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葡萄种植与酿酒专业是我校的骨干示范专业之一,也是我校最具优势和特色的重点专业之一。专业的课程体系及内容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宁夏区域经济的特点,提出了该专业课程体系及内容改革的一些举措,并付诸实践,在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葡萄种植 酿酒专业 课程体系 内容 改革 实践
我校是全国第一所开设葡萄种植与酿酒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该专业是在西北农业大学葡萄酒学院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于1998年创办并开始招生,之前对该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过多次调查、论证。该专业经过近10年的建设,已成为我校最具优势和特色的重点专业之一,并于2003年被自治区教育厅认定为区级示范专业,2008年被自治区教育厅重新认定为区级示范专业。
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被公认为是中国最佳葡萄栽培区之一,约有100万亩土地适宜发展葡萄种植。而且,“十一五”期间,自治区人民政府将葡萄产业确定为我区九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所以,在宁夏发展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政府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长期以来,我校始终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动手能力为目标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把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积极探索专业课程体系及内容改革,逐步建立了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适应就业岗位要求、结构合理、科学可行的课程体系。
一、重视课程体系改革
为了培养动手能力强、符合市场需要的合格中职毕业生,近年来我校邀请葡萄及葡萄酒行业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和葡萄酒专家加入葡萄种植与酿酒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改革。针对不同学制的培养目标,制定各专业各层次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在专业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一改过去抽象枯燥的说辞,有直观的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深化了课堂改革。
二、重视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的调整,开发校本教材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校采取因材施教和因需施教相结合,对各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教学计划采取滚动式修订,按照基础课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和选修课以“实用、适用”为主的原则,增删、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减少基础课和理论课授课时数,增加选修课和实操课的教学时数,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普通课教学时数所占比例从49.2%降低到23.3%,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时数所占比例从49.3%上升为76.7%。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做好专业技能模块化细分工作,落实职业教育“课程综合化、构建模块化教学方法”的要求,葡萄种植与酿酒专业以学生就业后主要从事葡萄栽培及管理、葡萄酒酿造、葡萄酒分析检测三个方向的工作为突破口,建立“葡萄栽培模块”、“葡萄酒酿造模块”和“分析检测”3个核心模块,围绕核心模块所需专业知识并结合职业岗位技能标准,重新构建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的新的课程体系。按照基础课“够用”的原则删除了与该专业联系不大的《物理》课,理论性强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少用到的《数理统计》课;将《葡萄品种学》、《葡萄育种学》、《葡萄病虫害防治》有关内容合并到《葡萄学》中,并降低了理论部分的难度要求;增开《乳汁品工艺》、《软饮料工艺》等实用性课程。2006年再次进行调整,新增与职业技能鉴定工种相衔接的课程如《果蔬加工工艺》实用课程,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开《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加强德育教育和就业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该专业缺乏相应的中职教材,学校组织专业教师编写了适合中等职业教育的《葡萄酒工艺学》、《葡萄酒工程学》、《葡萄学》、《葡萄酒分析检测》等校本教材。
三、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为了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议精神,在保证3年学制不变的前提下,加大实训力度,将办学模式调整为“2 1”,即前2年完成所有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最后1年到生产单位顶岗实习,集中进行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考核,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加强了组织纪律性,使学生尽快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1.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学校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提高师资质量的长效机制。相关的规章制度包括:《教职工进修培训的有关规定》、《参加科研人员补助费发放办法》、《青年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的方案》等。学校每年派出多名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调研,先后为企业解决了多项生产难题。学校也很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每年通过各种形式把教师送出去进修培训,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与动手能力。如2007年暑假,学校与各企业联系,先后派出10余名教师到区内外多个葡萄酒、食品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2.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实验室是学校重要的办学条件之一,是教学、科研以及对外服务的重要基础,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是一个学校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鼓励理论教学教师参与实训教学环节,并与实训教师共同完成实训教学任务。同时,鼓励实训教学人员定期参加短期进修培训,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能满足实训教学要求的实训教师队伍,保证了实训教学水平。
校内建有化学实验室、栽培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葡萄酒工艺室、贮酒室(冷库)、品酒室和葡萄酒分析检测中心等多个实验室,同时建有一座48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作为该专业葡萄育苗基地,以上实训条件既能满足学生实训教学需要,又可向全区葡萄酒及相关企业职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等服务,实现了资源共享;实训室具有完整的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实训室布局合理,设备帐册齐全,管理规范。
目前,本专业的实验条件达到了2人1组,大型仪器实验3-5人1组的要求。在首先保证教学必需实验设备种类的前提下,提高仪器的利用率,保证实验的开出率。同时,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保证仪器设备运行情况良好,完好率达97%,确保实验正常开出。
3.加强校企合作,创建校外实训基地
几年来,学校一直与广夏葡萄二基地、广夏葡萄酒公司、御马葡萄酒公司、西夏王葡萄酒公司、金河乳业等多家葡萄酒及食品企业签有稳定的合作协议,并将其作为该专业长期的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在校企联合组建的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除了组织学生下厂实习实训、安排教师顶岗实践、企业管理人员给学生讲课讲座、学校派专业教师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以外,企业还经常派人前来参与该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要求以及教材编写等研讨和制定工作。
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实质性的产学结合、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活动,把学生放在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的一线去实践锻炼,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大有益处。
四、重视科研与教学内容的结合
近年来,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实训指导教师指导实训课的能力,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培养学科带头人,安排青年教师参与科研工作,尽快提高动手能力。近年来,学校加大投资力度,完善葡萄酒工艺实验室、贮酒室、品酒实验室、分析检测试验室等专用实验室,自1998年本专业招生起,每年有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葡萄酒酿造工艺的综合实习,完成从葡萄破碎等机械处理、发酵、后处理、陈酿等全过程,既增加了学生理论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实操能力。葡萄酒工艺室实际就是一座小酒厂,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就参与生产实习。
从1998年以来,葡萄酒技术中心生产出了多品种、多系列的果酒产品,如干白葡萄酒、干红葡萄酒、琥珀枸杞酒、玫瑰枸杞酒等等。
五、推行“双证书”制度
近年来,学校提出“双证书制度”要求,即除了1个以上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外,毕业生还须获得1个以上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毕业。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培训条件和考证条件,学校建立培训和考核鉴定站,本专业考核工种有果类产品加工、果露酒酿造工、食品检验工等工种。
通过推行“双证书”制度,提高了学生掌握实践环节的主动性,也提高了实训课的质量,又满足了社会的需求。
总之,经过近几年葡萄种植与酿酒专业课程体系及内容改革的实践,该专业已逐步形成了贯穿教育全过程的比例合理、良性互动的理论、实践、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并逐渐形成了理论课程体系以“宽基础”为原则,实践课程体系以“重技能”为原则,素质养成体系以“强素质”为原则,为我们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我校该专业已招收十届学生,毕业生遍布区内外葡萄酒行业,部分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为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同时,我校为御马葡萄酒公司、香山酒业、西夏王葡萄酒业等企业的职工进行了岗前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雨龙,洪亮等.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10).
[2]赵宇宏.浅谈学校的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2).
(作者单位:宁夏生态工程学校)
[关键词]葡萄种植 酿酒专业 课程体系 内容 改革 实践
我校是全国第一所开设葡萄种植与酿酒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该专业是在西北农业大学葡萄酒学院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于1998年创办并开始招生,之前对该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过多次调查、论证。该专业经过近10年的建设,已成为我校最具优势和特色的重点专业之一,并于2003年被自治区教育厅认定为区级示范专业,2008年被自治区教育厅重新认定为区级示范专业。
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被公认为是中国最佳葡萄栽培区之一,约有100万亩土地适宜发展葡萄种植。而且,“十一五”期间,自治区人民政府将葡萄产业确定为我区九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所以,在宁夏发展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政府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长期以来,我校始终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动手能力为目标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把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积极探索专业课程体系及内容改革,逐步建立了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适应就业岗位要求、结构合理、科学可行的课程体系。
一、重视课程体系改革
为了培养动手能力强、符合市场需要的合格中职毕业生,近年来我校邀请葡萄及葡萄酒行业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和葡萄酒专家加入葡萄种植与酿酒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改革。针对不同学制的培养目标,制定各专业各层次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在专业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一改过去抽象枯燥的说辞,有直观的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深化了课堂改革。
二、重视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的调整,开发校本教材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校采取因材施教和因需施教相结合,对各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教学计划采取滚动式修订,按照基础课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和选修课以“实用、适用”为主的原则,增删、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减少基础课和理论课授课时数,增加选修课和实操课的教学时数,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普通课教学时数所占比例从49.2%降低到23.3%,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时数所占比例从49.3%上升为76.7%。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做好专业技能模块化细分工作,落实职业教育“课程综合化、构建模块化教学方法”的要求,葡萄种植与酿酒专业以学生就业后主要从事葡萄栽培及管理、葡萄酒酿造、葡萄酒分析检测三个方向的工作为突破口,建立“葡萄栽培模块”、“葡萄酒酿造模块”和“分析检测”3个核心模块,围绕核心模块所需专业知识并结合职业岗位技能标准,重新构建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的新的课程体系。按照基础课“够用”的原则删除了与该专业联系不大的《物理》课,理论性强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少用到的《数理统计》课;将《葡萄品种学》、《葡萄育种学》、《葡萄病虫害防治》有关内容合并到《葡萄学》中,并降低了理论部分的难度要求;增开《乳汁品工艺》、《软饮料工艺》等实用性课程。2006年再次进行调整,新增与职业技能鉴定工种相衔接的课程如《果蔬加工工艺》实用课程,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开《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加强德育教育和就业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该专业缺乏相应的中职教材,学校组织专业教师编写了适合中等职业教育的《葡萄酒工艺学》、《葡萄酒工程学》、《葡萄学》、《葡萄酒分析检测》等校本教材。
三、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为了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议精神,在保证3年学制不变的前提下,加大实训力度,将办学模式调整为“2 1”,即前2年完成所有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最后1年到生产单位顶岗实习,集中进行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考核,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加强了组织纪律性,使学生尽快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1.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学校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提高师资质量的长效机制。相关的规章制度包括:《教职工进修培训的有关规定》、《参加科研人员补助费发放办法》、《青年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的方案》等。学校每年派出多名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调研,先后为企业解决了多项生产难题。学校也很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每年通过各种形式把教师送出去进修培训,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与动手能力。如2007年暑假,学校与各企业联系,先后派出10余名教师到区内外多个葡萄酒、食品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2.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实验室是学校重要的办学条件之一,是教学、科研以及对外服务的重要基础,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是一个学校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鼓励理论教学教师参与实训教学环节,并与实训教师共同完成实训教学任务。同时,鼓励实训教学人员定期参加短期进修培训,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能满足实训教学要求的实训教师队伍,保证了实训教学水平。
校内建有化学实验室、栽培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葡萄酒工艺室、贮酒室(冷库)、品酒室和葡萄酒分析检测中心等多个实验室,同时建有一座48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作为该专业葡萄育苗基地,以上实训条件既能满足学生实训教学需要,又可向全区葡萄酒及相关企业职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等服务,实现了资源共享;实训室具有完整的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实训室布局合理,设备帐册齐全,管理规范。
目前,本专业的实验条件达到了2人1组,大型仪器实验3-5人1组的要求。在首先保证教学必需实验设备种类的前提下,提高仪器的利用率,保证实验的开出率。同时,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保证仪器设备运行情况良好,完好率达97%,确保实验正常开出。
3.加强校企合作,创建校外实训基地
几年来,学校一直与广夏葡萄二基地、广夏葡萄酒公司、御马葡萄酒公司、西夏王葡萄酒公司、金河乳业等多家葡萄酒及食品企业签有稳定的合作协议,并将其作为该专业长期的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在校企联合组建的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除了组织学生下厂实习实训、安排教师顶岗实践、企业管理人员给学生讲课讲座、学校派专业教师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以外,企业还经常派人前来参与该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要求以及教材编写等研讨和制定工作。
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实质性的产学结合、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活动,把学生放在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的一线去实践锻炼,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大有益处。
四、重视科研与教学内容的结合
近年来,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实训指导教师指导实训课的能力,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培养学科带头人,安排青年教师参与科研工作,尽快提高动手能力。近年来,学校加大投资力度,完善葡萄酒工艺实验室、贮酒室、品酒实验室、分析检测试验室等专用实验室,自1998年本专业招生起,每年有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葡萄酒酿造工艺的综合实习,完成从葡萄破碎等机械处理、发酵、后处理、陈酿等全过程,既增加了学生理论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实操能力。葡萄酒工艺室实际就是一座小酒厂,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就参与生产实习。
从1998年以来,葡萄酒技术中心生产出了多品种、多系列的果酒产品,如干白葡萄酒、干红葡萄酒、琥珀枸杞酒、玫瑰枸杞酒等等。
五、推行“双证书”制度
近年来,学校提出“双证书制度”要求,即除了1个以上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外,毕业生还须获得1个以上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毕业。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培训条件和考证条件,学校建立培训和考核鉴定站,本专业考核工种有果类产品加工、果露酒酿造工、食品检验工等工种。
通过推行“双证书”制度,提高了学生掌握实践环节的主动性,也提高了实训课的质量,又满足了社会的需求。
总之,经过近几年葡萄种植与酿酒专业课程体系及内容改革的实践,该专业已逐步形成了贯穿教育全过程的比例合理、良性互动的理论、实践、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并逐渐形成了理论课程体系以“宽基础”为原则,实践课程体系以“重技能”为原则,素质养成体系以“强素质”为原则,为我们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我校该专业已招收十届学生,毕业生遍布区内外葡萄酒行业,部分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为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同时,我校为御马葡萄酒公司、香山酒业、西夏王葡萄酒业等企业的职工进行了岗前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雨龙,洪亮等.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10).
[2]赵宇宏.浅谈学校的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2).
(作者单位:宁夏生态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