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光辉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对欧洲古典建筑的回顾,再度畅享于带给我们的建筑盛宴之际,总结其艺术形式的特征,并剖析形成的根源与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关键词】欧洲古典建筑 发展历程 建筑风格
  1.序言
  建筑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忠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宗教和艺术的发展脉络,保存了许多文字无法记录的珍贵史料。欧洲古典建筑历经千年的发展,形成独立和完整的体系。设计理论与建筑技术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至今这些传世之作,成为了许多艺术家、设计师们的灵感源泉。
  2.欧洲古典建筑发展历程
  2.1古希腊、古罗马建筑
  古希腊建筑以神庙为主要类型。柱式体系是其精华所在,人体的比例之美成了制衡建筑的标准。经典的多立克和爱奥尼柱式体现了男性的雄健和女性的柔美,为建筑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代表作有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等。后来的古罗马建筑继承了古希腊的建筑形制并有所发展,柱式的种类由3种变为5种。并成功研制了罗马混凝土这种建材,创造出拱、穹、穹窿等建筑结构。代表作有罗马的万神庙等。
  2.2 中世纪建筑
  2.2.1拜占庭建筑
  受早期基督教艺术和罗马建筑的影响,并融入东方艺术。建筑的穹顶有如古罗马的万神庙。内部精美的装饰则体现了阿拉伯和埃及的手工技艺。代表作有土耳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等。
  2.2.2罗曼建筑
  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建筑以半圆拱为特征,在拱顶上做了许多新的尝试,为日后哥特式建筑发展奠定了基础。代表作有意大利比萨主教堂建筑群等。
  2.2.3哥特建筑
  ll世纪起源于法国,建筑结构采用了十字拱顶、尖拱、肋拱、飞扶壁等,与建筑风格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筑外形极具动感,有冲入云霄之感。代表作有法国巴黎圣母院等。
  2.3 15~18世纪建筑
  2.3.1 文艺复兴建筑
  15世纪产生于意大利,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重新采用古希腊与罗马时期的建筑要素。代表作有佛罗伦萨花之圣母教堂等。
  2.3.2 巴洛克建筑
  是在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他的出现打破了建筑、雕刻与绘画的界限,追求戏剧性效果。代表作有罗马的圣彼德大教堂等。
  2.3.3古典主义建筑
  兴起于l7~l8世纪的法国,其特征是纯粹简单的数学和几何结构,讲求运用“纯正”的古希腊与罗马建筑风格。代表作有法国的卢浮宫等。
  2.3.4洛可可建筑
  兴起于18世纪,本身更多的运用于室内装饰艺术。其特征是喜欢运用类似蚌壳、漩涡等曲线形图案,并涂以金、白、粉红、粉绿等娇艳色彩。代表作有法国凡尔赛宫的镜厅等。
  2.4 19世纪建筑
  2.4.1浪漫主义建筑
  流行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极力推崇中世纪的艺术风格。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代表作有英国议会大厦等。
  2.4.2新古典主义建筑
  又称古典复兴建筑,采用严谨的古希腊、罗马形式一种建筑风格。采用这种风格的建筑主要是国会、法院、剧场等公共和纪念性建筑。代表作有英国的大不列颠博物馆等。
  2.4.3折衷主义建筑
  是十九世纪上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建筑师任意模仿或自由组合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他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代表作有法国巴黎歌剧院等。
  3.欧洲古典建筑特点
  3.1欧洲古典建筑多选用大理石、天然混凝土等。石材特有的肌理细腻、粗狂,极富表现力;整体凝重、大气,符合了西方人的艺术审美追求,且寿命是其他建筑材料无法比拟的。
  3.2西方古典建筑以夸张的造型和撼人的尺度展示建筑的崇高。精密的几何比例,充满张力的穹窿与尖拱,无论何种风格的建筑皆显示出与自然对立的气势,引发人们亢奋、皈依等审美情绪。
  3.3西方建筑在空间序列上采用向上高而垂直的方式,这反映了西方人崇拜宗教的狂热,给人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3.4欧洲古典建筑起源于古希腊与罗马建筑,本质上有着统一的风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在局部、比例和空间布局、装饰等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同时代和地区的建筑都具有强烈时代特征与地域性民族特色。
  4.结语
  在欧洲古典建筑的发展中,从古代的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到近代的折中主义建筑跨越了几千年的时间,形成了传承有序的递进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了欧洲古典建筑发展上的遵从与突破。传世的经典建筑风格对世界近现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当代许多艺术家、设计师们的灵感源泉。对整个世界建筑文明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焦铭起,彭飞. 欧洲古典时代的建造与文化[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04
  [2]罗小未,蔡琬英.外国建筑历史图说[M].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5.03
  [3](美)特拉享伯格,(美)海曼 著,王贵祥 等译.西方建筑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06
  [4]高红星.希腊的建筑艺术[J].美术大观. 2008.11
  [5](荷)仲尼斯等著;何可人 译. 古典主义建筑--秩序的美学[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09
其他文献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客观性,即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联系具普遍性和多样性。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双边活动,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是千丝万缕。所以对教学这一活动,我们应该坚持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教师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为了上好一堂课,教师功在课下却绝不能少下。教师不仅要融会贯通各个相关学科知识,还要多方联系,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教育活
期刊
【摘要】数学的整个教学过程离不开数学作业的设计和批改,学生高效率完成数学作业是提高数学成绩的一个有效手段,也是检测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的数学作业设计也要与时俱进,作出调整,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作业 设计 探究  数学的整个教学过程离不开数学作业的设计和批改,学生高效率完成数学作业是提高数学成绩的一个有效手段,也是检测教师
期刊
【摘要】萧红的《小城三月》中翠姨这一形象和《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这里笔者主要从人物描写、情节设置和艺术手法方面进行分析,剖析其中的深刻内涵以及一窥萧红的创作初衷。  【关键字】 林黛玉 红楼梦 小城三月 萧红  读萧红的《小城三月》之时,我总是会想到中国古典的那一类才子佳人的小说,文雅、压抑而伤怀。在这里,萧红的文笔没有《呼兰河传》《生死场》中那种粗粝的质感,反而流露出一种哀婉的优
期刊
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导入”,是老师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为进入新课而讲述的一段简要而有吸引力的话,是一堂课的开场白和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本堂课学习的准备阶段。巧妙的导入,如同乐章的“前奏”,小说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起着安定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把握学习目标,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等作用,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
期刊
建构主义认为:人认识的本质是认识主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自己的经验,能动地构建对客体的认识。数学建构观的三个主要观点是:(1)数学学习是认识主体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学生是构建活动的行为主体。教师应让学生主动参与构建过程,而不能反客为主,把学生作为被“灌输”的“容器”。(2)构建过程依赖于各认识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学生将通过各自的经验,经过不尽相同的“同化”或“顺应”过程,构建起新的可以容纳新
期刊
【摘要】古语说:“亲其师 ,信其道。”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变得轻松愉快而且卓有成效。本文通过笔者从事多年班主任的实践经验出发,阐述了教育教学工作中关爱学生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做法。  【关键词】班主任 学生 爱 教育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发育最迅速、发展最宝贵、最富有特色的时期,这个时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学生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会担心
期刊
摘要:红苗的民族元素为我们进行新型的包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材料和创作源泉,我们需要对这些元素进行提炼,并结合先进的包装设计理念进行创新。成功的包装设计一定都是以视觉信息传达为基础所产生的,包装设计就要选取表达能力强、最能传达产品信息,具有典型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的视觉装饰元素来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准确的通过包装,把产品的信息传达给消费者。  关键词:红苗图案 民族元素 形式语言 包装设计  网络促
期刊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型轿车的拥有量逐年增加。人们对汽车如何安全驾驶,如何对自己的爱车进行保养以及对汽车常见的问题进行维修等问题越来越重视。本文就当前的这些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并提出了一些驾驶要领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与保养措施。  【关键词】安全驾驶 维修 保养 方法  一、掌握正确的驾驶方法,去除不良的驾驶习惯  1.学会正确的汽车起动方式,尽可能避免发动机长时间空转 
期刊
【摘要】教学目标是一个完整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编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案中体现得不够充分甚至不够准确的现象时有发生。从教学目的到教学目标,反映了人们对课堂教学有了再认识。本文试从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比较入手,阐述新课程标准下编制教学目标的认识。  【关键词】新课改理论 三维教学目标 目标制定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比较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下称新课
期刊
【摘要】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如何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如痴如醉地享受语文教学的乐趣是本文论述的内容,本文从利用小组改善课堂的人文环境、利用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口试改变学生的考核习惯三方面论述如何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关键词】语文教学 改变模式 探究  “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使教师在语文课上不断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创造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