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创世史诗《五指山传》的审美文化分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jie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黎族人世代居住在海南岛,与其他地方迥异的地理环境、社会民俗和生产生活等造就了海南黎族独特的审美文化。作为海南本土少数民族,黎族的民族与文化发展历程已经有三千多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聪明淳朴的海南黎族在这片土地上除了开垦出了属于自身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具有黎族创世史诗性质的《五指山传》便是其文化的典型代表。本文主要从《五指山传》的介绍入手,对黎族创世史诗《五指山传》的审美文化进行分析。
  关键词:黎族 《五指山传》 审美文化 分析
  海南是多民族聚居区,其中最早的居民当为黎族,海南的五指山、琼中、白沙等市县是其主要聚居地,黎族在海南岛的居住历史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甚至更早一些。黎族民间文学源远流长,极为丰富,展现着黎胞们纯朴的真情,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珍贵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黎族审美文化主要是指由黎族人民创造的其中包含着黎族审美意识、观念、标准及理想等在内的文化,“美”的因素是黎族审美文化区别于政治文化、制度文化的最显著标志。在黎族文学中,《五指山传》是黎族具有创世史诗性质的文学作品,由黎族人民世代口耳相传流传至今,后在一些学者的收集整理下集结为《五指山传》,其中洋溢着黎族人们独特的审美文化,对黎族审美意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探讨黎族创世史诗《五指山传》的审美文化前,我们首先应对分析黎族审美文化的意义,还要对《五指山传》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一 探析黎族审美文化的意义
  作为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异常深厚。何为审美文化?审美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文化娱乐的审美之中。挖掘黎族审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探析黎族审美文化有利于对黎族审美文化进行挖掘和梳理,黎族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学和历史都是通过口头传承,通过梳理可以更好地传承黎族审美文化,避免其在现代化发展的冲击下逐渐消亡。其次,对黎族审美文化的探析,能够帮助海南打造立体化的、色彩多元的审美文化,推广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文化,对海南经济服务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后,探析黎族审美文化能够为黎族审美学的创造奠定理论基础,在各种现有的中国美学史中,关于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这部分一直都不够完善,黎族审美文化的探析有助于中国美学论述的完整性和深入性,无论对黎族文化的传承还是对整个中国美学界亦或世界美学研究都有一定的贡献。最后,对黎族审美文化的探析,能够丰富民族审美教育,为大学提供更加现实的教学内容。在社会大众文化中,社会各种文化都是其组成部分,而审美文化这种带有美学因素的特殊形态文化更是社会大文化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黎族的民间文学和各种音乐作品中我们可以得出,黎族由中国南方的古越族发展而来,其起源可以上溯到殷周之际,早期的分布范围也不仅仅止于海南岛,而这些对社会大众文化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丰富作用,能够使人们对人类文化历史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因此,研究黎族审美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二 黎族创世史诗《五指山传》概论
  《五指山传》是黎族地区目前发现的最长、最完整的古歌,由黎族先民口头创作,讲述了黎族先民是如何创世开元的,带有创世史诗的性质。能够用普通话和方言同时押韵,在中国民族史诗中较为少见,对黎族先民与自然、邪恶等斗争的历史有生动的反映,同时描绘了黎族的起源、生产生活故事及民俗来源等。《五指山传》告诉人们,黎族祖先是天狗和婺女结合所产的一对兄妹。后为了繁衍子孙后代,哥哥误将天狗父亲杀死,娶了母亲和妹妹,最后繁衍出了黎族和黎族纹身绣面的习俗。而被误杀的天狗,则化成了吞云吐雾直插青天的五指山,在海南省中部傲然屹立,在诗歌中万泉河和大小洞天等也均为天狗所化。《五指山传》是勤劳勇敢的黎族人民世代传唱的很多传说、神话以及故事等的汇总,其中渗透着黎族先民的审美意识,是其审美文化的结晶。
  《五指山传》共分为八章。第一部分为天狗下凡,第二部分为五指参天,讲述了天狗与天帝之女婺女的恋情,被天帝发现后将两人贬至凡间,在凡间两人凿山引水,创造太阳和月亮,并生下了一对可爱的儿女。儿子长大后将天狗父亲误杀,在天崩地裂的巨响声中,天狗死后化身为五指山、万泉河等。第三部分为布谷传种,第四部分为雷公传情,第五部分为海边相思,第六、七、八部分分别为成家立业、儿大当婚、分姓分支。讲述了天狗与婺女所生的兄妹经历了大洪水后,在雷公的指引和不知情的情况下结为夫妻,生儿育女,最终繁衍了黎族后代。《五指山传》除了叙述传说中的神话故事外,还谈到了黎族先民的狩猎生活、农耕生产等,内容涵盖了黎族的方方面面,是黎族人民在创造历史和文化的过程中血与汗的结晶,从中我们能够看到黎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对研究黎族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 黎族创世史诗《五指山传》的审美文化
  《五指山传》中的爱情、人类起源、生活生产方式等都体现了黎族的民族特色,带有黎族独特的审美想象,是黎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名片”。
  1 对狗图腾高度崇拜的审美文化
  在古代氏族时代,图腾是各个氏族的显著标志,几乎世界各地文化中都存在着相应的原始“图腾文化”阶段。每个民族由于物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等的不同,对历史的继承和本民族的发展也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不同民族间审美文化的差异性。对黎族来说,它已经经过了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黎族与其他民族一样也有对图腾的崇拜与对美的追求。其不同之处在于,黎族所崇拜的主要图腾为狗图腾。对狗图腾高度崇拜的审美观在黎族创世史诗《五指山传》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五指山传》第一部分即为天狗下凡,黎族的始祖天狗一出现便气势非凡,“天狗多豪迈,大权任他排”、“天狗是英才”、“天狗最威严”,种种溢于言表的赞美之词全部被用于天狗身上,甚至连天帝的女儿婺女都爱上了天狗,宁愿被贬至凡间受尽苦难也要与天狗结为夫妇。通过种种对天狗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黎族先民对天狗神话式的描绘完全带着虔诚与尊敬,对人与狗相配所获得的美好生活极尽赞美。天狗被儿子误杀后,还化作了世代庇佑黎族人民的五指山等。在这里,狗是正义和勇敢的象征,寄托着黎族的审美理想。狗图腾崇拜对黎族的审美心理有极大的影响,直到今天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可以寻找到黎族人民对狗图腾的崇拜。《五指山传》中的天狗正是黎族狗图腾崇拜审美文化的直接体现,反映了黎族先民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开始崇拜狗图腾的痕迹。虽然随着时代的变革现代黎族有些民众不愿意接受天狗神话,但这种图腾审美文化早已无意识地深入到黎族的生活起居中,除了表现在黎族人在艺术上歌颂、赞誉和敬畏狗之外,生活中的黎族人也十分喜爱狗,很多地区黎族都禁止杀狗,由此可见,狗图腾审美文化对黎族人们影响之深远。   2 绣面文身中的审美意识
  文身是人类最古老和最普遍的文化形态之一,有着悠久的承传和持续历史。中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流行文身,黎族便是其中之一。在《五指山传》中,就对“绣面文身”有过描述,天狗与婺女之子之所以误娶母亲,正是由于婺女绣了面,使得扎哈无法认出母亲,所以才将其娶为妻子。《五指山传》关于绣面文身的传说,除了反映黎族先民对自身起源的朦胧认识外,还反映了黎族先民的原始审美意识。
  文身对后世黎族来说既是氏族的标志,也包含着一定的审美意识。在关于黎族文化起源的书籍《黎族文化溯源》中,关于黎族女子的文身有过详细记载。黎族女子长到十几岁时,都要进行文身,文身图案为祖先遗留下的特殊标记,若没有文身标记死后便不能与其他黎族人一起埋葬在黎族集体墓山中。另一方面,贯穿黎族创世史诗《五指山传》始终的,还包括黎族先民对美的感知意识和追求意识。对人类来说,爱美几乎是一种天性,早期的人类对装饰就已经有了很强烈的愿望与需求。黎族文身其实也是黎族人对美的一种追求,带有一定的装饰性。法国学者邵可侣曾提出,“世间有不穿衣服的土人,但却从未见过不装饰身体的土人”。原始先民的画身,与美观和装饰有很大联系。在黎族的审美文化中,绣面文身正标志和象征着一种美,体现了黎族先民对美的极强感知和追求,具有重要的美学研究价值。
  3 浪漫瑰丽的爱情之美
  黎族先民从远古时期开始,就已经居住于海南岛这块被青山绿水所环绕的土地上,美好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水土养育了能歌善舞、乐观开朗的黎族人民,成就了他们的民族性格。在黎族流传下来的各种传说和故事中,都充满着浪漫瑰丽的爱情之美,是黎族审美文化的一大特色,在《五指山传》这种创世史诗中就已经有淋漓尽致的体现。
  《五指山传》开篇的天狗下凡便讲述了天狗与婺女的爱情,即使天帝执意反对,天狗与婺女也要在一起。天狗的求婚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其中夹杂着与天帝的一次次较量,二人冲破重重磨难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凡间,天狗与婺女分别有了新的名字琶玛和姆顿,在婺女的眼中,天狗不仅具有靓丽的形貌,同时具有天然的才情,两人在凡间恩恩爱爱,过着原始的游猎生活,同时还育有一对儿女。在《五指山传》中,处处都洋溢着瑰丽的自然环境,带着鲜明诱人的山野情调,一对男女在这样的氛围中爱情如何不浪漫?《五指山传》中洋溢着浪漫瑰丽的爱情之美,而这些正是黎族人民精神和审美面貌的体现,不仅反应了黎族先民对幸福生活的种种憧憬,同时生动地体现了黎族人民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形成了黎族审美文化和历史的丰富和多彩。
  总之,黎族文学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学的独特审美特征,是黎族也是中国民族文化和历史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五指山传》这部黎族人民的百科全书,通过民间文学里常用隐喻、想象等夸张手法不仅叙述了人类的起源,而且对黎族先民与自然与邪恶斗争的历史进行了生动再现。《五指山传》渗透了黎族先民对审美问题的思辨,是黎族人民用来表达其审美见解的典型,具有很好的民间文学艺术审美价值,是研究黎族风俗习惯及审美文化等的一部难得的史料,值得我们细细研究和品味。
  注:本文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题目《黎族审美文化研究》,项目编号:JD11-03。
  参考文献:
  [1] 孙有康:《李和弟搜集整理》,《五指山传》,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 梁弼弘:《“五指山”与“黎母岭”》,《咬文嚼字》,2009年第7期。
  [3] 邓佑玲:《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初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4] 王海:《古远而丰厚的沉淀——试论几组黎族神话和神奇故事的文化意蕴》,《民俗研究》,2005年第1期。
  [5] 涂刚鹏、陈思莲:《海南黎族原始宗教信仰形成原因及其特征探析》,《前沿》,2010年第19期。
  [6] 林志超:《追求自由、自主的爱情婚姻——黎族爱情故事初探》,《琼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7] 亚根、周小玲:《无物我对待的诗意栖居——评黎族歌舞诗〈五指山魂〉》,《琼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8] 杜伟、董怀岩:《简论黎族民间童话的美学特征》,《写作》(高级版),2010年第11期。
  [9] 常新、赵伯飞:《当代中国审美文化消费化倾向的反思及其构建》,《经济师》,2002年第2期。
  (李默,琼州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二战后期,盟军为开辟第二战场作准备,想利用轰炸,尽可能多地摧毁德军的工业设施及军事目标,同时减少自己空中力量的损失。而要同时达到上述两个目标,困难很大,由于美国本土
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在梁山有两位智囊型的人才,一位是智多星吴用,另一位是神机军师朱武。不过两人虽同列最高军事决策五人组,但朱武的地位远远低于吴用。是朱武能力不
一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如同中国古代文学其他学科的研究,成就辉煌。无论是有关小说发展史著作的精心撰写、小说文献的考订与整理出版、小说作家的独到研究、小说
代亚楠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故乡的海风带着熟悉的咸腥味袭来,让她更加怀念加州温暖的阳光。十年来,她一直在逃离,从考上大学能名正言顺逃离那一刻起,她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离开,
一这是一个漫长的秋夜。凌晨一时许从首都机场出发,飞行九个多小时抵达伊斯坦布尔,依然是夜幕沉沉。这座跨越欧亚两洲的城市还处在黎明前的酣睡中,连街灯也似乎睡眼蒙眬,光晕
3月22日,美国国防部“弹道导弹防御组织”宣布,美国陆军当天在新墨西哥州怀特桑兹导弹试验区进行的“战区高空区域防御”试验未能取得成功。这是美国陆军在最近3个多月里第
一南唐后主李煜召集了画院的专业画家——待诏们雅聚,这些人是顾闳中、周文矩、高太冲、朱澄、曹仲玄、王齐翰、董源、卫贤、顾德谦、徐崇嗣、梅行思等等。都是当时名震大江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王雪涵自杀后的那段日子是水晶最难挨的。王雪涵是全年级成绩最好的一个,好得都让她感觉有些神秘。表面上看不出她有任何过人之处,并且平常总是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有人和她说
何顿的《来生再见》,是一部有着复杂的时间结构的长篇小说。小说取材于抗战时期的厂窟惨案、常德会战、衡阳保卫战,以“我父亲”黄抗日、田矮子、毛领子、龙连长、马德志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