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NQ框架的高精度异构无预选框检测模型实现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jkdhfjkhasdjklfh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深度卷积网络的参数量及计算量过大,多尺度目标检测网络难以快速高精度地部署在许多资源及功耗受限的平台上.为解决此问题,本文基于Python productivity for ZYNQ(PYNQ)框架实现了无预选框检测模型CTiny的IP核设计及异构系统架构部署.首先,提出在卷积核中分段量化整体缩放系数的方式,使得预训练的高精度算法低损地部署于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上;其次,基于PYNQ框架实现了CTiny模型的系统搭建,包含ResNet主干网络、反卷积网络和分支检测网络;最后,将图片预处理及后处理等耗时计算从串行的ARM端移入并行的FPGA中,进一步缩减了总处理时长.实验结果表明:在PYNQ-Z2开发板上部署CTiny模型后,本文所提量化方式在公开光学遥感数据集NWPU VHR-10的平均检测精度达到81.60%,相较于截断量化提升了14.27%,实现了部署精简无预选框检测网络的精度低损耗的需求,且后处理的处理时长由ARM端的9.228 s缩减为了FPGA端的0.008 s,提高了检测模型的速度.
其他文献
目的 提高电化学射流(Jet-ECM)加工纯铜工件的加工稳定性和表面质量,并分析材料去除机理.方法 采用基于磷酸基的酸性钝化电解液.该酸性钝化电解液采用磷酸为黏膜生成剂,乙醇为润湿剂,苯并三氮唑(BTA)为腐蚀抑制剂,醋酸铵和乳酸为表面氧化物去除剂.分别通过极化曲线,阻抗测试揭示磷酸溶液中黏膜层的生成机理,并通过循环伏安曲线(CV)对乙醇和BTA的反应机理进行研究.结果 提高磷酸浓度有利于形成厚实的黏膜层,提高表面质量.乙醇能够提高电解液的润湿性,促进电解产物的排出.同时乙醇在Jet-ECM加工过程中具有
目的 合成一种二苯乙酮咪唑啉季铵盐(PPLB)化合物,研究其在0.5 mol/L HCl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探讨其吸附动力学过程及可能的缓蚀机制.方法 以有机胺、硬脂酸、苯乙酮和氯化苄等为原料,经脱水环化、曼尼希反应和季铵化制备季铵盐.通过腐蚀失重、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电化学阻抗和表面形貌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二苯乙酮咪唑啉季铵盐在HCl介质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结果 HCl溶液中PPLB对碳钢具有优异的缓蚀性能,缓蚀效率随浓度和介质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353 K下,PPLB添加量为4.8×10
目的 探讨环境温度对陶瓷-金属多层涂层冲击损伤的影响,获得不同温度条件下涂层的冲击损伤特征,揭示陶瓷-金属涂层在温度与循环冲击共同作用下的失效机理,为多层涂层的设计和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首先使用可调温度的速度控制型单颗粒循环冲击设备,对陶瓷-金属多层涂层在不同温度(35、200、350、500℃)下进行垂直冲击试验.采用白光干涉仪、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冲击坑的形貌和微观结构,结合不同温度时涂层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来分析其损伤机理.结果 温度较低(35、200℃)时,圆周裂纹是涂层的主要损伤形式,涂层冲击
目的 研究12Cr1MoV焊接接头在NaOH溶液中的应力腐蚀裂纹扩展行为及机理.方法 采用三点弯加载的方法,对不同初始应力强度因子(40、50、60 MPa·mm1/2)条件下的12Cr1MoV焊接接头在NaOH溶液(80℃、质量分数为20%)中的应力腐蚀裂纹扩展行为进行研究,使用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方法,分析应力腐蚀裂纹扩展路径和断口形貌.结果 接头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随着初始应力强度因子的增大而增大,最高达到11.189?10–7 mm/s,但增大的趋势逐渐减缓.应力腐蚀裂纹呈树枝状扩
目的 采用等离子喷涂在铜合金B10表面制备了3种配比的Al2O3-TiO2复合陶瓷涂层,以研究复合陶瓷涂层电绝缘处理对10CrNiCu-B10电偶对腐蚀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等对复合涂层进行了表征分析,将不同Al2O3/TiO2配比的复合陶瓷涂层串联在B10与10CrNiCu钢之间,组成电偶对,将电偶对及对比试样浸泡在3.5%NaCl溶液中,测定了电偶对和对比试样中10CrNiCu钢的失重、电位、电化学阻抗谱.结果 复合涂层主要由α-Al2O3和γ-Al2O3两种
目的 探究扫描电子束作用下立方晶格金属表面凸起的温度随扫描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 以铣削加工后的立方晶格金属试样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剖析表面凸起形状和一维热传导模型,采用理论和抛光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电子束能量密度、电子束作用时间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并通过仿真软件建立不同材料属性、凸起形状影响下的温升曲线.结果 铣削表面的凸起形状可简化为圆锥形、半椭圆形和半球形,表面凸起的温度受到电子束能量密度、电子束作用时间以及起伏形貌参数比三个因素影响.凸起温升速率与材料导热性能正相关,当起伏的温度高于熔点
目的 减少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制孔的表面缺陷.方法 通过对芳纶纤维复合材料进行钻削试验,研究钻削过程中刀具的作用机理.通过不同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对制孔入口表面缺陷和孔内壁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研究制孔过程中的缺陷损伤,并进行相关评定.通过改变装夹工艺方式,研究装夹工艺系统的刚度对制孔表面缺陷的影响.结果 切削速度与进给速度对制孔表面缺陷的影响较大,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不断增大,孔径入口撕裂区域面积增大,孔径周围毛刺分布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大,切削力总体呈减少趋势.试验表明,切削速度为62.83
目的 通过模拟钢基体表面电火花沉积钨涂层过程中的熔池区域温度场变化及其残余应力分布,以便更好地理解电火花沉积钨涂层的工艺过程,得到钨涂层成膜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和残余应力形成机制.方法 采用电极低速旋转与上下点动相结合的电火花沉积工艺,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沉积顺序,在钢基体表面均匀制备抗烧蚀钨涂层.同时,采用ANSYS仿真软件对该工艺制备的钨涂层的温度场和残余应力进行模拟与仿真.结果 采用高斯热源模型较好地模拟出了电火花沉积钨涂层过程中熔池区域的温度场分布,并在此基础上,将温度场分布数据作为应力分析的载荷,导
SiC纤维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抗氧化特性,是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关键原材料之一.在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及实际服役过程中,均需对SiC纤维进行高温热处理.为了获得SiC纤维在高温工艺过程及高温服役过程中的性能变化规律,通过对SiC纤维进行高温氩气和空气环境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对SiC纤维拉伸性能及微观形貌等的影响,并对支撑纤维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进行了分析.将国产二代SiC纤维分别置于1000℃的氩气环境和空气环境热处理30 h,并采用纤维电子强力仪测试了纤维的拉伸性能;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
传统无线通信传输和网络接入依赖射频通信技术.随着海量移动设备涌入,频谱资源匮乏、移动设备电能受限等问题对新一代物联网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通过融合传统无线射频通信技术与新型可见光通信技术,构建一种基于可见光信息能量同传(simultaneous lightwave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LIPT)的混合可见光/射频协作通信系统.为了建立可见光信源与远距离目的端之间的有效通信连接,考虑在光源的覆盖范围内存在一个随机移动的离网中继;通过中继转发,可将端到端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