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二则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feng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可不说的神秘
  夜,……零点。零点四十二分。
  不能再等了。
  我想找一首诗,试图说明,诗歌之为诗歌,它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毫无疑问,我的答案是神秘。
  一首诗之所以是诗歌而不是其他的文字组合,不是散文、小说、应用文、解说词或广告文案,其关键的因素——就是神秘。
  世上没有谁能够说得清楚——神秘。
  神秘,不可说。
  正如: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这就是神秘。
  诗人之所以叫诗人而不是神棍,他也会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但他不会以神的名义,即便不可不说,——神啊——,他也不会、更犯不着去僭越。
  要有光!诗人会用诗歌的方式,来言说。
  无论是昏暗的、明亮的、朦胧的,诗人的诗歌里都会散发出一种光——其光无以名之——暂且称它为神秘。
  诗人的诗歌源自日常的生活,源自他内心的冲动,一种强烈的、必须与他人分享的念头,促使诗人提笔作诗。
  这个想法之所以有写出来的必要,很大的成分是——其中蕴藉着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
  我并不完全赞同小说家言:像市民一样生活,像上帝一样思考。
  在我的教育与意识中,在我的字典与生活习惯中,没有上帝的存在和位置。
  但我相信懵懵懂懂之中,有一丝我自己不明白的东西,磁铁一样吸引人的东西,当我沉浸其中似有所究的时候,我进入了以语言搬运思维的状态,我确信,自己是在写诗而不是写其他什么字条或留言。
  要有光,光确实在其中。
  一首诗歌总是多了些什么,或少了些什么。这多出来的东西,这少出来的东西,构成诗歌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的语言,与写在字面上的语言相较,就有了那么一种意味,一种类似神秘的意味,一种大于,——我不想用水与酒作比喻,我不能粗鄙地以物象与意象来指指点点,诗人掌握十八般武艺,他的技巧只能忠诚于神秘。
  诗歌之所以成为诗歌,是因为文字炼金术——陌生化处理——超现实——魔幻——意识流等等,不一而足;唯其神秘,才是诗歌之为诗歌的“脉脉不得语”的源头活水。
  记得以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一本杂志上,读过顾城的一首小诗,写的是黄昏,篱笆,花朵,还有光。读后觉得心里空空的,而这空,有被一种难言的情绪搅动着、充盈着,但还是空,口腔里涩涩的,那种流出口涎的空。多年后想来,那种空,无以名之,只能以神秘来指代这种空。
  在百度上搜索关键词,找出来了——不是黄昏,而是早晨!
  原来这首诗歌的标题是《早晨的花》。顾城作于1983年4月。
  早晨的花
  一
  所有花都在睡去
  风一点点走近篱笆
  所有花都在睡去
  风一点点走近篱笆
  所有花都逐渐在草坡上
  睡去,风一点点走近篱笆
  所有花都含着蜜水
  所有细碎的叶子
  都含着蜜水
  二
  她们用花英鸣叫
  她们用花英鸣叫
  她用花心鸣叫
  细细的舌尖上闪着蜜水
  她用花心鸣叫……
  很甜。很蜜。但我第一次读这首诗的时候,舌尖的甜与蜜不知哪去了?口腔涩涩的,很苦。我为这种甜蜜而感到内心空荡,呆呆地想,为什么诗人能够写出如此美妙的诗歌?文字在诗人的笔下,已经不是文字,也非音乐,而是可见的光,是可以想见的神秘。
  琥珀与水晶,都是沙粒——太粗鄙;不可与神秘相提并论。
  这就是诗。
  这就是诗人撇开众生而称之为诗人的缘故。
  诗歌的第一因素,我不得不说,应该是——神秘。
  不可指认的诗人及其内心的苦
  有时在半夜后或就
  在黎明前
  我们坐在打字机前
  把孤寂扯来围裹在身上
  忘记我们的情人或孩子
  正在酣睡
  ——摘自【美国】尼姬·乔万尼《诗》(傅浩译)
  广义上说,这世上,有多少人仰望天堂,就有多少个诗人。
  事实上,诗人并没有那么多;相对来说,很少有人认为或主张——我是一个诗人;世上的诗人之少——我是说真正的诗人——几乎不多于能够跻身天堂的幸运儿。
  但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个人,他自认为自己可以走向天堂,并且认真地祈祷,可以让自己带上他的毛驴,哦,不是一头,而是拉拉扯扯,一个人手持拐杖,带着一群毛驴,——嘿,那情形,就像幼儿园的老师,带着一群孩子,去郊游。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拉扯着毛驴,选择直上天堂的人呢?
  说实在的,我内心倾向于鄙夷这个名叫雅姆(戴望舒译作耶麦)的法国诗人。“在应该到你那儿去的时候,天主啊,/……我是法郎西思·耶麦,现在上天堂,/……让我和这些驴子同来见你,/叫天神们在和平之中将我们提携,/行向草木丛生的溪流,在那里,/顫动着樱桃,光滑如少女欢笑的肤肌,/而当我在那个灵魂的寄寓的时候,/俯身临着你的神明的水流,/使我像那些对着永恒之爱的清渠/鉴照着自己卑微而温柔的寒伧的毛驴。”(《为带驴子上天堂而祈祷》戴望舒译)
  天堂果然够寒碜!无外乎有樱桃及少女露出健美小腿的欢笑。与我们去一趟郊外游,无甚差别。
  我把这首诗读了几遍,但每读一遍,都会像亲手拆了七宝塔的孩子,无法将其还原。甚至会产生骂人的冲动——太扯淡了。
  有人会对什么什么情怀,虔诚,祈祷,感兴趣。可说破了,一点也不好玩。
  究其原因,可能是我在阅读中,或者说,从这首由法语而翻译过来的汉语诗歌中,(应该具有的)神性及神秘性,被弄丢了。   或许,我要追寻的,正是那点被丢失的玩意。
  一首诗失去了光泽与灵动,剩下的便是破砖断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天堂也不可拆解。
  亦如在众生中,诗人也不可指认。
  这就有了疑问,是什么能够将夜吟不觉月光寒的诗人,与大家区分开来?是其会写诗,并且写出几首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诗歌吗?
  不是。
  诗歌,在某种意义上说,仅仅是诗人之为诗人的副產品。这话怎么理解?我想说的是,当一个人把他自己写的诗歌——抱在怀里——他仅仅是一个写诗的人,只有当他放下了诗,他仍然在写或不写,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写在烟盒上,扒拉在报纸夹缝里,夸张一点,半夜在床头放支蜡烛、枕头下压个练习簿——别烦我,本少爷在写诗,——这就叫诗人?这只是在扮演诗人。
  在监狱里——咏西陆蝉声唱,登幽州台——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并不能因之而称其为诗人。
  什么是诗人?他不说,别人也知道他是诗人。皮相上说,是他的诗人气质,核心则是——因为他心头的苦,——这点好理解,大家都会说“宝宝心头苦”,苦的滋味大家都能够认同。为什么诗人心头的苦有别于宝宝的苦?正是这苦,造就了一个诗人。
  有个词叫终极关怀。诗人的苦,直指这个终极关怀。比如那个雅姆,他要带毛驴上天堂,他是认真的(千万不要想到阿凡提,一想,针尖就会戳穿气球了)。雅姆心头的苦,即与终极关怀有关。所以,人们知道,他是一个诗人,带毛驴(上天堂)的诗人。
  终极关怀不可说,一说就失去了它的神秘与神圣。你理解了就是理解了,不理解嘛就是不理解。
  举个例子,比如诗人陶渊明,在我心目中,他和李白、杜甫一样伟大。最起码与那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人,有天壤之别。陶渊明给世人带来了一个桃花源,如果说桃花源象征着某种终极关怀,那么,辞官与赋诗,都是陶渊明作为诗人的副产品,而陶渊明之所以为诗人,是因为他心头的苦,——他的终极关怀。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村夫野老,心头均苦。陶渊明心头之苦,是通过其“愿”透露给我们的。他说:“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所以,我们知道,他是诗人。——通过他心头的苦,而知道的。
  世上的诗人,和我们一样仰望天堂,为什么他是诗人而你不是?是因为他怀揣的心头之苦及其终极关怀。
  确实有点拗口。但他是诗人,而你不是。事实如此。
  我最欣赏陶渊明的两句诗:“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那种情怀,对众生的关怀;后世所谓的生态与平等、博爱、自由,均小于陶渊明。)雅姆要带毛驴上天堂,差可与之相比。这,就是终极关怀。绝不会混同于“鹅”着脖子,向天而歌的儿童表演。
  在日常生活中,诗人种种蔬菜,喝喝小酒,交交朋友,读点禁书,偶尔在手机上刷屏或点个赞,与常人无异。所异者,唯其心头之苦与终极关怀也。
  大家都比较熟悉,作为殉道者与烈士形象的海子:“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见《麦地与诗人》)。
  而我更重视那个没有长大,认阿尔的太阳梵·高为瘦哥哥,没有朋友,没有领取过结婚证书的海子。
  毋庸置疑,他是一个诗人。
  他有一首诗,一首怀揣心头之苦的诗。能够让人从他忧伤的眼神,认出,瞧,一个诗人:“我怀抱妻子/就像水儿抱鱼/我一边伸出手去/试着摸到小雨水,并且嘴唇开花……离开妻子/自己是一只/装满淡水的口袋/在陆地上行走。”(海子《妻子和鱼》)
  走在芸芸众生之间,诗人,他有不为你知我知的——苦。
  即便不可指认,但我们却可以去享有,诗人带来的福利——诗歌;以及一个由诗歌营造的——桃花源。
其他文献
写诗三十余年,似乎对诗歌懂得很多,又似乎一无所知。因而说起诗歌,似乎也没什么可说的,不外乎语言、技巧、诗意、思想、感情等,仔细想想,这些问题似乎都已解决,但又似乎没有解决。此刻,我忽然明白了,只要你写,这个问题就一直在继续,永远没有解决的时候。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到各个角落之中,是每一位中华人民的责任。而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则更要努力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形成高尚的文化品格,促使学生产生自觉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小学德育教师可将自己的德育教育为阵地,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来,优化德育教育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德育知识、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过程中,实现个体的健康发展。
阅读教学是很多老师都会使用到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获得了很大的肯定与收获。因此,教师们应该继续遵循这一教学理念,以便小学生们可以发散思维,在教学上,老师应该加强课外阅读教育课程的培训,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更投入课外阅读中去,并提高汉语课程的接受度,更好地完成其他科目的学习。
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劳动教育的地位日益凸显,这也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中小学教材的深化改革,小学语文开始使用全国统一的“部编版”教材。从“一纲多本”到“一纲一本”,劳动教育不断地渗透其中。大致可分为三类:劳动知识与劳动技能、劳动成果与劳动人民、劳动价值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特点,把握教材中蕴含的劳动意识,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劳动教育。
如果缺乏对现实的观察和认真的体会,小学生的作文创作将空洞无味、缺乏情感。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融合现代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中得到引导,使其能够做到时刻关注社会化、个性化、生活化的场景,积极拥抱祖国的大好河山、静心阅读、记录生活、关心时事,增长见闻,丰富素材,完善写作技巧。
幼儿的健康成长关乎幼儿未来的发展,而现代家庭教育对幼儿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家庭教育中,隔代教育和父母教育共存,由于年龄、知识背景和教育理念的不同,隔代教育和父母教育具有一定的差异化。在该研究中,从隔代教育的视角探析现代家庭教育,提出优化现代家庭教育中隔代教育的策略,共同促进家庭教育的进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与小学阶段的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更具有人文性,作为小学基础学科之一,小学语文的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培养,而且应该注重对学生能力的锻炼。但现阶段,大部分小学的语文教学仍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存在比较多的教学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而且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如何自主学习,怎样进行合作学习非常重要,因此,笔者在本文将对“四导四学”教学模式进行简单介绍,并分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四导四学”教学模式,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
由于社会上对高职院校的偏见,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较低。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时代需求,将工匠精神培育应用到双创教育中。通过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各个环节融入工匠精神,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态度。
小学音乐游戏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课本知识和学习技能的巩固,更多的是帮助学生练习学科核心知识点。就小学阶段来说,培养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教学重点,所以,在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小学音乐老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注重音乐教学知识的教授和灵活运用,更多的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优秀的学习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英语阅读是必须具备的技能,同时英语阅读也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因此对农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首先对于农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对于农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农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