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心,学什么

来源 :教育·读写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在实践中,关系到两个基本问题:
  一个问题是学什么;
  另一个问题是怎么学。
  当然,这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问的,站在老师的角度,要问的,就是教什么,怎么教。
  大家知道,前面这个问题就是教育内容或者课程的问题,后面这个问题就是教育方法或者手段的问题。
  学生应该学什么?究竟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两个问题一直是教育家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幼儿园不能够“小学化”?
  为什么我们的小学要开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制、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小学能不能学哲学?学历史?电影、戏剧、设计为什么不能成为课程?
  为什么到了中学需要增加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为什么大学要分科教学?
  这些难道就不能够变吗?
  今天,我要说,在学习中心,这些能够改变。
  一、学习内容,跟我们今天的课程体系一样吗?
  课程的丰富性决定着生命的丰富性,课程的卓越性决定着生命的卓越性。在未来社会,在未来的学习中心,人们学习的内容将会发生重要的变化,从为了一纸文凭而学,到为了自己的兴趣和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学,将是一个重要的转变。
  *为什么“课程”很重要?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我先介绍一下课程是什么,课程体系是怎么来的。
  对于熟悉教育的朋友来说,这样的介绍可能没有什么价值,但是,对教育之外的朋友来说,这样的介绍,有助于说明我的观点。
  我们今天所说的“课程”这个概念,是一个“舶来品”。
  课程,英文叫“curriculum”,这个词是从拉丁词“currere”派生出来的,意思是“跑道”(race-course)或“道路”(career),也有“沿着跑道奔跑”的意思。
  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路线”或“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
  英文“curriculum vitae”则不是说学校的课程,而是人生的履历了。也就是说,我们的人生其实是由我们学习的内容塑造的。
  课程在现代教育当中,是不是特别重要?
  现代课程体系,是由19世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最早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提出的。他将人的完满生活作为衡量课程价值的标准,并将人类活动按照重要程度划为五种: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从获得生活必须品而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与维持正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
  与之相应的课程,就应该有生理学和解剖学(了解生理和生命规律是维护个人健康与安全的先决条件,也是饱有精力、生活幸福愉快的必备知识),有读写算技能的训练以及逻辑学、力学、几何学、热学、电磁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社会学、数学,有心理学和教育学,有历史、礼仪、信仰和宗教,有绘画、雕刻、音乐等课程。他的这些论述,为建立现代基础教育的分科课程体系奠定了基础。
  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知识总量的快速增加,以分科教学为代表的传统课程理论受到了挑战,知识掌握开始从目的走向手段,学科课程开始从分化走向综合(见袁振国:《未来对教育内容的挑战》,中国教育报,2017年8月2日)。也就是说,教育并不是培养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拥有者,而是能够运用知识去探寻新知和创造的人,知识的学习本身从目的变成了手段。STEAM、综合实践课程、项目学习、研究性学习、主题学习、学科整合课程等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下面,我分几个层次,介绍一下我们国家的课程体系。
  在我国的中小学,课程大致可以从研发的主体和类型来分类。
  从课程研发的主体来看,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类。
  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的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的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学的课程实施。在此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研发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
  从课程研发的类型来看,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和隐蔽课程四类。
  学科课程传统上分为工具学科(语文、数学、外语)、社会学科(思想品德、政治、历史、地理、社会等)、自然学科(自然、生物、物理、化学)和技艺学科(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职业指导等)。
  活动课程一般分为实际操作、文艺创作、游乐表演、调查研究和交流探讨等方式。
  综合课程以跨学科融合为基本特征,可以分为知识本位的综合课程和社会本位的综合课程。
  隐蔽课程是相对上述显性课程而言,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所获得的,在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经验。隐蔽课程具有隐含性、不确定性、强制性和持久性等特点。据统计,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科课程占到总课时的近80%,而工具性学科占时超过50%。
  严格地来说,课程應该不限于学校教育的范畴,而是以家庭教育为根基、学校教育为主干、社会教育为辅助、自我教育为根本的全方位全过程。而课程最本质的特点,则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生命体验。师生共同经历的课程,不是一堆知识的罗列,而是通过他们的共同生命体验,成为有德行、审美、情感和能力的人。
  课程本身就是赋予师生生命成长的重要能量。课程作为生命成长的能量,通过课堂内外的叠加,学校家庭的碰撞,以各种形式互相作用,由量变而质变,最终知识与社会生活、师生生命达到共鸣而形成。
  *课程体系非改不可吗?
  正因为课程(教学内容)在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作用,所以,课程改革往往成为所有教育教学改革重要突破口。
  课程内容的数量与质量如何?
  究竟应该把什么东西给未来的公民?   现在的课程体系就是合理的吗?
  这些,一直是不同的教育流派争论的焦点。
  2002年,苏格兰政府曾发起了一场教育问题的全民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中,人们提出了减少课程内容的混乱堆砌,增加学习的乐趣,更顺畅地衔接3岁至18岁阶段的课程等建议。
  2004年11月,苏格兰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学校现代化方案,他们就把这个方案称为“卓越课程”计划。为此,苏格兰政府还设立了“卓越课程管理委员会”,出台了“卓越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美国近一百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多项教育改革计划,课程改革一直是其核心内容,包括著名的《美国2061计划》《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等等。
  当然,包括我们国家在内,很多国家的课程改革,搞得轰轰烈烈,成效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明显。
  原因何在?
  我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应试主义的教育体制和文凭至上的学历社会。
  在这样的体系中,人们更关注的是“出身”,关注的是你毕业于什么样的学校,而不是你在这所学校学到了什么。由于我们缺乏更为有效的人才甄选办法,看文凭,看是否毕业于名校,是否有211、985学校的文凭,成为最简单最偷懒的人才评价。
  当然,这样的问题,不仅仅是我们中国的问题,外国人也认为,这是他们国家的问题。
  凯文·凯里在《大学的终结》中也看到了文凭至上存在的问题,他认为大学文凭其实缺少了许多重要的信息,学生在学校里究竟学到了什么,在文凭上是无法看到的。这对于那些没有读过大学,但是通过阅读、谈话、思考和工作来学习的人来说,是不够公平的。
  所以,他提出要创造一种“远胜于传统文凭的新文凭”。
  这话听起来比较别扭,什么意思呢?
  我个人认为,这种新文凭,就是能够全面真实反映人的学习历程的写实性课程证书。
  我相信,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出现,随着考试与评价的改革,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化,未来社会会逐步淡化文凭的意义,而越来越看重一个人的真才实学,看重一个人真正学习了什么,拥有了什么,掌握了什么。
  所以,设计一个好的课程体系,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给我们的学生,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就成为未来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未来学习中心首先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怎么改?
  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历史上,课程首先是围绕着培养目标来设计的。
  这个思考,仍然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比如说,中国古代就把“成人”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
  所谓“成人”,有名词和动词两种含义的成人。
  名词意义上的“成人”,在中国古代主要指德才兼备的成熟的人,类似于英文的“perfect man”。
  动词意义上的“成人”,则是指成就人的过程。
  在中国古代,“成人”,就是用六藝等美好的教育内容来培养优秀的人才。
  我们回到历史,看看我们当年的“六艺”课程,就是很好的课程。
  礼,就是礼节;
  乐,就是音乐;
  射,就是射箭;
  驭,就是驾车;
  书,就是书画;
  术,就是算术。
  你看看,这样的课程,对于“成人”这个目标来说,和当时的社会生活是不是密切相关?
  这就是为活泼的生活而设计的课程,一个古代社会的精英教育的课程。
  你注意,它没有要求学生抽象地去掌握生命以外的东西。
  我们也不妨考察一下前面提到的苏格兰卓越课程计划中的目标与课程。
  在这次改革中,苏格兰明确提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成功的学习者、自信的个体、负责任的公民和社会的积极贡献者”的总体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卓越课程”包括下面这些课程:
  “表达艺术”,从能跟随音乐咿呀学语,到掌握声乐、乐器并能自信地在人前表演,艺术与设计、舞蹈、戏剧和音乐等;
  “科学”,包括地理、物理、化学及当下的科学话题如食品、卫生、气候、能源等;
  “技术”,包括技术与社会发展,信息通讯技术,技术发展的商业背景,技术发展的计算机基础,食品与纺织技术与常识,工艺、设计、工程及制图等;
  “数学”,就是数字、货币和测量,形状、位置和运动,数据处理、个人财务管理等;
  “语言”,有希腊语、拉丁语等古典语言,现代外语、盖尔语和英语;
  “社会研究”,就是人与历史、社会,人与地域、环境,人与经济、商业,公民、创业及经营意识等;
  “健康与幸福”,很有意思,我特别说一说:一个是精神、情感、社会性及心理健康。希望学生学会负责任地作出选择和改变;掌握体育常识和运动技能;了解食物与健康的关系;防止酒精、毒品等物品滥用;性健康和亲子关系等。一个是“宗教与道德教育”等。
  我们对比一下我们古代的六艺,不难看出,苏格兰的课程内容,与孔子的“六艺”,虽然时空距离如此遥远,但在精神气息上,还是有某些相通的。从中也不难看出,他们所有的课程都是围绕学生的生活与生命展开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那么,未来的课程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形态?究竟应该把人类的哪些知识教给学生?不同的课程流派和专家有不同的主张,但是一个共同的困境,就是人类知识的无限性和学生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国家主义主张,要把一个国家的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在课程中呈现,科学主义主张,要把科学的原理、规律、方法等课程中呈现;实用主义主张,要把人类生活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教给学生。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究竟应该学什么,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各种力量的平衡,各种知识与技能的叠加,课程内容越来越多,体量越来越大。
  这是一件让人沮丧的事。   我认为,不断做加法的课程,根本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举个研究报告的结论,表明我的观点:
  人类科学知识总量,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1倍,到了20世纪初期是每30年增加1倍,20世纪50年代则每10年增加1倍,70年代每5年增加1倍,80年代每3年增加1倍,90年代以后则更快。
  我们要学习那么多的知识,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所以,我们的课程一定要改革。
  更为重要的是,过去我们是把学习与工作完全分开的。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今后的工作做准备。学习的课程内容,就是以后职业生涯必须用到的内容。
  但是,现在职场的变化日新月异,把学习与工作分开,把学校作为职业的准备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西方的调查表明,一个人一生的職业变化已经高达10次左右,而跨行业的变换,则达到4次左右。
  所以,传统的做法已经无法适应未来职业的生态。
  那么,未来需要怎样的课程体系呢?
  我们新教育实验近年来研发了一个面向未来的卓越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在以生命的幸福完整为终极目的和当下尺度,以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及相关学科理论为潜在的理论工具,以活生生的人为中心的三维空间里,可以建构起未来课程的体系构架。
  我们可以把未来学习中心的基础课程体系,做这样的设计:
  以生命教育课程为基础,以公民教育课程、艺术教育课程、智识教育课程作为主干,并以“特色课程”作为必要补充。
  这些课程的落脚点不同:
  公民教育课程,解决的是“善”。公民教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认同、理解、遵守与维护共和国宪法,关心及参与公共事务,具有独立思考与敢于承担责任,对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有归属感的现代公民。包括公民道德、公民价值观、公民知识和公民参与技能四个方面的内容。
  艺术教育课程,落脚点在于“美”。艺术教育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艺术的知识,欣赏优秀的作品,习得艺术的技能的基础上,掌握艺术的思维,拥有艺术的品位,具有艺术的精神,传承人类的文化,陶冶丰富的情感,培养完善的人格。艺术教育课程不是为了培养职业艺术家,不是艺术尖子和精英的选拔与培育,而是源于儿童天性的自由发挥,注重艺术欣赏力和艺术情怀的培育,是源于艺术(每个儿童的自然天性)、通过艺术(无处不在的中介作用)、为了艺术(艺术化的人生目的与境界)的教育。
  智识教育课程,落脚点在于“真”。智识教育课程类似于通常所说的文理课程,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等,这是传统课程的主干部分。之所以不用文理课程或智力课程的概念,一方面我们是用大人文大科学的理念重新构建了智识课程,同时是因为“智识”更能够准确表达我们对于课程本质的思考。因为,课程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形成用以统领知识的智慧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特色课程”呢,解决的是“个性”问题。在重新设计公民教育、艺术教育和智识教育课程后,为特色教育课程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这些课程应该怎么设计呢?
  这些问题,我过去专门论述过,因为跟我们所说的“学习中心”有点儿远,我就不在这里重复了。
  二、学习内容,跟我们今天的学校有何不同?
  未来的学习中心,学习内容跟我们今天的学校无疑会有很大的变化。
  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学习内容的个人化。不再是一张课程表管所有的学生,所有的人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同样的课程。也就是说,未来的学生不会与其他学生学习一样的内容,而是满足个人需要,根据个人定制的内容。每个人的课程表是完全不一样的。
  *学习内容个人化
  学习内容个人化,将是未来学习中心的一大特色。
  有人问我,“朱老师,您这个说话,是不是您的空想?”
  我说:“不是的,这个方面,国外早就有人实验过了。”
  差不多20年前,我就听说了瑞典的学习内容个人化的实验。
  1992年,瑞典实施教育券制度,并开放民间办学,催生了一批不同形态的“自由学校”,其中有一些名为“知识学校”的中学,非常强调个性化学习。
  个性化学习,是和“知识学校”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
  知识学习,英文叫“the Knowledge School”,它们有个基本信念:所有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速度学习,学校的责任就是适应这些不同,对学生实行个性化的教育。
  以学生为中心,是知识学校的逻辑起点。因为,个性化教育意味着学生的目标、志向和潜力,是学校和教师的工作起点,学校和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目标而决定所有的其它内容与方法。
  所以,知识学校提倡“个人目标”导向的教育。任何学生走进学校的大门时,首先需要回答三个问题:你来这所学校想要实现什么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你需要学会什么?为了学会你想学会的东西,你需要怎么做?
  为了帮助学生寻找和确定个人目标,学校实行“导师制”。知识学校认为,就像运动员需要与教练讨论自己的训练和进步一样,学生需要与老师讨论自己的学习,获得个性化的指导(coaching)。
  在知识学校,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位专属于自己的导师,导师不一定对学生所学习的所有科目都精通,但却都是学习行为的专家。他们对学生的在校学习做全程辅导,每周与学生单独会见一次,一起就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讨论,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训练学生制定计划、提升学习策略。
  知识学校的课程分两种学习方式:阶段式学习(steps),主要涉及语文与数学;主题式学习(themes),例如,通过“星星”主题课程,可以融会贯通地学习历史、宗教、食品技术、地理、艺术、戏剧、音乐、舞蹈等。
  未来,学习中心的内容,也完全可以是主题式的学习。   *我学什么,我说了算,而不是学校说了算
  自己决定学习的主要内容,决定学习的进度,而不是由别人安排,是未来学习中心的另外一个特点。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一个欧洲的例子。
  在芬兰,有个叫Martinlaakson的学校。
  学校里,有个叫佩卡(Pekka Peura)的高中的数学与物理老师,自称“教育黑客”,是芬兰推动个性化学习最有名的先锋教师。
  关于个性化学习,他有一些基本理念:只要节奏适当,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习;以讲授为主的教学只适用于少数学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传统授课不是太慢就是太快,统一的讲授进度只满足了近20%左右的学生,剩下的80%要么“吃不饱”,要么听不懂,课堂时间基本被浪费;当学生被要求反思、与他人讨论时,学习更有效;老师的工作是帮助学生识别他们的技能和学习方式;大多数传统的评估是毫无意义的,不能衡量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相反,它们对许多学生造成不适当的压力,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佩卡在自己的教室里取消了传统的讲授,把学习的决定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
  这一点,我们今天的学校很难做到,在未来的学习中心呢?
  完全可以这么做。
  好,我们还是先看看这个芬兰老师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首先,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或独立,或自愿组成小组,学习新的内容。随后,他们通过老师精心设计的练习不断巩固、检验自己掌握新内容的程度,并根据老师提供的准则(rubric)为自己打分。这些练习有核心、中级、高级水平之分,为进入下一级,学生需要顺利通过“关卡”。“关卡”包括自我测试和自评。在此基础上,学生自行决定什么时候开始學习下一个主题的内容。
  通过这种方式,快速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可以很快掌握新内容,而较慢的学习者可能只会通过第一道“关卡”,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得到教师的一对一指导和来自同组里进度快的同伴的帮助。
  作为学习的引导者,佩卡会不断要求学生反思,反思自己是否需要更多的帮助,是否对一个学习主题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或是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一主题。这样,佩卡可以摸清班里每个学生在学习新内容过程中所产生的思维误区,并根据学生的优劣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随着课程的持续,能力强的学生将不断主动进阶,“吃不饱”的现象将不再有,而“学困生”也会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掌握基本的内容,顺利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做到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学习。最终,学生会根据自己在各关卡的表现和学习进度,为自己在这门课的表现打分,该分数经过老师的认可后,会作为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终评。
  不管你是老师,还是家长,你想想这样做,是否合理?
  如果合理的话,你再想想,在你孩子身上,可以这么做吗?
  我怀疑,很多人会说不可以。
  为什么不可以呢?
  我们对学生的控制欲太强了。我们总觉得,他们是学生,我们是老师,归根到底,我们没有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我们再看看,芬兰的这个老师是怎么做的。
  为了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文化,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佩卡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努力:
  第一,减少对学生学习的控制,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欲望。老师可以设立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但对于如何学、花多长时间学、学到什么程度,应由学生基于个人兴趣和动力自行决定,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主性。
  第二,为学生提供学习路径(learning paths),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结构化的个性学习计划,让他们不至于因为对某一个主题完全不感兴趣而放弃对这个主题的学习,但学生可以决定自己学的深度。
  第三,让学生不断进行自评和反思,自评没有分数或排名,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确认自己是否掌握了某一个主题或概念。通过自评,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学习进度,只有当学生需要帮助时老师才介入。
  各位,请你们注意,我所说的这个案例,重点是什么?
  对,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未来的学习中心,不会像今天的学校,它们会把学生成长为具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学习者,数学或物理能力的提升只是“副产品”,更重要的是,学生作为人的成长,具备了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当学习的主人”的意识。
  *未来学习中心的课程,不再像今天这样,彼此之间有这么多的墙
  2016年11月29日,《中国教育报》有两个记者,一个叫刘博智,一个叫董鲁皖龙,他们发表了一篇文章《STEM来了,学科之间如何“拆墙”》。
  把STEM的兴起视为一场学科之间的“拆墙”运动。这是一个颇有意思的比喻。
  我在这里,浪费大家的时间,多说说这件事,请你结合这件事,遥想一下未来学习中心的课程是什么,学生们都在学什么?
  STEM,一看,就是外国人的词。
  是的,这是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合写:一个是Science,科学;一个是Technology,技术;一个Engineering,工程;另一个是Mathematics,数学。
  这个词,重点讲的学生四个方面的教育:
  一是科学素养,即运用科学知识,比如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和地球空间科学,理解自然界并参与影响自然界的过程;
  二是技术素养,即使用、管理、理解和评价技术的能力;
  三是工程素养,即对技术工程设计与开发过程的理解;
  四是数学素养,即学生发现、表达、解释和解决多种情境下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没有哪一个概念,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无缘无故的。
  STEM与西方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STS教育”(科学、技术、社会)有一定的关联。   那时候,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污染环境造成危害生物生存空间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
  究竟核能是否应该发展?
  世界人口应怎样控制?
  怎样避免战争和环境污染?
  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逐渐兴起了一个跨学科的新的研究领域:STS。
  在六七十年代,美国一些著名的大学先后开展了专门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计划”。
  如哈佛大学在1964年,康奈尔大学在1969年,斯坦福大学在1971年,麻省理工学院在1979年,都先后成立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研究和教学机构。
  我曾经当过教授的苏州大学,在八十年代也引进了STS,并且根据STS的理念编写了全套中学物理教材。
  美国是最早明确提出STEM的国家,最初主要在高等教育领域,后来逐步延伸到基础教育。
  1986 年,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NSB)发表了《本科的科学、数学和工程教育》报告,这是美国STEM 学科集成战略的里程碑。它首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教育集成”的纲领性建议。
  又过了十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再次对十年进展进行了回顾,同时明确把STEM的重点转移到中小学教育阶段,并开始用“SMET”作为“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四门学科的缩写,后改为“STEM”。
  又一个十年之后的2006年1月31日,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在国情咨文中公布了《美国竞争力计划》(American Competitiveness Initiative,ACI),提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人才,并称其为全球竞争力的关键。
  由此,美国在STEM教育方面不断加大投入,鼓励学生主修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培养其科技理工素养。从2008年至2013年,美国国家年度教师奖6位获奖者中,有一半是STEM教师。
  2009年1月11日,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给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写了一封公开信,其主题就是《改善所有美国学生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信中明确指出:国家的经济繁荣和安全要求美国保持科学和技术的世界领先和指导地位。大学前的STEM教育是建立领导地位的基础,而且应当是国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2015年,奥巴马拨款29亿美元建立STEAM教育体系,包括教师培养、招聘和培训,学区建设,教育研究等。
  2016年9月14日,美国研究所与美国教育部联合发布了《教育中的创新愿景》,提出了六个愿景,力求在实践社区、活动设计、教育经验、学习空间、学习测量、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促进STEM 教育的发展,以确保各年龄阶段以及各类型的学习者都能享有优质的STEM 学习体验,解决STEM 教育公平问题,进而保持美国的竞争力。
  说到这里,请大家停下来思考一下,未来的学习中心,能够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STEM提出以来,内容也经历了不断补充完善的过程。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学者认为应该将STEM变为STEAM。STEAM中的A(Art),包括美术、音乐、语言、人文、形体艺术等,强调了STEM 的艺术与人文属性,试图用人文素养弥补科学精神的短板。
  近年来又有学者认为写作非常重要,在STEAM的基础上增加了反映读写能力的“R”(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y),成为一个超越了传统科学意义上的跨学科式整合的課程。
  尽管对于STEM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对以下两个基本特征学界还是有共识:
  第一,多学科整合。也就是说,从学习的内容来看,STEM课程强调多学科的整合。
  第二,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也就是说,从学习的方法来看,STEM 课程一般都以项目学习作为基本支撑,以开放性的真实问题作为导向,让学生围绕项目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一个典型的STEM 课堂,往往在包含多门学科的复杂情境中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未来的学习中心,很多课程,也会如此。
  这不是天方夜谭,最近几年,没有课程围墙的STEAM,在中国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2015年9月,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新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日常应用,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与创新意识”,这是STEAM第一次出现在我国教育政策的文本当中。
  与此同时,STEM课程也悄悄进入了各地的课堂。
  有人担心,STEM在中国也面临水土不服和中国化的问题。比如说,STEM教师严重短缺。
  我觉得,大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即使美国,师资配置仍然存在着严重问题。以分科课程为主的我国,只是问题更严峻而已。
  我相信,所有的问题,在大趋势面前,都不是问题。
  只要你相信未来的学校,会被学习中心所取代,未来的课程之墙,在学习中心,会被打破,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们新教育研究院已经成立了新科学教育研究所,在对国外STEAM教学研究 的基础上,将推出中国人自己的项目学习课程,并且在培训教师方面做系统的安排。
  在这里,我还要再啰嗦几句,说说新教育研究院研制的《新生命教育》读本。
  这个读本,就体现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涉及到中小学的思想品德、政治、体育与健康、自然、科学、社会、历史等多学科的整合,涉及到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禁毒教育、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等多个主题内容的整合,是一门多主题、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
  未来,在学习中心,你会看到,这样的课程,随处可见。如未来的人文课程,可能就是融合了语文、历史、地理、哲学等学科的大人文。   这里的思路,如果通俗地说,简单地说,就是大人文、大科学。
  *学习内容的定制化
  多年以前,叶圣陶先生就对中小学教育与课程改革提出了他的主张:“理想的办法,最好不分学科,无所谓授课与下课的时间,唯令学童的生活浸润在发生需求、努力学习的境遇里。”
  叶圣陶的主张,不仅在瑟谷学校的成功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也会成为未来学习中心的常态,课程的定制化,将是未来学习的基本样态。
  为什么说未来学习中心的课程是以定制化为主要特征?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传统的把一个人的人生分为学习与工作两个截然不同、泾渭分明的阶段的时代将不复存在。过去学校教育是为职业生活做准备的,一个人一生的职业也是从一而终,很少变换。现在发达国家一个人一生会从事10种左右的职业。要想在学校期间储备好未来需要的所有知识,无疑是天方夜谭。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在终身学习的社会,一个人没有必要预先储备许多一辈子派不上用处的知识,而是在具备初步的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去探求知识,自己去建构自己知识体系。
  第二,传统的学习是被动式学习为主,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都是统一规定好的、预设的,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大量他不感兴趣的课程。在一个教室里不同的学生在同步学习过于艰深或者简单的内容,有些人根本听不懂,有些人早已经很了解。而主动式的学习则完全不一样,我4岁多的小孙子已经开始了他主动学习的历程。给他讲他不感兴趣的东西,他毫无耐心还无兴趣,但是在手机上用语音寻找他需要的各种宇航、火箭知识等,他却乐此不疲。
  第三,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传统的教育是用统一的课程、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考试,把本来各不相同、具有无限可能性的人培养成“单向度的人”。教育自然要有基本的要求,需要培养共同的价值观,但是教育不同用一个尺度要求所有的人,让每个人成为自己,首先就需要他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自己,发现自己,成就自己。所以,他需要各种学习中心寻找适合自己的课程与学习伙伴,定制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相关的课程。
  现在统一的课程占据了80-90%以上的份额,自然很难培养出具有个性的人才。未来统一的课程比列会大大降低,定制化和个性化的课程会逐步增加。学生在网络上寻找适合自己的老师,老师也可以在不同学习中心招收学生。
  日本学者矢仓久泰在《学历社会》一书中曾经描述过学历社会的四个特征:
  第一,教育的目的从“旨在获得职业与生活所必要的知识与技能”转变成“获得高地位的职业”。
  第二,文凭是社会的最重要的通行证,它既是人们提高自身社会地位的标志,又是求职、晋升的手段。
  第三,考试作为选拔和获得文凭的主要手段普遍存在于并指挥教育过程和升学过程。
  第四,成绩或分数在教育中占据了主要位置,容易产生激烈的升学竞争以及大量被迫为考试和升学而学习的厌学者。
  对照着四个特点,我们社会的确仍然属于这样的学历社会。
  在一个学历主义、文凭至上的社会,所有的课程更多地是获取文凭的工具,文凭才是打开这个世界之门的敲门砖。
  而在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里,你毕业于什么学校、拥有什么文凭将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究竟学习了什么,你究竟具有怎样的知识结构与独门绝活。与众不同,才能创新未来。所以,课程为王的时代终将到来。
  *为什么所有人都要学得这么难
  现在我们的学生学习难度大,已经成为全世界一个共同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必须学习如此难的知识?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参与课程大纲制定和教材编写的科学家过于强调自己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强调反映学科发展的历史与最新科学研究成果,结果自然不断做加法。
  现在的学校课程体系差不多是100年前的体系,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与今日不可同日而语。以自然科学为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门学科其实已经远远不能够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全貌了。
  究竟应该让学生学习哪些知识?是否需要每个学生都学习所有的科学内容?这两个问题本身就值得研究。每个领域的科学家自觉不自觉地总是希望把自己学科的知识尽可能多地放到中小学,自觉不自觉地增加学习的难度。
  其实,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思维,远远比科学知识本身重要。
  其实,每个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学习经历,不同的学科优势,用统一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学得很难,反而会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正确的办法,应该是大幅度降低课程的难度,对于所有的學生来说,只要掌握最基础、最简单、最能够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具有承担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的能力,就完全可以了。其他的则可以通过选修课程的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要。
  对于那些准备成为科学家的学生来说,可以选修难度系数更高的科学课程继续学习。对于绝大部分未来学习中心的学生来说,学习的内容会更加丰富,更加精准,更加个性化。
  如对于一个爱好文学的人来说,就不一定只是按照传统的文本学习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他可以专门学灯谜,研究楹联,也可以专门创作小说,制作电影,还可以写剧本演戏剧,甚至可以专门研究某一种地方戏剧等等。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的学校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现在的考试评价是以鉴别与选拔为主要目标的。所有的指向都是学术性与区分度,考试太简单就不容易区分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水平。所以造成了学习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难,考试内容越来越深越来越怪。
  在外面的高中,差不多所有的学生都是按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牌学校的要求来进行学习的,考不上名牌大学的学生就成为学习的失败者,成为陪读生。因为我们只有一个标准:能否考取名牌大学;只有一个评价:考取名牌大学与本科的比例。
  在这样的目标驱动下,我们层层加码,不断增加学习的难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项跨国比较研究表明,虽然我们的理科教材难度在全世界并不是最高的,但是我们的学校和老师因为考试的压力,在教学过程中层层加码,不断增加内容,不断提高难度,导致了我们的学生课业负担非常重。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我们是没有必要学习那么艰深那么困难的内容的。相反,应该大幅降低难度,减少指定性强制性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这是未来学习中心的方向。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为什么在未来教育中,能够实现?
  现在我们的教育有太多的“强制性”,从上什么学校,到学什么内容,从何时上学,到何时放假休学,学生和教师基本上是没有话语权的。
  我认为,未来的教育,应该更多让人们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地点、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以及向谁学习。这是未来教育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如我们现在规定所有学生都必须八点钟上学,很多学生六点钟就要从家里出发进学校,这本身不符合人作息的特性。有些人就是猫头鹰型,有的人就是百灵鸟型,每个人个性不一样,习惯不一样,为什么硬要在同一个时间让人去做同样的事情呢?!
  现在的教育政策是限制择校的。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只能够就近入学,有些地方还搞起了“多校划片”入学。
  其实,这只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情况下一个无奈的办法。真正理想的教育是不应该限制选择的。因为选择是人的自由,选择是竞争的方法,有竞争才能有进步。
  品质是在竞争中才能提升的,选择才能引起竞争,竞争才能提升品质,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所以,未来的教育一定是充满着选择的可能性的,让所有人都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育,这是一个方向。在保证基本品质的前提下,把选择的自由还给消费者,还给学习者,是未来教育变革的趋势。因此,在未来的学习中心,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才真正成为可能。
  (作者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苏州大学)
其他文献
异杀鼠酮钠盐是一种慢性抗凝血剂,具有成本低,他用方便,安全的优点,1986年在湖南省各地广泛使用,为了观察该药的灭鼠效果,我们于1986年4~5月曾以0.1%的该药浸泡吸收法配制毒米,
目的探究地方性砷中毒与肝肾功能损伤关系。方法选取我市某乡镇饮水含砷量为0.02~0.77mg/L的2个病村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参考地方性砷中毒相关诊断标准,将调查对象分为砷中毒
将多媒体技术融入传统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针对传统留学生实验教学的特点,总结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实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山东省的省会济南经济日新月异,成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本文主要分析济南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有利于济南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深圳市罗湖区务实教改,在实施“新素质教育”中,“构建精品教育”已经迈出坚定步伐,其高层设计与调研之周密为教育教学改革树立了典范,更多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履行了
地方归属感的培养,对于中职西藏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藏汉融合、提升国家认同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藏族学生性格、心理特点、从教师角色、环境运用、课程设置及
运用双差定位法,对滦县地区2002年1月至2010年8月M_L≥2.0地震进行精定位,利用射线追踪方法,对滦县地区的重复地震进行位置归一处理,计算滦县地区重复地震序列经过射线追踪方法校正后得到的P波走时差变化。研究发现,2010年3月6日滦县M_L 4.7地震前糙甸地震台、兴隆东地震台、蓟县地震台和遵化地震台记录到P波走时差的低值异常变化。
随着我国改革教育的不断深入, 新时期下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发展中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高等专业人才的场所稳定, 学校就能够稳定学
广西梧州市蛋白肠衣厂引进的波兰蛋白肠衣生产线4月16日试产。这一工程现已建成3条生产线,正式投产后,它每年可生产牛皮为原料的可食人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实施,明确了英雄烈士的相关合法权益。这些权益包括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有不受亵渎的权利、英雄烈士形象的商标权、著作权、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