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由深圳市妇联“阳光家庭”项目转型升级的专业化社会服务机构。自2011年成立以来,“阳光家庭”专注家庭服务,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共融,励志成为一个集社会服务、培训督导、孵化培育、理论研究于一体的多元发展的社会服务机构。
阳光领袖成长夏令营
8月9日,超级大电视、空中楼阁、彩虹伞……在一个个节目中,“阳光领袖成长夏令营”接近尾声了,“要回家了,很开心可以见到爸爸妈妈,但是,似乎又有一点淡淡的忧伤。”夏令营里的同学们都十分不舍得离开这里的导师和同学。这是由深圳阳光综合服务中心负责的“菁英计划一青少年抗逆力培育”项目。44名10-15岁的孩子在导师的带领下,经过5天4夜的封闭式训练,进行了抗逆力训练、心灵成长课程、生命教育课程、领袖培训等课程学习,大大提升了青少年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强化他们的自我认识、抵抗压力、克服苦难和应对逆境的能力。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以来深务工人员子女为主,为了更好的促进来深务工子女与深圳的融合,夏令营来招收了部分深圳本地的孩子。
“此次的青少年抗逆力训练是引进香港的《共创成长录》《成长的天空》两套抗逆力教材。并由督导参与设计,聘请专家进行指导,根据深圳实际情况,做了一些本土化的调整。我们用体验的方式让孩子的理论学习能够得到实践和巩固,这样的效果非常好。”深圳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督导主任张伟告诉记者。香港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青少年抗逆力训练项目,有比较系统的抗逆力辅导服务和经验。经过封闭式的学习,孩子们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除了准备专业的教材,在开营之前,服务中心的24个导师还前往香港进行了3天2夜的培训。孩子们入营的时候,有一个抗逆力指数测试,瞿璐告诉记者,测试结果显示大多数孩子是60分左右的中等成绩。这个结果表示这批孩子的自我情绪控制、生活技能、归属感和抵抗逆境的能力偏低,进行抗逆力训练很有必要。“并不是说夏令营结束后,我们的服务就结束了。如何对夏令营的效果进行评估,我们要用数据来说话。后期我们会有一个抗逆力后期测试,对训练的效果进行统计评估。”瞿璐说。
阳光家庭有177名社工,其中社工专业的就有85人,社工专业研究生有11名。2013年,机构成立研究部,承接深圳、惠州、佛山等地区专业调研和课题服务。科学的研究理论指导公益项目,让社工服务更加专业。
“童梦”企业园区流动儿童合唱团
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特色是“妇女、儿童和家庭”。8月23日,由阳光家庭太阳花企业女性关爱项目发起的“童梦”企业园区流动儿童合唱团,在龙华新区九方与佐邻的两个购物中心举行了“童汇深圳·合奏梦想”的专场音乐会。温情的曲调里,天籁般的歌声,自信的笑容,来自企业园区的流动儿童为我们带来一场感人的音乐会。今年4月份,阳光家庭在龙华成立“童梦”企业园区流动儿童合唱团,共招募到了24名7-12岁的非深户儿童。合唱团在整个暑假对他们进行发音、乐谱、声部、歌曲练习、合唱队形、舞台表演技巧等专业的音乐公益培训。项目自筹备开始,也一直备受关注,不仅得到了新区社建局的支持,更到了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这些孩子的妈妈都是企业一线女工,暑假孩子来深圳了,女工们都没有什么时间陪孩子,所以合唱团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我们希望通过这项活动,呼吁社会更多关注关爱流动儿童群体。”张伟表示。
“太阳花”园区女工关爱项目2013年10月启动,短短两年时间,仅去年2名社工就服务5300多人次,得到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好评。可刚开始的时候,这个项目却走得比较艰辛。和其他项目不同,这个项目需要自己去找服务对象,而一线女工的流动性大,大部分时间都在流水线上工作。怎么让女工、企业了解支持这个服务?项目负责人通过妇联联系到了工会,得到了一两家企业的支持。从有家庭和孩子的女工入手,为她们开展一些孩子教育类的讲座,通过他们的口碑相传,这个项目才得以延续。张伟说:“外界看待女工和她们的实际生活是由差别的。我们接下来要做一个女工足迹摄影展览,征集十个有代表性的女工的故事进行展览。并不是展示女工艰辛的生活,更希望宣传她们生活中的勤劳坚强的正能量。让外界能够真正了解女工,走进女工。”
综合型的社会服务机构
儿童、青少年领袖营项目、“阳光宝贝”外来工子女服务、“小候鸟”流动儿童项目、“青春家园”学校服务项目,妇女互助会、阳光妈妈和“太阳花”园区女工关爱项目、正能量学院,“鹏城玫瑰”婚恋交友服务、“全家乐开怀”亲子历奇体验服务等都是阳光家庭的品牌公益项目。目前,“阳光家庭”承担运营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职能转移服务、社会治理创新项目以及福彩公益金、基金会、企业资助项目等。在政府职能转移服务中,社区体制创新、网格化管理服务和政务社会化服务,还把社工理念带到基层服务,提高了服务质量与效率,成为创新社区服务亮点。
“社会新常态,单一型的社会服务机构举步维艰,唯一出路就是转型升级,发展成为综合性组织。”深圳市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理事长孙亚华说。以家庭为切入点,开展社区工作,是阳光家庭成功的社工服务模式。多元发展的阳光家庭将服务延伸至省内外8个城市,“阳光家庭”这一品牌具有很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一个具有社会服务、培训督导、培育孵化、理论研究功能的综合类社会服务机构。
“阳光家庭”现为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理事单位、广东省社会工作人才重点实训基地、广东社会创新研究联盟成员、广东省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协会副会长单位、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单位、深圳市妇女社会组织促进会副会长单位、深圳市婚姻家庭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单位。
阳光领袖成长夏令营
8月9日,超级大电视、空中楼阁、彩虹伞……在一个个节目中,“阳光领袖成长夏令营”接近尾声了,“要回家了,很开心可以见到爸爸妈妈,但是,似乎又有一点淡淡的忧伤。”夏令营里的同学们都十分不舍得离开这里的导师和同学。这是由深圳阳光综合服务中心负责的“菁英计划一青少年抗逆力培育”项目。44名10-15岁的孩子在导师的带领下,经过5天4夜的封闭式训练,进行了抗逆力训练、心灵成长课程、生命教育课程、领袖培训等课程学习,大大提升了青少年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强化他们的自我认识、抵抗压力、克服苦难和应对逆境的能力。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以来深务工人员子女为主,为了更好的促进来深务工子女与深圳的融合,夏令营来招收了部分深圳本地的孩子。
“此次的青少年抗逆力训练是引进香港的《共创成长录》《成长的天空》两套抗逆力教材。并由督导参与设计,聘请专家进行指导,根据深圳实际情况,做了一些本土化的调整。我们用体验的方式让孩子的理论学习能够得到实践和巩固,这样的效果非常好。”深圳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督导主任张伟告诉记者。香港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青少年抗逆力训练项目,有比较系统的抗逆力辅导服务和经验。经过封闭式的学习,孩子们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除了准备专业的教材,在开营之前,服务中心的24个导师还前往香港进行了3天2夜的培训。孩子们入营的时候,有一个抗逆力指数测试,瞿璐告诉记者,测试结果显示大多数孩子是60分左右的中等成绩。这个结果表示这批孩子的自我情绪控制、生活技能、归属感和抵抗逆境的能力偏低,进行抗逆力训练很有必要。“并不是说夏令营结束后,我们的服务就结束了。如何对夏令营的效果进行评估,我们要用数据来说话。后期我们会有一个抗逆力后期测试,对训练的效果进行统计评估。”瞿璐说。
阳光家庭有177名社工,其中社工专业的就有85人,社工专业研究生有11名。2013年,机构成立研究部,承接深圳、惠州、佛山等地区专业调研和课题服务。科学的研究理论指导公益项目,让社工服务更加专业。
“童梦”企业园区流动儿童合唱团
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特色是“妇女、儿童和家庭”。8月23日,由阳光家庭太阳花企业女性关爱项目发起的“童梦”企业园区流动儿童合唱团,在龙华新区九方与佐邻的两个购物中心举行了“童汇深圳·合奏梦想”的专场音乐会。温情的曲调里,天籁般的歌声,自信的笑容,来自企业园区的流动儿童为我们带来一场感人的音乐会。今年4月份,阳光家庭在龙华成立“童梦”企业园区流动儿童合唱团,共招募到了24名7-12岁的非深户儿童。合唱团在整个暑假对他们进行发音、乐谱、声部、歌曲练习、合唱队形、舞台表演技巧等专业的音乐公益培训。项目自筹备开始,也一直备受关注,不仅得到了新区社建局的支持,更到了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这些孩子的妈妈都是企业一线女工,暑假孩子来深圳了,女工们都没有什么时间陪孩子,所以合唱团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我们希望通过这项活动,呼吁社会更多关注关爱流动儿童群体。”张伟表示。
“太阳花”园区女工关爱项目2013年10月启动,短短两年时间,仅去年2名社工就服务5300多人次,得到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好评。可刚开始的时候,这个项目却走得比较艰辛。和其他项目不同,这个项目需要自己去找服务对象,而一线女工的流动性大,大部分时间都在流水线上工作。怎么让女工、企业了解支持这个服务?项目负责人通过妇联联系到了工会,得到了一两家企业的支持。从有家庭和孩子的女工入手,为她们开展一些孩子教育类的讲座,通过他们的口碑相传,这个项目才得以延续。张伟说:“外界看待女工和她们的实际生活是由差别的。我们接下来要做一个女工足迹摄影展览,征集十个有代表性的女工的故事进行展览。并不是展示女工艰辛的生活,更希望宣传她们生活中的勤劳坚强的正能量。让外界能够真正了解女工,走进女工。”
综合型的社会服务机构
儿童、青少年领袖营项目、“阳光宝贝”外来工子女服务、“小候鸟”流动儿童项目、“青春家园”学校服务项目,妇女互助会、阳光妈妈和“太阳花”园区女工关爱项目、正能量学院,“鹏城玫瑰”婚恋交友服务、“全家乐开怀”亲子历奇体验服务等都是阳光家庭的品牌公益项目。目前,“阳光家庭”承担运营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职能转移服务、社会治理创新项目以及福彩公益金、基金会、企业资助项目等。在政府职能转移服务中,社区体制创新、网格化管理服务和政务社会化服务,还把社工理念带到基层服务,提高了服务质量与效率,成为创新社区服务亮点。
“社会新常态,单一型的社会服务机构举步维艰,唯一出路就是转型升级,发展成为综合性组织。”深圳市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理事长孙亚华说。以家庭为切入点,开展社区工作,是阳光家庭成功的社工服务模式。多元发展的阳光家庭将服务延伸至省内外8个城市,“阳光家庭”这一品牌具有很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一个具有社会服务、培训督导、培育孵化、理论研究功能的综合类社会服务机构。
“阳光家庭”现为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理事单位、广东省社会工作人才重点实训基地、广东社会创新研究联盟成员、广东省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协会副会长单位、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单位、深圳市妇女社会组织促进会副会长单位、深圳市婚姻家庭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