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自发性空间实践为切入点,通过调研长沙历史街区居民自发进行的一系列空间实践活动,分析归纳这些自下而上的空间实践对历史街区景观所产生的影响,探讨自组织与他组织平衡的历史街区景观可持续营建之路。
关键词:历史街区景观;自发性空间实践;自下而上;可持续营建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2-00-03
1 自发性空间实践研究概述
自发性空间实践在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有学者在不断关注并进行相关研究,如伯纳德·鲁道夫斯基对群体自发聚集形成的传统聚落推崇备至,亚历山大提出以民众非正式建设为主导的行为模式语言,同时还有西村幸夫所介绍的有公众参与介入的社区营建模式以及《东京制造》中冢本由晴、贝岛桃代对由居民在严苛条件下建造出“建物”的探索等[1]。可见国外学者对自下而上的自组织空间实践的研究、关注程度。
在国内,到了21世纪,一些建筑师和学者也陆续开始关注隐蔽在快速城市化背后的自发性建造行为,如龙元教授对武汉汉正街的自发性建造的学术研究,“都市实践”对深圳城中村的自组织探究分析,清华大学王路教授对当代农村地域性建筑的自发建造研究以及与《东京制造》相应的《上海制造》等[2]。归纳可知,目前国内自发性空间实践研究主要成果如下:一是对自发性现象的解释,揭示自发性的积极作用与特点、逻辑内核与规律[3];二是从遗产保护的角度,提出关照历史街区的日常生活,以实现遗产的可持续发展[4];三是从街区的研究拓展到其他领域的剖析,如研究村落公共空间、城中村、工业类新农村建设、传统文化景观再现等等[5-7],从而不断丰富自发性空间实践涉及研讨范围。
2 自发性空间实践活动下的历史街区——长沙太平街区
2.1 太平街区简介
太平历史街区以太平主街为主轴,金线街、孚嘉巷、马家巷为西侧构架,太傅里、江宁里和西牌楼为东侧构架。街区内散布着许多古老的支街小巷,构成了传承至今的鱼骨状街区格局,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太平街历史街区民居错杂、街衢纵横的街巷格局和空间肌理保存较好,全面地反映了清末民初的長沙城市特色、传统风貌和地方性的居民生活。太平街历史街区有古朴的黑茶茶馆、斑驳的露天古戏台、巷口的街头家具、精巧的剪纸展馆……不难看出,它蕴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2 自发性营建实践
2.2.1 带要素——边界景观
边界在历史街区充当一种带状要素,一般是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交界处,且有一定的实质分隔作用,如墙、植物、围护结构等。随着交界区内各种自发性建造活动的发生,私密空间逐渐变得公共化,明显分割的空间界限也逐渐被打破,界限变得模糊。太平街区的边界主要表现在建筑立面和街道立面两方面[8]。
(1)功能复合。相对于原本单纯用于围合分割的硬性边界,太平街区内的边界功能形式随着居民的自发性营建变得丰富。在店铺门口,铺主会通过改变店铺边界的功能来吸引更多的顾客,并将其作为一个特色展示景观。例如,一些店面直接将其边界拓宽,并增加秋千、座椅,从而形成一个可以玩耍、交谈的空间;原本用于围合的建筑墙面被一些店家用绘画工具进行各种涂鸦,此时围绕建筑立面形成了一个有趣的艺术活动景观;在一些架空层公共空间内,也常常见到自由职业者展示自己的工作过程,吸引游客前来观赏……
(2)材质拼接。太平街区内的建筑大多数是灰白墙,色调较为统一。居民通过选用不同材质自发营建建筑边界,丰富了太平街区内建筑立面和沿街立面的表现形式。例如,大多数商家都会在店铺边界处建造不同材质表情的遮阳板、雨棚等灰空间,或使用木、石、金属等材料丰富立面;也会采用四季变化的植物改善建筑入口效果,软化水泥砖墙带来的硬性分割。(表1)
2.2.2 线要素——道路景观
道路是观光者、居民以及通行者频繁、偶然或有潜在可能沿之运动的轨迹。太平街区内的道路通常表现为由历史建筑两边限制,或宽敞或狭窄、不断延伸的形式,道路将整个历史街区各个要素组织、串联起来。人们沿着道路运动,同时观察街区和景观。由于近几年前来观光的游客不断增多,主道路两边的业态不断丰富并逐渐延伸到内部街道,对太平街内居民自发性建造活动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9]。(表2)
(1)植入新功能。观光者快速增加促进了新的功能空间的产生。居民开始自发在街道公共空间内置入许多景观元素来美化街道,丰富空间层次;街道两边常常被店铺摆上各种吸引人的商品,游客直接在门口消费而不必进到店铺内;有的街道两侧则成了居民的“停车带”。
(2)延伸旧功能。居民通过自发性建造将个人的生活空间延伸到街道公共空间内,以满足个人生活的需求,使整个历史街区的生活氛围变得浓厚。例如,在紧邻住宅的街道空间堆置私人物件,甚至临时搭建少量杂物间、晾衣架,扩大了居民私人空间的使用面积;在街道公共空间内放置桌椅、搭建雨棚以营造惬意的休憩空间。这些都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延伸与映射,观光者漫步在街区内部时,仿佛能感受到无数的生活碎片喷涌而出。
2.2.3 点要素——节点景观
节点是某一区域的重点,它一般是道路交叉口、一层架空空间、小型广场等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的空间,通常也是某一区域活力的集中点。(表3)
(1)并置于街区界面。并置于界面的节点空间一般位于界面外,但是与界面有一定的联系。沿着界面居民可以在室外自行加建休闲场所。
(2)独立于街区界面。街区建筑密度高,与道路关系密切,很难再置入像现代广场一类的大面积空间,因此节点空间通常为居民自行创建的“微广场”“口袋公园”,并辅以景观装饰。
(3)连续于架空空间。以原有界面为基础,将空中连廊、架空空间等营建空间连续于整个界面之中,使自建空间景观的界面能够与周边建筑融为一体。 3 自发性空间实践有利于历史街区可持续营建
以往,街区的自发性营建常常被设计师忽视,或因为“侵街”而被城市管理者诟病。但近年有学者研究指出其在营造场所精神、稳定社会文化结构、显现空间特征、传承非遗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基因上都具有积极作用。从太平街居民的实践也可以看出,自发性空间营建可以激发潜在的行为活动,产生新的交流,增添街区活力;可以丰富街区景观,传承非遗文化,较为完整地保护历史街区的文脉;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形成新的休憩交往空间,激发邻里互动交流,增添人情味。自发性空间实践对促进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一个城市的长期良性发展,本质上即是城市自组织更新与他组织控制过程的不断博弈与平衡,在这种动态发展变化之后,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可以长期有效运行的城市生活系统[10]。历史街区的改造更新是通过预先的设定进行宏观的操作,但在使用的过程中,设计无法把控微观层面的细微差异。自发性空间实践基于个体对空间的实际需求,是对设计中的不完善以及宏观层面所无法顾及的微观差异进行的修补,同时通过自发的措施及时对使用上的变动进行适应性调整。因而,自发性营建行为来自对使用环境的回应,是对设计的弥补,有利于历史街区可持续营建。
4 自发性空间实践运用的建议
内在关系的协调——自组织与他组织“度”的平衡:
历史街区的面貌是自组织与他组织不断博弈的动态呈现,不管是何方,如果介入的“度”没有把握好,都不能使历史街区营建可持续,所以要实现两者“度”的平衡:既不完全放手,由居民自发性建造,也不完全由政府专家指令性改造;而是由他组织引领更新的宏观方向,弹性规划,适度“多元化参与式”管控使用者,实现开放的自组织与限制的他组织的平衡优化,使居民有“度”的自发性建造。
具体来说,从政府专家层面看,针对具有不同级别不同公共性的空间,进行分层导控:对于街区“带要素”严格控制其边界,对于街区“点要素”空间制定改造导则。从居民层面看,成立民众的监督团体,发表意见,参与营建方案的制定,让有建造能力的居民对自己的房屋及景观进行微建造。建造中,要求居民自觉遵循自上而下的导控方针,将自发性营建纳入城市整体可持续发展设计当中;通过自省的方式反思行为是否符合历史的原真性原则,在此基础上,使居民的自主性发挥到最大程度。
5 结语
历史街区景观的可持续营建,应该全面保留其真实的历史遗存,保护构成城市历史风貌的多种因素,应该重视维护既有的街区生活方式,传承居民集體生活的历史记忆,这样才能使历史街区得到合理的保护和长期的发展。不同于城镇化运动浪潮下的城市建筑的雷同,“自发性”是促成街区生活多样性的根本动力,也给予了历史街区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在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寻找平衡点,保护、规范、管控城市历史街区内居民的自发性建造活动是历史街区景观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舒啸.基于自发性空间实践的历史街区更新设计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5:1-4.
[2] 卢健松.自发性建造视野下建筑的地域性[D].北京:清华大学,2009:6-10.
[3] 王中德,李兴霞,杜春兰.城市街巷空间自发性再设计现象的文化解析[J].中国园林,2018(12):103-106.
[4] 张帆,邱冰.自发性空间实践:大运河遗产保护研究的盲点——以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样本[J].中国园林,2014(2):22-27.
[5] 郭谦,李腾.自发性建造公共性——基于复杂适应理论的村落公共空间导控实践[J].小城镇建设,2017(7):107-115.
[6] 刘玮,胡纹.从“汶川模式”到“芦山模式”——灾后重建的自组织更新方法演进[J].城市规划,2015(9):27-32.
[7] 张子琪,徐丹华,王竹.浙北工业型村落的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更新策略探究[J].华中建筑,2018(1):6-10.
[8] 李腾.社区自发性建造的公共性及管控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7:110-112.
[9] 郝琛.胡同中自发性建造的形态机制解读——以大栅栏片区为例[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2:23-34.
[10] 黄子云,余翰武.城市街区自发空间的场所精神探寻[J].中外建筑,2011(6):65-67.
作者简介:邹阳(1984—),女,湖南长沙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环境艺术设计。
何玮(1975—),女,湖南长沙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历史建筑保护。
关键词:历史街区景观;自发性空间实践;自下而上;可持续营建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2-00-03
1 自发性空间实践研究概述
自发性空间实践在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有学者在不断关注并进行相关研究,如伯纳德·鲁道夫斯基对群体自发聚集形成的传统聚落推崇备至,亚历山大提出以民众非正式建设为主导的行为模式语言,同时还有西村幸夫所介绍的有公众参与介入的社区营建模式以及《东京制造》中冢本由晴、贝岛桃代对由居民在严苛条件下建造出“建物”的探索等[1]。可见国外学者对自下而上的自组织空间实践的研究、关注程度。
在国内,到了21世纪,一些建筑师和学者也陆续开始关注隐蔽在快速城市化背后的自发性建造行为,如龙元教授对武汉汉正街的自发性建造的学术研究,“都市实践”对深圳城中村的自组织探究分析,清华大学王路教授对当代农村地域性建筑的自发建造研究以及与《东京制造》相应的《上海制造》等[2]。归纳可知,目前国内自发性空间实践研究主要成果如下:一是对自发性现象的解释,揭示自发性的积极作用与特点、逻辑内核与规律[3];二是从遗产保护的角度,提出关照历史街区的日常生活,以实现遗产的可持续发展[4];三是从街区的研究拓展到其他领域的剖析,如研究村落公共空间、城中村、工业类新农村建设、传统文化景观再现等等[5-7],从而不断丰富自发性空间实践涉及研讨范围。
2 自发性空间实践活动下的历史街区——长沙太平街区
2.1 太平街区简介
太平历史街区以太平主街为主轴,金线街、孚嘉巷、马家巷为西侧构架,太傅里、江宁里和西牌楼为东侧构架。街区内散布着许多古老的支街小巷,构成了传承至今的鱼骨状街区格局,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太平街历史街区民居错杂、街衢纵横的街巷格局和空间肌理保存较好,全面地反映了清末民初的長沙城市特色、传统风貌和地方性的居民生活。太平街历史街区有古朴的黑茶茶馆、斑驳的露天古戏台、巷口的街头家具、精巧的剪纸展馆……不难看出,它蕴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2 自发性营建实践
2.2.1 带要素——边界景观
边界在历史街区充当一种带状要素,一般是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交界处,且有一定的实质分隔作用,如墙、植物、围护结构等。随着交界区内各种自发性建造活动的发生,私密空间逐渐变得公共化,明显分割的空间界限也逐渐被打破,界限变得模糊。太平街区的边界主要表现在建筑立面和街道立面两方面[8]。
(1)功能复合。相对于原本单纯用于围合分割的硬性边界,太平街区内的边界功能形式随着居民的自发性营建变得丰富。在店铺门口,铺主会通过改变店铺边界的功能来吸引更多的顾客,并将其作为一个特色展示景观。例如,一些店面直接将其边界拓宽,并增加秋千、座椅,从而形成一个可以玩耍、交谈的空间;原本用于围合的建筑墙面被一些店家用绘画工具进行各种涂鸦,此时围绕建筑立面形成了一个有趣的艺术活动景观;在一些架空层公共空间内,也常常见到自由职业者展示自己的工作过程,吸引游客前来观赏……
(2)材质拼接。太平街区内的建筑大多数是灰白墙,色调较为统一。居民通过选用不同材质自发营建建筑边界,丰富了太平街区内建筑立面和沿街立面的表现形式。例如,大多数商家都会在店铺边界处建造不同材质表情的遮阳板、雨棚等灰空间,或使用木、石、金属等材料丰富立面;也会采用四季变化的植物改善建筑入口效果,软化水泥砖墙带来的硬性分割。(表1)
2.2.2 线要素——道路景观
道路是观光者、居民以及通行者频繁、偶然或有潜在可能沿之运动的轨迹。太平街区内的道路通常表现为由历史建筑两边限制,或宽敞或狭窄、不断延伸的形式,道路将整个历史街区各个要素组织、串联起来。人们沿着道路运动,同时观察街区和景观。由于近几年前来观光的游客不断增多,主道路两边的业态不断丰富并逐渐延伸到内部街道,对太平街内居民自发性建造活动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9]。(表2)
(1)植入新功能。观光者快速增加促进了新的功能空间的产生。居民开始自发在街道公共空间内置入许多景观元素来美化街道,丰富空间层次;街道两边常常被店铺摆上各种吸引人的商品,游客直接在门口消费而不必进到店铺内;有的街道两侧则成了居民的“停车带”。
(2)延伸旧功能。居民通过自发性建造将个人的生活空间延伸到街道公共空间内,以满足个人生活的需求,使整个历史街区的生活氛围变得浓厚。例如,在紧邻住宅的街道空间堆置私人物件,甚至临时搭建少量杂物间、晾衣架,扩大了居民私人空间的使用面积;在街道公共空间内放置桌椅、搭建雨棚以营造惬意的休憩空间。这些都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延伸与映射,观光者漫步在街区内部时,仿佛能感受到无数的生活碎片喷涌而出。
2.2.3 点要素——节点景观
节点是某一区域的重点,它一般是道路交叉口、一层架空空间、小型广场等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的空间,通常也是某一区域活力的集中点。(表3)
(1)并置于街区界面。并置于界面的节点空间一般位于界面外,但是与界面有一定的联系。沿着界面居民可以在室外自行加建休闲场所。
(2)独立于街区界面。街区建筑密度高,与道路关系密切,很难再置入像现代广场一类的大面积空间,因此节点空间通常为居民自行创建的“微广场”“口袋公园”,并辅以景观装饰。
(3)连续于架空空间。以原有界面为基础,将空中连廊、架空空间等营建空间连续于整个界面之中,使自建空间景观的界面能够与周边建筑融为一体。 3 自发性空间实践有利于历史街区可持续营建
以往,街区的自发性营建常常被设计师忽视,或因为“侵街”而被城市管理者诟病。但近年有学者研究指出其在营造场所精神、稳定社会文化结构、显现空间特征、传承非遗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基因上都具有积极作用。从太平街居民的实践也可以看出,自发性空间营建可以激发潜在的行为活动,产生新的交流,增添街区活力;可以丰富街区景观,传承非遗文化,较为完整地保护历史街区的文脉;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形成新的休憩交往空间,激发邻里互动交流,增添人情味。自发性空间实践对促进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一个城市的长期良性发展,本质上即是城市自组织更新与他组织控制过程的不断博弈与平衡,在这种动态发展变化之后,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可以长期有效运行的城市生活系统[10]。历史街区的改造更新是通过预先的设定进行宏观的操作,但在使用的过程中,设计无法把控微观层面的细微差异。自发性空间实践基于个体对空间的实际需求,是对设计中的不完善以及宏观层面所无法顾及的微观差异进行的修补,同时通过自发的措施及时对使用上的变动进行适应性调整。因而,自发性营建行为来自对使用环境的回应,是对设计的弥补,有利于历史街区可持续营建。
4 自发性空间实践运用的建议
内在关系的协调——自组织与他组织“度”的平衡:
历史街区的面貌是自组织与他组织不断博弈的动态呈现,不管是何方,如果介入的“度”没有把握好,都不能使历史街区营建可持续,所以要实现两者“度”的平衡:既不完全放手,由居民自发性建造,也不完全由政府专家指令性改造;而是由他组织引领更新的宏观方向,弹性规划,适度“多元化参与式”管控使用者,实现开放的自组织与限制的他组织的平衡优化,使居民有“度”的自发性建造。
具体来说,从政府专家层面看,针对具有不同级别不同公共性的空间,进行分层导控:对于街区“带要素”严格控制其边界,对于街区“点要素”空间制定改造导则。从居民层面看,成立民众的监督团体,发表意见,参与营建方案的制定,让有建造能力的居民对自己的房屋及景观进行微建造。建造中,要求居民自觉遵循自上而下的导控方针,将自发性营建纳入城市整体可持续发展设计当中;通过自省的方式反思行为是否符合历史的原真性原则,在此基础上,使居民的自主性发挥到最大程度。
5 结语
历史街区景观的可持续营建,应该全面保留其真实的历史遗存,保护构成城市历史风貌的多种因素,应该重视维护既有的街区生活方式,传承居民集體生活的历史记忆,这样才能使历史街区得到合理的保护和长期的发展。不同于城镇化运动浪潮下的城市建筑的雷同,“自发性”是促成街区生活多样性的根本动力,也给予了历史街区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在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寻找平衡点,保护、规范、管控城市历史街区内居民的自发性建造活动是历史街区景观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舒啸.基于自发性空间实践的历史街区更新设计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5:1-4.
[2] 卢健松.自发性建造视野下建筑的地域性[D].北京:清华大学,2009:6-10.
[3] 王中德,李兴霞,杜春兰.城市街巷空间自发性再设计现象的文化解析[J].中国园林,2018(12):103-106.
[4] 张帆,邱冰.自发性空间实践:大运河遗产保护研究的盲点——以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样本[J].中国园林,2014(2):22-27.
[5] 郭谦,李腾.自发性建造公共性——基于复杂适应理论的村落公共空间导控实践[J].小城镇建设,2017(7):107-115.
[6] 刘玮,胡纹.从“汶川模式”到“芦山模式”——灾后重建的自组织更新方法演进[J].城市规划,2015(9):27-32.
[7] 张子琪,徐丹华,王竹.浙北工业型村落的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更新策略探究[J].华中建筑,2018(1):6-10.
[8] 李腾.社区自发性建造的公共性及管控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7:110-112.
[9] 郝琛.胡同中自发性建造的形态机制解读——以大栅栏片区为例[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2:23-34.
[10] 黄子云,余翰武.城市街区自发空间的场所精神探寻[J].中外建筑,2011(6):65-67.
作者简介:邹阳(1984—),女,湖南长沙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环境艺术设计。
何玮(1975—),女,湖南长沙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历史建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