,必将对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生活方式、民风民俗和价值观念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尤以外地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产生的冲击最大、影响最为深远。
旅游目的地居民对自身居住空间范围内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主客关系、人地关系及文化环境改变产生的主观认知,就是旅游地居民旅游文化感知,旅游因其复杂本质,对目的地文化的影响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旅游目的地多数居民而言,旅游发展对于当地文化的积极效应有目共睹,基础服务和公共服务的不断完善,本土传统文化的修复、关注和保护,生活方式和选择的多元化。与此同时,负面效应也随之而来,犯罪率的增加,赌博、毒品的侵入,社会道德和自我认知的悄然变化……因旅游产生的正反两面的复杂影响,既可以彰显、巩固原有的文化认同,也可能打破原有的认同心理,逐步模糊旅游地的标签和特色。旅游地居民对文化的感知结果因旅游发展阶段、居民个体差异而各不相同,不同的文化感知决定其对旅游发展的态度。
三亚作为我国海岛型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典型城市,凭借独特的自然条件、优良的滨海旅游资源和悠久浓郁的民族风情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的旅游重镇,在海岛型旅游城市,居民既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文化的主要载体,因此,考察三亚居民对旅游的文化感知,要以社区居民为核心,构建居民、旅游业和社会文化三者的关系。
1 调查分析
本文以三亚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样本分析,在三亚市主要社区和主要景区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79份,有效率93%,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问卷调查者的主要社会文化特征(表1所示),第二部分为三亚市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态度评估,以此作为一手资料分析本地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感知及影响因素。
由表1可知,从年龄构成上看,问卷调查者遍布各个年龄阶层,但以中青年阶层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18~45岁,占整个调查问卷总人数的77.4%,这一群体属于当前社会的主流人群,了解海南旅游发展情况并参与到海南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来,基本可以代表主流群体的看法和认知;从教育构成上看,初中高中文凭达到79.6%,占受访人数的绝大部分,说明本地教育水平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从职业分布上,涵盖社会上多数主流职业,其中尤以从事服务业人员和农牧民比例最高,这也体现出海南旅游大省和农业为主的特点;从收入情况看,2000~2999元群体占比最大,其次为3000~4999元和2000~2999元,这三部分收入构成占整个调查人数的92.8%,由此可见,三亚居民的收入整体仍处于偏低的状态。
本调查运用里克特量表的使用方法(见表2),将调查表的每一子项分成五级评分项,针对认同程度,在1~5分之间打分,1表示极不赞成,5表示非常赞同,最后将问卷结果汇总并计算每一项的最终平均分,即为均值。若等级评分值为1~2.4分表示反对,2.5~3.4分表示中立,3.5~5分则表示赞同。在积极影响感知的10项因子中,均值都在3.5分以上。其中在提高本地知名度、学习外来文化、保护文化传统、促进观念进步和提升自豪感等方面的感知强烈,大多数居民予以肯定,均值在3.6分以上,这体现出旅游开发对于丰富居民社区文化内容并吸纳外来文化方面的积极贡献。负面感知的5项因子中,居民普遍持中立态度,旅游发展带来的信任度降低以及引发不良社会现象两个子项里,均值在3.2分以上;对于旅游导致的本土语言流失、传统民俗受到冲击、服饰的改变和信仰的淡化等方面,均值在2.9分以上,可见居民对此感知并不十分强烈,但对于这些消极影响,居民之间存在一定的感知差异,所以对于持负面感知的居民,也应予以足够重视。
在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下,旅游地居民对外来文化会产生或多或少的认同心理。但总体而言,三亚居民对旅游的感知是積极正面的,且正面感知明显强于负面感知。具体来说,居民对旅游正面社会文化影响感知强烈且较为认同,而对负面影响的感知明显不一。究其原因,不同群体的感知结果受到旅游地经济发展的阶段、居民个体的文化背景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是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 情况分析
分析居民对旅游文化影响的感知,其受各种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Harrill把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因素划分为个人特征因素、空间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具体到文化影响上,结合三亚实际情况,可以从旅游地发展阶段、个人特征因素和居民与旅游相关度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首先,旅游地发展阶段是影响旅游文化感知的要素之一,不同的旅游发展阶段居民群体的感知迥然不同。根据巴特勒提出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将旅游地的发展演化分为起步、发展、稳固、停滞、衰落或复兴六个阶段。基于这一理论可知,三亚旅游起步较早,开发水平较高,对旅游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明显,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三亚本地经济基础薄弱的局面,旅游产业处于稳固期,经过旅游起步期和发展期的磨合和市场的逐步成熟,旅游的文化效应开始凸显,大量游客的探访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的关系成为主要矛盾,主客文化关系处理得当旅游的正面文化效应明显,如果游客和居民的矛盾激化则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文化问题。三亚在旅游发展进程中能够兼顾景点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较少出现激烈的文化冲突。 其次,居民的个人特征对其旅游文化感知也起到重要作用。旅游文化感知的结果因受访群体的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和收入等个体情况的差异而有所不同,18岁以下和19~25岁年龄层的人群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期,对外来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对外来社会文化的传入较为敏感;26~35岁、36~45岁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看待問题更趋于理性,看待文化的传入和发展的角度相对客观;50~60岁的居民对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最强。教育上,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社会文化正面感知越强烈,从问卷样本可知,海南的整体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收入水平的差别也影响旅游感知的结果,收入水平越高,对正面感知越强烈。
最后,居民与旅游产业相关度也会影响旅游文化感知的结果。居民与旅游业的相关程度如参与程度、对旅游产业熟知程度、与旅游者接触频率、与旅游地居住距离、依赖旅游程度等与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及态度有很大相关性。章锦河认为直接从事旅游行业的居民对旅游的正面感知强于那些间接从事旅游业和从事其它行业的居民。同时,距离旅游中心越近的居民对旅游的支持态度越明显,实质体现的是经济利益分配不均对居民态度和决策的影响,距离旅游中心越近,从旅游行业中获益越大,支持态度也更加明显。无法与旅游产业直接接触的居民群体难以获得直接效益却承担同等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导致正面文化感知弱化。
3 结语
旅游地居民是旅游地重要的建设者和旅游行为的参与者,其对文化的感知关乎旅游地整体发展的成败,如何在强化本地传统文化认同和吸纳外来文化间找到平衡,是旅游经营者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三亚市作为我国海岛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取得本地社区居民的包容态度和积极配合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本文问卷调查的结论,在今后的旅游发展中应更加注重居民的文化感知并分析影响因素,在实际旅游决策中寻求居民和游客协调发展的模式,将负面感知降到最低,促进地方文化的保护和平稳发展,使居民成为旅游发展的忠诚支持者和拥护者。
参考文献
[1] 戴凡,保继刚.旅游社会影响研究——以大理古城居民学英语态度为例[J].人文地理,1996,11(02).
[2] Geoffrey Wall,Alister Mathieson.旅游:变化、影响与机遇[M].肖贵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Harrill R. 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 develop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with implications for tourism planning[J].Journal of Planning Literature,2004,18(03).
[4] 章锦河.古村落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分析——以黟县西递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02).
[5]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认知过程与规律[J].地理科学,2001,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