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教培:置死地而后生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xia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培头部公司断臂的同时,二线公司也在退场。图/视觉中国

  2021年是教育行業被载入史册的一年。7月24日,“双减”政策(《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落地,教培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地震。
  在2021年以前,教育行业还在大量资本的加持下,风头无二。根据IT桔子的最新统计数据,中国K12教育的历史融资额高达1410亿元,占整个教育行业融资额的60%。
  这样一个被中国教育压力催肥的行业,它的兴盛又放大了社会教育焦虑。过去这些年来,中国学生不同程度习惯了有课外班的人生。在北京和上海,多数孩子除了语数英三门主课的日常课外班,还会在不同时间段加上短期竞赛证书备考班、艺术培训班,一个孩子至少会在一周上四个培训班。
  一纸政策,让这个行业瞬间由极盛转入极衰。天眼查提供给《财经》杂志的数据显示,“双减”政策公布后短短数月,教育培训相关企业注销、吊销的数量已超过21万家,较“双减”政策颁布之初上涨了超过50%。
  一个时代结束了,它很可能不会再回来。强监管之下,教育行业已放弃幻想、接受现实,或转行,或转型,或转地下。
  但这场大整顿还远没有结束。余震仍在持续:一些教育机构过去遗留下的隐雷还在接连引爆;许多转型举措与其说是有效自救,更近似垂死挣扎,一批转型失败的企业很可能在明年倒下;从业者难以找到与从前薪水相仿的工作,考编、考公、考研的热度再度攀升;教育焦虑短时间难以消退,灰色的家教产业有蔓延的苗头。
  后“双减”时代,行业还将经历一段时间混乱的调整期,而这场改革后教育生态的模样在变得清晰。

K9进入收尾阶段


  这可能是许多K9(幼儿园至初中的学科培训)教育机构最后一个秋季学期了。
  10月,新东方(NYSE:EDU)宣布将取消学校泡泡少儿部、优能初中部等K9业务部门建制,秋季课程结束后将停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科业务的线下招生,逐步关闭教学点。中小学学科培训赛道上的另一大龙头企业好未来(NYSE:TAL)旗下的核心机构学而思从8月底起就开始着手大规模关闭校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地的大部分校区都将关闭,原有学员及课程挪至线上。
  由于学科类培训时间仅限周中晚上8点半前,有限的排课量无法撑起培训机构的线下房租及运营成本,培训机构不得不大面积关停。
  新东方在线(HK:01797)、网易有道(NYSE:DAO)也计划在今年底前剥离K9业务。最新财报显示,这两家公司的K12营收占比分别为41%和55%。而在交付完最后一个学期的课程后,这块业务就要落幕了。
  头部公司断臂的同时,二线公司也在退场。精锐教育(NYSE:ONE)与巨人教育曾是上海与北京的地方龙头企业,因资金链断裂已暂停营业。果肉网校、东方优播等教育公司则主动宣布关停。
  更多小型企业没有转型的资本,也不具备长期线上教学的能力。与其变卖家产、四处借贷,不如趁账上还有些许余粮,退费关门。
  教育部数据显示,在北京,各类培训机构压减比例达到60%,线下学科类无证机构压减率98%,上海的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21.73%,从业人员减少了3.5万人。
  在这轮关停潮中,资金链断裂、退费挤兑引发的“跑路”事件时有发生。为此,一些地方政府建立了相关制度,如上海建立了“跨界公益互助机制”,形成超过14亿元的公益互助课程库,一家机构倒闭后学员可以在其他机构消课;郑州约谈了各区县市规模前十的培训机构,提防关门跑路类事件的发生。
  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撰文指出,在缺乏缓冲期的情况下,机构看不到希望,只能关门,一些本身经营状况一般、借贷经营的机构就会发生退费难的情况。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为政策落地留出缓冲与转型的时间窗口。
  收尾阶段暴露出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学科与非学科间界限模糊。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曾在发布会上表示,如果培训实质上是学习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这九类学科其中的学科相关内容,强调学科的知识导向、为升学考试来服务,片面强化相关学科的听、说、读、写、算方面的技能培训,就属于学科类。
  但落地中依然存在大量界定不清的情况。比如新概念英语不在学校教学范围内,与升学考试不直接挂钩,但它培养的相关技能又与英语学科相关。英语绘本阅读、口才、国学、逻辑思维等课程都处于中间地带。
  对此,各地正组建专家团,综合研判培训项目、目的、内容和方式,以界定学科与非学科。不过,不同地方专家团意见存在差异,到具体判定某家机构的课程情况时,依然有可商榷的地带。
  年底将至,K9行业的大淘沙进入尾声。愿意继续运营的机构需要在年底前完成从营利性到非营利性的登记工作,收费实施政府指导价,上浮不超过10%,人员平均工资水平不得明显高于当地教育行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这意味着今后K9行业的利润空间将非常微薄,而不想离开教育赛道的人,就必须转型。

转型只解燃眉之急


  转型,数月来成为了业内人最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但人们迷茫的是,转型到底是一条生路,还是下一个死胡同?
  业界公认的主流转型路线大致有三条:一是素质教育,包括美术、音乐、体育、编程等;二是成人教育,包括成人考试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三是进校业务,与学校合作承包课后服务。
  但无论是哪一种转型方向,都很难顺遂。
  但一个残酷的现实是,现阶段这些赛道没有一条比得上K12的规模与估值,即便力求转型,也无法避免元气大伤。   智研咨询及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K12的市场规模约3万亿元,而成人教育市场规模约1.1万亿元,素质教育市场规模为3241亿元。
  素质教育与成人教育本身的市场空间有限,参培率低,复购率更低。另外,这些赛道原本就有不少参与者,此时被迫转型的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师资储备、运营经验和资金支持,很难后来居上。
  素质教育是当前最热门的转型路线。据《财经》记者了解,在学科类培训时间受限后,一二线城市许多素质类培训机构的学员数量的确有所上升。但从业者们仍感到如履薄冰,合规压力很大。
  近日浙江省发布的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准入指引的征求意见稿,对素质教育机构的场地面积、消防要求、从业人员资质、办学许可证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素质教育也不能像从前一样粗放式发展了。如果企业一窝蜂挤入这个狭窄的领域,K9行业的故事很难不会重演。
  职业教育是政策大力支持的方向之一,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让行业人心振奋,但值得注意的是,政策鼓励的方向与培训机构提供的课程间并不完全匹配。
  政策支持的是提升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职业人才。而市面上大量职业培训机构提供的,只是借卖课为名,行卖证之实,一些非官方的资格证在就业市场上能发挥的作用也相当有限。
  另一项看似前景可观的方向是进校。在学校鼓励开展课后服务后,培训机构有机会向校内输出素质类课程。教育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1.08万所,在校生1.56亿人。学校采购课程,看似是个庞大的蓝海市场。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教育公司而言,这并不简单。虽然都是提供课程服务,但To B的逻辑与To C完全不同,二者需要不同的基因与文化。许多教育公司过去只懂To C,缺乏与B端客户打交道的经验和资本,也没有建立起一套能与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沟通的体系。
  从目前的转型举措来看,教培机构现在的动作,看起来更像是人体遭受痛击之后的本能应激反应,而不是理性冷静考量之后的战略选择。
  有的业务过去在公司内部处于边缘位置,业绩平平,在主营业务受限后被推到前台来,比如早在2019年初猿辅导内部就在孵化的南瓜科学;有的业务是为了承接原有用户,临时上马的新项目,如VIPKID的境内外教课、中教口语课。
  教育行业不乏转型的案例,能否成功拓科,就是很好的判定标准。纵观历史,K12行业中成功跨学科发展的案例只有新东方,以留学培训起家,后拓科至K12等各个年龄段。即便是好未来,也高度依赖K12,其他业务占比很小。
  但新东方的转型,依靠的是新东方和俞敏洪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不是一般公司能够模仿的。
  因此,这轮转型是一场硬仗,要想把握机会,方向有二:一是回归老本行,如新东方、51Talk(NYSE:COE)、网易有道,原本的客群就是大学生及职场人士,转型青少年业务只是近些年的事。二是盘算自有能力,谨慎进入过去不擅长的领域的时候。豆神教育(SZ:300010)旗下一家子公司曾主营教育信息化,为公立学校提供校园卡、信息系统这类业务,如今这家子公司手握的资源就成为了豆神做进校的渠道抓手。
  总体而言,转型要尽可能延续既有竞争优势的业务,并且尽快跑起来,为组织输血,也给资本以信心。
  但这些都需要一个前提:人力、物力、财力,是否足以支撑短期内的平滑过渡?
  这轮转型的浪潮过后,少数企业能凭借此前积累的资金、师资与课程实力、运营能力平滑过渡。到明年,更多盲目转型的企业很可能仍会因为经营不善、市场竞争激烈,最终退场。

去产业化大局已定


  在这场历史性的大整顿后,教培行业的资本化基本已走到尽头。
  表面上看,是在整治教育机构助长教育焦虑、加剧内卷的风气,但实质上重点在于调整资本在教育领域,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及以前的位置。
  过去几年,由于在线教育的模型趋于成熟、疫情加速了在线教育的渗透,资本大举进入这个行业。据IT桔子不完全统计,2015年-2020年,六年时间内投向K12教育的融资额共1294亿元,但接近一半融资额发生在2020年。风口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家企业猿辅导与作业帮,在2020年分别拿下了35亿美元和23.5亿美元的巨额融资。
  在线教育的疯狂感染了线下教育,一时间,在资本撒网、机构烧钱、家长焦虑的“合谋”下,催生出了万亿元级别的巨无霸教培市场。
  顶尖高校的毕业生优先被年薪50万元起步的教育公司网罗,境外课程和自研教材在培训机构大行其道,超前与超纲教学也成为了许多机构的“独特”之处。校外培训的超速发展,实质上已重建了一套有别于校内的教育体系。这无形中加速了监管政策的落地。
  K9行业不是唯一一个遭受强监管的教育领域。早在2018年,“幼儿园+资本”的运作模式正在起飞,一份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彻底遏制了这一趋势。
  在文件中,幼儿园成为严格禁止资本运作的领域,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也不得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此后,红黄蓝(NYSE:RYB)、威创股份(002308.SZ)、秀强股份(300160.SZ)等幼儿园概念股股价大幅下挫,紛纷抛售幼教资产。
  包括在民办学校领域,与公办学校的界限也更加清晰。过去一些公办校和民办校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今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却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也不得转为民办学校。自此,“公参民”学校将成为历史,一批民办学校也正在向公办校转型,或完全独立。
  在今年中国民办教育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表示,自2016年划分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教育以来,调整资本和教育的关系成为了政策落地的主线。对于这个分类,过去有人误解是国家要发展营利性教育,但事实上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非营利性才是鼓励和坚持的方向。
  未来把控教育与资本的关系的走向已非常明确:凡是涉及到民生刚需的问题,一定以公益为主,不能让民生刚需成为资本谋利的工具。
  熊丙奇指出,虽然中国已连续八年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4%,但投入水平依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4.9%。要发展普惠学前教育、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还要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水平。
  在此轮校外培训行业的严格管控过后,资本快速收手了,只剩家长还留着惯性。线下机构关门了,还有线上课程;周末禁止补课了,还有周中;哪怕培训机构倒闭了,还能私下请老师上门。
  许多人认为,只要中高考的指挥棒存在一天,培训的需求就会存在一天。不过,培训的需求也分真伪,有培优补差的真需求,也有焦虑盲从的伪需求。
  从长远来看,教育改革的组合拳之下,狂热会消退,理性会回归。内卷到最后,疲惫的家长们也会意识到很多努力只是徒劳。到那时,被市场炒作出的群体焦虑才会真正消退。
  编辑:谢丽容

主流教培公司目前情况





其他文献
图/视觉中国  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在2021年末逐渐显现出轮廓。  过去一年中,中美关系并未从特朗普政府最后十个月所造成的破坏性局面中走出,拜登团队也没有像外界曾经所期待的那样有建设性地推动中美关系,而是大体维持其前任团队的鹰派策略。  这种延续一定程度上是拜登政府面临的美国内政困境所造成的,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及外交政策项目资深研究员李成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分析说,拜登未能在大选
期刊
2020年10月10日,上海陆家嘴金融区,上班族在午餐时间休息。图/视觉中国  在经历了40余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急剧上升之后,中国经济增速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在新的增长平台(或增长“新常态”,plateau)上,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将来自何处?到目前为止,谈论最多的驱动力是:城市化、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革命。而将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形成下行压力的最主要因素则是人口老龄化。  长期以来,国家发改
期刊
2021年1月5日,上海陆家嘴街头的当日收盘股指信息。图/视觉中国  10月22日,科创板新股中自科技(688737.SH)上市首日破发。紧随其后,创业板新股可孚医疗(301087.SZ)上市首日也遇破发。新股上市连续两个交易日出现破发,这是自注册制推出以来的首次。对此,业内人士却纷纷给出了积极的看法。“这不一定是坏事,是市场成熟的表现。”多位人士向《财经》记者如此表示。“新股接连出现破发,会对机
期刊
对旅游业来说,过去的一年极具挑战,但是我想疫情过后,旅游行业一定会更加繁荣。  我们对旅游行业的信心没有丝毫动摇,因为旅游是唯一厚重的、满足精神需求的行业。旅游是厚重的,因为厚重而稀缺和珍贵。另一方面,精神需求是永不饱和的。所以,旅游应该可以一直快速而稳定地成长下去。  旅游能增进理解、避免误解和促进和平。这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中尤其重要,我们真心希望全球热爱和平的人们,都能通过旅游这座桥梁,领略中国
期刊
历时三年,牵动百万亿资金的资管新规将在2021年底收官,各类金融市场中,占据资管重要位置的银行理财市场经历重塑。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也步入冲刺阶段。2021年11月1日,银行理财登记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27.95万亿元,同比增长9.27%,净值化比例超86%。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三季度,银行理财的净值化转型增加
期刊
图/视觉中国  制度演变和产权之间是什么关系?制度演变与产权这两者紧密相关、不可分开。制度演变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政策上都是最重要的问题。当我们把时间拉得长一点来看,历史上所有称为革命、改革、复辟、前进、倒退等等这些内容,其中最紧要的实质都是制度演变。科学关心的是规律性的问题。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社会、看制度,为了看到规律性的内容,需要看得比较长一点。从科学的角度看,会发现在任何一个国家,制度朝什么方向
期刊
一趟“绿色航班”该是什么样子?  近日,国内第一班全生命周期碳中和航班首飞。中国东方航空(下称“东航”)MU5103从上海飞往北京,这趟航班不仅实现了航班运行中的碳抵消,还“绿”到了航空燃油环节。  东航与中国石化、中远海运合作,通过购买碳信用的方式,对从原油开采、运输,到航空燃油炼制、储存,再到成品油燃烧等环节产生的碳排放进行中和。  如今航空业碳中和的目标逐渐成为全球共识。国际民航组织(Int
期刊
2021年,史无前例的全球大缺货,让芯片,这个原本隐藏在手机、电脑、汽车等产品之下的部件走到了聚光灯下。  根据第三方咨询机构高盛的报告,始发于汽车行业的全球芯片短缺,已影响了从钢铁和预拌混凝土到空调、啤酒厂、肥皂制造业等169个行业。  沿“缺芯潮”溯源,最初是全球发酵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汽车厂商调整销售预测,向芯片代工厂提出减产要求。于是,芯片代工厂将原本给汽车厂商的订单留给云计算、消费电子等
期刊
上半年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杠杆率下降与严控房地产相关贷款有关。图/法新  经过2020年疫情之年,以独行自居的中国货币政策进入2021年即面临回归常态化的任务。  2021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稳字当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平稳性。  重要
期刊
原本已放弃了“开门红”营销活动的中国平安(601318.SH),计划在11月上旬重启保险业的这项传统项目;而多年前曾大幅压缩了银行保险渠道的中国太保(601601.SH),也将发力布局“价值银保”渠道……  巨头们看似轮回的举动背后,是应对保险业绩增长乏力、代理人大量流失的行业命题。  人口红利下降,客户需求在变,科技手段在变,保险业传统粗放的大进大出模式不再能持续。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