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战略实施,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再次成为国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监测报告显示,小学生存在肥胖率、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的现象。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我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中保健知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保健知识纳入体育课程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说明,并对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小学生体育保健知识主要受地方学校落实因素、教师自身因素、学生个人因素限制。从而相应提出了加强学校管理体制、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机制、加强体育课堂机制的管理办法,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以保健知识为理论基础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关 键 词] 小学体育教学;保健知识;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0)32-0204-02
教育部2011年颁发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因此,小学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小学生掌握营养饮食、用眼卫生、疾病预防以及青春期生长发育对健康的影响。基于近年来我国小学生体育与健康监测数据下滑,本文在研究分析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保健知识的开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以期探寻相应的合理化对策,改善小学生体质健康。
一、小学生保健知识学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综合已有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小学生体育保健知识学习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面临着一部分问题。健康知识淡薄的原因主要有地方学校落实因素、教师自身因素、学生个人因素。
(一)地方学校落实因素
体育教学大纲中对教授体育保健知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按各学段将保健知识融入体育课堂当中,但是从传统的教案设计来看,主要内容依然是运动技能教学,而将体育保健知识教学放在不明确的位置。叶玉华为更好地安排教学计划和实现教学,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教学内容,提出体育与保健有机结合起来,并做到体中有保,保中有体。学校是青少年学生的主要阵地,体育教学与保健知识教学相斥后,保健知识对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起不到促进作用。无理论基础的体育教学便失去意义。章建成在对北京、上海等九个城市学校教育因子及干预策略分析时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后续完善中应强化五个层次的改革力度,其中包含注重体质健康知识在体育课中的融入(因子负荷值0.65)。若此类问题不进行改革,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便不升反降。例如:学生应了解一些疾病预防的常识,知晓疫苗可以防止一些传染疾病。
(二)教师自身因素
体育教师作为小学体育保健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发起者,是学生获取保健知识与技能的先决条件。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获取的体育保健知识不容乐观,体育教师作为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主要发起者,是学生获取运动技能和保健知识的先决条件。陈曙在对小学体育教师健康素养现状分析时表明,小学体育教师整体健康素养均值为42.2,素养具备率为40%(30/75),其中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技能3个素养的具备率分别为48%(36/75)、33.3%(25/75)、53.3%(40/75)。小学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水平整体偏低。所以导致教师在教授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时,对体育保健知识的渗透存在不足或偏差。
(三)学生个人因素
学生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体,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是发散的,面对枯燥乏味的体育保健知识会出现抵触情绪。王瑶等人在对皖北某市城区小学生注意力现状调查中发现,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情况一般通过学生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调查发现,51.2%的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向窗外张望,65.2%的学生上课时会容易想起最近发生的开心的事情,41.5%的学生会在独自看书时发呆,67%的学生曾经在上课时与周围的同学讲话。77.38%的学生承认曾经在老师不注意时偷偷开小差。这也说明由于学生内在的身心特点,导致系统地获得体育保健知识受阻。
二、学习体育保健知识的重要性
(一)正确引导体育教学方向
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作为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萌芽阶段,学生在体育课过程中学会了走、跑、跳,足、篮、排,形成了对体育的理解与认识,这种状态仅停留在运动技能学习方面,这种现象说明学生的体育观念与认识还需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而体育保健知识在体育教学的应用可以更好地诠释这一现象。通过体育保健知识作为体育运动技能学习的理论支撑,让学生通过这一理论基础,达到强健体魄增体质,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指明方向。
(二)拓宽体育教学的内容
体育保健知识的学习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到如何进行锻炼、如何在受伤后进行康复等。现今在很多小学还是一贯的体育教学内容,甚至有些学校开发了无教学意义的体育项目,使体育教学一直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体育保健知识的融入可以更好地拓宽体育教学内容,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要以保健知识丰富,教学意义强的项目为主。这有利于体育保健知识充实体育教学内容,为体育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三)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身体健康是指人的体能良好,技能正常和精力充沛的状态,与体育锻炼、营养状况和行为密切相关。学习体育保健知识能塑造良好的体形和身体姿态,改善和预防圆肩、驼背、头前倾等问题;初步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提高和改善体能;了解营养饮食,杜绝不良生活习惯,加强疾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三、改善措施
(一)加强学校管理体制
1.学校是培养小学生体育保健能力的载体,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体育保健的教育,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安排一些实际操作课程,让学生对体育保健知识了解更为深入,同时举办相关手抄报、板报、运动会设立保健知识比赛等活动。鼓励教师根据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向同学讲解容易出现的教学事故,并通过演示及練习处理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此项目保健知识。
2.体育组牵头建立体育保健工作小组,建立好体育保健教育机制,将体育保健基础知识在体育课、课间操、特色课中进行有效覆盖,帮助师生树立体育保健基础知识意识。
3.现阶段小学时期体育教材主要对运动技能学习内容进行编著,对于体育保健知识教学不利,编著过程中加入体育保健知识,可以有助于学生理解。
(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机制
1.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努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教师应该采用适当的形式和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让学生体会“做中学”和“学中做”,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和思考的能力,让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加规范合理。
2.体育教师备课过程中应多收集体育保健相关知识,政府部门应多组织体育保健的培训工作,让体育教师获取损伤的处理办法,并采取相应的考核政策,让新教师必须通过考核才能正式上岗,老教师采取参加学时培训及考核,并颁发证书。考核成绩与工资、评职称挂钩。
(三)加强体育课堂机制
1.体育教师应该在体育教学中加入具有趣味性的体育保健基础知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专注力,同时帮助学生学习体育保健知识。由于体育保健学内容复杂,如果采用死记硬背,填塞式教育等结果不会很好。因此,应把复杂的知识转化,用趣味性问题引导进行师生互动,并运用多媒体设备。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2.由于体育保健知识分为卫生知识、运动常识、营养知识、运动损伤预防知识、自我保健知识和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占主要部分,对于室外体育课来说,理论知识在室外教学,会出现学生对语言传授知识理解和记忆产生一种障碍,所以上课时教师采取印发保健知识手册形式或板书形式,对体育保健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学校应该开展体育理论室内课,这不代表取消室外体育课。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是需要有体育理论进行坚固的,有助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向良好势态发展。
四、结语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而体育保健基础知识在课程中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开展好小学体育教学必须从体育保健知识入手,树立以“健康第一”为导向的体育教学理念。通过社会支持、学校帮助、家庭协助、自身努力等多方面的协作配合,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叶玉华.浅谈小学体育与保健实践课的教学[J].体育教学,1997(3):44.
[2]夏顺银.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干预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2):233.
◎编辑 武生智
[关 键 词] 小学体育教学;保健知识;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0)32-0204-02
教育部2011年颁发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因此,小学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小学生掌握营养饮食、用眼卫生、疾病预防以及青春期生长发育对健康的影响。基于近年来我国小学生体育与健康监测数据下滑,本文在研究分析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保健知识的开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以期探寻相应的合理化对策,改善小学生体质健康。
一、小学生保健知识学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综合已有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小学生体育保健知识学习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面临着一部分问题。健康知识淡薄的原因主要有地方学校落实因素、教师自身因素、学生个人因素。
(一)地方学校落实因素
体育教学大纲中对教授体育保健知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按各学段将保健知识融入体育课堂当中,但是从传统的教案设计来看,主要内容依然是运动技能教学,而将体育保健知识教学放在不明确的位置。叶玉华为更好地安排教学计划和实现教学,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教学内容,提出体育与保健有机结合起来,并做到体中有保,保中有体。学校是青少年学生的主要阵地,体育教学与保健知识教学相斥后,保健知识对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起不到促进作用。无理论基础的体育教学便失去意义。章建成在对北京、上海等九个城市学校教育因子及干预策略分析时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后续完善中应强化五个层次的改革力度,其中包含注重体质健康知识在体育课中的融入(因子负荷值0.65)。若此类问题不进行改革,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便不升反降。例如:学生应了解一些疾病预防的常识,知晓疫苗可以防止一些传染疾病。
(二)教师自身因素
体育教师作为小学体育保健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发起者,是学生获取保健知识与技能的先决条件。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获取的体育保健知识不容乐观,体育教师作为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主要发起者,是学生获取运动技能和保健知识的先决条件。陈曙在对小学体育教师健康素养现状分析时表明,小学体育教师整体健康素养均值为42.2,素养具备率为40%(30/75),其中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技能3个素养的具备率分别为48%(36/75)、33.3%(25/75)、53.3%(40/75)。小学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水平整体偏低。所以导致教师在教授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时,对体育保健知识的渗透存在不足或偏差。
(三)学生个人因素
学生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体,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是发散的,面对枯燥乏味的体育保健知识会出现抵触情绪。王瑶等人在对皖北某市城区小学生注意力现状调查中发现,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情况一般通过学生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调查发现,51.2%的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向窗外张望,65.2%的学生上课时会容易想起最近发生的开心的事情,41.5%的学生会在独自看书时发呆,67%的学生曾经在上课时与周围的同学讲话。77.38%的学生承认曾经在老师不注意时偷偷开小差。这也说明由于学生内在的身心特点,导致系统地获得体育保健知识受阻。
二、学习体育保健知识的重要性
(一)正确引导体育教学方向
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作为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萌芽阶段,学生在体育课过程中学会了走、跑、跳,足、篮、排,形成了对体育的理解与认识,这种状态仅停留在运动技能学习方面,这种现象说明学生的体育观念与认识还需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而体育保健知识在体育教学的应用可以更好地诠释这一现象。通过体育保健知识作为体育运动技能学习的理论支撑,让学生通过这一理论基础,达到强健体魄增体质,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指明方向。
(二)拓宽体育教学的内容
体育保健知识的学习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到如何进行锻炼、如何在受伤后进行康复等。现今在很多小学还是一贯的体育教学内容,甚至有些学校开发了无教学意义的体育项目,使体育教学一直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体育保健知识的融入可以更好地拓宽体育教学内容,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要以保健知识丰富,教学意义强的项目为主。这有利于体育保健知识充实体育教学内容,为体育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三)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身体健康是指人的体能良好,技能正常和精力充沛的状态,与体育锻炼、营养状况和行为密切相关。学习体育保健知识能塑造良好的体形和身体姿态,改善和预防圆肩、驼背、头前倾等问题;初步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提高和改善体能;了解营养饮食,杜绝不良生活习惯,加强疾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三、改善措施
(一)加强学校管理体制
1.学校是培养小学生体育保健能力的载体,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体育保健的教育,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安排一些实际操作课程,让学生对体育保健知识了解更为深入,同时举办相关手抄报、板报、运动会设立保健知识比赛等活动。鼓励教师根据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向同学讲解容易出现的教学事故,并通过演示及練习处理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此项目保健知识。
2.体育组牵头建立体育保健工作小组,建立好体育保健教育机制,将体育保健基础知识在体育课、课间操、特色课中进行有效覆盖,帮助师生树立体育保健基础知识意识。
3.现阶段小学时期体育教材主要对运动技能学习内容进行编著,对于体育保健知识教学不利,编著过程中加入体育保健知识,可以有助于学生理解。
(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机制
1.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努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教师应该采用适当的形式和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让学生体会“做中学”和“学中做”,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和思考的能力,让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加规范合理。
2.体育教师备课过程中应多收集体育保健相关知识,政府部门应多组织体育保健的培训工作,让体育教师获取损伤的处理办法,并采取相应的考核政策,让新教师必须通过考核才能正式上岗,老教师采取参加学时培训及考核,并颁发证书。考核成绩与工资、评职称挂钩。
(三)加强体育课堂机制
1.体育教师应该在体育教学中加入具有趣味性的体育保健基础知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专注力,同时帮助学生学习体育保健知识。由于体育保健学内容复杂,如果采用死记硬背,填塞式教育等结果不会很好。因此,应把复杂的知识转化,用趣味性问题引导进行师生互动,并运用多媒体设备。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2.由于体育保健知识分为卫生知识、运动常识、营养知识、运动损伤预防知识、自我保健知识和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占主要部分,对于室外体育课来说,理论知识在室外教学,会出现学生对语言传授知识理解和记忆产生一种障碍,所以上课时教师采取印发保健知识手册形式或板书形式,对体育保健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学校应该开展体育理论室内课,这不代表取消室外体育课。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是需要有体育理论进行坚固的,有助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向良好势态发展。
四、结语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而体育保健基础知识在课程中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开展好小学体育教学必须从体育保健知识入手,树立以“健康第一”为导向的体育教学理念。通过社会支持、学校帮助、家庭协助、自身努力等多方面的协作配合,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叶玉华.浅谈小学体育与保健实践课的教学[J].体育教学,1997(3):44.
[2]夏顺银.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干预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2):233.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