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管县”体制存在的问题

来源 :资治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ei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管县”本意是提高各级政府的行政效率,反而导致行政效率的进一步下降,形成了所谓的“效率悖论”。
  
  城乡悖论
  推行“市管县”的初衷之一是利用中心城市的优势地位拉动所辖县的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城乡协同发展、进而缩小城乡差距的目标。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地级市确实起到了辐射作用,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但是有更多的市并未起到这一作用。原因在于很多地级市本身就遇到很多瓶颈和障碍,无力也无法带动县的发展。目前存在的“地级市”分为三种:(1)地市合并型。即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省辖地级市与地区行署合并,用市政府取代原来的行署。(2)升级合并型。即将一般的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3)县改市型。即将新设的县改市升格为地级市,实行省管县。这其中除了少数本身工业发展好的“地市合并型”城市带动力量较强外,那些“升级合并型”和“县改市型”城市经济基础大多是以农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不够发达,很难有力量来帮助县级和乡村的发展。更有甚者,许多市视县为附属行政单位,要求县的经济发展从属于市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着侵占县及农村地区利益的趋向。同时,由于市辖区的财政由市统揽,市领导直接对城市居民负责,首先要保证市级财政任务的完成,优先解决好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加剧了市县之间、城乡之间的矛盾与差距。因此,“市管县”本意是缩小城乡差距,反而导致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形成了所谓的“城乡悖论”。
  
  财政悖论
  推行“市管县”的初衷之二是利用城市的财力优势帮助经济比较落后、财政比较紧张的县城尽快发展。也就是可以在县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给予借款或补助,从而缓解县的财政压力。但是事实上,由于我国财政体制的“强中央、弱地方”的倾向,无形中引起了各级地方政府的效仿。一些市为了在任期内搞出政绩,往往集中县财力建设地级市,从而富了一个地级市,穷了诸多县和乡镇,形成“市压县”、“市刮县”的局面。而县在市的行政压力下,又将财政收支的压力,通过层层分解,压到了基层的广大农村,进而使得越往基层地方政府的财政越是困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于2003年对湖北襄阳县做的调查显示,1997~2000年间,全县非涝即旱,农业灾害严重;但县财政支援农业生产的支出,除每年近20%的上级拨款外,剩余的80%是虚数,缺口达4310万元,相当于实际支出的4.3倍。而据湖北省发改委政策法规处王晓峻介绍,湖北省60~70个县市,普遍财政都比较弱,当地财政都是吃饭财政,很多都是负债的。更有甚者,部分“地级市”自身财政比较困难,对于中央的税收返还不按规定确定预留比例,而是采取非规范化的借款办法,或者人为地压低资金比例,截取正常地应当给县的返还;同时,一些地级市利用其行政优势或借开发区之名,随意改变企业隶属关系,扩大城市税源,县级财政直接受损;再加上市往往利用其强势地位截留中央和省对县的转移支付资金,到达县级时已所剩无几。这些“雁过拔毛”的举措,使得资金难以及时落实到位,进一步加剧了县的财政困难。因此,“市管县”本意是缓解县的财政困难,反而导致县财政的愈加困难,形成了所谓的“财政悖论”。
  
  效率悖论
  在传统的三级行政建制的情况下,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管辖了2700多个县(市),平均每个省管辖近90个县。如此大的管理幅度使得省无暇顾及,直接影响到政府的行政效率。因此,增加“市”这一管理层级可以相对缩小管理幅度,省和市都有比较充沛的精力管理好其直属的地方政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而且,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各级政府是按行政区、行政层次管理国民经济的,经济区与行政区的界线相一致,对于有效地协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领导县体制可以促进政权体系和经济组织体系的大体重合,保证政治和经济在地域上更好地结合,从而成为保持城市经济区与城市行政区界线一致的一种理想手段和形态。然而,现如今的情形是在省县之间增加了市这一中间层次,也就增加了机构、编制,加大了管理成本,而且导致行政效率的降低。因为“市管县”后,省县之间的层次由虚变实,地方行政体制变为省、市、县、乡四级,从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角度来看,行政组织每多出一个层次,信息的真实性和传递速度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像“市管县”体制在省与县之间多出一个中间层级,信息传递增加了一套程序,影响了信息传递速度,信息的失真率就会成倍增加,严重降低了行政效率。同时,过多的管理层级的节制,也会影响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容易造成人浮于事的情况,也在主观上降低了行政效率。因此,“市管县”本意是提高各级政府的行政效率,反而导致行政效率的进一步下降,形成了所谓的“效率悖论”。
  (摘自《“省管县”——我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趋势》一文)
其他文献
首先我要说,中国的制造业不发达。我是学机械制造的,谈一些我的体会。当我和厂里的师傅们为了使数控机床提高一级精度而不分昼夜进行调试、翻译德文资料时,当我费尽千辛万苦又没有假期和加班费。满身污垢,满手是伤,操作失败了无数次但最终第一次加工制造出精度达到预计的0.0001毫米要求的样品时,我兴奋了一阵子,但紧接着又有了失落感,因为那台加工中心的数控机床是德国造的,数控计算机部分是德国造的,加工软件还是德
期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央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具体的政策措施。但一些部门、一些地方不真抓实干,却想方设法造一些新概念,更有甚者还立马“拿出”令人羡慕的数值。   “富人的幸福感比不上穷人”、“农民幸福感最强”、“中国的幸福指数位居全球31位,远高于95位的日本、102位的韩国、131位的新加坡”……当诸如此类的统计指数层出不穷时,不管专家们如何解释,在老百姓眼里,这种“指数游戏”实际成了一种对他
期刊
古代的中国人说,管理意味着爱。现代的美国人说,管理意味着钱。  古代的中国人说,管理意味着服务。现代的美国人说,管理意味着控制。  所以,现代管理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为了钱,为了控制。你到图书市场上去看,几乎所有的管理学著作都在告诉你: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最大化地赢利。为什么最大化地赢利会成为管理的终极目标呢?作为一个企业主,你要赚那么多钱干什么呢?如果仅仅是为了赢利,你是找不到出路的。赢利不
期刊
给我送钱的70%是干部,30%是包工头。当然他们不会带着钱去找你办事,在干部当中和搞政治的人,这样直接带钱去找你办事,像买卖东西一样,很丢人!    2006年9月18日,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就该省滁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兆丰(副厅级)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作出终审裁定,驳回陈兆丰的上诉,维持原一审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判决。  原一审判决认定,陈兆丰在担任该省定远县副县长、县长、
期刊
“易金十倍”田黄石  在香港落幕的一场艺术品拍卖会上,“明17世纪田黄石雕瑞狮纸镇”以4167.92万元被一买家获得,创下了寿山石雕世界拍卖纪录。这件精品出于17世纪福建省漳浦县雕刻大师杨玑之手,是杨玑“玉璇”款的狮形纸镇中最大的一件作品,重量超过200克,石质温润细腻、雕刻玲珑细致。田黄石在清代就有“一两田黄三两金”的说法,到后来,其价格一再扶摇直上,以至“易金十倍”之说。    北京保利成就刘
期刊
匈奴是我国北方草原民族中第一个建立了庞大的奴隶制政权的游牧民族。早在战国时期就生息繁衍在内蒙古阴山河套地区,秦汉时期与汉王朝时战时和,曾一度称雄于北方草原约三百年。内蒙古自古环境优美,草木茂盛,禽兽出没,是得天独厚的优良牧场,狩猎畜牧的好地方。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乌兰察布丘陵及阴山南北,出土了大量富有浓郁草原游牧气息的动物形饰件。从动物的品种看,有鹿、鹤、盘角羊、狻猊、马、羚羊、鹦鹉等,这些鸟兽
期刊
初到一个陌生的国家,继空气质量和城市建设之后,第三个直观感受就要数道路交通状况了。在日本,全体交通参与者,尤其是机动车驾驶员的文明礼让、恪守交规确保了交通安全,促进了通行效率,也体现着社会和谐。    交规之外“规矩”多    和北京比起来,东京市内可谓没有大路,而且不常见到立交桥,市内核心区的很多干道也只不过是双向四车道。东京车流密集,但是基本不堵车,道路通过率极高,事故率极低,交通繁忙而井然有
期刊
事实上乡镇自定行政编制和自定公务员的做法,已经违反了《公务员法》。    2008年3月10日,经历了2006年被取消编制,2007年和其他12名公务员集体上访之后,李琼(化名),这位被该镇党委书记评为“蹦得最高的跳蚤”的女公务员,离开了工作7年之久的湖南岳阳经济开发区西塘镇政府党政办公室,回到了自己的老家。     你们到上级咨询政策,伤了我的心  2002年,湖南工学院会计学毕业生李琼参加了国
期刊
在湖南西冲村里,有很多毛致用的题词,当地村民会花40元,裱装好,挂在新楼房里。曾任村支书的毛昌荣说,还有好多人舍不得挂,藏了起来。曾有生意人以一万元一幅收购,毛昌荣拒绝了,“这是国家领导人给我的字,要世代珍藏”。  3年前,全国两会一结束,从全国政协副主席位子上退下来的毛致用,动身回西冲村,想过个安宁的田园生活。  但老人并没有躲过江湖庙堂的烦扰。地方各级官员的定期拜访,村里事务的频繁请示,在老人
期刊
某全球著名资源咨询公司在上海发布的《全球生活质量调查》报告中,中国内地尚无一城市跻身“百强”。虽然巴黎在此次排名中屈居第31位,但在我看来,巴黎这个大都会所具有的舒适度始终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巴黎源于塞纳河的哺育,水对于巴黎犹如热血与热肠。最可赞美的是随处可见可得的饮用水。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在就近的街道或公园里发现墨绿色的“水龙亭”。当清洁的饮用水被免费接到大街上,它不再只是水,更是滋润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