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目前从事专业文物修复的人才不足1000人,技术成熟的文物修复专家只有400人左右,以每人每月修复一件文物计算,仅修复现有2000万件馆藏文物,就需至少2000年时间。针对这种情况,文物修复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头等大事。
随着我国文物领域国际合作的不断开展,人才国际化合作培养的各种模式也逐渐形成。作为我国文物修复人才的培训机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培训中心在国际合作中诞生,也在国际合作中探索着我国文物人才培养的成功之路。
合作之路源于古城西安
1988年意大利政府派出第一个有关文物考古、保护代表团访华。自此,中国政府和意大利政府间有关文物领域的访问、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与深化。
1995年中意合作建设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标志着两国在文物保护领域之间的合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旨在培养中国文物修复人才,是意大利外交部发展合作司在中国资助的首个此类项目。根据两国政府签订的协议书,面向西北5省招收的35名学员在西安接受了为期两年的培训,其中13名从事保护研究,20名学习文物修复。
“从某种意义上,这次培训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专门针对文物修复人才的培训。后来这35名学员中14名学员被送到了意大利进修,不少人获得了博士学位。目前这批学员已经成为我国文物保护与修复领域的中坚力量。”詹长法高度评价这次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
“当时我刚从意大利回来,在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任副总工。这期项目从1995年做到1998年,全部聘请意大利的专家授课。可以说,上世纪90年代后期,陕西省在文物领域的国际合作力度最大。”
中意合作的拓展,一期培训项目
中意合作建设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令国家文物局触动很大,项目结束后,国家文物局正式提出:能不能把这个项目拿到北京来,这样全国的文博系统都能受益。
“2003年,我们做了一个调研,当时我们称文博系统有7万名工作人员,包括考古的、科技考古的等等,调研结果显示真正从事文物修复的只有400多人,这个数字令我们震惊。当时我国馆藏文物1200万件(目前约2000万件),如此众多的文物与为数很少的文物修复专业人员显得极不相称。而意大利当时从事文物修复的专业人员约有3万人。文物众多、文物修复工作繁重与专业修复人员的稀缺之间的矛盾,也就是文物修复保护事业的发展与人力资源匮乏的矛盾,是我们提出加大文物专业人才培养的出发点。”詹主任道出了中意合作背后我国对于专业文物修复人才的渴求。
中意项目何以如此被看重,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国内自身人才培养机制的不健全。“从根源上讲,我国文物修复的根基在民间。新中国成立前的大学未设此专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学的文物专业都是在考古的基础上融入化学等学科的知识逐步建立起来的。在文物修复领域,只有在古字画的修复方面,我们传承了中国的传统工艺而具有突出的特色与优势。而意大利在全球的文物修复的很多领域都首屈一指,被称为文化蓝盔部队(即联合国认可的唯一一个有权对濒危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修复的团队)。
2002年2月22日,外经贸部龙永图副部长和意大利驻华大使代表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中意合作《支持和加强中国文物研究所文物保护修复培训中心》的项目谅解备忘议定书,“意大利政府为项目提供146万欧元的赠款,意方的执行机构为非洲和东方研究所,他们选拔了17名专家来华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国家文物局将提供配套资金740万元,中国文物研究所(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作为项目执行单位提供1000平方米的教学、办公和实验室场所。文物修复培训中心应运而生。
2004年,一期项目招收了67名学员。针对我国馆藏文物出现的问题,一期项目设置了金属陶瓷文物保护修复、石质文物保护修复、遗址保护和修复规划的多学科知识应用、考古现场保护的多学科知识应用等四个班。“师资主要以意方为主,罗马中央修复研究所、罗马大学等机构的专家过来讲课。我们完全按照意大利模式开展教学和实践,课程分两个阶段,前期理论教学,后期实践选择了龙门石窟的一个双窑洞、山陕会馆和南市遗址进行实践性质的教学。”
位于中国古都洛阳市老城区的山陕会馆始建于清朝康熙五十年(1711年),现存主要建筑有照壁、东西仪门、山门、舞楼、大殿、拜殿等。在中意两国专家的指导下,学员们研究了生物、自然环境影响、人为破坏、建筑材料自身的缺陷等山陕会馆建筑病变的主要原因,并修复了照壁、山门、舞楼以及东西穿房等建筑。
一期项目在后期就已经在国内引起了轰动,很多地方文物局就提出,希望能再多培养一些修复人才。“因为我们培养出来的人能解决实际问题,很多大学毕业生,甚至硕士、博士可能都做不到。”
中意合作开花结果
2007年12月,二期培训项目圆满结束。来自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博物馆和文物机构的62名学员,参加了四个方向的培训:考古和历史纺织品的保护与修复、纸张和卷轴画的保护与修复、壁画的保护与修复和古代建筑和历史遗址保护。“此外,2005年,意方还为故宫办了一个培训班,两国合作进行了太和殿的保护和修复。”
两期结束后,“我们对129个学员作了一次统计分析,包括性别、学历等因素。因为我们马上要做第三期,中方和意方有个共识,就是必须做第三期。第三期的模式可能会有所变化,我们计划把这个中心做成全国文物修复人才的长期定点培养基地。这样在这一项目结束之后,培训中心能够独立承担培养专业人才的职责,继续为我国文物修复与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在中意合作中,培训中心还出版了《文物修复理论》《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等教材,是我们学习和交流的成果之一。“我们必须真正留给后人一些材料,不是说项目做完了就完了。很多国际合作项目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往往是外方撤资,这个合作模式也就不存在了,项目就戛然而止。我们希望这个项目最后能给后人留下一些什么。”
中意合作另一个成果就是修复理念的改变。“以前我们都讲‘修旧如旧’,现在的《文物保护法》已经删去了这个内容,什么叫旧,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通过中意合作,咱们看到了别人的文物修复体系、修复理念。虽然现在古玩市场很火,市场的修复标准是让大家看不出修复的痕迹,满足观赏性,以卖出文物。但毕竟中华民族的传统精华还是在博物馆,专业的修复标准是,既要让一般人看不出修复的痕迹,又要告诉大家哪部分是被修复的,我们必须给后人留下真正的文物,不是赝品。修复文物不但要对得起历史,尊重历史,也要对得起后人。”
同时开展中日合作
培养丝绸之路沿线人才
2008年4月,中日合作的古建筑保护修复班正式开班,这已经是中日合作丝绸之路沿线文物保护人员合作培养项目的第三个年头了。
2005年9月8日,双方签署了 “中日合作丝绸之路沿线文物保护人员合作培养计划”框架协议。结合丝绸之路沿线文物保护的现状需求,项目计划将在五年内(2006-2010)对来自新疆、青海、宁夏、甘肃、陕西、河南六省(自治区)各文博单位的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人员100名进行培训,培训将涉及土遗址保护、古建筑保护修复、考古现场保护、陶瓷金属保护修复、壁画保护修复、纺织品保护修复、纸张保护修复、博物馆技术8个专业方向。
“我国文物保护的国际合作最早是于日本开始的。上世纪80年代东京文化财研究所、奈良文化财研究所就与敦煌研究院合作解决敦煌石窟的彩绘问题,当时的项目还是针对具体问题,并不是专门针对人才培养的。有关这次的中日合作培养丝绸之路沿线人才项目,日方曾和中国的多家机构洽谈了合作培养人才的事宜,最终决定和我们合作,其中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已经构建起来一整套比较完备的文物修复实验室,借此我们可以迅速启动培训计划、为较好地完成项目目标提供足够的设备支持。”
中日合作大都是3个月的班,其中土遗址班9个月,古建筑保护修复班7个月。“土遗址保护与古建筑保护修复班是连续进行三年,是最长的班。土遗址保护班的毕业实践是要修复甘肃安西的一个土阙,实际是一个土质的牌楼。土遗址保护在国际上都是个难题呢!”
“培训中心成立之初,我们就形成一个共识,技术培训班不低于3个月。目前,国内还有十天班、一个月班。由于时间太短,学习者很多知识点根本学不全,实践也是草草收场。经过如此短暂培训的学员直接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动手给文物做手术,这是对文物的不尊重、不负责。以后培训中心将举办自主的培训班,最短的6个月,3个月的班以后不会再做了。”
截至2007年底,中日项目已经培养了53名文物保护人员。“中意合作的培训和中日丝绸之路的培训全部结束后,我们将几乎把文物修复人员轮训一遍。”
国际舞台上开始发挥积极作用
启动对外援助
“在过去的2007年,我们文化遗产研究院非常热闹。各国的文物修复与保护的专家纷至沓来,交流、参观、学习的身影,楼道里、教室以及实验室里随处可见。为了增进友谊和交流,我们还举办了运动会,意大利人、日本人,还有非洲的、阿拉伯的都参加,简直是热闹非凡。”这些来自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朋友不是培训中心请来的老师,而是前来参加培训的学员——中国政府对外援助班的学员。
“回想2004年第一次办援外班,我们只招收了3个学员,因为我们没有经验,根本不知道去哪儿招收学员,后来是驻外使馆经商处帮助我们招收的学员。”詹主任回忆起那段经历不禁笑了起来,这是我国文物系统第一次办援外班啊。
到2007年援外培训的第三个年头,培训中心招收了来自32个国家的60个学员,分为亚非的官员班和阿拉伯国家的技术班。“有些国家来的人还认识咱们这儿的意大利专家,因为大家都是文物领域的,而且意大利的援外项目很多,很多国家都接受过意大利援助,包括我们的中意合作项目。”
远景
国际合作成果显著,但我国文物人才的培养不可能仅仅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为此,文化遗产研究院提出要建立中国修复学院,专门培养文物保护人才。
建立中国修复学院需要点点滴滴的积累,首先要形成自己的教师队伍。“我们正在和意方商讨第三期项目的具体模式。我们希望第三期项目主要培训自己的师资力量,形成自己的造血功能。”
去年,培训中心还和北京大学、罗马第三大学签订了三方协议,由意方资助共同培养100名高级人才,包括80名硕士和20名博士。“本科阶段在北大,硕士、博士阶段的研究在培训中心和罗马第三大学,学生可以到意大利学习,罗马第三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学院的教师也可以过来。这样学生的研究方向针对性也比较强,而且一开始就按照国际标准来培养。”
建立中国的修复学院,涉及我国的教育体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喜的是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随着我国文物领域国际合作的不断开展,人才国际化合作培养的各种模式也逐渐形成。作为我国文物修复人才的培训机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培训中心在国际合作中诞生,也在国际合作中探索着我国文物人才培养的成功之路。
合作之路源于古城西安
1988年意大利政府派出第一个有关文物考古、保护代表团访华。自此,中国政府和意大利政府间有关文物领域的访问、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与深化。
1995年中意合作建设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标志着两国在文物保护领域之间的合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旨在培养中国文物修复人才,是意大利外交部发展合作司在中国资助的首个此类项目。根据两国政府签订的协议书,面向西北5省招收的35名学员在西安接受了为期两年的培训,其中13名从事保护研究,20名学习文物修复。
“从某种意义上,这次培训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专门针对文物修复人才的培训。后来这35名学员中14名学员被送到了意大利进修,不少人获得了博士学位。目前这批学员已经成为我国文物保护与修复领域的中坚力量。”詹长法高度评价这次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
“当时我刚从意大利回来,在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任副总工。这期项目从1995年做到1998年,全部聘请意大利的专家授课。可以说,上世纪90年代后期,陕西省在文物领域的国际合作力度最大。”
中意合作的拓展,一期培训项目
中意合作建设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令国家文物局触动很大,项目结束后,国家文物局正式提出:能不能把这个项目拿到北京来,这样全国的文博系统都能受益。
“2003年,我们做了一个调研,当时我们称文博系统有7万名工作人员,包括考古的、科技考古的等等,调研结果显示真正从事文物修复的只有400多人,这个数字令我们震惊。当时我国馆藏文物1200万件(目前约2000万件),如此众多的文物与为数很少的文物修复专业人员显得极不相称。而意大利当时从事文物修复的专业人员约有3万人。文物众多、文物修复工作繁重与专业修复人员的稀缺之间的矛盾,也就是文物修复保护事业的发展与人力资源匮乏的矛盾,是我们提出加大文物专业人才培养的出发点。”詹主任道出了中意合作背后我国对于专业文物修复人才的渴求。
中意项目何以如此被看重,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国内自身人才培养机制的不健全。“从根源上讲,我国文物修复的根基在民间。新中国成立前的大学未设此专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学的文物专业都是在考古的基础上融入化学等学科的知识逐步建立起来的。在文物修复领域,只有在古字画的修复方面,我们传承了中国的传统工艺而具有突出的特色与优势。而意大利在全球的文物修复的很多领域都首屈一指,被称为文化蓝盔部队(即联合国认可的唯一一个有权对濒危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修复的团队)。
2002年2月22日,外经贸部龙永图副部长和意大利驻华大使代表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中意合作《支持和加强中国文物研究所文物保护修复培训中心》的项目谅解备忘议定书,“意大利政府为项目提供146万欧元的赠款,意方的执行机构为非洲和东方研究所,他们选拔了17名专家来华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国家文物局将提供配套资金740万元,中国文物研究所(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作为项目执行单位提供1000平方米的教学、办公和实验室场所。文物修复培训中心应运而生。
2004年,一期项目招收了67名学员。针对我国馆藏文物出现的问题,一期项目设置了金属陶瓷文物保护修复、石质文物保护修复、遗址保护和修复规划的多学科知识应用、考古现场保护的多学科知识应用等四个班。“师资主要以意方为主,罗马中央修复研究所、罗马大学等机构的专家过来讲课。我们完全按照意大利模式开展教学和实践,课程分两个阶段,前期理论教学,后期实践选择了龙门石窟的一个双窑洞、山陕会馆和南市遗址进行实践性质的教学。”
位于中国古都洛阳市老城区的山陕会馆始建于清朝康熙五十年(1711年),现存主要建筑有照壁、东西仪门、山门、舞楼、大殿、拜殿等。在中意两国专家的指导下,学员们研究了生物、自然环境影响、人为破坏、建筑材料自身的缺陷等山陕会馆建筑病变的主要原因,并修复了照壁、山门、舞楼以及东西穿房等建筑。
一期项目在后期就已经在国内引起了轰动,很多地方文物局就提出,希望能再多培养一些修复人才。“因为我们培养出来的人能解决实际问题,很多大学毕业生,甚至硕士、博士可能都做不到。”
中意合作开花结果
2007年12月,二期培训项目圆满结束。来自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博物馆和文物机构的62名学员,参加了四个方向的培训:考古和历史纺织品的保护与修复、纸张和卷轴画的保护与修复、壁画的保护与修复和古代建筑和历史遗址保护。“此外,2005年,意方还为故宫办了一个培训班,两国合作进行了太和殿的保护和修复。”
两期结束后,“我们对129个学员作了一次统计分析,包括性别、学历等因素。因为我们马上要做第三期,中方和意方有个共识,就是必须做第三期。第三期的模式可能会有所变化,我们计划把这个中心做成全国文物修复人才的长期定点培养基地。这样在这一项目结束之后,培训中心能够独立承担培养专业人才的职责,继续为我国文物修复与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在中意合作中,培训中心还出版了《文物修复理论》《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等教材,是我们学习和交流的成果之一。“我们必须真正留给后人一些材料,不是说项目做完了就完了。很多国际合作项目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往往是外方撤资,这个合作模式也就不存在了,项目就戛然而止。我们希望这个项目最后能给后人留下一些什么。”
中意合作另一个成果就是修复理念的改变。“以前我们都讲‘修旧如旧’,现在的《文物保护法》已经删去了这个内容,什么叫旧,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通过中意合作,咱们看到了别人的文物修复体系、修复理念。虽然现在古玩市场很火,市场的修复标准是让大家看不出修复的痕迹,满足观赏性,以卖出文物。但毕竟中华民族的传统精华还是在博物馆,专业的修复标准是,既要让一般人看不出修复的痕迹,又要告诉大家哪部分是被修复的,我们必须给后人留下真正的文物,不是赝品。修复文物不但要对得起历史,尊重历史,也要对得起后人。”
同时开展中日合作
培养丝绸之路沿线人才
2008年4月,中日合作的古建筑保护修复班正式开班,这已经是中日合作丝绸之路沿线文物保护人员合作培养项目的第三个年头了。
2005年9月8日,双方签署了 “中日合作丝绸之路沿线文物保护人员合作培养计划”框架协议。结合丝绸之路沿线文物保护的现状需求,项目计划将在五年内(2006-2010)对来自新疆、青海、宁夏、甘肃、陕西、河南六省(自治区)各文博单位的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人员100名进行培训,培训将涉及土遗址保护、古建筑保护修复、考古现场保护、陶瓷金属保护修复、壁画保护修复、纺织品保护修复、纸张保护修复、博物馆技术8个专业方向。
“我国文物保护的国际合作最早是于日本开始的。上世纪80年代东京文化财研究所、奈良文化财研究所就与敦煌研究院合作解决敦煌石窟的彩绘问题,当时的项目还是针对具体问题,并不是专门针对人才培养的。有关这次的中日合作培养丝绸之路沿线人才项目,日方曾和中国的多家机构洽谈了合作培养人才的事宜,最终决定和我们合作,其中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已经构建起来一整套比较完备的文物修复实验室,借此我们可以迅速启动培训计划、为较好地完成项目目标提供足够的设备支持。”
中日合作大都是3个月的班,其中土遗址班9个月,古建筑保护修复班7个月。“土遗址保护与古建筑保护修复班是连续进行三年,是最长的班。土遗址保护班的毕业实践是要修复甘肃安西的一个土阙,实际是一个土质的牌楼。土遗址保护在国际上都是个难题呢!”
“培训中心成立之初,我们就形成一个共识,技术培训班不低于3个月。目前,国内还有十天班、一个月班。由于时间太短,学习者很多知识点根本学不全,实践也是草草收场。经过如此短暂培训的学员直接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动手给文物做手术,这是对文物的不尊重、不负责。以后培训中心将举办自主的培训班,最短的6个月,3个月的班以后不会再做了。”
截至2007年底,中日项目已经培养了53名文物保护人员。“中意合作的培训和中日丝绸之路的培训全部结束后,我们将几乎把文物修复人员轮训一遍。”
国际舞台上开始发挥积极作用
启动对外援助
“在过去的2007年,我们文化遗产研究院非常热闹。各国的文物修复与保护的专家纷至沓来,交流、参观、学习的身影,楼道里、教室以及实验室里随处可见。为了增进友谊和交流,我们还举办了运动会,意大利人、日本人,还有非洲的、阿拉伯的都参加,简直是热闹非凡。”这些来自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朋友不是培训中心请来的老师,而是前来参加培训的学员——中国政府对外援助班的学员。
“回想2004年第一次办援外班,我们只招收了3个学员,因为我们没有经验,根本不知道去哪儿招收学员,后来是驻外使馆经商处帮助我们招收的学员。”詹主任回忆起那段经历不禁笑了起来,这是我国文物系统第一次办援外班啊。
到2007年援外培训的第三个年头,培训中心招收了来自32个国家的60个学员,分为亚非的官员班和阿拉伯国家的技术班。“有些国家来的人还认识咱们这儿的意大利专家,因为大家都是文物领域的,而且意大利的援外项目很多,很多国家都接受过意大利援助,包括我们的中意合作项目。”
远景
国际合作成果显著,但我国文物人才的培养不可能仅仅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为此,文化遗产研究院提出要建立中国修复学院,专门培养文物保护人才。
建立中国修复学院需要点点滴滴的积累,首先要形成自己的教师队伍。“我们正在和意方商讨第三期项目的具体模式。我们希望第三期项目主要培训自己的师资力量,形成自己的造血功能。”
去年,培训中心还和北京大学、罗马第三大学签订了三方协议,由意方资助共同培养100名高级人才,包括80名硕士和20名博士。“本科阶段在北大,硕士、博士阶段的研究在培训中心和罗马第三大学,学生可以到意大利学习,罗马第三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学院的教师也可以过来。这样学生的研究方向针对性也比较强,而且一开始就按照国际标准来培养。”
建立中国的修复学院,涉及我国的教育体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喜的是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