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的泛时性特征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bo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并不是静止的,从历时态的角度看,它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影响语言发展的原因很多,通感只是外部原因中的一个,但是作为一种生理和心理现象,修辞和认知手段,它对语言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所以值得对通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本文以中俄语料为基础,阐述通感在汉英俄中的定义和产生共因探讨了通感的泛时性特征。
  关键词:通感 ;定义;共因
  索绪尔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在浓缩了其主要思想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有两条重要的分叉路之说。第一条分叉路是对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的确定,即对语言和言语要有所选择。第二条分叉路则是对共时态和历时态的选择。在第一条叉路点上,索绪尔确定了研究对象为语言,第二条分岔路,则选择了共时态作为研究的主体。对此索绪尔用下棋比拟语言的运行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下棋前规则就已经存在,而且在下每一步棋之后还是继续存在。如同语言也要遵循符号学永恒的原则。下棋过程中,是从一个平衡过渡到另一个平衡,用术语来说,就是从一个共时态过渡到另一个共时态,这种过渡只需一个棋子的移动,同样语言里受变化影响的也只是一些孤立因素。下棋的全局走法就是历时态。在他的另一个比拟中提到,把一棵树木切断,从横面切断所看到的就是共时态,纵面切断看到的就是历时态。我们不否认共时态的重要性,但是历时态作为另外一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同样不容忽视。共时态和历时态是一对矛盾体,它们的关系是对立又统一的,因为语言不是完全静止的,而是发展着的社会现象。之所以会不断发展有很多原因,除了语言内部新旧成分间的矛盾、系统可能性于习惯约定性之间的矛盾等 作为外因的通感对语言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通感的定义
  关于通感,西方学术界开始系统的理论研究相对较早,把它称之为Synaesthesia。根据《Webster's Dictionary》上的记载,Synaesthesia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是把“together”“和sensation”合写在一起,意思就是“一起、共同感觉”,而中文与之对应的译法就是“通感”。
  作为一种修辞手法,通感在中國文学史上的使用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但是真正发现通感并对它进行系统研究却直到1962年才开始,这一年在《文学评论》的第2期上,发表了钱钟书先生的《通感》一文,文章中提到:“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 眼、耳、舌、鼻、身各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
  无独有偶,《苏联百科词典》对通感也有如下的解释:CИHECTEЗИЯ(oт гpeч.synaisthesis -соощущение),явление восприятия, когда при раздражении данного органа чувств наряду соспецифич. Для него ощущениями возникают и ощущения,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ие др. органу чувств (напр.,《цветной слух》——звуковые переживания при восприятии цвета и т.п.).
  由以上三种语言对于通感的解释看来,管中窥豹,可见通感并不是任何一种语言的独有现象。通感这种全人类共有的心理现象,反应到各个语言体系中,不受时间,不受地域的影响,被英国语义学家界定为具有“泛时性倾向”(Panchronistic Tendencies)。这与通感的形成原因是分不开的。
  二、通感形成的共因
  首先,通感是建立在生理基础上。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感觉主要有触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和意觉,这些感觉的得到需要借助不同的感觉器官(意觉稍有特殊,不是由感官直接得到,需要想象的参与,这里暂不做讨论。)比如,视觉就是眼睛,听觉就是指耳朵,表面上看各感官各司其职,仿佛互不干涉。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从生物学的角度上来讲,人类从看到一个物体,到产生看到物体的感觉,是有一个内在的过程的。身体上的感受器首先接受外部的一个刺激,信息经过感受器的处理转变为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递到大脑的特定区域引起该区域的兴奋,才能产生我们通常所说的感觉。而现代生理神经学研究表明,人类五官中每一个感觉系统在大脑中都有各自的感觉区来负责对应的神经冲动。但这些感觉区并不是是单独存在、互无联系的,当信息到达指定区域产生较强的兴奋时,还有一部分相对较弱的感觉冲动会投射到相邻的其它区域,这时候自然会产生复合感觉,即神经中枢会给不止一个感觉器官以回应,就产生了通感。这就是通感产生的生理基础,而这一基础不以国别民族为区分,而是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
  “跨感觉迁移假说”和“新生儿感觉互通假说”认为,婴儿在四个月大之前,对于外界的刺激是不加以区分的,直接传送到中枢神经,因此一个刺激得到的可能不止一个感觉器官的回应,经过这个阶段之后,上文所提及的特定的区域才逐渐分化。也就是说婴儿由于生理上特定区域没有完全分化,而更容易产生通感。长大成人后,在一定程度上还带有儿时的这种感知特征,这为上文提及的感觉区域相互制约、互相联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通感建立在心理基础之上。共同的生理结构必然在心理结构上有所反映。这种反映集中体现在口语和书写中。当人们想描述一件事物时,通过通感的修辞手法,再现身入其境的感受,同时达到表达的最佳效果。而这样相同的心理结构还表现在不同语言在通感上的类似或相同表达上,此处仅以汉、俄、英三语为例:
  暖色
  тёплым цветом
  warm color
  颜色何以有冷暖呢?但是三种语言都不约而同的把视觉和触觉联系在一起,其实色彩的冷暖感觉就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由于联想而形成的通感。鉴于这种共同的心理感受 ,比如提到红色,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都能想到这是暖色,因为红色让人联想到火和热,进而得到温暖的触感。所以对于某些事物的相同認识是通感表达方式相似的基础,在这三种表达方式中我们看到,颜色本身并没有冷暖,但是视觉上会给人触觉上的感受,因此才会有如此生动的且表达相近的语言现象。
  除此之外,还有相近的认知习惯。众所周知,人类的语言能够形成并自成体系,语言惰性是很大的一个原因。从共时态的角度看,在一段相对稳定的时间段内,语言一旦得到认可,那么就会约定俗称,代代相传。
  通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人的认知方式上也是有习惯和惰性影响的。比如说,如果有过一次因听到粉笔划黑板的声音,而汗毛站立的经历,当再次听到这种声音,也许只是一点儿,但是上次的不快经历也会让身体做出相同的反应。在这里,第一次汗毛竖起,是通感在起作用,而后一次,则很大程度是上一次的不快印记所引起。根据与第二次汗毛竖起的相同原理,通感才可以使用在文学作品中,通过文字也给可以生动、贴切的传递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感情。以上三点都是通感产生的共因,也是通感泛时性的有力证明。
  三、结语
  语言并不是静止的,从历时态的角度看,它是不断演化和发展的。虽然索绪尔认为语言学的重心应放在研究共时态上,但是从历时态的角度研究语言的发展也是重要的课题。而影响语言发展的原因很多,通感只是外部原因中的一个,但是作为一种生理和心理现象,修辞和认知手段,值得对通感进行多角度,有深度的研究。本文同时以中俄语料为基础,从通感在各语种中的定义和产生共因探讨了通感的泛时性特征。
  参考文献:
  [1]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28—129.
  [2]钱钟书.通感[J].文学评论,1962(1):13.
  [3]杨仕章.“通感”与俄语感觉形容词的词义演变[J].外语学刊,1998(2).
其他文献
摘要:《最后的晚餐》这幅壁画作品是选用宗教作为创作题材,在耶稣神话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有关这一故事的绘画作品也有很多。其中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副。而历来对它的评价也最为丰富,本文将结合我所学习的西方经典艺术作品这门课程对《最后的晚餐》进行常规范式和专业范式赏析,突出这一作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关键词: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常规赏析;专业赏析;价值  一、艺术家——达芬奇(14
期刊
摘要:作为西方现代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爱伦·坡的一生可谓十分坎坷。生活的种种不幸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同时奠定了他的创作风格。在他的众多小说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象征手法的运用以及恐怖氛围的营造,虽然生前并未得到公正的待遇,但他在文学上璀璨的光芒是绝对无法被掩盖的。  关键词:爱伦·坡;黑猫;象征主义;恐怖氛围  埃德加·爱伦·坡,美国著名小说家、诗人和文学批评家。他小说中的恐怖感历来受到广大读者的重视,
期刊
摘要:索罗金为俄罗斯后现代主义作家,莫言则是中国具有强烈反叛意识的作家,二者在创作过程中都具有“审丑”及“狂欢化”写作的特点。在“审美”为主流的文坛,“审丑”无疑是对文学及社会的一种解构和颠覆,以他们二者为代表的“审丑”文学的出现,也使得文学在“单一审美”的固化结构中,找寻到新的出路和新的发展方向。但二者的不同之处亦在于:莫言在解构中建构,而索罗金则在颠覆中狂欢。  关键词:索罗金;莫言;审丑;狂
期刊
摘要:李白诗歌常言及魏晋人物,包括魏晋名士以及魏晋小说中的人物。从这些人物出现的频率以及诗中使用的典故可以看出李白对魏晋人物的接受。经过整理李白诗歌中出现的魏晋人物,发现李白诗中的魏晋人物重复率很高,主要体现在归隐、任诞、诗酒三个方面。  关键词:李白;魏晋人物;用典;接受  李白诗歌中常言及魏晋人物,或引以自比、他比或加以品评,同时总是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感受,因此从中可以看出李白对所引用人物的认
期刊
摘要:《红字》中的海斯特和《天龙八部》里的叶二娘都是东西方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人物。两者都是为了爱情敢于同强大的社会制度和精神教条相对抗的人物。但由于两者在经历创伤后,选择了不同的自我救赎方式,导致了两者截然不同的命运。  关键词:《红字》;海斯特; 《天龙八部》; 叶二娘  《红字》是美国著名作家霍桑的重要作品之一,被誉为一部“跨出国界赢得世界名誉的文学名著”。海斯特正是这部作品的女主角。该作品一经
期刊
摘要:近年来对女性主义视野下中西方的婚恋观的认识以《傲慢与偏见》和《红楼梦》的研究是一个热点课题。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分析比较,笔者发现学者们侧重于把诞生于同时代不同背景的两部作品都放在了儿女的婚姻上,通过对家庭生活的描写,突出男女婚恋的主题,揭示出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但同时出现以下问题:一是男权对不同背景下婚恋观的决定性影响研究偏少;二是在女性主义婚恋观的基础上,对除了主人翁以外的女性刻画笔墨较少;
期刊
摘要:人性异化与身份认同危机是战后人们普遍面临的心理问题,在这些问题的笼罩下人们会产生各种怪异的行为。哈萨克斯坦作家热合木江·沃塔尔巴耶夫的《黑旋风》一书为我们分析了人性异化与身份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与表现,这为我们如何正确面对并解决此类心理问题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黑旋风;人性异化;关系;身份认同;矛盾  戰争是国家或地区之间为谋求利益而采取的极端政治手段。即便是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
期刊
摘要:女主人公黛西·米勒先后在意大利、罗马等欧洲国家旅居,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欧美文化碰撞,两种文化对比十分鲜明,在崇尚自由、民主、务实的美国文化映衬下,欧洲社会风气显得保守、沉闷,等级制度森严、女性地位低下。  关键词:《黛西·米勒》;欧洲文化;制度;女性地位  亨利詹姆斯是美国世纪之交的著名小说家,他的“国际主题”系列小说非常关注“美国人在欧洲各地所碰到的文化错位的困境和男女之间的道德冲突”(杨仁
期刊
摘要:“厌女症”用来描述男性对女性的厌恶,即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贬低、憎恶和蔑视。这在许多男性作家的作品中均有体现。关于弥尔顿在《失乐园》中对待女性的态度这一问题上,评论界一直观点不一。有的指责弥尔顿是厌女症患者,他们认为在《失乐园》中,弥尔顿将夏娃描写为一个坏女人形象,诱惑亚当偷吃知识树上的禁果,导致人类最终堕落。但本文认为弥尔顿虽然受时代局限和当时男权社会观念的影响,认为男性确实要強于女性。但他并
期刊
摘要:“多余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具有典型的社会现象,诉说了知识分子内心的迷茫与无助,在精神困境与生存困境的双重压力下,他们往往迷失自我,陷入个体存在的困境。郁达夫笔下的“多余人”具有现代主义的写作和审美风格。  关键词:郁达夫;多余人;现代主义  一、“多余人”形象源起与中国借鉴  “多余人”形象源起于十九世纪的俄国,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是“多余人”形象的鼻祖。“多余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