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名称: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及奶片等乳制品
掌门人:牛根生
创立时间:1999年8月
模式路径:
在企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时候,及时与国际风险投资机构合作,由弱到强地迅速脱胎换骨,通过境外造壳上市融资,然后利用资本谋取快速发展。
模式目标:成为中国和世界乳制品专业制造商的领导者。
模式回放:
蒙牛给许多有项目或技术寻求资本扶持的人演绎了一个完美的梦,但更多地给那些小有成就、呈现良好成长势头、靠自有资金艰难积累、“滚动”发展的企业一个可借鉴的融资模式。一旦拥有资本市场的倾力支持,结合项目的良性发展,蒙牛的神话可望再次重演。
1999年,牛根生遭到伊利董事会免职,从此选择了创业的历程,同年8月成立“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最初的启动资金仅仅900万元的蒙牛,通过整合8家濒临破产的奶企,成功盘活7.8亿元资产,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730万元。
当蒙牛小有成就、呈现良好成长势头的时候,牛根生意识到,在快速消费品市场依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有可能会错失良机,作出了引进战略投资者、进军国际金融市场的决定。但是对于一家民营企业,面对国内金融工具极度匮乏和严格的金融限制的环境,蒙牛开始了曲折的融资之路。
2002年9月,蒙牛的发起人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了金牛。同日,蒙牛的投资人、业务联系人和雇员注册成立了银牛。金牛和银牛各自拥有开曼群岛公司50%的股权,而毛里求斯公司是开曼群岛公司的全资子公司。10月,摩根、英联、鼎辉三家国际投资机构以认股方式向开曼群岛公司注入约259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亿元),取得了90.6%的股权和49%的投票权。该笔资金经毛里求斯公司最终换取了大陆蒙牛66.7%的股权,“内蒙古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得到境外投资后改制为合资企业,而开曼群岛公司也从空壳演变为在中国大陆有实体业务的控股公司。在企业重组后,他们对蒙牛的控股方式由境内身份直接持股变为了通过境外法人间接持股,这种安排为开曼群岛公司以“红筹”方式在海外上市辅平了道路。
获得第一轮投资后,蒙牛的业绩增长令人惊讶,2003年蒙牛净利润为2.3亿元。迅速成长中的蒙牛对资金的需求仍然十分巨大,三家机构再次通过“可换股债券”向蒙牛注资352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9亿元。
2003年,蒙牛进行上市前的股权重组,蒙牛管理团队及关联人士在上市公司共持股54%,金牛和银牛分别设立了“牛氏信托”和“谢氏信托”。2004年6月蒙牛股票在香港持牌上市,共发售3.5亿股,获得206倍的超额认购率,冻结资金280亿港元,充分说明香港乃至国际资本市场对大陆优秀快速消费品企业的投资热情及接纳能力。这给蒙牛的融资故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在蒙牛的融资过程中,摩根、英联、鼎辉三家国际投资机构两轮共出资6120万美元,折合港币约4.77亿元。上市共出售了1亿股蒙牛的股票,套现3.925亿港元。巨额可转债于蒙牛上市12个月(2005年6月)后行使,这将使他们持股比例达到31.1%,价值约为19亿港元!三家国际投资机构还取得了所谓的认股权:在十年内一次或分多批按每股净资产购买开曼群岛(蒙牛上市的主体)股票。
蒙牛的曲线融资路径同样让自身受益匪浅。在蒙牛发展的每个重要阶段都顺利地借资本之力实现了超常规发展,资金链充足而健康,销售收入以223%的年复合增长率急速攀升,为迅速壮大自身,抢占市场制高点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而且对于初期弱小的蒙牛,在上市之前两轮融资近5亿元,而不失本身的控制地位,尤其难能可贵。虽然首轮融资被外方投资机构控股66.7%,但通过股权和投票权的分离处理,又将51%的话语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并且通过其强大的市场运作手段,以实际利润增幅190%的业绩超额完成了投资机构设定的“表现目标”,按事先约定重新占据了51%的控股地位。摩根等国际财团的早期介入以及为此而设立的开曼群岛公司,也为蒙牛短时间内在香港上市搭建好了优良的构架。
同时,资本的力量也迫使蒙牛的管理层更加齐心协力,为蒙牛的超常规发展从内部注入了资本的强心剂。面对国内乳品市场的变化,牛根生一方面宣布出让个人收益以激励整个管理团队,另一方面在全国发力布局,计划发展1.5万家连锁加盟专卖店,谋图新一轮的渠道变革,这也许是蒙牛新一轮造梦的开始。
◆短期突破:★★★★★★
蒙牛在创立第一个年头剩下的3个半月就实现了3730万元的销售收入,从此蒙牛的销售收入开始以223%的年复合增长率上升:2000年是2.467亿元,2001年升至7.24亿元,2002年再升至16.687亿元,2003年跃过40亿元,业务收入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上升至第2位,仅次于伊利;2004年销售额达到80亿元,蒙牛液态奶销量夺冠。
◆远期成长:★★★★
2004年6月10日,蒙牛正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2319HK),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大陆乳制品企业,这说明资本市场对中国民营企业的肯定与支持。蒙牛管理团队具有充足的乳品市场运作经验和团队意识,并且能获得充分的授权,在快速消费品市场依托资本强大的支持,计划5年内在全国开设1.5万家连锁加盟专卖店,这标志着蒙牛新一轮造梦计划的开始。
◆管理保障:★★★★★
牛根生的管理团队一半来自伊利,因此对销售网络和加工厂商的掌握驾轻就熟,其管理模式的核心是承包形式的目标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明确每一个节点对于实现公司总目标的任务和责任。同时,国际金融投资机构对蒙牛管理层在经营中的决策都给予极大的支持,可以让牛根生的团队最大程度地释放自己的才智。
◆风险控制:★★★
蒙牛的风险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由于市场整体环境的变化导致中国乳品市场进入平台期;其二就是国际金融资本对蒙牛预期效益的不肯定导致对股权安排的极度不公,如果达不到增长的期望值,蒙牛的管理团队就面临整体失业的风险。可喜的是蒙牛的团队都具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尤其是团队领袖牛根生出让个人收益将极大地鼓舞这个颇具“牛”性团队的拼搏精神,中国乳业市场将面对一只挟资本之威杀红了眼的公牛,未来的结果尚未可知。
分析师评价
王吉舟:
颐合财经副总裁、资深港股研究专家
蒙牛的资本运作模式是一种具有鲜明民营企业特色的融资模式,这种模式毫无疑问是不适合于国有企业的,因为民营企业的自然人持股本性,使其境外资本运作的空间相对灵活得多。
值得广大民营企业借鉴的是,蒙牛的上市前融资,是其整个资本运作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可以说,上市前融得的两笔合计4.77亿港元的资金,对于蒙牛的实业起飞的助推效果,甚至要超过上市融资得到的10亿港元。可以说,这两笔上市前融资,正是蒙牛业绩起飞急需的资本“开胃菜”。正是这道“开胃菜”,使蒙牛后来的上市融资水到渠成。
而蒙牛模式值得广大民营企业深思的,是相对弱势的中国民营企业,在与国际一流的投资银行合作时,如何在保持自身独立性与获得投资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国际一流的投资银行可以为企业提供大笔的上市前融资资金和顺利的上市发行“一条龙”服务,但是与这种服务对应的,必然是他们要提出苛刻的合作条件。以摩根斯坦利为首的三家外资投资者,在蒙牛案例上获得了巨大的投资回报;而为其巨额投资回报保驾护航的,是两次与蒙牛管理层签署的对赌协议。今天在外人看来,这些对赌协议是过于苛刻的,但是,或许在对乳制品行业形势持乐观态度的蒙牛管理层看来,这种所谓的“苛刻”,正是体现其实业创新能力远优于同业竞争对手的试金石。
用一句老话总结:“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蒙牛管理层与外资投资者的合作是公平双赢抑或被动苛刻,也只有当事的双方心里最清楚。我们希望,外资与蒙牛的结合,最终能够各取所需,善始善终。
主营业务: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及奶片等乳制品
掌门人:牛根生
创立时间:1999年8月
模式路径:
在企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时候,及时与国际风险投资机构合作,由弱到强地迅速脱胎换骨,通过境外造壳上市融资,然后利用资本谋取快速发展。
模式目标:成为中国和世界乳制品专业制造商的领导者。
模式回放:
蒙牛给许多有项目或技术寻求资本扶持的人演绎了一个完美的梦,但更多地给那些小有成就、呈现良好成长势头、靠自有资金艰难积累、“滚动”发展的企业一个可借鉴的融资模式。一旦拥有资本市场的倾力支持,结合项目的良性发展,蒙牛的神话可望再次重演。
1999年,牛根生遭到伊利董事会免职,从此选择了创业的历程,同年8月成立“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最初的启动资金仅仅900万元的蒙牛,通过整合8家濒临破产的奶企,成功盘活7.8亿元资产,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730万元。
当蒙牛小有成就、呈现良好成长势头的时候,牛根生意识到,在快速消费品市场依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有可能会错失良机,作出了引进战略投资者、进军国际金融市场的决定。但是对于一家民营企业,面对国内金融工具极度匮乏和严格的金融限制的环境,蒙牛开始了曲折的融资之路。
2002年9月,蒙牛的发起人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了金牛。同日,蒙牛的投资人、业务联系人和雇员注册成立了银牛。金牛和银牛各自拥有开曼群岛公司50%的股权,而毛里求斯公司是开曼群岛公司的全资子公司。10月,摩根、英联、鼎辉三家国际投资机构以认股方式向开曼群岛公司注入约259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亿元),取得了90.6%的股权和49%的投票权。该笔资金经毛里求斯公司最终换取了大陆蒙牛66.7%的股权,“内蒙古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得到境外投资后改制为合资企业,而开曼群岛公司也从空壳演变为在中国大陆有实体业务的控股公司。在企业重组后,他们对蒙牛的控股方式由境内身份直接持股变为了通过境外法人间接持股,这种安排为开曼群岛公司以“红筹”方式在海外上市辅平了道路。
获得第一轮投资后,蒙牛的业绩增长令人惊讶,2003年蒙牛净利润为2.3亿元。迅速成长中的蒙牛对资金的需求仍然十分巨大,三家机构再次通过“可换股债券”向蒙牛注资352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9亿元。
2003年,蒙牛进行上市前的股权重组,蒙牛管理团队及关联人士在上市公司共持股54%,金牛和银牛分别设立了“牛氏信托”和“谢氏信托”。2004年6月蒙牛股票在香港持牌上市,共发售3.5亿股,获得206倍的超额认购率,冻结资金280亿港元,充分说明香港乃至国际资本市场对大陆优秀快速消费品企业的投资热情及接纳能力。这给蒙牛的融资故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在蒙牛的融资过程中,摩根、英联、鼎辉三家国际投资机构两轮共出资6120万美元,折合港币约4.77亿元。上市共出售了1亿股蒙牛的股票,套现3.925亿港元。巨额可转债于蒙牛上市12个月(2005年6月)后行使,这将使他们持股比例达到31.1%,价值约为19亿港元!三家国际投资机构还取得了所谓的认股权:在十年内一次或分多批按每股净资产购买开曼群岛(蒙牛上市的主体)股票。
蒙牛的曲线融资路径同样让自身受益匪浅。在蒙牛发展的每个重要阶段都顺利地借资本之力实现了超常规发展,资金链充足而健康,销售收入以223%的年复合增长率急速攀升,为迅速壮大自身,抢占市场制高点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而且对于初期弱小的蒙牛,在上市之前两轮融资近5亿元,而不失本身的控制地位,尤其难能可贵。虽然首轮融资被外方投资机构控股66.7%,但通过股权和投票权的分离处理,又将51%的话语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并且通过其强大的市场运作手段,以实际利润增幅190%的业绩超额完成了投资机构设定的“表现目标”,按事先约定重新占据了51%的控股地位。摩根等国际财团的早期介入以及为此而设立的开曼群岛公司,也为蒙牛短时间内在香港上市搭建好了优良的构架。
同时,资本的力量也迫使蒙牛的管理层更加齐心协力,为蒙牛的超常规发展从内部注入了资本的强心剂。面对国内乳品市场的变化,牛根生一方面宣布出让个人收益以激励整个管理团队,另一方面在全国发力布局,计划发展1.5万家连锁加盟专卖店,谋图新一轮的渠道变革,这也许是蒙牛新一轮造梦的开始。
◆短期突破:★★★★★★
蒙牛在创立第一个年头剩下的3个半月就实现了3730万元的销售收入,从此蒙牛的销售收入开始以223%的年复合增长率上升:2000年是2.467亿元,2001年升至7.24亿元,2002年再升至16.687亿元,2003年跃过40亿元,业务收入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上升至第2位,仅次于伊利;2004年销售额达到80亿元,蒙牛液态奶销量夺冠。
◆远期成长:★★★★
2004年6月10日,蒙牛正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2319HK),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大陆乳制品企业,这说明资本市场对中国民营企业的肯定与支持。蒙牛管理团队具有充足的乳品市场运作经验和团队意识,并且能获得充分的授权,在快速消费品市场依托资本强大的支持,计划5年内在全国开设1.5万家连锁加盟专卖店,这标志着蒙牛新一轮造梦计划的开始。
◆管理保障:★★★★★
牛根生的管理团队一半来自伊利,因此对销售网络和加工厂商的掌握驾轻就熟,其管理模式的核心是承包形式的目标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明确每一个节点对于实现公司总目标的任务和责任。同时,国际金融投资机构对蒙牛管理层在经营中的决策都给予极大的支持,可以让牛根生的团队最大程度地释放自己的才智。
◆风险控制:★★★
蒙牛的风险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由于市场整体环境的变化导致中国乳品市场进入平台期;其二就是国际金融资本对蒙牛预期效益的不肯定导致对股权安排的极度不公,如果达不到增长的期望值,蒙牛的管理团队就面临整体失业的风险。可喜的是蒙牛的团队都具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尤其是团队领袖牛根生出让个人收益将极大地鼓舞这个颇具“牛”性团队的拼搏精神,中国乳业市场将面对一只挟资本之威杀红了眼的公牛,未来的结果尚未可知。
分析师评价
王吉舟:
颐合财经副总裁、资深港股研究专家
蒙牛的资本运作模式是一种具有鲜明民营企业特色的融资模式,这种模式毫无疑问是不适合于国有企业的,因为民营企业的自然人持股本性,使其境外资本运作的空间相对灵活得多。
值得广大民营企业借鉴的是,蒙牛的上市前融资,是其整个资本运作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可以说,上市前融得的两笔合计4.77亿港元的资金,对于蒙牛的实业起飞的助推效果,甚至要超过上市融资得到的10亿港元。可以说,这两笔上市前融资,正是蒙牛业绩起飞急需的资本“开胃菜”。正是这道“开胃菜”,使蒙牛后来的上市融资水到渠成。
而蒙牛模式值得广大民营企业深思的,是相对弱势的中国民营企业,在与国际一流的投资银行合作时,如何在保持自身独立性与获得投资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国际一流的投资银行可以为企业提供大笔的上市前融资资金和顺利的上市发行“一条龙”服务,但是与这种服务对应的,必然是他们要提出苛刻的合作条件。以摩根斯坦利为首的三家外资投资者,在蒙牛案例上获得了巨大的投资回报;而为其巨额投资回报保驾护航的,是两次与蒙牛管理层签署的对赌协议。今天在外人看来,这些对赌协议是过于苛刻的,但是,或许在对乳制品行业形势持乐观态度的蒙牛管理层看来,这种所谓的“苛刻”,正是体现其实业创新能力远优于同业竞争对手的试金石。
用一句老话总结:“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蒙牛管理层与外资投资者的合作是公平双赢抑或被动苛刻,也只有当事的双方心里最清楚。我们希望,外资与蒙牛的结合,最终能够各取所需,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