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亦是生命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utingl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亦是生命!”凯文·凯利在《科技想要什么》中宣称,“现在人类已定义的生命形态仅包括植物、动物、原生生物、真菌、原细菌、真细菌六种,但技术的演化和这六种生命体的演化惊人相似。技术应该是生命的第七种存在方式。”
  了解凯文·凯利,并读过他以前作品的人一定不会感到意外,“技术是独立生命体”的论断是有缘由的。早在18年前,凯利以一部《失控》横空出世、震惊四座,书中的观点至今读来都仍觉得新颖且富有洞见:人造与天生的联姻正是本书的主题。有两种具体趋势正在发生:人造物表现得越来越像生命体;生命变得越来越工程化。在凯利看来,科技系统具有模仿自然的能力,若以计算机程序和合成化学品为例,前者可以自我复制,后者可以自我催化———还有简单的机器人,它们甚至可以像细胞那样自我组装。许多复杂的大型系统,例如电网,被设计成具有自我修复功能,与人类身体的同类功能竟差别不大……也就是说,很早以前凯利就揭示了“科技的生命化”特征,只不过这一次,他想更进一步探寻:科技是否具备人性?以及答案如果肯定,那么,科技它想要什么?
  对于后一个问题,凯利认为尤其关键。“为了确定应对科技的方法,我们必须掌握科技的需求。”如凯利所言,这句话实则包含了三个逻辑层次。第一,科技是把双刃剑,有正面意义,也有负面效应,甚至灾难,所以我们更加应该利用好它;第二,科技有它的独立性,我们不能要求科技服从我们,就像不能要求生命服从我们一样。所以,有时我们应该臣服于它的指引,乐于感受它的多姿多彩;有时又该努力改造它的本来面目,以迎合自己的需求。第三,通过感受科技的诉求,试图建立一些准则,以助于人们认清这个不断壮大的科技孵化网络。意识到它的需求,大大减少了我们在决定如何与科技交往时的困扰。不过,要使得“科技想要什么”的命题成立,其大前提还得是科技具有独立的生命性。
  对比于在《失控》中提出的“技术仿真性”、“人与科技的融合”,凯利在《科技想要什么》中的相关论述显然又迈进了一大步。他首先援引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指出生命的定义本质不在于DNA、机体组织或肉体这样的物质,而在于看不见的能量分配和物质形式中包含的信息。借此,他顺理成章地得出科技也是生命,因为“随着科技的物质面罩被揭开,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内核也是观念和信息”。接着,他又说,“科技的主导地位并非因为它诞生于人类意识,给予它这种地位的是一个同样可作为其本源的组织,并且这个自组织还孕育出星系、行星、生命和思维。它是始于大爆炸的巨大非对称轨迹的一部分,随时间的推移而扩展为最抽象的非物质形态”。再后来,他沿用《失控》里曾提及的“共生进化”概念,认为千百年来,科技也一直与其他生物共同进化,且彼此交叉、缠绕,构成如今这个姿态万千的生态圈。
  说到科技的进化,自然有一整套起源、发展、演化的过程(生命周期)。或许是为了有所区分、强调,凯利自创了“技术元素”与“外熵”两个概念。前者指环绕在我们生活周围的一切科技、文化、社会制度等物质或非物质的创造,也可以理解为“技术系统”或“技术生态”;后者用来抵抗熵所对应的混乱、无序、最终走向“热寂”,这股“有序扩大”的力量始终保持差异的努力,最终孕育了像人类的生命体。至此,科技不再只是一个名词,它正在成为一种力量,一种生机勃勃的精灵。而关于它的起源,也可以从三个层面予以审视。其一,伴随着人类漫长进化历程的“同步进化”;其二,“借助外力”,被人发现、发明、打磨、雕琢、替换、更新等;其三,“超越大脑外体”,外熵的辅助。不管具体哪一种方式,技术元素总给人“相伴而生,相伴而行”的感觉,这既是它的独到之处,也是它成为“第七个生命王国”的根本原因。
  在万众期待的最后揭开“科技想要什么”的大幕前,凯利还花了一定的篇幅来探讨“选择”,它由“邮包炸弹客言之有理”、“阿米什改装者的经验”和“寻找欢乐”三部分展开。这里的“选择”并非寻常意义上的诠释,如挑选货品,非A即B,毕竟,科技不是静静地躺在那里,任意挑选、供君使用。按照凯利的本意,应当是体悟技术元素自主的活性,然后主动预测和评估技术可能的发展方向,如同对待生物后代一样。在如何选择(使用)科技的问题上,凯利在剖析“禁令原则”、“预防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警醒原则”,后者一言以蔽之,“学会与技术元素共同进退,而不是针锋相对”。对任何有害技术的合理反应,不是放弃研究或者停止生产,而是开发更好的、更具生命亲和力的技术。关于这一点,其实既回应了书本开篇凯利的种种担忧与疑惑,也解释了为什么乔布斯领导下的苹果会走向成功———它的触摸界面和Siri操作,更符合人的习惯———有一种说法,要测试产品仿真性,简单做就是把产品交给婴童。婴儿最先学会使用的产品,一定是最具人性的产品。如两三岁的孩童会用iPad但不会用电脑。
  全书最重要的是第十三章“科技的轨迹”,因为它最接近“科技想要什么”的定论。凯利认为科技想要的,就是人类想要的。“一项技术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理想角色后,会积极地为其他技术增加自主性、选择和机会。我们的任务是引导每一项新发明培育这种内在的‘善’,使之沿着所有生命的共同方向前进。”为此,他借助“外熵”的理路,归纳出了12种科技与生命共同的动力需求。总之,科技也像人一样,想要拥抱生命,想要进化,想要秩序,想要可持续、充满神奇与活力的未来———这就是科技想要的。
其他文献
<正> 由湖北省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湖北省图书馆承办的&#39;奥运畅想&#39;暨第五届&#39;童之趣&#39;杯征文大赛活动征文活动,从2008年3月30日起至9月10日止,历时6月
期刊
渭南市赤水河防洪工程是陕西省中小河流建设项目之一,2013年4月开工,至2013年12月完成竣工验收。本文论述了赤水河防洪现状,分析了河道防洪存在的问题,根据各段河道的情况给
京津沙源治理项目是通过水保建设,以减少对京津地区的风沙影响。通过分析府谷县概况和二期项目区水土保持情况,对区内水土流失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实际,提出京津风沙源治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巨磁电阻(GMR)材料用于制作高灵敏度磁传感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用在计算机硬盘磁头可使硬盘存储密度提高一百倍。目前,其应用正向更广泛领域
1 渭河流域基本情况渭河流域面积13.48万km2,共涉及宁夏、甘肃和陕西省11地(市),84个县(市、区),流域总人口3251万人。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100.40亿m3,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7月~1
自21世纪初以来,近代出版史研究热潮兴起。当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之后,随着国人对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学习热情的迸发,书刊传播媒介异军突起,民国出版业百花齐放,一度繁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虽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结论有失偏颇,但学界普遍认为,民国时期的出版比以往的各朝各代,更具有某种“当代性”和现实参考价值,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继2008年《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出版之后,近日福
“出口退税取消对铅酸蓄电池企业肯定会有不利的影响”,深圳某电池企业的有关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提到,出口退税取消后,铅酸蓄电池企业的出口产品价格肯定要上调,价格上调后
本刊讯 6月14日,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奥科委)办公室、北京市奥运场馆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简称奥指办)、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共同组织召开了"LED"及半导体照明在
本刊讯6月16日,由国家大剧院工程业主委员会、国家科技部高新司、北京市科委共同主办,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承办的"国家大剧院屋顶用钛板自清洁或易清洁方案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本文介绍了无锡市开展乡镇、街道图书馆评估定级概况,对评估定级成果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提出了基层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