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的向度:新冠肺炎防疫横幅宣传的实践及伦理

来源 :当代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苏格拉底提出“我们该怎么生活”时,以道德语言为表征的防疫横幅宣传为人们勾勒出一幅人性匡正与义务建构的画像.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防疫横幅宣传实践表明社区临时动员的可能性,匡正“人性的腐败”是防疫横幅宣传的伦理意义所在,一般义务和特殊义务的界限模糊、礼貌原则缺失以及多维空间转场带来的价值冲突与伦理困境,也带来防疫横幅宣传实践的问题.本文提出横幅宣传在构建社区“防疫共同体”互爱的义务、初选义务和恰当义务的特殊价值,阐述防疫横幅宣传的目标在于将个体的异质思想转变为群体的防疫共识.
其他文献
风潮!风潮!怎一个乱字了得!由晚清步入民国时期,金融业与社会经济捆绑得更加紧密,“晴雨表”的功能也愈发凸显.资本市场本身的迅速发展与规模扩张,使得货币信用关系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伴随着信用风险的积累、放大与扩散,金融风潮的发生也就成为了大概率事件.
期刊
辛亥革命时期多数地方主要靠新军起义,但上海不同,上海的起义主要靠军警、商团和帮会,发动这些力量的是同盟会和光复会,一举成功的关键在于革命党人与地方绅商的成功合作,这与上海这座城市的特点有很大关系.同盟会、光复会虽然各自在此长期经营,但要取得上海光复,必须抛弃成见,彼此联手,而且必须争取到上海地方绅商的支持.经过多年奋斗,此时上海华人社会已经形成了代表自己利益的政治精英,这就是以李平书为首的绅商集团.“在上海的革命党与清政府两极对峙中,得绅商者得天下,绅商的政治取向决定胜负,决定上海的命运”.
期刊
在中国研制“两弹一星”奋发图强、高歌猛进的峥嵘岁月中,有这么一个激动人心的重要时刻(媒体称誉为于敏惊天事业中的“上海时刻”),记载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中.rn1965年11月1日,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仅过了一年,在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J-501计算机输出结果的打孔纸带上,终于显示出令人兴奋不已的一串数字.带队在上海进行氢弹理论运算的专家于敏(后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当即激动地用暗语给在北京的负责人邓稼先打了一个电话:“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问道:“你们
期刊
2021年5月31日,历时半年,中共四大纪念馆布展提升工程圆满完成,以崭新的面貌面向社会重新开放.在中共四大纪念馆展厅中,一座仿真的石库门上,“广吉里”三个字惹人注目.这意味着,“广吉里”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里弄名,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重现光芒.rn诚如作家王安忆所说:“站在一个制高点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壮观的景象.它是这座城市背景一样的东西.”石库门就像这座城市的毛细血管,在街区深处似乎藏着上海的老灵魂.一座座石库门不仅是近代开埠历史的记录者,是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风潮的诞生地,也是城市文脉的塑造者.据有
期刊
邓中夏是中共早期的卓越领导人和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毛泽东赞誉他是“知识分子与工农运动相结合”的典范.他的妻子李瑛(又名李惠馨),是邓中夏的亲密战友、中国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李启汉的妹妹.邓中夏与李瑛相识相知,结为两情相悦的革命伴侣,但夫妻俩聚少离多,在一起的日子基本上都充满了艰难与困苦.
期刊
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10月29日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2年参加滦州起义的发动工作,1913年入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1916年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李大钊是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负责党在北方的全面工作.
期刊
包光宇老先生出生于1927年11月,是位95虚岁的寿星;“95”四舍五入即“100”,包老可尊称“百岁寿星”.他与老伴入住浦东某康复护理中心已5年,近年耳朵更背了,牙齿落光了,反应也慢了,但思维依然清晰,尤其对旧事记忆犹新.他平日里仍喜欢翻阅书报杂志,还不时玩弄手机微信,对新事物知之甚多.
期刊
新闻作为交往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的一种新闻范式,却鲜少有学者论证.作为交往的新闻是人类最古老的新闻样态.在氏族部落社会,口语传播使新闻具有显著的互动性.随着共同体疆域的扩大,空间阻遏了人们交往,职业新闻者由此出现,作为交往的新闻互动性趋于减弱.社交媒体使人们共处同一社会关系网络,作为交往的新闻样态得以复现.从民族部落到网络部落,作为交往的新闻经历了八种样态:即时互动模式、在场召唤模式、隔空延迟互动模式、隔空报告单向模式、隔空召唤模式、隔空延迟互动模式、虚拟平台召唤模式、虚拟平台互动模式.中国特色新闻学对新闻作
根据真人真事编导、拍摄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六十多年来早已妇孺皆知了.近三年来以此为基础,又改编演绎成了舞剧,观众们也看得如痴如醉、好评如潮,可见其强大的生命力,主人公李白(影片中称“李侠”)烈士的英名常让人缅怀和传颂.然而,与李白烈士在同一民居、同一时间,但在不同的楼层中,还有两位被捕的中共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几十年来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却一直鲜为人知.笔者因一些偶然因素了解到了这段史实.
期刊
我家表叔不算多,没有大事也登门.rn表叔荀汉庭,因与我父亲亲如手足,虽是表叔,却觉得“他比亲眷还要亲”.汉庭叔比我父亲小2岁,2019年腊月初八过90大寿.在战火硝烟的岁月里,叔叔曾画下过一幅幅战争题材的版画,宣传人民战争的意义,记录人民军队的丰功伟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