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因数学而精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1A2B3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主要涵盖基础性的数学知识和培养逻辑思维的发散问题练习,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分析能力,为其今后在理科性学习中打下基础。相较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数学教学中学生常常和数字打交道,容易让学生感到单一和枯燥,同时数学问题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综合性的考量,很多孩子觉得问题过于抽象很难理解。如果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就可以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对生活中问题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小学生;数学教学
  
  数学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是一切理科教学的基础工具学科,但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很难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只是因为学生对生活中的各个原理的观察力还偏弱,所以无法发现这些数学原理应用的渠道。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正是需要启发学生去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自己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又能让学生体验到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热情。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善于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授课过程中多联系生活实际,将枯燥的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他们的身边,带领学生领略到数学世界的魅力所在。
  一、 将数学课堂延伸到生活当中
  教学不应只限定在教室里面才能够进行,事实上在生活中处处都可以成为开展数学教学的“教室”。数学教师在生活中发现有关数学的小问题,都可以尝试让学生去解决,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试卷上的问题,可以给学生带来满足感,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自信心。
  例如,在组织春游的时候,每个学生都会带一些食物,学生先记住自己食物上找到参考零售价,教师随便报出一个数字,根据参考价相加后得到这个数字的学生要快速地抱在一起,没有在规定时间找到伙伴的同学就要被淘汰。被淘汰的学生还是可以继续参与游戏,安排他们围在旁边帮老师检查抱在一起的同学金额对不对。这样即使被淘汰了,学生依然可以参与到游戏中,练习加法运算。通过反复练习这个游戏,数学教师可以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与学生一起游戏,缩短师生的距离感。游戏本身还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加减法的算法使用,提高运算的速度,将教学练习自然而然的融入进了游戏当中,学生脱离了教室压抑的教学氛围,参与热情更高,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有些孩子玩着玩着就找到了诀窍,算起题来的速度越来越快,作为裁判的学生虽然算得慢了点,但是准确率却提高了。在这样自然又愉快的氛围下,孩子们不仅练习到了课堂上学习到的加减法算法内容,还体会到了数学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让数学课程不再是平日里书本上单一枯燥的数字,而是真正成了孩子们生活中的游戏伙伴。即使这次春游结束了,这个游戏缺并不会结束,孩子们还是可以在课间休息时一起玩这个游戏。而数学教师也可以时常参与到学生的游戏中去,随时更新游戏的玩法,把加减乘除都融入游戏里去,真正将数学课堂延伸到了学生的生活当中。
  总有部分家长和学生觉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性太小了,好像除了买东西要算算钱数就根本用不上数学知识了。这是对数学教学极大的误解,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数学并不只是简单的加减乘除,其中蕴含的逻辑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随处可见的。除了设计游戏,数学教师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和生活中细节有关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排水井盖大多是圆形的?为什么停车牌是三角形的?为什么抄近道的时候要直着走?这些问题其实都有应用到数学知识,只是太过司空见惯了,被认為是常识性的问题了,所以学生就忽略掉这些生活细节了。数学教师应当去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类的问题,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数学问题的观察力和探究力,这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 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气氛
  生活化的教学气氛是指让学生在相对轻松自然的氛围下学习数学知识,这不仅能够减轻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心理压力,还能够有效的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分析思路,加强师生间和同学间相互的交流。在数学问题上,很多问题都不是单一的解题思路,虽然有最有效最快速的解题方法,但其他的方式也并不是错误的。例如三角形的经典练习题,两个三角形组合在一起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图中有多少个角?通常最快速的解题思路是先找出一个的角,然后找出两个角组合在一起的角,最后角数相加得到答案。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直接讲出解题思路,孩子们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但同时也阻碍了学生自身分析推理能力的发展。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计算后,答案正确的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让学生不必拘束,只要是讨论问题的声音统统勇敢地说出来,说不定会有更新颖的想法,给数学课堂增添一个亮点。
  数学教师还可以定期开展专项的数学问题讨论班会,学生化身小数学家,对于提出的数学课题各抒己见,探讨其中的数字规律和计算方法。在班会上,数学教师不再是以老师的身份教授知识,而是一个课题的提供者并不提供任何讨论意见,学生作为一个“参议员”要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分析课题中存在的逻辑关系。班会教学形式新颖趣味性高,再加上孩子们平时在家里做不了主难得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所有参与热情会非常高。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只需要适当给予一些思路启发和引导的问题即可,让学生远离课堂的严肃的教学氛围,像在生活中一样不受拘束说出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彼此启发,更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更加轻松。
  三、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一般是通过游戏、故事造境,环境营造,媒体辅助等来联系生活、模拟生活。通过创设情境,增加了数学课程的趣味性,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缩短了学生与数学知识间的距离感,更有助于数学教学的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三角形特点时,可以用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实物。让学生从这些图片中找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在哪里?三条边在哪里?三个角又在哪里?这些生活实例包括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尺、三角屋顶、停车桩,同时也包括了很多日常不常见的事物金字塔、吊桥、飞机的机翼等。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学生能够在照片中反复找三角形的特点,巩固了所学的知识点,同时还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数学教师还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教学道具来实际创设生活情景,在讲解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为参照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在低年级加减法计算讲解时,由于学生对数字还处在认识的阶段,有些难写的数字学生不认识,对于数字的概念也比较模糊,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学生日常常见的水果或是小动物来代替数字,帮助学生完成计算。比如,将8 9=?转换为老师今天买了8个红苹果和9个青苹果,那同学们可以帮老师计算一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吗?提问过程中将苹果贴纸贴在黑板上,将数字转换为苹果的图案。这时可能有的同学会通过查数的方式取得答案,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同学查数的思路对学生计算进行进一步的启发。从8个苹果中挪出一个苹果放在9个苹果里面,这时黑板上就呈现7个苹果和10个苹果。教师进一步进行教学,“同学们,8 9答案是两位数,现在这里有10个苹果了,是不是在十位数上老师就可以写成1了?”同学们通过黑板上的苹果数,可以清楚地理解够10个了,所以要在十位数上写1。“那剩下的7个苹果,老师就把7写在个位数了,对吧?”通过这样的讲解过程,可以将演算过程拆分成两步,帮助学生理解。最后教师再将计算的过程用正确的演算格式写在黑板上,学生因为已经真正理解了演算过程,所以对于只是换了书写形式的演算格式就更容易接受了。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多结合生活实际,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融合,帮助学生去理解抽象化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对于身边数学问题的观察力和探究力。
  四、 结束语
  生活因数学而精彩,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此廣泛,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更应该从生活中出发,多去发现生活中所涵盖的数学知识,将数学知识的应用渠道教授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世界的魅力所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融入生活化的元素,通过生活化教学,让数学知识不再是课本上单一枯燥的一堆阿拉伯数字,而是变得更为贴近生活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结合实际生活,让数学问题的逻辑关系从抽象的数字逻辑转换为更为学生更能理解的具象化实际事物,帮助学生去理解数学奥秘,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海燕.生活里的数学: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人文之友,2019(22):225.
  [2]黄文塔.巧用生活魅力 展现课堂精彩: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当代教研论丛,2015(3):63.
  [3]潘丽萍.让生活之水浇灌小学生数学思维之花:浅谈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运用[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9):184-185.
  [4]张馨月.巧引生活之水,浇灌学生数学思维之花:对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索[J].语数外学习,2018(1):44.
  [5]朱富根.让生活之水浇灌学生数学思维之花:浅谈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2(16):55-56.
  作者简介:
  胡春艳,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泗洪县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仅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重点注意的教学问题,也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但是在中国很多山区小学中,由于阅读资源的匮乏和教师教学能力的限制,学生的阅读能力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以至于山区地区语文教学水平与城市小学的语文教学水平差距越拉越远,这种状况的出现也给山区的语文教师敲响了警钟,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
摘 要:情景式案例教学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教学效率方面的作用显著。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的时候,必须遵照是非立场明确、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符合生活实际三项基本原则,这是教学案例科学性、有效性的保证。文章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与思考,提出强化案例选择、增设案例讨论、创设情景案例三项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研究人员带来思考。  关键词:初中教育;案例教学;道德与法治;应用研究
摘 要:文章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为例,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论述“撮语带面”教学方法在初中古诗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从聚焦诗歌内容,深入解读、挖掘文本情感,透彻分析、咀嚼多义词语,发展思维这三个方面,论述了教学过程中如何撮取关键语架构课堂。这一教学方法不仅简化了教学过程,而且也让学生拥有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学生在这样的方式下,逐渐感受了诗歌的语言特点,培养了文言语感,进而具备了欣赏美的能力,增强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幼儿阶段的首要任务”。如今孩子们都享受着父母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导致他们受挫能力差,面对困难缺乏勇气和毅力。体育活动在有效地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同时,更是培养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把握体育活动的这一核心价值,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生活化集体体育教学活动,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效支持。文章结合大班《小小消防员》为例的体育活动
摘 要: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浅谈情境教学法在文言文学习中的应用,试图获得一种普适的经验,以助于未来的文言文教学。教师应抓住文本情理的表达,通过问题、诗画、范读、研讨、补充故事和配乐等形式创设情境,使文言文学习变得生趣盎然,学生欣欣然有所得。  关键词:猜读;通读;悟读;情境教学;揆情度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摘要:驱动学生探究学习数学,是数学教师的主要职责。问题是驱动学生探究学习数学的“工具”,在实施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根据教学过程提出问题,使学生们在有效问题的驱动下,自主、合作地进行探究,不仅可以理解数学内容,还可以锻炼学习能力。文章具体介绍设计数学问题和应用数学问题的策略,以为其他一线的初中数学教师提供驱动学生探究学习数学的经验。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驱动;设计问题;应用
摘要: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语阅读课进行词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重点阐述了其解决对策,通过建立良好词汇教学目标、利用导学案预习、创新教学形式和课后做好词汇的巩固,希望可以提升词汇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  英语阅读的目标是学习语言和相关文化,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策略,加强阅读能力。阅读课中进行词汇教学,主要是为了减少阅读阻碍,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其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有很强的
摘要:初中物理学科关键能力主要包括概括理解、实验探究、实践应用、求实创新四大方面,是学生在知识学习、科学探究、问题解决过程中需要的能力。实验教学是物理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为例,探讨通过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物理关键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关键能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物理实
摘 要:班级是一个稳定的特殊社会,这个特殊社会的进步,有赖于每一位成员的个体进步。对于这个作为雏形的社会群体,教师与家长的引导常常只关注他们成长的单方面,过度保护学生的个性,担心他们过早融于社会整体而“画地为牢”,而未看到作为社会群体的成长与潜力,因此如何让班级走入“社会”,如何共融班级群体与社会群体的存在、学生的个性如何在整体中发挥、展现更大的能量,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成人
摘要: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从教学实践出发,谈了作文教学中“仿”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及可操作的几个方法:课本仿写、教师仿写、范文仿写等,以期通过亲身实践,给一线的作文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仿思考;仿思路;课本仿写;范文仿写  咿呀学语,蹒跚学步。从人类诞生开始,模仿就是学习的必经阶段。可是,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却往往或多或少地忽略了“模仿”的作用,甚至错误地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