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应用培养的教学改革与研究

来源 :教育科学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_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内模具类课程教育科学化问题比较严重,对于如何适应社会需求、深化工程应用型教育的改革,是大众化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根据应用型本科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模具设计》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与研究,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应用能力为目标,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在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模具设计;教学方法;工程应用; 实践
  中图法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模具工业在国际上被誉为“百业之母”。模具工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为加快模具人才的培养,国内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模具相关专业课程,有目的、有系统地培养模具人才,以适应当前和今后,我国对模具人才的巨大需求。但是,目前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的现实:一方面,模具行业招聘不到合适的既懂理论又具有实际工程应用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随着高校的扩招,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甚至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毕业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不强还是一个较普遍的问题,以至于个别毕业生向老师抱怨说学校学的知识和技能在企业用得上的少,以至于又进入UG、Pro/E等模具设计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学习。因此,地方高校如何扬长避短,发挥自身办学优势促进就业,便成为解决其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关键。
  改革课程教学、加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是各高校教改工作的重点,但当前在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最主要还有以下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是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难以跟上新技术发展的速度,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趋势难以及时融入教学;二是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还没有打破原有的学科逻辑体系,教学进程的安排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三是合作培养、共建基地、共同进行质量评价等多样化的教、学、产、做合作力度不够,实践性平台不宽;四是现有的师资队伍基本为校内教师,相对缺乏实践应用能力,难以通过课程教学有效实现冲压模具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再者,由于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发展较快,受到一些软硬件条件的限制,实习条件相对不足,使学生的认知能力仅仅局限于理论的水平,还缺少独立动手实践的机会,如此造成实践教学失去了综合应用和工程实践的本质功能,无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1]。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转变《冲压模具设计》课程的教育教学观念,如何结合专业特点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需要意义重大。
  1.教师教学理念转变
  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但对工科学生而言,培养学生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他们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会应用这些知识来分析或解决实际工程问题[2],即侧重培养动手能力与工程应用能力,能力重于知识,能力促进学习真本事。
  能力怎样获得?能力基本上不可教,不可“灌”进去,而是通过大量实践“激发”出来的,通过自己行动“练”出来的,干出来的,是被“逼”出来的,实践是提高能力的唯一方法。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对于没有见过的、没有学过的,没有干过的,要敢于探索,敢干,会干,能干好,实践越多,实践越全面,能力就越强。因此,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通过学生亲自活动和实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积极而又有创造性的学习,并能在学习实践中学会与他人相互协作。
  2.课程的教学与改革
  培养高等工程应用型人才,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应以适用性为原则,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量度;专业课教学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根据学生的特点,理论教学中知识传授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减少课本上理论讲解。
  1)优化教学内容
  (1)从实用性出发做相应删减或压缩一些偏离专业培养目标和仅限于了解的内容,如对提高零件精度方法、自动模设计和以大型覆盖件为代表的曲面零件的成形工艺及其模具设计。
  (2)注重把国内外的最新模具方面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内容能紧跟模具技术发展,突出其实用性、先进性并加强针对性和实践性[3]。如引导学生采用应用软件进行排样设计、压力中心计算、尺寸计算、坯料尺寸计算等。在模具设计中,引导学生应用UG、Pro/E、CAXA,MasterCAM等CAD/CAM 软件,完成设计任务,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不断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3)增加模具新技术、新工艺的前沿介绍,使教学内容既能反映课程的知识点和知识群,又能反映该学科新动态和新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改革教学模式
  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知规律,安排学生先参观生产实习,使学生对成形过程、成形工艺和模具设计有总体了解,获得一定的实践知识。在随后的课堂“理论”教学中着重普遍性、典型性,理论分析则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某个题目进行工艺分析、工艺计算和模具结构设计,使学生具有系统的、完整的、扎实的知识结构。“再实践”环节,就是通过与课堂教学相配合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利用《模具图册》、《模具设计手册》和网络信息等设计资料,培养其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工程意识[4]。
  3)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体。今天的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才是课堂的核心,教师是一名组织者和服务者,一切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为此,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
  (1)加强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由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对上这种课不感兴趣,提不起精神,上课打瞌睡、看闲书、玩手机,更胆大的干脆逃课。为此,如何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使学生主动地“学会运用”新的知识和技能是教师在教学上思考的首要问题。要注意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讲课要求学生听,而讨论是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学习,允许学生畅所欲言。从教学改革的实践来看,学生比较喜欢这种双向的教学方式。讨论的最大优点就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教学中学生对某个问题持不同观点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要顺势启发他们说出自己的理解,让学生自由讨论,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最后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到正确答案,加深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这就是主动学习的过程。此外,讨论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只有充满兴趣,学生才会感觉有滋有味,充满活力。可将从车间、生活中收集来的或教学场地中的有的各种冲压、塑料实物样件、产品等展示给学生,鼓励学生多观察和思考小到垫片、不锈钢杯子、易拉罐、玩具汽车、手机外壳,大到风扇扇叶、日光灯罩、汽车零部件,电器外壳等的结构特点,同时结合多媒体示范,让学生了解你、我身边的这些产品是如何加工出来的,今后学生能够具体做些什么工作,并尝试对该产品进行数字化造型和模具设计,学生认为这门课很实用,就会有兴趣学下去。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
  专业课程的学习是枯燥的,引入情境教学能使学习的课堂变得生动。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下“巧”功,例如每章的引入教师可从“问题”开始,而这个问题最好要体现“生活性、实用性”,教师可提问学生常见生活用品是如何加工的,这些产品接近生活,学生耳目能详,而又没有生产经验,故充满好奇感。
  4)丰富教学手段
  (1)开展现场教学,增强感性认识
  在理论课的讲授中,即使口才很好的老师都很难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起一个模具的模型,如果在这个时候教师继续讲解其结构和原理.那么学生就只能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以。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模具综合实验室等实习场地进行教学,利用真实的实物边讲解、边拆装。同时学生也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感觉真实,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深刻一些。例如:在讲解模具结构的时候,用实物展示讲解各个零部件,并拓展一些课外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拆装,逐个掌握每个零件的名称和作用。
  (2)充分利用多媒体,促进学生理解
  利用多媒体进一步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信息量,把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模具制造装配及冲压生产过程录像给学生播放,通过录像资料阐述每一步生产过程的原理及特点,如典型模具零件的设计加工流程,宝马车外壳加工流程等,使课堂教学内容实际、生动,课堂气氛活跃。再者,各种复杂的模具结构及其工作原理非常多,图片也多,通过多媒体使课堂教学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有趣。每次课的内容也能比以前更加丰富和充实,帮助和促进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正确应用网络,提高在线学习能力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开放性教学,建立学校教务在线网络教学交流平台,共享课程的优良资源,学习方式灵活多变,可进行网上讨论与答疑等,实现课下互动学习交流,也可打开该相应章节的电子教案或教学动画和视频进行课外自主学习,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全方位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网络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正确引导学生浏览模具信息网、中国模具网、模具中国、模具人才网、中国模具设计论坛以及一些院校的《冲压模具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网等网站,培养学生上网学习的能力,学会从网上寻找有利于学习的资源。同时模具技术不断发展,出现了不少的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如高精度连续模、电磁冲床、模具柔性制造技术、模具自动化生产线及模具涂层技术等,让学生及时了解到模具界发展的最新动态,增加学习兴趣[5]。
  5)改革考核方式
  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不仅具有“评价”功能,还具有“塑造”和“激励”功能。考核在教学过程中如同指挥棒一样,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起到导向作用。优秀的先进的考核制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应用能力。
  为适应新的教学思想的需要,将考核办法重新调整为:
  知识考核:以知识掌握、工程应用和专业能力目标为依据,实施应知应会灵活应用的考核,期末改为开卷考试,改革传统知识的理解、记忆为知识的应用,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占总成绩50%。
  平时作业及表现占20%:根据平时作业、课堂回答问题、学习态度以及出勤情况等给出学生的平时成绩。
  过程考核:在每个工程项目任务结束后进行,考核包括工程项目的任务完成情况、工作态度、知识应用、实验结果等,将各项目任务成绩累积平均后记为总成绩的30%。
  6)增强实践教学
  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实践教学环节是相当重要的。传统的《模具设计》课程体系较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偏少。作为应用型本科专业,培养的应是具有本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因此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在条件允许下可以开设“模具拆装及测绘”的实践课程。
  设置模具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独立设计一套中等复杂难度的典型模具,写出设计说明书和创新思维报告。通过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工程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做到教中学、学中练、练中做、做中学相结合,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实践和工程应用能力发展。
  校企合作是增强学生对生产实践的认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良好平台。针对模具设计课程,校企合作应该具有广泛性和灵活性。目前我校已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杭州湾基地、中国(宁海)模具城等企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学生在毕业前可以进行2个月以上的工程应用实习,从而提高了实际工程应用的能力。   3.提高教师素质
  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教师应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了解岗位生产过程。通过深入企业一线实践,了解模具行业企业生产、技术、工艺、没备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对模具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工程应用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第二,要求教师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第三,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作好一个教学设计者,指导者、示范者和服务者。
  因此,通过外聘技术人员再培养和校内教师出外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半脱产或脱产到基地实习培训,在那里学习模具设计和加工技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高校教师的实践培训学习对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才能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和更全面的体会和把握,才能为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做、产提供师资保证。
  4.总结
  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模具设计课程的特点,依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研究,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初步的实践表明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对模具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生实际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由于课程教学改革涉及面广、技术性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6],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马瑞,冯春生,马丽霞. 面向工程教育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以《冲压工艺学》为例[J].教学研究,2011,34(4):44-46.
  [2] 雷源源,张晓燕,田琴,李远会,梁宇.《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06):117-118.
  [3] 王丽娟,高颖,张双杰等. 对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7):58-60
  [4] 刘文.《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模具制造,2008,8(9):66-69.
  [5] 陆元三.《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实践与探索[J].模具制造,2010,10(4):88-90.
  [6] 黄为勇.应用型本科《电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07):53-54.
  作者简介:
  陈祥(1979-),男,汉族,河南永城人,讲师,工学硕士,主要从事镁合金表面处理、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的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和谐领导力就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和谐理念在领导力上的运用,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建立的一种和谐关系。本文结合和谐领导力的内涵、和谐社会对领导者的挑战以及实现和谐领导力的途径等方面做出简要探讨。  关键词:和谐;领导力;和谐领导力  0 引言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主张“和”,如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的“和则一,一则多力
期刊
期刊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空间建筑逐渐增多,在抑制大空间建筑初期火灾方面,智能消防水炮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介绍智能消防水炮在国内开发中常见的一些功能,如探测火源功能、火源定位功能、远距离高效灭火功能等,分析现有智能水炮的应用技术,结合智能水炮在国内大空间建筑中的一些应用实例,总结智能水炮的应用技术,展望其发展前景和技术趋势。  关键词:智能消防水炮 大空间建筑 应用技术  随着大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