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伴随《舌尖上的中国II》热播,以及北京纪实频道和上海纪实频道相继上星,中国纪录片市场再次升温。
6月12日,作为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的活动之一,“大师班:纪录片的新闻性”在上海展览中心开讲,知名纪录片导演、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梁碧波与近百位纪录片从业者,分享了他关于中国纪录片市场、优秀纪录片评判标准等方面的看法。
制作力量的分布
NATPE教育基金会执行长官格雷戈里·皮特(Gregory Pitts),是此次大师班的主持人,他首先分享了美国纪录片市场的近况:近年美国纪录片作品数量急剧上涨。一方面是因为拍摄纪录片的设备和技术门槛在不断降低,人们甚至可以用手机或数码相机记录画面;另一方面网络平台给了纪录片更多的展示空间,纪录片市场越来越热,非专业的拍摄人员日渐增多。
梁碧波介绍了中国纪录片市场的参与主体。中国纪录片参与者主要包括六大类:中央军、地方军、解放军、社会公司、个体户及合资公司。
梁碧波说,国内纪录片最大的投资方和制作方是中央电视台,包括2套、4套、9套、10套。2套纪录片的风格是喜欢讲道理;4套主要围绕海峡两岸和国际形势话题;9套是我国纪录片行业里的“国家队”,作品风格追求“高大上”,例如2013年制作的《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和《舌尖上的中国》等;10套是除9套外另一支生力军,纪录片呈现出栏目化特点,相较9套的项目化运作,不容易在某个项目上脱颖而出。
“中央军”还包括新影集团、五洲电视、九州、新华社和国际广播电台。新影集团由新影厂和科教电影厂合并而成,是我国纪录片制作的主要力量。五洲、九州、新华社和国际广播电台制作的纪录片,主要面向国外观众,所以不为国内观众所熟悉。
纪录片的“地方军”包括北京、上海、湖南、重庆等一些地方电视台的纪录片制作力量。
除“中央军”和“地方军”外,就是“解放军”,包括中央电视台的军事部,主要制作军事题材的纪录片。
社会制作公司近几年日益发展壮大,例如三多堂、年年三畅公司等,制作了《大国崛起》等多部精品纪录片。
“个体户”即指各种各样的独立制片人。从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中国纪录片基本处于断层阶段,绝大部分的独立制片人难以维持生计。但随着近两年中国纪录片市场的逐渐回暖,现在的独立制片人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生存空间。
最后一类制作力量是与外国制片公司合作的企业,现在此类公司也越来越多。
资金从哪儿来
梁碧波以二十年多年的从业经验,讲述他所了解的中国纪录片市场资金组成情况。
中国纪录片最大的投资主体是中央电视台,其中9套和10套是“金主”,每年投资金额都在几亿元。
另外一大投资主体是中央各部委和省市宣传部,例如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汉办),2003年投拍的《汉字五千年》就达到了80万一集。
之后是地方电视台和各地宣传部。例如陕西宣传部拍摄的《大秦岭》,总投资额在1000万-2000万元之间。
另外的投资主体还包括各地的风景区,例如武当山;再有就是大型企业,例如海航。梁碧波说,中国纪录片全行业的投资总额,一年20亿元上下。
尽管国内纪录片市场的投入金额在不断增大,但目前纪录片商业化的能力还非常薄弱,院线中也难觅纪录片电影这一重要类型影片的踪迹。由于商业化能力弱,导致了中国纪录片行业创作的四大特点:时间紧、任务重、钱很少、菜鸟多。在纪录片行业有一句笑话:总是拿着阿凡提的钱,要求拍成阿凡达。
梁碧波认为,造成这种状况需要制作人对此做出反思。各种影视作品会带给观众不同的视觉享受,比如剧情片,提供了很好的故事;比如广告片,提供绚丽画面;比如新闻,提供资讯。但是纪录片却没给观众带来更多附加价值,选题空泛、不接地气、与社会大众关心的热点脱节,在制作中没有建立工业化的生产流程等,这些因素都导致纪录片不好看,这也是纪录片缺乏商业化能力的根源。
精品纪录片创作法则
什么才能被称为是精品纪录片?梁碧波认为,只有两个标准:第一深刻,第二好看,即纪录片的新闻性和艺术性。
深刻意味着,纪录片要对社会当下的热点进行深层次剖析,历史题材也要用历史映照今天;好看则意味着纪录片要符合影视作品的基本原理。梁碧波总结:纪录片=新闻+电影。
纪录片和新闻相通的地方在于真实感,都讲求五个“W”。新闻是纪录片的基本构成单位,一部纪录片就是由无数条新闻运用电影语言构成的。针对《舌尖上的中国II》中关于各种镜头摆拍的争论,梁碧波认为,关键是要厘清纪录片“真实”的本质,是追求事物本质的真实,还是每一个镜头的真实。梁碧波的结论是:没有必要在细节上纠缠,最终还是要追求事物本质的真实。《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属于艺术表现型的纪录片,使用各种摆拍没有问题;但如果是观察记录类片子,则不适宜对拍摄对象过多干涉。
纪录片与新闻不同的地方在于,纪录片注重剧作原理。中国纪录片人恰恰缺乏的就是剧作能力,这已经成为了全行业的缺陷。无论是媒体纪录片,还是独立影片,都要遵循剧作原理,包括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冲突悬念的构建等。这方面可以参考好莱坞经典的五段式结构,即发生、纠结、低谷、转折、高潮,再到结束。
纪录片有三种基本结构:线性、环型和散点。五段式是典型的线性结构,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纪录片采用散点结构,例如《人类星球》一集中包含6-8个小故事,一个故事5-6分钟,《舌尖上的中国》也采用了散点结构。因为大多数人的生活常态是平淡的,故事最多只够呈现出几分钟,采用散点结构非常有效。
梁碧波认为,优秀的纪录片人要做到三个关注:永远关注新闻,关注电影,时刻关注社会思潮,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最好的纪录片选题,是能够赋予社会理想的;次之,能够揭露人性;再次之,只讲了一个好听的故事。而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往往三者兼备:通过一个好听的故事,表现出人性善恶,同时承载社会理想。
6月12日,作为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的活动之一,“大师班:纪录片的新闻性”在上海展览中心开讲,知名纪录片导演、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梁碧波与近百位纪录片从业者,分享了他关于中国纪录片市场、优秀纪录片评判标准等方面的看法。
制作力量的分布
NATPE教育基金会执行长官格雷戈里·皮特(Gregory Pitts),是此次大师班的主持人,他首先分享了美国纪录片市场的近况:近年美国纪录片作品数量急剧上涨。一方面是因为拍摄纪录片的设备和技术门槛在不断降低,人们甚至可以用手机或数码相机记录画面;另一方面网络平台给了纪录片更多的展示空间,纪录片市场越来越热,非专业的拍摄人员日渐增多。
梁碧波介绍了中国纪录片市场的参与主体。中国纪录片参与者主要包括六大类:中央军、地方军、解放军、社会公司、个体户及合资公司。
梁碧波说,国内纪录片最大的投资方和制作方是中央电视台,包括2套、4套、9套、10套。2套纪录片的风格是喜欢讲道理;4套主要围绕海峡两岸和国际形势话题;9套是我国纪录片行业里的“国家队”,作品风格追求“高大上”,例如2013年制作的《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和《舌尖上的中国》等;10套是除9套外另一支生力军,纪录片呈现出栏目化特点,相较9套的项目化运作,不容易在某个项目上脱颖而出。
“中央军”还包括新影集团、五洲电视、九州、新华社和国际广播电台。新影集团由新影厂和科教电影厂合并而成,是我国纪录片制作的主要力量。五洲、九州、新华社和国际广播电台制作的纪录片,主要面向国外观众,所以不为国内观众所熟悉。
纪录片的“地方军”包括北京、上海、湖南、重庆等一些地方电视台的纪录片制作力量。
除“中央军”和“地方军”外,就是“解放军”,包括中央电视台的军事部,主要制作军事题材的纪录片。
社会制作公司近几年日益发展壮大,例如三多堂、年年三畅公司等,制作了《大国崛起》等多部精品纪录片。
“个体户”即指各种各样的独立制片人。从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中国纪录片基本处于断层阶段,绝大部分的独立制片人难以维持生计。但随着近两年中国纪录片市场的逐渐回暖,现在的独立制片人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生存空间。
最后一类制作力量是与外国制片公司合作的企业,现在此类公司也越来越多。
资金从哪儿来
梁碧波以二十年多年的从业经验,讲述他所了解的中国纪录片市场资金组成情况。
中国纪录片最大的投资主体是中央电视台,其中9套和10套是“金主”,每年投资金额都在几亿元。
另外一大投资主体是中央各部委和省市宣传部,例如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汉办),2003年投拍的《汉字五千年》就达到了80万一集。
之后是地方电视台和各地宣传部。例如陕西宣传部拍摄的《大秦岭》,总投资额在1000万-2000万元之间。
另外的投资主体还包括各地的风景区,例如武当山;再有就是大型企业,例如海航。梁碧波说,中国纪录片全行业的投资总额,一年20亿元上下。
尽管国内纪录片市场的投入金额在不断增大,但目前纪录片商业化的能力还非常薄弱,院线中也难觅纪录片电影这一重要类型影片的踪迹。由于商业化能力弱,导致了中国纪录片行业创作的四大特点:时间紧、任务重、钱很少、菜鸟多。在纪录片行业有一句笑话:总是拿着阿凡提的钱,要求拍成阿凡达。
梁碧波认为,造成这种状况需要制作人对此做出反思。各种影视作品会带给观众不同的视觉享受,比如剧情片,提供了很好的故事;比如广告片,提供绚丽画面;比如新闻,提供资讯。但是纪录片却没给观众带来更多附加价值,选题空泛、不接地气、与社会大众关心的热点脱节,在制作中没有建立工业化的生产流程等,这些因素都导致纪录片不好看,这也是纪录片缺乏商业化能力的根源。
精品纪录片创作法则
什么才能被称为是精品纪录片?梁碧波认为,只有两个标准:第一深刻,第二好看,即纪录片的新闻性和艺术性。
深刻意味着,纪录片要对社会当下的热点进行深层次剖析,历史题材也要用历史映照今天;好看则意味着纪录片要符合影视作品的基本原理。梁碧波总结:纪录片=新闻+电影。
纪录片和新闻相通的地方在于真实感,都讲求五个“W”。新闻是纪录片的基本构成单位,一部纪录片就是由无数条新闻运用电影语言构成的。针对《舌尖上的中国II》中关于各种镜头摆拍的争论,梁碧波认为,关键是要厘清纪录片“真实”的本质,是追求事物本质的真实,还是每一个镜头的真实。梁碧波的结论是:没有必要在细节上纠缠,最终还是要追求事物本质的真实。《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属于艺术表现型的纪录片,使用各种摆拍没有问题;但如果是观察记录类片子,则不适宜对拍摄对象过多干涉。
纪录片与新闻不同的地方在于,纪录片注重剧作原理。中国纪录片人恰恰缺乏的就是剧作能力,这已经成为了全行业的缺陷。无论是媒体纪录片,还是独立影片,都要遵循剧作原理,包括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冲突悬念的构建等。这方面可以参考好莱坞经典的五段式结构,即发生、纠结、低谷、转折、高潮,再到结束。
纪录片有三种基本结构:线性、环型和散点。五段式是典型的线性结构,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纪录片采用散点结构,例如《人类星球》一集中包含6-8个小故事,一个故事5-6分钟,《舌尖上的中国》也采用了散点结构。因为大多数人的生活常态是平淡的,故事最多只够呈现出几分钟,采用散点结构非常有效。
梁碧波认为,优秀的纪录片人要做到三个关注:永远关注新闻,关注电影,时刻关注社会思潮,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最好的纪录片选题,是能够赋予社会理想的;次之,能够揭露人性;再次之,只讲了一个好听的故事。而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往往三者兼备:通过一个好听的故事,表现出人性善恶,同时承载社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