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区长”之死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juan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三年大变样的背景”下,处于众矢之的位置上,没有任何背景的张海忠,也许是内心承受的负担将他压垮
  
  7月15日,平静的西南温村尘土飞扬。村民从未见过如此多的轿车,从帕萨特到宝马,硬塞进这个五千多人的村庄。村口横着一幅黑底白字:父老乡亲迎接海忠回家。
  这是邯郸市邯山区区长张海忠出殡的日子。5天前,这位西南温村走出去的职位最高的官员深夜在办公室死亡。
  因张海忠治下的邯山区是邯郸拆迁的重中之重,不少人怀疑他的死或与拆迁有关,还有传言办公室内有搏斗痕迹。然而,事发45个小时后,邯郸市公安局即公布调查结果,张海忠患重度抑郁症,用菜刀割裂颈部大动脉自杀身亡。
  他没有背景,出身贫寒,从资料员到区长,足足用了20年时间;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也是公务员,两个双胞胎儿子今年均考上北京名校的研究生;他工作勤奋,多次受到上级表彰,是“河北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模范”。人们无法想象,一位出身草根,家庭和睦,政绩斐然,仕途光明的官员,会在壮年用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拆迁区长
  
  邯山区是邯郸市的中心城区。1987年,24岁的张海忠從邯郸市魏县德政镇团委书记任上调至邯山区委办公室任资料员。虽是刚调到市区,但18岁即参加工作,已在基层打磨6年,资料员的差事对张海忠游刃有余。他在邯山区这一干就是24年。
  张海忠的堂弟张纪忠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张海忠自小为人和善,勤奋好学,脾气也好。或许正是这些因素,让这位农家子弟在五年半后成为邯山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在担任两年马头镇党委书记后,他于1998年晋升为邯山区副区长。在地方,35岁成为副处级干部,工作能力可见一斑,仕途平顺可期。
  然而,从副处到正处,他经历了9年,直到2007年7月,44岁的张海忠才成为邯山区区长。2008年,第一次作邯山区政府工作报告时,张海忠誓言:要带领新一届政府打造经济强区,实现中部领跑。
  就在这一年,河北省提出在全省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程,计划利用三年时间,达到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居住条件大为改观、现代魅力初步显现、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的工作目标。
  直到张海忠去世前,河北已出现了这样的口号:“河北看邯郸,邯郸看邯山”。邯山成为邯郸“三年大变样工程”的重中之重,而作为区长的张海忠压力可想而知。
  他多次出现在拆迁一线,现场办公。在邯山区两会上,有代表提出道路亮化问题,张海忠当即通知建设、环卫等部门限时解决,其雷厉风行,令与会代表印象深刻。仅2008年,邯山区就谋划了总投资512亿元的200个重点项目。
  随着三年大变样的开展,张海忠愈发强硬,他不止一次向下属强调“执行力决定成败”,并推荐余世维所著《赢在执行》。
  他也身体力行。据《邯郸日报》报道,2009年,有领导提出,“红房子”片区拆迁事关主城区大变样全局,能否在短期内顺利拆除,将检验邯山区干部作风是否过硬。此时,刚做完手术伤口还未拆线的张海忠坚持“先拆房子后拆线”,每天召开两次碰头会,并到现场办公。一位接近张海忠的知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同事和下属的眼中,他就是一个工作狂,追求完美,周末从不休息,都在加班。
  邯山区渐渐成为全市的焦点,创出了7天拆除8栋危旧住宅楼的“红房子速度”、10天拆除20余万平方米的纪录、3个月超过前6年工作总量、拆迁总量“过百万”的历史新高。这一项项拆迁纪录被当地称为“拆迁品牌”,成为其他区县学习的样本。张海忠曾在会上说,“拆出了大空间、新天地”。为此,在2010年河北省表彰的120名“全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模范”个人中,他名列其中。
  在遍是工地的邯郸,张海忠留给继任者的是难以企及的“邯山速度”,他也不可避免地被戴上“拆迁区长”的帽子。在“三年大变样”的背景下,处于众矢之的位置之上,对于没有任何背景的张海忠,政绩是他升迁的唯一筹码。他曾对老家亲属说过,“干得好,过几年能当个县委书记。”
  
  草根出身
  
  但在下属们看来,他不强硬,反而彬彬有礼。“不管你汇报工作如何,只要有成绩,就是真朋友。”上述知情人说。一位与张海忠有过接触的媒体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张海忠气宇轩昂,却没有架子。
  这也是老家人对他的印象。张海忠老家的邻居张书象回忆说,张海忠每次回家都很低调,一辆车,一个司机,吃完饭就走人,从不给村里添麻烦,母亲去世时,他都不允许村里开追悼会。
  张海忠的老家位于距邯郸市60多公里的魏县西南温村。张海忠家姐弟四人,大姐嫁到邻村,大哥早已去世,二哥在村中务农,他最小,也走得最远。
  “家里人都没沾过他的光。”83岁的张向坤说起小儿子便叹气。至今,张向坤仍住着1960年代建的土房,外层是灰砖,房内是土坯。火炕占了室内三分之一,一台21寸的彩电和一台生锈的落地电扇是仅有的电器,墙壁满是灰尘,挂历居然是1998年的,窗台上的瓶瓶罐罐七零八落,这间屋内唯一有现代气息的是桌上一盒“心相印”纸巾。
  张向坤说,因为忙工作,张海忠几个月才回来一次,最近一次大概是4月份。每次回来,他会给父亲一二百元零花钱,有时买上几包烟,除了嘱咐他注意身体,啥都不说。“最后一次回来,呆了没有一个小时。”
  十几年前,张家大儿子患食道癌去世,三年前,老伴病逝,如今最疼爱的小儿子也撒手人寰。“命苦啊!”张向坤念叨着。
  张家世代在西南温村都很有口碑。西南温村老村支书申西恩还记得,小时候去张家玩,张海忠的曾祖父每次送客出门都会说“海涵”;祖父也读过诗书,是村里出名的老实人;到了张向坤这辈,依然与人为善。
  村里人一直羡慕张家的和睦。孩子小时,家里困难,大儿子舍不得吃肉,埋头干活;二儿子也是农活儿的好把式。张海忠一直坚持上学,成绩优秀,每天放学,还骑车驮着竹筐去县城卖梨。张海忠从小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他写的“中堂”二字曾挂在老房的客厅。张海忠任邯山区办公室主任时,一位同乡发现他办公室也挂着自己的书法作品。
  张海忠的二舅刘少余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村里要集资修一条一千多米的柏油路时,张海忠找来了赞助人,在修路功德碑上,每个捐款姓名后都标明捐款数额,从百元至千元不等,而张海忠名字后是省略号,以大字号排在第一位。
  “人都没了,说这些都没用了。”张向坤插话说。其实,张向坤得到的信息只是张海忠患脑溢血病逝,大家怕老人无法接受儿子自杀身亡的现实,不敢说出真相。
  申西恩至今想不通张海忠为何会自杀。在他眼中,张海忠性格开朗,大大咧咧,和一般板着脸的官员不同。但后来,他发现见张海忠越来越难,每次去邯郸给他打电话,都在忙,不是开会就是陪领导。过年时,在邯郸的老乡会聚餐,他每年都说要参加,又都爽约。“不是不想来,他已经身不由己了。”申西恩说。
  一位朋友曾想在邯山区租到便宜的铺面,找张海忠帮忙。张海忠当时还是副区长,打趣说,等转正了再帮你找,以此推托。但自2007年真的“转正”后,老家亲属见他的机会越来越少。
  
  自杀
  
  正因此,没人相信性格开朗的张海忠会自杀,而且采用如此残忍的方式。经警方调查,张海忠跪在床边,双肘压在床上,右手握一把菜刀,颈部一处复合创致大动脉断裂。经勘查,现场室内门窗完好无损,均处于内锁状态;办公室窗外平台无攀爬、踩踏痕迹,无翻动迹象,无挣扎、搏斗痕迹;办公室外间饮水机电线被锐器割断,与插头连接的电线外皮被剥开,3根铜线外露,这证明他曾试图电击自杀。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大型建筑的能耗计量与控制系统日益为国人关注。本文在此背景下,介绍了广州市珠江新城西塔综合能源计量系统的架构,对大型建筑中的电、水、中央空
赛车产业是伴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而发展的,是汽车工业发达的标志之一.由于发展赛车产业在促进城市文化建设、促进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品牌等方面的显著作用,国
通过对大温差水源热泵冷冻水系统的分析,结合实验室的数据,从技术,经济性等方面做了相关的阐述,对设计人员的设计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结合天津某扩建项目一期埋管式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工程实例,介绍地埋系统、末端系统、机房系统的设计特点。对此技术在工程应用过程中的优越性进行讨论,并分析了优化设计在上述系
利用电脑模型预测性能已成为地源热泵的设计和管理的一个标准流程。模拟工具的功效不仅取决于其计算的准确性,还取决于选择适当的模型和输入数据的技巧。本文对地埋管地源热泵
会议
本文分析了现有岩土热物性传热模型精确求解的困难,对确定地泺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量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建立了岩土集总热阻计量误差修正模型及其精确求解分析体系,进而开发了新型
会议
开光  5月10日早上6点,普陀山上空阴云密布,从头一天就开始聚积的浓云丝毫不见消散。海风吹得旗帜呼啦啦响。  吃完早饭,曹德旺站在室外露台的人群中抽烟。他眯着眼看看天色,阴云一点也没有让他担心,“肯定会出大太阳的。”  曹德旺捐赠修建的万佛铜塔9点钟要举行开光仪式,一同开光的还有一座规模庞大的讲经院。  为了这个开光仪式,宁波机场、朱家尖码头和普陀山到处都是庆祝的标语和大幅宣传画,岛上的宾馆则彩
本文给出了土攘内蓄冰跨季节融化过程的简单一维导热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估算埋于土壤内的矩形蓄冰槽内,其上部、饲部以及下部等不同方向上冰块随时间融化厚度的变化,为北方地区
利用环保的可再生能源作为供暖系统的热源,是未来供暖行业发展的方向,也符合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水源热泵系统与太阳能集热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技术其型,越来越广泛的应
会议
近十年来,我国建筑以年增20亿平方米的速度迅猛发展,建筑耗能比重逐年攀升,其中供暖占主要部分,制冷次之。我国北方冬季供热多采用集中与分散的形式,公用建筑的夏季制冷多用中央空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