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青藏铁路通车,准确地说是通车前,神奇的雪域高原西藏,就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媒体追逐的对象。但到目前为止,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形形色色的媒体、形形色色的企业拿西藏说事,准确地说只是拿青藏铁路来说事,走一走青藏铁路,感受一下西藏独特的文化内涵,如此而已。很遗憾,我没有看到更深层的动作,像嫁接在西藏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基础上的大手笔。换言之,全国人民拿西藏说事,只不过停留在满足了一下对神奇高原好奇心的初级层次上,而西藏作为青藏铁路最大的受益方,除了要积极地利用青藏铁路通车带来的各方面关注,扩大自己的影响外,还应当积极考虑用产品的形式,对资源进行可持续开发。当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各界的努力,把青藏高原开发成为一个品牌的源泉、思想的高地以及与世界沟通的平台。
西藏不缺乏资源;而且,西藏所拥有的,恰恰是最纯正、最独特的稀有资源。无论是能歌善舞的西藏同胞、无处不在的藏传佛教,还是瑰丽奇特的高原风景,集宗教、人文、风光于一体,是世界第三极独一无二的体验,举世无双。谁听说过西藏存在假冒伪劣的旅游资源?这样的一个资源平台,既可以“自主开发”出一系列产品,也同样可以与其他企业、品牌、产品嫁接,实现强强联合与互补。
前些年,继成功推出钻石手机后,TCL曾派出一彪人马到西藏汲取灵感。虽然没有什么下文,但是,笔者对于万明坚的前瞻性,还是相当佩服的。其实,又有多少艺术人才,对西藏怀着圣地般的崇拜,希望到这里来汲取创作的灵感,甚至是人生的指引呢?无论是珠穆朗玛,还是布达拉宫;无论是可可西里,还是索南达杰,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没有和企业、产品有效地建立联系,没有被开发利用起来。
其实,有谁敢说这些文化资源的价值,比起超级女声,比起李宇春要逊色呢?当然,要把这些资源开发起来,并非一日之功,但也并非遥不可及。
我们不妨以云南为例。在笔者看来,云南是近年来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从而推动旅游及至全世界范围内影响的提高,甚至包括产品的升值的一个典型。
在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与独特性方面,云南与西藏有相似之处,或者说双方存在相互借鉴的可能性。杨丽萍的《云南印象》不仅在国内引起极大关注,而且还到美国百老汇巡演百场;云南的原生态文化与杨丽萍本人的艺术天赋相结合,经过专门的包装,自然就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
我们再看看云南特产普洱茶的升值过程。无论是马帮千里迢迢进北京,还是清朝普洱茶天价拍卖以及全国范围内的普洱茶“健康”、“投资”概念的炒作,几年时间里普洱茶价格上涨几倍,原本奄奄一息的普洱茶加工到销售整条产业链也因此起死回生。
前者,使云南的影响扩大到海外;后者,则惠及整个产业链。这些,都是文化资源与具体产品进行嫁接的“成功营销”例证。
近年来,城市营销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这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使得城市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城市领导人需要明确发展方向和突出优势。西藏的资源优势,如何与具体的产品,无论是文化艺术产品,还是具体的特色产品相互结合、相互衬托?云南是西藏学习的一个榜样。
其实,就像杨丽萍的云南印象投资来自北京,普洱茶的炒作起于台湾、香港和广东等地一样,笔者并不反对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拿西藏说事”。甚至应该预见到,拿西藏说事,对于创造品牌影响力,对于中国与世界的沟通,都完全可能是一个极好的桥梁和平台。因为西藏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不仅属于中国,也同样属于全世界。中国企业某些程度上可以通过西藏实现“走出去”,而外国品牌也可以通过西藏“走进来”。现在,需要西藏方面以及有关有识之士所做的,不是具体的旅游开发计划,而是为西藏制定这样一个发展计划,不断强化西藏的优势:西藏,是品牌的源泉,思想的高地,与世界沟通的平台。
西藏不缺乏资源;而且,西藏所拥有的,恰恰是最纯正、最独特的稀有资源。无论是能歌善舞的西藏同胞、无处不在的藏传佛教,还是瑰丽奇特的高原风景,集宗教、人文、风光于一体,是世界第三极独一无二的体验,举世无双。谁听说过西藏存在假冒伪劣的旅游资源?这样的一个资源平台,既可以“自主开发”出一系列产品,也同样可以与其他企业、品牌、产品嫁接,实现强强联合与互补。
前些年,继成功推出钻石手机后,TCL曾派出一彪人马到西藏汲取灵感。虽然没有什么下文,但是,笔者对于万明坚的前瞻性,还是相当佩服的。其实,又有多少艺术人才,对西藏怀着圣地般的崇拜,希望到这里来汲取创作的灵感,甚至是人生的指引呢?无论是珠穆朗玛,还是布达拉宫;无论是可可西里,还是索南达杰,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没有和企业、产品有效地建立联系,没有被开发利用起来。
其实,有谁敢说这些文化资源的价值,比起超级女声,比起李宇春要逊色呢?当然,要把这些资源开发起来,并非一日之功,但也并非遥不可及。
我们不妨以云南为例。在笔者看来,云南是近年来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从而推动旅游及至全世界范围内影响的提高,甚至包括产品的升值的一个典型。
在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与独特性方面,云南与西藏有相似之处,或者说双方存在相互借鉴的可能性。杨丽萍的《云南印象》不仅在国内引起极大关注,而且还到美国百老汇巡演百场;云南的原生态文化与杨丽萍本人的艺术天赋相结合,经过专门的包装,自然就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
我们再看看云南特产普洱茶的升值过程。无论是马帮千里迢迢进北京,还是清朝普洱茶天价拍卖以及全国范围内的普洱茶“健康”、“投资”概念的炒作,几年时间里普洱茶价格上涨几倍,原本奄奄一息的普洱茶加工到销售整条产业链也因此起死回生。
前者,使云南的影响扩大到海外;后者,则惠及整个产业链。这些,都是文化资源与具体产品进行嫁接的“成功营销”例证。
近年来,城市营销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这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使得城市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城市领导人需要明确发展方向和突出优势。西藏的资源优势,如何与具体的产品,无论是文化艺术产品,还是具体的特色产品相互结合、相互衬托?云南是西藏学习的一个榜样。
其实,就像杨丽萍的云南印象投资来自北京,普洱茶的炒作起于台湾、香港和广东等地一样,笔者并不反对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拿西藏说事”。甚至应该预见到,拿西藏说事,对于创造品牌影响力,对于中国与世界的沟通,都完全可能是一个极好的桥梁和平台。因为西藏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不仅属于中国,也同样属于全世界。中国企业某些程度上可以通过西藏实现“走出去”,而外国品牌也可以通过西藏“走进来”。现在,需要西藏方面以及有关有识之士所做的,不是具体的旅游开发计划,而是为西藏制定这样一个发展计划,不断强化西藏的优势:西藏,是品牌的源泉,思想的高地,与世界沟通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