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技校教学中,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该课程不易上好。作者谈谈在教学中如何通过多层次、多样化、多途径的教学设计,实施兴趣教学,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技巧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 教学方法
近些年来,很大一部分技校学生只注重实习,而忽视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很多技校教师也有类似的思想。《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内容枯燥又抽象,对没有多少机械知识及机械技能基础的学生来说,要学好确非易事。学生难学,老师难教。但是这门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和热处理工艺的相互关系,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材料、制定和掌握热处理工艺规范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掌握这门课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都是很有益的。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学起来有趣味性,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以调整,适当融入多种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抓住学生眼球,提高学习效率。
一、多举有趣例子,吸引学生注意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则会产生求知欲及学习动力。在多年教学经验当中,我发现要让学生对一门课发生兴趣,开始的几节课至关重要,所以在一个班的前几次课的教学当中,一定要把学生兴趣调动起来。《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绪论篇幅较短,在实际讲授过程中,教师应该加以充分的扩展。比如,在讲到中国古代金属材料使用成就时,教材中提到的秦始皇陵铜车马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进行适当的事例补充,针对学生们对兵器感兴趣的特点,讲道:秦始皇陵出土的一把镀金的银白色铜剑,青铜剑出土之后,考古人员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先在桌面上放一叠纸,然后轻轻将剑从纸上划过,其结果是一次居然可以划透19张纸。后经科学测定,此剑由铜、铅、锡三种金属构成,三种金属比例得当,才使秦剑坚硬锋利而又富有韧性,达到了“削铁如泥、断石如粉”的境地。再比如介绍到现代新型金属材料时,我就讲了超导材料、形状记忆合金等具有特殊性能的金属材料。学生对这些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以很高的热情投入学习中。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
在职业教育教学当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这是由于职业教育当中不少专业科目需要有直观的认识和学习,而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粉笔、黑板、挂图、模型等,学生只能看到表象,而看不到实质,这就对学生接受知识产生了阻碍作用。多媒体技术是运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使之变成图、文、声三位一体的集成,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过程的理解和感受。所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多方位、立体化利用软件,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一个动态教学环境,可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教学已经被大多数老师认可,并在教学中频频使用。
比如,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工艺受设备条件限制,没有现场操作演示。若仅凭挂图及几个应用实例分析,则很难把枯燥、抽象的内容讲“活”,而结合录像或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化教育手段,则可把热处理工艺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这将给课堂增加很多的趣味与生动,可以在很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三、做实验,用实验求证理论
现用教材中有很多章节加入了一些小实验,对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相关概念十分有帮助,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如有条件,应该尽量让学生动手做或老师演示让学生观察。比如在晶体与非晶体特点区别中,有一个小实验:在薄云母片和玻璃片上融化石蜡,观察凝固后石蜡的形状。云母片上呈椭圆形,而玻璃片上呈圆形。这就充分说明了云母是晶体,有各向异性特点。各向异性是指在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质(这个实验就是指导热能力)有差别。非晶体玻璃在统计意义上各个方向没有差别,所以是各向同性。而云母中晶体受晶格限制,分子振动具有方向性,所以各个方向上的导热能力不同。造成石蜡凝固后形状不同。再如在热处理及分类这节内容中,有一个实验:两根相同的弹簧钢丝加热后,分别放入水中和空气中进行冷却。放在水中冷却的钢丝硬而脆,很容易折断;而放在空气中冷却的钢丝较软且有良好的塑性,可以卷成圆圈而不断裂。由这个实验可以看出,虽然钢的成分相同,加热温度也相同,但采用不同的冷却方法,得到不同的力学性能。这主要是在不同的冷却速度情况下,钢内部的组织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学生做这些实验,或观察这些实验过程,再聆听老师引导分析这些实验现象的内在原因,就会对概念理解得更深刻,记得更牢固。
总之,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中,针对课程中的某些较难的内容、概念,应尽可能多采用有趣、直观、多样的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多列举生活、生产中的实例,采用多媒体教学、现代化教学及实验,以学生为中心,活跃课堂气氛,将抽象、深奥的知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举例,深入浅出地讲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相对容易的理解和吸收,且能举一反三,应用到实际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更多地感知知识、更牢地掌握知识,以达到“讲得透、学得活、记得住、用得上”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梦欣.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五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关键词: 技巧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 教学方法
近些年来,很大一部分技校学生只注重实习,而忽视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很多技校教师也有类似的思想。《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内容枯燥又抽象,对没有多少机械知识及机械技能基础的学生来说,要学好确非易事。学生难学,老师难教。但是这门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和热处理工艺的相互关系,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材料、制定和掌握热处理工艺规范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掌握这门课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都是很有益的。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学起来有趣味性,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以调整,适当融入多种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抓住学生眼球,提高学习效率。
一、多举有趣例子,吸引学生注意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则会产生求知欲及学习动力。在多年教学经验当中,我发现要让学生对一门课发生兴趣,开始的几节课至关重要,所以在一个班的前几次课的教学当中,一定要把学生兴趣调动起来。《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绪论篇幅较短,在实际讲授过程中,教师应该加以充分的扩展。比如,在讲到中国古代金属材料使用成就时,教材中提到的秦始皇陵铜车马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进行适当的事例补充,针对学生们对兵器感兴趣的特点,讲道:秦始皇陵出土的一把镀金的银白色铜剑,青铜剑出土之后,考古人员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先在桌面上放一叠纸,然后轻轻将剑从纸上划过,其结果是一次居然可以划透19张纸。后经科学测定,此剑由铜、铅、锡三种金属构成,三种金属比例得当,才使秦剑坚硬锋利而又富有韧性,达到了“削铁如泥、断石如粉”的境地。再比如介绍到现代新型金属材料时,我就讲了超导材料、形状记忆合金等具有特殊性能的金属材料。学生对这些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以很高的热情投入学习中。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
在职业教育教学当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这是由于职业教育当中不少专业科目需要有直观的认识和学习,而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粉笔、黑板、挂图、模型等,学生只能看到表象,而看不到实质,这就对学生接受知识产生了阻碍作用。多媒体技术是运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使之变成图、文、声三位一体的集成,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过程的理解和感受。所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多方位、立体化利用软件,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一个动态教学环境,可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教学已经被大多数老师认可,并在教学中频频使用。
比如,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工艺受设备条件限制,没有现场操作演示。若仅凭挂图及几个应用实例分析,则很难把枯燥、抽象的内容讲“活”,而结合录像或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化教育手段,则可把热处理工艺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这将给课堂增加很多的趣味与生动,可以在很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三、做实验,用实验求证理论
现用教材中有很多章节加入了一些小实验,对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相关概念十分有帮助,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如有条件,应该尽量让学生动手做或老师演示让学生观察。比如在晶体与非晶体特点区别中,有一个小实验:在薄云母片和玻璃片上融化石蜡,观察凝固后石蜡的形状。云母片上呈椭圆形,而玻璃片上呈圆形。这就充分说明了云母是晶体,有各向异性特点。各向异性是指在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质(这个实验就是指导热能力)有差别。非晶体玻璃在统计意义上各个方向没有差别,所以是各向同性。而云母中晶体受晶格限制,分子振动具有方向性,所以各个方向上的导热能力不同。造成石蜡凝固后形状不同。再如在热处理及分类这节内容中,有一个实验:两根相同的弹簧钢丝加热后,分别放入水中和空气中进行冷却。放在水中冷却的钢丝硬而脆,很容易折断;而放在空气中冷却的钢丝较软且有良好的塑性,可以卷成圆圈而不断裂。由这个实验可以看出,虽然钢的成分相同,加热温度也相同,但采用不同的冷却方法,得到不同的力学性能。这主要是在不同的冷却速度情况下,钢内部的组织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学生做这些实验,或观察这些实验过程,再聆听老师引导分析这些实验现象的内在原因,就会对概念理解得更深刻,记得更牢固。
总之,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中,针对课程中的某些较难的内容、概念,应尽可能多采用有趣、直观、多样的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多列举生活、生产中的实例,采用多媒体教学、现代化教学及实验,以学生为中心,活跃课堂气氛,将抽象、深奥的知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举例,深入浅出地讲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相对容易的理解和吸收,且能举一反三,应用到实际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更多地感知知识、更牢地掌握知识,以达到“讲得透、学得活、记得住、用得上”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梦欣.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五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