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语感,对于学生学好语文以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意义重大。我们要培养学生语感,一定要遵循语感训练的特点。同时,还要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感培养 培养策略
随着人们对语文学科认识的提高,引导学生扎实学好语文,已成为全社会尤其是语文教师的共识。那么,我们该怎样引导学生扎实地开展语文学习呢?对于这样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而言,可以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解决方案。但是,无论怎么说,我们都要找到一个突破口。我认为,要想真正在教学实践中实现突破,培养学生的语感就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那么,就小学语文来说,我们又该怎样去做好学生语感的培养呢?
一、抓好词、句、段阅读,提高学生诵读能力
语感给人的感觉很抽象,自然,说到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就难免给人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但是,无论语感再抽象,要对学生进行训练,还是有一定的抓手的。也就是说,我们也是可以对其进行分析,也是可以通过实践去感受的。而我们要做到引导学生对其分析,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感受,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诵读来进行的。
那么,怎样去引导学生进行诵读呢?这离不开教师针对性的指导。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对文本的特色语言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品味。《母亲的恩情》一文的前三段是这一篇文章的重点之所在,可以说,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读好这三段内容,学生便能够借文悟诗。有了这样一个定位之后,我在教学的时候,采取了分段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对于第一自然段,重点是引导学生读好“夜深了,母亲……缝着”这一句。为了增强形象感,我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插图对当时的场景进行大胆的想象。通过对该段特别是对该句的反复诵读,学生就能体悟到母亲的各种辛劳,为的是什么。对于第二自然段,主要是指导学生读好两个句子:(1)母亲所说的话;(2)儿子对母亲感念的有关句子。读好了这两个句子,再联系上下文,学生就能够进一步体会到母亲对爱子的惦念之情。而对于第三自然段,关键则在于引导学生抓住一些重要词语进行感悟。这些词语主要是“抚摸”“注視”等等。当然,要想准确理解这些词语所蕴含的深意,必须要将这些词语之间的联系点给找到。这样才能最终弄清楚:子女对母亲,正如小草对阳光一样,不能忘恩!有了这样一个基础,再指导学生读好段末的反问句和感叹句,这时学生对于文章所表达的感情就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多角度感受文本之美
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与其它训练一样,也需要我们教师能够针对性地采取一定的举措,尽可能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条件。那么,我们能够给学生提供怎样的条件呢?我认为,这需要我们综合各方面因素,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语感情境。当然,这种情境,要尽量做到浓郁一些。因为,这样的情境,不像教学其它教学内容,可以随意一些。而对于语感训练方面的情境营设,要尽量能够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起各种感官参与到相关课堂活动当中来,而这只有浓郁的语感情景才有可能做得到。
教学《台湾的蝴蝶谷》这一课,我设计了一个“品赏读背”环节。为此,我制作唯美的教学课件,给学生送上绚烂多彩的动感画面。在此基础上,再融之以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这样,就能够激起学生美的感受。在我引导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内容后,又引导他们对重要内容进行欣赏,对精彩部分进行品味。待这些完成之后,我又让他们自由选择他们最为喜欢的内容,一边仔细地去读一边认真地去想。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让他们在朗读中对蝴蝶翩翩起舞的生动画面,以及蝴蝶谷的迷人景象进行感悟,特别是在每年的春季的时候。这样,就能够激起学生内心对这样迷人之景的向往之情,并在此基础上升腾起对整个宝岛的热爱之情。
通过这样的设计,我发现,很多学生都被我所创设的活动感染了。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轻松地对课文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感悟,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情境的创设,也方便引导学生批文入境,从多个角度去感受这篇文章的语言之美。
三、抓住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实践当中,要训练学生的语感,一般情况下,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要注意采取由浅入深的渐进方式来进行。上述文字中,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谈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语感训练。接下来,我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谈谈这一问题。我们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还需要对他们进行思维层面的训练,特别是在形象思维方面。
从一定角度上来说,我们强调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最为关键的就是思维能力,其本身就是学生语言感受能力的一部分。为此,教学中,我们要自觉加强对学生这种思维能力的训练。结合到学生实际,我认为,可以从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方面入手。教学《蜗牛的奖杯》这一课,在学生完成初读之后,笔者就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情景展开联想。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让学生想象一下“很久很久以前”蜗牛的样子,体会其飞行的高超技艺。这样的设计,就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寓意的理解,从而活跃他们的思维。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语文来说,我们要训练学生语感,最为重要的要树立这三方面的意识,在这一基础上,再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郭金萍.建构理想的课堂.【J】教育情报参考,2007(4)
【2】曹慧.变中有守 守中有变【J】.江苏教育研究,2015(1A)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感培养 培养策略
随着人们对语文学科认识的提高,引导学生扎实学好语文,已成为全社会尤其是语文教师的共识。那么,我们该怎样引导学生扎实地开展语文学习呢?对于这样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而言,可以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解决方案。但是,无论怎么说,我们都要找到一个突破口。我认为,要想真正在教学实践中实现突破,培养学生的语感就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那么,就小学语文来说,我们又该怎样去做好学生语感的培养呢?
一、抓好词、句、段阅读,提高学生诵读能力
语感给人的感觉很抽象,自然,说到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就难免给人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但是,无论语感再抽象,要对学生进行训练,还是有一定的抓手的。也就是说,我们也是可以对其进行分析,也是可以通过实践去感受的。而我们要做到引导学生对其分析,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感受,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诵读来进行的。
那么,怎样去引导学生进行诵读呢?这离不开教师针对性的指导。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对文本的特色语言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品味。《母亲的恩情》一文的前三段是这一篇文章的重点之所在,可以说,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读好这三段内容,学生便能够借文悟诗。有了这样一个定位之后,我在教学的时候,采取了分段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对于第一自然段,重点是引导学生读好“夜深了,母亲……缝着”这一句。为了增强形象感,我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插图对当时的场景进行大胆的想象。通过对该段特别是对该句的反复诵读,学生就能体悟到母亲的各种辛劳,为的是什么。对于第二自然段,主要是指导学生读好两个句子:(1)母亲所说的话;(2)儿子对母亲感念的有关句子。读好了这两个句子,再联系上下文,学生就能够进一步体会到母亲对爱子的惦念之情。而对于第三自然段,关键则在于引导学生抓住一些重要词语进行感悟。这些词语主要是“抚摸”“注視”等等。当然,要想准确理解这些词语所蕴含的深意,必须要将这些词语之间的联系点给找到。这样才能最终弄清楚:子女对母亲,正如小草对阳光一样,不能忘恩!有了这样一个基础,再指导学生读好段末的反问句和感叹句,这时学生对于文章所表达的感情就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多角度感受文本之美
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与其它训练一样,也需要我们教师能够针对性地采取一定的举措,尽可能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条件。那么,我们能够给学生提供怎样的条件呢?我认为,这需要我们综合各方面因素,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语感情境。当然,这种情境,要尽量做到浓郁一些。因为,这样的情境,不像教学其它教学内容,可以随意一些。而对于语感训练方面的情境营设,要尽量能够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起各种感官参与到相关课堂活动当中来,而这只有浓郁的语感情景才有可能做得到。
教学《台湾的蝴蝶谷》这一课,我设计了一个“品赏读背”环节。为此,我制作唯美的教学课件,给学生送上绚烂多彩的动感画面。在此基础上,再融之以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这样,就能够激起学生美的感受。在我引导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内容后,又引导他们对重要内容进行欣赏,对精彩部分进行品味。待这些完成之后,我又让他们自由选择他们最为喜欢的内容,一边仔细地去读一边认真地去想。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让他们在朗读中对蝴蝶翩翩起舞的生动画面,以及蝴蝶谷的迷人景象进行感悟,特别是在每年的春季的时候。这样,就能够激起学生内心对这样迷人之景的向往之情,并在此基础上升腾起对整个宝岛的热爱之情。
通过这样的设计,我发现,很多学生都被我所创设的活动感染了。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轻松地对课文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感悟,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情境的创设,也方便引导学生批文入境,从多个角度去感受这篇文章的语言之美。
三、抓住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实践当中,要训练学生的语感,一般情况下,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要注意采取由浅入深的渐进方式来进行。上述文字中,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谈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语感训练。接下来,我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谈谈这一问题。我们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还需要对他们进行思维层面的训练,特别是在形象思维方面。
从一定角度上来说,我们强调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最为关键的就是思维能力,其本身就是学生语言感受能力的一部分。为此,教学中,我们要自觉加强对学生这种思维能力的训练。结合到学生实际,我认为,可以从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方面入手。教学《蜗牛的奖杯》这一课,在学生完成初读之后,笔者就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情景展开联想。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让学生想象一下“很久很久以前”蜗牛的样子,体会其飞行的高超技艺。这样的设计,就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寓意的理解,从而活跃他们的思维。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语文来说,我们要训练学生语感,最为重要的要树立这三方面的意识,在这一基础上,再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郭金萍.建构理想的课堂.【J】教育情报参考,2007(4)
【2】曹慧.变中有守 守中有变【J】.江苏教育研究,2015(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