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悟情,感受情意美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20060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有人就过“诗歌是说话的画,画是沉默的诗” 。因为诗歌语言有以下三美:凝炼美、弹性美、修辞美。可它虽美,却是一枝带刺的“玫瑰”。因为在我们的教学中却很难体会到这些“美”,因为要么是老师的以讲代读,陷入逐句逐字讲析的深潭,要么是学生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应付考试上的默写诗句而囫囵吞枣地“狂背”。使诗歌教学变得索然无味,师生疲惫不堪。我觉得学习诗歌的重要途径是“美读”, 实现学生与文本的结合,只有“读”才能“悟”,才能摘取这朵美丽的“玫瑰”。
  在编入我们课本中的新体诗都是佳作,无论在思想或艺术上都是高品位的,它的思维和语言上的创造性,往往体现出简单中蕴含复杂,拙朴中暗藏机巧,浅显中隐匿深邃,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艺术效果。那我们该如何在新体诗教学中,以读来实现教学目标呢?下面我以《你,浪花里的一滴水》为例说说在诗歌教学中的一些浅见。
  《你,浪花里的一滴水》是一首歌颂雷锋精神的现代诗,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墨抒发了对雷锋同志的怀念与敬仰之情。诗句反复咏叹了雷锋用平凡、年轻的生命,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建设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全诗诗句美、节奏美、意蕴美,读起来更有一种乐感美。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读,让学生在读中走进文本,自行感知美、领悟美,提升美,融化美。
  一、初读诗歌,感知美
  1.老师范读。在让学生了解作者,提示课文题目后,我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动听的声音,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使他们感到学习诗歌是一种美的享受。因为正确的范读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扫清字词的障碍,还给学生一种听觉上的享受,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学生齐读。在教学中,我们不要忽略了齐读的效果。课堂中书声琅琅就是在这体现的,在为琅琅的书声中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齐读中了解诗歌有整体结构,全诗共七小节,由设疑、抒怀、咏叹构成。
  3.学生自由朗读。因为音乐总能将人引入无限的遐想,带给人深深的感动。所以我在此环节上配以基调上、意境上适合诗歌情节发展的音乐。让学生在乐声中自由读,感知诗歌每部分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句子美、意蕴美。
  二、细读诗歌,领悟美
  学生反复朗读,通过分析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雷锋忠于党、忠于人民、公而忘私、不图名利、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在学生反复朗读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汇报以下三个问题:1、为什么六亿人民的心里,都念着这个士兵的名字?(表达人民对雷锋深切怀念之情)2、作者为什么把雷锋比喻成“一滴水”、“刚展翅的鸟”、“才点亮的灯”、“刚敲响的鼓”?文中副词的作用是什么?(用水、灯、鼓说明雷锋的平凡;文中的副词说明雷锋还年轻,他的生活才刚开始,表达出作者对雷锋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3、理解第五、六小节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前小节说明雷锋是一个忠于党、忠于人民、公而忘私、不图名利、舍己为人的人;后一小节说明雷锋虽然平凡,但他却是党的队伍里最杰出的一员,具有最优秀的品质。)
  通过分析重点词句,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将文章从静态的文字符号中解放出来而还原为鲜活生命。这时老师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做学生表达独特感受的谛听者和欣赏者。
  这样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发地感悟雷锋的美好心灵---忠于党、忠于人民、公而忘私、不图名利、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三、美读诗歌,提升美
  让学生扫清理解上的障碍后,就着重指导学生把诗歌美美地读,提升体会到的情感。从读的节奏和韵律上加以指导。因为节奏与情感互为表里:喜悦之情表现为明快轻松之节奏,昂扬之情表现为急促有力之节奏,悲凉之情表现为低沉缓慢之节奏。
  节奏和韵律可以看出学生对诗歌感情的把握。那么就要着重引导学生读好抒怀和咏叹这两抒怀。
  抒怀部分每一小节都以“呵”来开启感情的闸门,亲切而生动;“一滴”、“刚”、“才”等修饰限制的词语要加重音,体现雷锋思想和行动上所展现出的空前惊人的力量和内涵。其中第五小节第一次出现称谓,掷地有声,既而转换为第二人称,语气更加亲切,感情更加真挚。第六小节再次抒怀,加重雷锋这一个名字在我们心中的分量,声音高昂,有力。
  咏叹部分,用了三个感叹句来升华中心,让学生在读起来掷地有声、铿锵坚定、自信蓬勃。这样感情油然而生,激起共鸣,仿佛雷锋就在我们面前谱写了壮丽的诗篇,体现了不朽的精神,树立了高大英雄形象。
  这时,老师播放音乐,让边听学生边美美地读,掌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四、诵读诗歌,融化美
  诵读,使学生陶醉在朗读的情趣中,漫游在深深的情感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理解的美融进心里。
  在教学的最后,我充分运用语言的感染力,用文字来感染学生:同学们,雷锋!亿万人心中永恒的平凡英雄!他把所有的光和热都献给了人民、献给了党。雷锋说过:“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这是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呀!让我们看到了他那颗金子般的心。他用朴实无华的人生谱写出壮丽的篇章,让我们不得不深刻地思考人生的意义。雷锋精神!已化作号角和战鼓,引人深思,催人奋进。让学生地创设的语言环境中,反复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字字句句都浸透着作者的“情”,流动着作品的“情”。
  总之,要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声情并茂,方肯罢休。
  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所以诗歌的教学应以读来悟情,以悟的情来促读,互为表里,感受情意美。课堂教学才能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才能做到让学生真正有所知,有所悟,做到“授人以渔”。
  (作者单位: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汤塘镇大埔小学)
其他文献
数学在各学科之中以严谨著称,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这给学科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压力,《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需大力加强.数学课程应该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那么新教材基本上也贯彻了这一思想,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情境教学法应被教师所采纳,这是因为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激发了求知欲。那么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情境
期刊
[摘要]财务管理课程作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学科体系中起着衔接一般经济理论和专业基础课的中介作用,其内容涉及经济、金融、会计、税法等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在当今法商结合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管理环境的不断变迁和法商管理理念的日趋提升,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关键词]法商管理 财务管理 教学内容 创新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法商时代。这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们从迈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刻起,大多数人内心既迷茫又期待,既失落又挣扎,既觉轻松又备感焦虑,当理想与现实不一致,努力与结果不成正比的时候,同学们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的,特别是在学习中出现学习障碍时,大多数学生会感到苦恼、焦虑和彷徨。本文从正确认识学习和了解学习心理出发探究高职学院学生的学习心理,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和评价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学生 学习 学习困惑 学
期刊
习惯,就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就是来自于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来自于习惯。好习惯是一个人终身的财富。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你有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你有了坏习惯,你一辈子有偿还不了的债务。管得住自己,你是习惯的主人,管不住自己,你是习惯的奴隶.做主人还是做奴隶;全在于自己的选择.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中学生良好的
期刊
传统的活动区模式是“教师创设,幼儿在活动中按老师的意愿发展相应的技能”,而新《纲要》指导下的新型区域活动应该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过程,孩子是活动的主体,活动区的发展应该以他们的需求为方向,幼儿、教师、环境是平等、互动和共同进步的。区域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向幼儿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幼儿依靠自身的能力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摆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
期刊
[摘要]发挥好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力能力。  [关键词]趣味故事 经典问题 精彩图片 相关歌曲 联系现实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导学助练”这种模式的优势:课堂上老师讲得少了,学习的兴趣浓厚多了,学生的思维活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了,学生的视野开阔多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多了,课堂效率也得到明显提高。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
期刊
[摘要]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方向性原则、育人性原则和科学管理原则,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校园网打造成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高校 校园网络文化 对策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和学生所占的比例最高,分别达到
期刊
[摘要]上海新课程标准旨在依托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和数字化城市的教育环境,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完善学习方式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关注学生学习经历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强化审美功能、提高文化内涵。音乐作品要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情感性与知识性融合,题材与体裁丰富多样。注重人文性、综合性、时代性、地域性等。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力求,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的方式也不断的提高和完善,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无疑是教学方式的一大改变。可是在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成了当今所有教育人应当思考的问题。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应该本着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前提下,适度、适时、适量的使用。  [关键字]多媒体 适度 适时 适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而
期刊
学生应该如何学习数学历来都是数学界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高考指挥棒和考试高压导向下的中学数学教育尽管在夯实学生数学基础、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优势和效用[1],但在近年来的数学教育实践中,这种传统意义的数学教育模式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过于注重习题训练和考试成绩,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缺乏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