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化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li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要求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探究式学习"总是围绕具体问题展开的,即所谓的问题情境式教学。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建树较强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索、积极探究,逐步形成独立的创新思维能力,下面谈谈个人认识与做法。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1、源于生活,化学问题俯首可得
  化学源于生产生活,我们可以运用真实的生活情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化学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激发改造自然和探索科学奥秘的情感,培养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利用生活经验、社会实践创设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经验、社会环境或自然情境相结合时,所学的知识才容易发生迁移。比如社会现象、化学成就、涉及化学新闻报道等,如在学习甲烷时,结合某地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从而导致矿难的新闻报道,创设问题情境:煤矿为何会发生瓦斯爆炸?瓦斯是什么物质?是从哪里来的?怎样才能避免类似的事故发生?等这些问题都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和责任感。
  3、通过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的化学实验在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的同时,更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进行"次氯酸漂白性"的教学时,先演示氯气分别和干燥的有色布条、潮湿的有色布条作用的实验,然后引出问题:"为什么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而能使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这样,通过实验设置问题,能自然激起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4、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情境。
  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去研究新知识,是探究学习的重要策略之一。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未知与已知之间找到某种相似,建立关联,由此类比迁移得出新问题,从而确定探究方向。同时,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还要启发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从中选出适合自已研究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尽快地集中到探究要解决的问题上。
  例如学生比较爱听故事,将知识溶入趣味性的故事之中,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采用这种方式,学生的情感最投入,积极性也容易被调动起来。
  5、通过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在进行有关"分子运动论"的教学时,教师举例提出问题"将一勺白糖放到水中,搅拌后为什么看不见了?""我们为什么在离花很远的地方就能够闻到花香?"这虽然是学生们熟知的事实,但学生在学习这一课题知识之前却难以做出正确的解释,于是很容易产生为了解答问题的内在需要,进入问题情境。
  6、由旧知识的拓展引出新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引导学生舊知识理解加深,积极地进行思维、探究、讨论,不但可以使他们达到新的认知水平,而且可以促进他们在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如在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反应时,先引导学生回忆燃烧的概念,然后提出"燃烧一定有氧气参加吗?"这种情境下,学生可能得出"燃烧一定有氧气参加"的错误结论,但在观察了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实验后,学生自然会得出正确的认识,并且这种认识会终生难忘。
  7、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模拟或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中学生对化学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运用化学实验来创设教学情境。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学生亲自进行的化学实验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其教学效果要比单纯的教师讲授要有效得多。
  8.提出知识实际应用的相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乙醛的还原性"的教学时,教师讲述:"在遥远的古代,能拥有一面铜镜多么让人羡慕,可今天用的平面镜要比铜镜好的多。你知道平面镜上的银是怎样镀上去的吗?学完这节课,也许你会亲手制做。下面让我们来观察一个能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银的实验。"这种由知识的实际应用创设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9、利用提出假说、验证假说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乙醇分子结构的教学,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比较乙醇与乙烷分子组成的不同,让学生联系学过的乙烷的分子结构,推断乙醇可能具有的结构式.
  乙醇的分子结构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二者有什么区别?怎样用实验方法来证明?这时学生的思维便处于"问题情境"中,在这种内在动力的驱动下,就会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经过探索,获得正确的结论。
  三、问题情境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问题情境的设计应多从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经历中寻找问题,问题的难度要恰当,太简单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太难会挫败学生探究的信心,两者都是无效教学设计。
  2、问题情境要设计好合适的"路径"。由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总是受到个人能力以及情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提供的情境,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适合于学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问题情境应具有促进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有利于激发和增加学生潜能的功能。既便于提出当前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又蕴涵着与当前问题有关、能引发进一步学习的问题,形成新的情境;利于学生自己去回味、思考、发散,积极主动地继续学习。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地分析研究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因人、因课、因内容而异努力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标理念得以有效地落实。
其他文献
摘要:几何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初中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初中数学的几何教学中却存在很大的困难。学生对初中几何的学习情况不仅直接影響着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还影响着学生对整个数学科目的思考和理解。如果数学教师在进行几何知识讲解时,教学方法能够灵活多变,并且学生在学习几何过程中针对几何的特点更加深入的思考,那么学习几何就会变得轻松愉快。因此数学教师在对学生们传授几何知识时,应该
期刊
提高解数学综合性问题的能力是提高高考数学成绩的根本保证。解好综合题对于那些想考一流大学,并对数学成绩期望值较高的同学来说,是一道生命线,往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于那些定位在二流大学的学生而言,这里可是放手一搏的好地方。  一、综合题在高考试卷中的位置与作用   数学综合性试题常常是高考试卷中把关题和压轴题。在高考中举足轻重,高考的区分层次和选拔使命主要靠这类题型来完成预设目标。目前的高考综合题已经
期刊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本文旨在通过课堂学习并通过学生的认识的直观原理情感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原理,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使用差异及翻译教学在教学中的必要性。从东西方文化差异出发,提出了在教学中对待差异的客观态度。  关键词:翻译 翻译理论 学习模式 学习实践  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思维模式的差异、言语交际习惯的差异使作为英语学习者的我们要注意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差异。而英语教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效课堂教学开始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那么,什么是高效的体育课堂呢?通俗地讲,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体育课堂教育质量。一堂高效体育课就是要在教学中既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一个动作技能的学习和体育锻炼之乐趣,让学生乐学、愿学、想学。经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工作,我逐步加深了对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的理解。就如何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我认为要抓好四个方面的“注重”和三个方面的“优化”
期刊
摘要:“文王拘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①,司马迁精辟地概括了我国历代名篇产生的原因总根于一个“情”字。“情者文之经,理者文之纬” ②,一篇文章,没有“理”,就没有灵魂,而没有“情”,就没有血肉,二者缺一不可。一篇好文章,总是以他的美好而真挚的感情打动读者,激发读者心灵深处的闪光点,升华读者的感情。中学语文教材大都饱含着感人的情感美,这些情感美的真谛,正确的人生
期刊
摘要:进行幼儿园特色活动环境的创设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因为幼儿正处于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们要加大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结合现有条件来进行环境的创设,在进行特色化区域创设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幼儿园;特色活动;创设  环境可以说是人发展的无声教材,我们在进行环境建设的时候要了解环境发展对孩子的重要影响,我们不但要对孩子进行物质环境的创设,还要在很多方面要对孩子
期刊
后进生是指那些在智力因素和生理方面并无缺陷,但思想品德、学习成绩、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而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是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不仅要青睐优秀生,更要厚待后进生,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抬起头来走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下面谈几点做法:  一、转化后进生要有爱心。  由于后进生在学习和品行上存在着不足,有的教师对其非常讨厌,认
期刊
摘要:小学素质教育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我国在实施素质教育以后,效果非常明显,但由于对小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是一项持久而又抽象的大工程,因此,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出現了很多问题。本文根据目前素质教育在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对此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素质教育 小学教学 研究和探讨  目前,我国出现了应试教育现象,学生每天忙忙碌碌,仅仅只是为了考得一个好成绩,有一个高分
期刊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知识与活动不可分离,知行统一,欲知必行。他主张通过儿童充分自主的活动丰富经验,通过经验促进发展。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重新肯定了活动教育的价值,他认为:人的认识不可能单独起源于主体或客体,只能来源于两者的相互作用,即主体对客体的活动。《品德与生活》这门学科。他以儿童直接参与学习活动的形态展现在我们面前,不但使学生在兴趣、愉快中潜移默化的学习知识、培养品质,
期刊
摘要: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小学生的传统美德意义重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为学生传统美德的形成搭起良好的平台。让传统文化课程走进课堂,并渗透在学科的教学中,在丰富多彩的有关传统文化活动的中潜移默化,学生培养成为新一代合格的接班人。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传统美德 校园文化 学科渗透 活动熏陶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史博大精深,它传承着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集中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