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产业价值链各环节利益分配与转移问题研究

来源 :财经问题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产业价值链中,利润在各个环节或企业结点上的分配与转移,是产业价值链形成与演变的原动力。本文以产业价值链相关理论与文献为依据,运用调查研究分析法,以阜新矿业集团三家企业煤炭产业价值链为观测对象,通过对相关人员的专门访问和一手资料数据采集、整理与分析,对煤炭产业价值链的构成类型及特点、利润分配状况以及利润在不同环节之间转移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在这三家企业商品煤产业价值链中利润在各个环节的分配并不均衡。11年间利润已经从开采环节向销售环节转移,并正在向运输环节流动,煤炭产业价值链的开采、加工与仓储环节已经进入微利时期。
  关键词:产业价值链;利益分配;价值转移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2)10—0038—06
  
  一、主题背景、相关文献与调研设计
  1.调研背景与调研主题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传统能源的不可再生和大规模经济建设对于能源的大量需求,使得中国煤炭行业发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家经过多次的价格调控和资源监管,如今中国煤炭产业已然形成了由大型国有企业占有市场主体的格局。尽管在此过程中国有煤炭企业进行了兼并重组,扩大生产规模和提升商品煤质量,间接打压了私人煤窑的肆意开采,降低了低质商品煤的暴利空间,然而新的矛盾正在产生,从产业价值链条的角度来观察,利润在价值链条中各节点的分布并不均匀,近年来尤其突出表现为利润已经从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流动的趋势。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煤炭产业的多次扩容, 一方面是开采环节成本投入后劲不足,另一方面商品煤流通量不断增加,运输资源严重不足,形成严重的流通环节瓶颈。每到供暖季节,北方煤炭市场常常出现“买煤没有运煤贵”的现象,南方煤炭市场也一度出现“一仓难求”的局面。
  基于如上问题,本文以产业价值链相关理论与文献为依据,运用调查研究分析法,以阜新矿业集团煤炭产业链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人员的专门访问和一手资料的数据采集,鉴于企业经营数据资料的保密性,本文对于所引述资料进行了简单处理。经过数据整理与分析,力求对于如下问题进行探索性描述与解释,以探究其中的规律性:归纳煤炭产业内企业价值链基本构成类型及其特点;描述阜新矿业集团煤炭行业产业链中的利润分配状况;分析煤炭行业产业链中的利润在不同环节之间转移及趋势。
  2.相关的理论、文献及概念界定
  一般意义上产业链的概念是指在一个生产流程中,由于分工的不同,上下游企业间所形成的一种线性链接的网络性组织。价值链的概念最早是由波特提出的,波特认为 “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1]。企业的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链条——价值链。吴金明和邵昶对于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定义及其内在关联性进行了相对比较清晰的描述:产业链是基于产业上下游各个相关环节的供需链、企业链、空间链和价值链这四个维度有机组合而成的链条。其中价值链是引领产业链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的关系链。产业链形成的动因在于产业价值的实现与创造,是价值实现和增值的根本途经[2]。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视角,观察煤炭产业价值链中各个环节或节点之间的利益分配及其关联性。
  一般而言,产业价值链可分为三个基本环节,即上游环节、中游环节和下游环节,具体由处于不同环节中的结点企业构成。在产业价值链中,利润在各个环节或结点上分配与转移,是产业价值链结构形成与演变的原动力。因此,利润在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的分配和动态变化往往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问题。舒尔茨指出,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产业链条中,企业正在经历一个由早期的制造商主导的市场,到发展中期的中间商主导的市场,最终步入成熟期将由消费者主导的市场的演变过程,在市场环境变化的同时企业的商业运作模式也发生着深刻改变[3]。李海舰和原磊对中国市场经济环境下价值链利润转移规律和趋势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价值正在从生产环节向销售环节转移[4]。虽然此类研究一般是基于对市场经济环境下产业价值链利润分配与演化规律性的观察,但其研究成果对于国家主导与控制下的中国煤炭行业的产业价值链利润分配与转移的观察与分析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理论应用方面,学者们对于煤炭产业价值链的研究也给予比较充分的关注,其中部分文献是关于煤炭产业链联盟、产业价值链延伸与升级以及产业价值链管理与创新等研究。也有从优化与整合产业价值链的角度进行分析,如钱平凡认为,我国煤炭资源归政府所有并以行政方式划拨,煤炭企业只能局限于煤炭资源的开采与加工,煤炭产品的转化分属电力、冶金、化工与建材等行业,而煤炭产品的运输则由铁路、公路与航运部门承担,这些行业之间壁垒森严,煤炭企业既无法根据发展的需要有效地获得煤炭资源,也难以按照投入产出联系提供价值最大化的产品,一条完整的煤炭产业价值链被严重地片断化了[5]。并呼吁煤炭通过产业链上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优化煤炭产业价值链。本文对于目前中国煤炭产业价值链利润分配与转移调研数据的搜集与分析,可以进一步解释与佐证如上文献研究的背景及必要性。如果说当今的文献研究多为长焦距观测,阐述中国煤炭产业链应该怎样完善,本文将视线集中于近焦距观测,用第一手数据描述目前中国煤炭产业中产业价值链利润分布的基本状态及走势。
  3.调研对象、内容与方法
  中国煤炭行业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价值网络体系。本文根据调研主题的要求,选择煤炭行业中大型国有煤炭企业——阜新矿业集团作为调研对象,并从阜新矿业集团所属企业中筛选出三家具有典型意义的企业作为样本进行深入的调研。这三家企业均具有30年以上开采运营历史,同时其价值链系统能够比较完整地体现煤炭产业价值链的组织结构,从而为我们系统地观察煤炭产业价值链上利润分配及走向提供便利。这三家企业是:五龙矿煤炭公司(以下简称W公司)、清河门矿煤炭公司(以下简称Q公司)和八道壕矿业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   本项调研内容与目标大体包括三个方面:(1)确定煤炭产业价值链的分析结构类型。根据调研主题要求,梳理中国煤炭产业价值链的结构类型,根据产业价值链基本环节的结构,分析中国煤炭企业的价值链构成类型和特点。(2)调查并描述煤炭产业价值链中的利润分配状况。通过搜集煤炭企业第一手运营数据,计算煤炭产业价值链中处于不同节点上的利润分配比重,观察利润在煤炭产业价值链中的分配。(3)调研并分析煤炭产业价值链中的利润转移状况及走势。选取煤炭产业相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企业,搜集其在2001—2011年间的经营数据进行动态观察,描述煤炭行业这11年中价值链利润转移状况,预测煤炭行业价值链中利润转移未来方向。
  二、煤炭产业价值链各环节利益分配数据搜集与整理
  1.煤炭产业价值链基本构成梳理
  如前所述,煤炭产业价值链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网络,煤炭产业价值链条不仅体现于煤炭生产→煤炭营销→煤炭运输的基本环节,还体现于其他煤炭产业辐射价值链,因此其构成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本文通过《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煤炭》、《煤炭经济》等相关刊物近10年20余篇文献的阅读与整理和进行实地考察与专门访问,根据本文的研究主题,略去了与本项研究不相关的产业价值链环节,最后归纳出中国煤炭产业价值链的比较基础的框架结构为:开采→加工→仓储→销售→运输。
  中国煤炭产业价值链构成中节点众多,不同的煤炭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处在不同的环节上并扮演不同的角色。归纳这些煤炭企业自身的价值链结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开采型企业。此类企业价值链包括“开采→销售”两个环节,它们仅限于开采煤炭,并根据开采的煤炭品种和类型直接进行简单销售。这类企业大多集中于新建矿井主、产量低于30万吨/年的小型国有煤矿企业或者私人煤矿企业。(2)加工型企业。此类企业价值链包括“采购→加工→仓储→销售”几个环节。它们并不组织开采或者没有煤炭开采权,它们购入初级煤炭制品,并对初级煤炭制品进行二次加工、洗选、汽化、制油等工艺性附加值提升,但是该类型企业往往拥有系统的营销机构,为电力、热能和冶金等行业提供所需动力煤。(3)销售—运输型企业。此类企业价值链包括“销售→仓储→运输”几个环节,它们一般是覆盖全国市场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销售公司,隶属于某个较大的矿业集团。(4)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此类企业价值链一般包括煤炭产业链“开采→加工→仓储→销售→运输”的基本环节。一部分矿业集团公司拥有多个煤炭生产公司,多个加工型公司和多条运输专用调度站,由于集团式的管理和机构设置原因,集团特别成立专门的销售公司,实行商品煤对市场的统一销售,各级采矿和加工子公司无权进行煤炭销售和运输。
  阜新矿业集团作为国有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具有超过50年的开采历史,其麾下由9座矿山企业组成。为了能够比较全面地搜集到煤炭产业价值链各个环节上的数据资料,在调查中我们选择了包括整个价值链全部环节的W、Q、B三家综合性企业作为观测对象。
  三家典型企业,均属于从煤炭开采业务到煤炭运输业务的集于一身的综合性的煤炭企业。W、Q、B三家企业从建立初期至今,一直保持着包括开采→加工→仓储→销售→运输相对独立多环节价值链体系。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企业价值链各个环节分工协作,单独核算,可为本项调研提供比较全面的数据分析资料。同时选取这种类型的企业,也为本项研究过程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性。如下我们将通过对这三家综合性企业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数据搜集与分析,观察并提炼其中规律性的东西。
  2.样本企业价值链各环节利润分配数据搜集与整理
  首先,对搜集到2011年利润数据进行整理与计算,得出W、Q、B三家企业2011年利润在不同环节上的分配状况如表1所示。其次,搜集三家企业价值链各个环节从2001—2011年11年间的财务数据,重点观察其中的利润数据指标占比变化状况。
  表1显示,在W、Q、B三家企业价值链中,2011年各个环节的利润贡献率均表现出相同的特征。根据三个企业资料的平均数据分析,销售环节和运输环节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分别为40%和33%,二者相加的利润占比已经达到73%;与此相对应的其他环节的利润贡献率则较低,加工和仓储环节分别为8%和3%,开采环节也仅占16%。
  3.样本企业价值链各环节利润转移数据整理
  同样,将W、Q、B三家企业价值链不同环节的连续11年的数据进行整理并计算,可分别得到这三家企业利润在不同环节上分配的基本走向(限于篇幅,本文略去原始数据),W企业利润趋势见图1所示,Q企业利润趋势见图2所示,B企业利润趋势见图3所示。
  从图1—图3三家企业价值链中各个环节利润比重11年的走势来看,利润在价值链上的滑动脉络基本相同。这部分资料为我们进行如下分析提供了一手参考数据。
  三、煤炭产业价值链各环节利益转移状况调研数据分析
  1.开采环节的利润转移动态走势分析
  从2001—2011年,在W、Q、B三家煤炭企业价值链开采环节的利润一手资料基础上,我们经过对三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后,进一步整理便呈现出三个企业开采环节的利润对企业利润的贡献比重变化的平均趋势图,如图4所示。
  图4的数据显示,2001—2006年开采环节的利润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且保持相对稳定、持续的增长,到2004年达到高点,接近企业利润的40%。然而在2004年以后,开采环节的利润贡献比重开始一路快速下滑,说明开采环节的利润已经被价值链中的其他环节所分割,从数据上看,这一下滑走势到了2011年已经仅占比16%,而且仍然没有止步的迹象。
  2.加工(仓储)环节利润分配动态走势分析
  经过与上述相同的处理方法,进一步整理便呈现出三个企业加工环节的利润对企业利润的贡献比重变化的趋势图,如图5所示。
  图5的数据趋势显示,2001年以来,加工环节的利润贡献比重始终处于回落态势。11年间企业加工环节的利润贡献率已经从17%一路下降到了8%。加工环节是初级煤炭获得高附加值的过程,其洗选成本和洗选投入与市场需求和开采量息息相关,加工环节利润下降或许与加工环节的成本上升有直接关系。   同样,仓储环节利润贡献比重趋势与加工环节的趋势相似,
  限于篇幅,略去仓储环节的利润贡献率走势图。11年间企业仓储环节的利润贡献率由10%一路下降到了2%。
  3.销售环节的利润分配动态走势分析
  经过与上述的相同处理,进一步整理便呈现出三个企业销售环节的利润对企业利润的贡献比重变化的趋势图,如图6所示。
  图6的数据趋势显示,煤炭企业价值链中销售环节的利润贡献率在2001—2004年间表现出平稳的发展势态。从2007年起,销售环节的利润以100%以上的增幅增长,到2007年出现拐点,贡献率由过去的23%的贡献率上升到近46%的贡献率,说明这个阶段销售环节成为总利润贡献的重要环节。
  4.运输环节的利润分配动态走势分析
  经过与上述的相同处理,进一步整理便呈现出三个企业运输环节的利润对企业利润的贡献比重变化的趋势图,如图7所示。
  图7的数据趋势显示,煤炭企业价值链中运输环节的利润贡献率表现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01—2007年期间表现为下行态势,第二个阶段在2007年以后,运输环节利润占比表现出快速增长,说明煤炭行业价值链的价值增长对于运输环节的依赖性相对其他环节正在逐步增强。
  四、研究结论及研究局限
  1.研究结论
  中国煤炭产业价值链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循环网络,但是其中核心部分由如下几个基本环节构成,即:开采→加工→仓储→销售→运输。阜新矿业集团是一个具有50年开采历史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其麾下的W、Q、B三家企业的生产作业经营流程包含了煤炭产业价值链的如上五个基本环节,具有一定的观察与测量的意义。从三家企业采集到的2011年相关数据显示,在三家企业商品煤产业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的利润分配并不均衡,价值贡献最高的环节是销售环节和运输环节,两个环节利润合并占比73%,开采、加工和仓储环节的价值贡献仅占27%。从三家企业采集到的2001—2011年相关数据显示,11年间煤炭产业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的利润贡献率呈现明显变化趋势,利润已经完成了从开采环节向销售环节的流动,并正在向运输环节转移,或者说煤炭产业价值链中,开采、加工与仓储环节已经进入微利时期。
  2.原因分析
  根据访问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导致煤炭产业价值链利润自上游到下游转移的原因主要有四:
  第一,处于煤炭产业价值链上游的开采环节的生产成本日益攀升,而产品的附加值低,是导致上游企业利润下降的原因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开采环节投入不足,我国煤炭大规模的开发还主要沿用传统的、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以煤炭开采为原动力的煤炭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已逐渐成为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最突出、最严重的问题。同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开采难度加大,生产经营成本越来越高,安全管理难度加大。开采在煤炭产业价值链上是一个投资最大和最具技术含量的重要环节,一个矿井的建设不仅在投入期需要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基础设施投入,而且更加重要的成本是在后续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开采活动中对于开采面的维护、井下通风设施建设、水的处理以及地下井口中对于冒顶的维护等等百余项的持续性投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政策和安全生产的标准的加强及对开采人员人身安全要求日益提高,煤矿开采环节必须保证一个持续性高水平成本投入,从而使得处于开采环节的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原煤又是一个低附加值的产品,企业很难在产品价格上建立盈利优势。这些必然导致开采环节逐渐成为无利润区。更加可怕的结果是,当利润偏离开采环节时,逐利的动机将导致煤炭企业的各种机会主义行为产生,资金开始流向高利润区,开采环节的维护设施投入不足,矿难频发成为必然。
  第二,中国煤炭开采性企业相对较低的市场集中度,影响了其对于下游环节的谈判能力。中国煤炭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电力、钢铁、建材、化工四大行业,其中电力占市场消费比重占50%强。在中国,煤炭的生产企业可谓众多,至2007年全国达到一定生产规模以上的企业就有6 770多家。其中即使是那些相对较大规模的国有企业也不符合规模性企业的国际标准,这些企业煤炭产量的市场份额也不占优,前5名企业的年产量大约仅占总产量的20%。较低的市场集中度,导致大多数小、散、弱的煤炭企业各自为战、竞相压价,处于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中。与之相对应的下游买家行业,或者市场相对集中度较高、或者是国家垄断的行业,尤其是占市场消费总量一半以上的电力行业,必然形成一定的买方势力,导致煤炭产业价值链上的下游企业相对上游企业具有更强的谈判力。比较典型的表现是上游的煤炭行业盈利能力明显低于下游的电力行业的盈利能力,致使今天的煤、电行业之间表现出十分突出的矛盾。市场竞争和下游的买方势力导致煤炭企业的市场销售成为更加重要的环节。
  第三,煤炭产业是一个具有较强特点的按生产流程顺序环节组成的产业链,处于产业链中的上游企业被动地固定在确定的环节中,并遵循着“生产→加工→仓储→销售→运输”的传统模式进行经营管理。煤炭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局限性,使其很难延伸到下游的高利润产业,如电力、冶金、化工与建材等行业,甚至也很难延伸到煤炭产品的运输环节,煤炭企业无法根据发展的需要有效地获得煤炭下游的市场资源,一条完整的煤炭产业价值链被严重地分割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煤炭行业纵向产业链结构正在从传统的“供给型”结构向现代的“需求型”结构转变。处于“需求型”链式结构的末稍环节的煤炭产业上游企业,由于受到传统产业链结构和传统经营模式的限制与阻隔,很难突破重围,与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接轨。
  第四,我国物流和铁路货运发展速度相对滞后,运输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铁路运输能力的严重滞后,煤炭运输成为相对稀缺环节,导致运输环节市场势力的形成。在中国,煤炭运输环节的参与者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大型企业下属的运销公司,它们主要负责本企业生产煤炭的运输,一般具备较强的运输实力,具有铁路和公路两种运输途径。目前拥有运输能力和路径的国有企业仅占全国煤炭企业的35%左右。一类是没有运输资源的煤炭企业,他们或者租用国家铁路货运专线,或者与社会民营运输企业签订运输合同,或者租用季节性个体运输户进行运输。由于煤炭的运输70%以上的运力依赖铁路,而中国铁路动力存在较大的供给缺口,导致运输环节由于相对紧缺而获得的行业垄断利润与日俱增。
  2.研究局限
  本文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鉴于中国煤炭产业国家政策和产业结构的特殊性,大型国有企业的行为方式影响因素比较复杂,这里仅限于从某个视角对煤炭产业价值链的利润分配与转移趋势问题进行观测。(2)如前所述,煤炭产业价值链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网络,其产业价值链中的企业节点众多,类型也复杂多样。部分矿业集团公司拥有一个或多个煤炭开采企业、加工型企业、销售公司和运输专用调度站,也有部分企业独立处于产业价值链的开采与加工环节或销售和运输环节。本文数据采集没有涉及到独立环节企业的资料,具有一定局限性。(3)本次调研的三家企业样本数据均来自同一企业集团,尽管分析数据能够体现出中国煤炭产业价值链的利润分配状况与走向,但是其分析数据的离散性误差也会相应受到一定程度的低估。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 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 吴金明,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4).
  [3] 唐·E.舒尔茨.整合营销传播的发展方向[J].销售与市场,2001,(6).
  [4] 李海舰,原磊.基于价值链层面的利润转移[J].中国工业经济,2005, (6).
  [5] 钱平凡.煤炭行业的出路在完善产业价值链[J]. 中国经济时报,2005,(1).
  [6] 王永君,张青.全球化背景下煤炭企业价值链延伸及关键成功因素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8,(6).
  [7] 张青.煤炭企业价值链延伸与升级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7,(4).
  [8] 席旭东,俞国方,贺继红.煤矿企业价值链管理与创新研究[J].中国煤炭,2004,(3).
  [9] 於世为,李如鑫.煤炭矿区生态产业链延伸及效益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11,(8).
  [10] 邰俊卿.以成本、利润为中心的煤质工程建设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 2011,(9).
  [11] 国家电监会研究室.我国电煤供应问题及根源[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0,(5).
  (责任编辑:刘 艳)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参与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利益主体结构分析入手,全面估算并分析了1991—2011年政府、金融等主体利益分配格局。笔者借鉴生产函数理论,以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重点从政府行为和金融支持的角度构建了利益分配的影响机制模型,对劳动、资本、土地和管理四大要素的分配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和估计。结果表明:政府、金融与房地产企业已联合成紧密的利益群体,各自分享房地产开发经营收益,劳动者居于弱势地位;政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股利分配政策的代理理论为基础,通过引入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概念,将财务柔性与股利分配政策纳入同一研究框架,结合我国现行的半强制分红政策,从财务柔性的视角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结果表明,财务柔性对股利分配政策具有显著影响,公司财务柔性越高越倾向于支付股利。半强制分红政策并没有改变财务柔性对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公司财务柔性边际价值越高越不倾向于采用股利迎合策略。  关键词:财务柔
期刊
摘. 要: 本文选取2007年1月到2012年12月的月度数据,以影子银行的流动性、银行的表内信贷和经济增长为主要指标,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分析手段,实证分析影子银行的流动性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与银行表内信贷的流动性创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2007年以来,影子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对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短期内影子银行创造的流动性波动较大,对经济增长
期刊
摘要:本文回顾了俄罗斯银行业利用外债的历程,指出了外债的周期性波动,分析了俄罗斯金融深化不足、市场结构不平衡以及监管制度不完善等影响因素。同时,笔者结合利率平价理论和公司资本结构理论,考察了俄罗斯中央银行为管理资本流入而实施的外债准备金率政策影响,建立了俄罗斯银行业利用外债杠杆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外债准备金率确实降低了银行利用外债的杠杆率。  关键词:俄罗斯银行业;银行外债;资本管制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自主创新企业中新产品合作研发的利润分配问题,建立了考虑补贴激励的纵向合作研发利润分配的演化博弈模型,利用基于多代理人的模拟仿真方法分析了自主创新企业合作研发中企业平均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存在能够使合作企业双方都保持较高收益和合作率的最优补贴系数。最优补贴系数随着企业边际收益比的增大而增加并最终趋于稳定,被补贴企业的成本投入对市场需求的影响力越大则最优补贴系数将越高。  
期刊
摘要:本文使用39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利用选择模型与计数模型,对影响阶梯电价采纳和设计的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基尼系数会增加实施阶梯电价的可能性,但较高的居民平均用电价格会阻碍阶梯电价的引入;在阶梯电价设计方面,较高的全社会人均用电量、平均温度、最高档对最低档的电价倍数倾向于引入较高阶梯数的阶梯电价,但是较高的居民平均用电价格会促使选择较低档数的阶梯电价,并且发达国家引入的阶梯电价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以中国企业国际化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呈现出目标市场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区位变迁特征,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展中国家企业出现了大规模逆向并购现象,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决定了不能沿用衡量发达国家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指标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构建附加区位变量的衡量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并认
期刊
摘 要: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衍生金融工具发展迅猛,但也因此而引发了许多交易风险事件和世界性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以重创,这些事件的发生因会计监管制度安排不当而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会计监管实质是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一项制度安排,具体由正式规则、实施机制、非正式约束三者组成,共同决定着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整体效率和效果。因此,笔者基于制度安排的视角,提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要控制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风险必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公司治理结构角度,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独立董事特征、监事会特征及经理层特征中选取了六个解释变量: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监事会规模、经理层薪酬以及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对2008—2010年制药类86家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有待提高,同时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会计信息;公司治理  中图分
期刊
摘要:洪水保险的合理定价是制约洪水保险建立和推广的瓶颈之一,以往的洪水保险定价研究都是从供给的角度考虑的,而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差异。为了探索居民对于洪水保险的需求价格,本文从居民的洪水保险支付意愿出发,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法),借助调查问卷,实证分析得出居民洪水保险支付意愿价格81元,并分析了对于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  关键字:洪水保险 WTP CVM 定价  一、引言  洪涝灾害是中国的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