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下的国际生

来源 :留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cem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芬兰对于是否该向国际学生收学费提出了议题。然而国际学生并不是像游客一样,在异国他乡看到什么都会轻易买涨。相反,学生们的筛选能力很强,目标明确,会被世界不同地区特定的教育优势所吸引。比如美国的商科和荷兰的社会科学都是世界闻名的。而芬兰的教育市场有什么吸引的地方,这是我们国家应该关注的点。通过现状分析,芬兰的公共设施和政府福利都是最大的吸引点,而这些福利成本非常高。那么这也说明了为了挽救芬兰的经济衰败,增大教育出口,买账的不应该是学生个体而应该是跨国的教育机构和组织。
  Jarmo Kallunki
  欧盟成立以来,欧盟间的国际学生人数激增,但是政府对教育系统的资金支持和建设并没有同步完善。这个差距的不断增加将会大大地挫伤高等教育的质量。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欧洲的经济萧条,学生们的经济压力增加,尤其是大学及以上的教育,往往由学生自费,而提供给学生经济扶持的计划并不完善。这将导致学生货款压力重大,造成将来就业时的步履难行,对社会埋下恶性循环的影响。
  Aengus Maolain
  肯尼亚→美国
  Morrine Omolo
  在历史的长河中验证的是,人类心之所想必能所及。与其他的物种相比,人类似乎被赋予了更强大的力量,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都能创造出族群部落和文明社会。立足于自身,成长于我而言更像是一个任务而非仅仅是过程。
  我出生于肯尼亚一个普通的家庭,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农场里耕地,期望来年会有好的收成。到了十岁的年龄,我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可以照看比我小三四岁的弟弟和妹妹们。不像世人对于非洲的一些片面的理解,在我的认知里,我的世界简单而充满希望,只要确保每天都是和家里人平静度过就够了。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我的看法逐渐发生了改变。我开始注意到年幼时并不关注的一些领域。开始关注世界新闻,对周遭的感受的处境越来越敏感。到了上高中时,开始形成了自己的想法。我满怀好奇地阅读许多书籍,和老师交流,了解一些名人之所以出名的原因,尤其关注的是一名神经外科医生Johns Hopkins,他写过的四本书深深影响着我,Think Big,Gifted Hands,Takingthe Risk and The Big Picture。他的最新动态和获奖状况都鼓舞着我,那时起我决定成为他那样的人,成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
  直到高中毕业我都一直为向这个领域进军而奋斗着,然后毕业的时候我的成绩不够优异,进入不了医学院,在沮丧了一段时间后,我开始寻找别的方法,翻遍了所有报纸杂志书籍,寻找进入医学院的新途径。在机缘巧合下,我获得非洲一个NGO组织的资助机会,这个项目帮助非洲女孩进入美国学校念大学。顺利的是,通过面试后我获得了去美国念书的机会。
  当一开始提及去美国念书的事情时,哥哥对此捧腹大笑,觉得我很荒唐。直到最后我拿到了录取书,家里人才妥协,母亲甚至过了好几年才回过神。于是我忐忑着来到美国。
  从一个小村庄到美国大学并不是一件谈笑风生的事情,出身卑微让我感到迷失,在和同学们的大部分交流里我都失去了自我,我需要不断地重复自己的观点,甚至觉得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跟不上这个时代。头几个月里,我甚至恐惧于在公开场合发言。另外在生活方面,饮食的截然不同迫使我学习如何找材料自己下厨。生活一片焦头烂额。
  唯一不太沮丧的是我的成绩,我对于成为一名医生从来不曾犹豫过,对于新环境的海量知识充满求知,我知道学业上的优异对于职业接轨是至关重要的。
  时间使我适应了这个新世界。新的学期,我的口音有了很大改善,于是我获得我的第一份校园工作,在招生部门办公室当助理,带领新生们熟悉校园和解答家长们的一些问题。越来越自信的我,参加了学校里的一些社团俱乐部。为了争取上荣誉榜,在保证我的成绩情况下,我有意识地拓展着其他方面,第二学年,我加入了学生会参议员的竞选,被成功选上了。
  在学生会的工作期间,有一次的议题是学生们认为学校的饮食不够好,我感到异常愤怒。生于一个每天食物都无法完全保障的地区,我对于学生们的抱怨情绪并没有共鸣,甚至觉得他们身在福中不知福。我无法违背自身的想法,而作为学生代言人去解决这个改善校园伙食的议题。然而人总是会成长的,人们失去之后才会知道需要珍惜什么,不可把自己固有的经历和意识强加于人。我慢慢学会了适应学生的身份,而不是把自我的情绪带入到这一份工作中来。而且,在校园调查中我确实也发现了饮食方面存在着一些对学生健康有害的问题,最终和学生会还有学生们合力出台了新的饮食计划,为学生和饮食供应商建立了更加良好的关系。
  接下来的留学日子里,我用自身的力量和学生们合作了一份教育计划书,关于高等教育资讯的计划,希望帮助非洲的学生们了解高等教育的更多选择。同时我也没有忘记成为一名医生的梦想,忙着钻研学生研究和报告。
  在这些忙碌和成就的表象下,我内心却感到空落。仿佛我一直在疲惫地追逐着想要到达的新的生活,却不懂得享受当下。我并不后悔离开肯尼亚的小村庄,来到这个里,相反我很感激我的机遇和作出的选择,让我获得更多的开化。但是在这个大都市生活越久我就越想念我的小村庄。我想念十岁的无知和母亲的怀抱,想念那份生活的简单平和。
  在和世界各地优秀的人接触了之后,我发现人类越来越追逐于科技而忘记了一些美的本质。我们似乎成为了希冀的奴隶,被我们自己的野心所奴役着,生活一直不断向前追赶,不愿意停止甚至不知道如何停止。形成的相互竞争和巨大压力,幸福感不断下降。我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人拥有着许多额外的不需要的生活所需却不懂得分享;一些人一直抱怨现状却不懂得珍惜现有的;一些人口口声声呼唤着改变世界却甚至连自己的家庭都没有改善妥当。
  出国留学后对我的价值观和认知冲击很大,我找不到和我以前的生活有任何相同的出发点,我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疑问。我希望我能对真理保有希冀,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正如我离开肯尼亚的小村庄的经历就一直不断地改变着我塑造着我。我希望年轻人能够开阔自己的眼界对世界提出更多的疑问,这些疑问也许现下并没有答案,但是真理永远存在着。大学也不是一座象牙塔而是一个微观的世界,我们应该尊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他们代表的文化,这就是在学生时期可以与世界产生联系发生改变的先机。每个人都生于不同的环境,人与人之間的联系一直都存在着,而我们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他人和被他人改变。   巴基斯坦加拿大
  Faizan Khan
  加拿大国际交换生
  算上我的家乡巴基斯坦,加拿大是我第四个求学过的国家。在家乡获得了本科学位之后,我同时在美国和迪拜进修研究生学位,而我是作为国际交换生来到了加拿大。
  虽然有过海外求学经验,但每到一个新的国家仍然有着不一样的挑战,从文化冲击到适应新环境甚至是种族歧视。有一次,我听到加拿大的喜剧演员调侃道,自9·11事件之后,人们最需要防范的黑势力就是中东人。他真的很幽默。但有件事可以确定的是,对于本·拉登被杀的事情我感到如释重负。因为在那之前,我不知道如何回应人们的诙谐式问题“你知道本·拉登在哪吗”。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人们越来越频繁地旅游,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是肯定的,毕竟可以体验不同的文化又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相比出国游学的現象,却有着一些反对的声音,比如有些人会认为外国学生占用了当地国家的公共教育资源。
  从政府政策看来,我们这些国际生当然是很受欢迎的,其实也是其中的一种收入,一般国际生的费用远远高于本地学生,而这则在国家的“出口”型收入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尤其是像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非常重视国际生和移民政策,促进了澳大利的经济和财政收入。研究甚至表明,国际学生每年贡献给澳大利亚高达200亿美元。这样的数据或许会令之前那些反对的人对这个外来族群的影响产生改观。
  在高速发展的游学行业,许多教育项目提供了旅游加学习的方式到外国生活一段时间。其中包括交换生项目——从相关的学校和专业交换到外国的大学进行短期的交换学习,所修的学分可以等价转换。还有一些游学项目,可以是一学期也可以是一学年。这些项目通常是有长远的系统组织的,以一个小群体的模式进行一次一次国际短学习的旅途。
  剩下的最大份额的就是留学生,他们是独立的个体,自由选择想进修的院校和专业,而我就是属于这个范畴,选择不同国家不同的院校来去自如,高兴的也可以读两个到三个学位。
  一提到留学的问题,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跨国的文化给留学生带来了眼界开阔的优势,然而留学生为目的地国家带来的益处也不容小觑。
  留学生为本地生群体带来了全新的观点。以我个人为例,作为一名国际学生,我经常有着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尤其是结合自身的经历,成长于不同的环境。每当我和同学们分享观点时,独特的视角和经验都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这就是“异”所带来的思想激荡。
  而在生活方面,国际生的生活饮食习惯甚至衣着,都具有特色,包括度过一些国际通用节假日的不同方式,都能带来新的欢乐。我还会带同学们过巴基斯坦的传统节日,他们觉得好玩又新鲜。人们完全可以通过和我交流而感受到异域的魅力,我觉得我的“特殊”使我很受欢迎。有些人甚至认为,旅游的乐趣可以通过和国际生交流而获得。我的一个朋友跟我说,他觉得自己住在法国,同时又和菲律宾人一起工作。因为他的两个室友一个是法国人一个是菲律宾人。
  而在语言交流方面,一个最大的冲击是不同地区的人有着不一样的语言意境和幽默感,这些都影响着社交时的语言背景。也许我们能够很轻松地通过国际型考试获得一些语言资格证书,但是实实在在地生活在英语的氛围中,会发现当地人的英语对话和书面上存在着很大的出入,英语考试的语境是非常局限的,生活中的语气甚至口音都是需要深入渗透的。
  撇开精通几门外语,我也时常被认为是“外星人”,因为本地人时常觉得我们有着外星人般的笑点。也有些本地的学生认为国际生的外语环境并不是很重要,因此忽视国际生的良性影响,这大多发生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中。但是我相信在全球化的大浪潮中,国际生的身份将会日益受到重视,我们也不再觉得需要那么用力地去适用,因为在不久的将来,世界将会越来越像一个没有界限的整体。
其他文献
料理是门艺术,活的艺术,食材每天都有不同的状况,做菜是活的艺术,试吃、试吃、再试吃,每一天每一种状况都不一样。举例来说面团就像人一样, 有些面团需要花很多功夫去揉,有些则比较少;有些只要稍微发酵一下就行, 有些则需要发酵到一倍大的程度才能用,不过,所有的面团都需要在温暖的环境中才能发酵。从馅料延伸到人生有如一场闹剧,也像镶了各种馅料一般,我 们大半的生活充满了传统喜剧的元素:误会,错误的期待,荒谬
期刊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八所美国大学分别是纽约大学、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东北大学、普渡大学西拉法叶分校、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这些学校的共同特征是排名高、位置好。虽说名校无限好,但是身为全球留学生的宠儿,想必门槛也不会f氏。  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  录取率:32.00% 学费S4
期刊
尼亚加拉瀑布在印第安语中是“雷神之水”之意。因为瀑布发出的轰鸣,犹如雷神讲话的声音  尼亚加拉瀑布位于美国和加拿大边界的尼亚加拉河上,河中心线是美、加的国界。尼亚加拉瀑布分为三个部分,最大的称“马蹄瀑布”在加拿大一边,中型叫“美国瀑布”,小型叫“新娘面纱瀑布”均在美国一边。三大瀑布在加拿大一侧观看,可尽收眼底。横跨尼亚加拉河上的一座彩虹桥把美国和加拿大紧紧相连。  尼亚加拉河水翻着层层浪花,穿过郁
期刊
维多利亚时代的贵族们去享用下午茶时都穿着考究,西装、礼服必不可少。喝茶的姿势也讲究滴滴润饮,点心要小口品尝,举止彬彬有礼,交谈低声细语  英国是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英式下午茶(Afternoon Tea)以其独特而优雅的饮茶方式、丰富的内涵、惬意的氛围让人迷恋。  英式下午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维多利亚时代。当时的贵族们生活非常休闲,皇宫经常在晚上八九点举行各种社交宴会。某天,一位名叫安娜·玛利亚的
期刊
前两天的巴黎书展上,又碰到了去年书展碰上的小出版社老板,以诗人布莱克为名的出版社大概只有他一个人在经营,品种却着实不少,其中还有法国眼下最德高望重的诗人博纳富瓦的一些作品,其中一本讲的是西班牙画家戈雅的“黑色绘画”。  在他看似达到画师生涯顶峰的时刻,戈雅发售了一套非常阴暗的铜版画,《随想》。这套铜版画共有80张,1799年推出后不久刚刚售出20多套的时候戈雅就终止了发售,主要原因是,戈雅在其中批
期刊
每一个留学生都有一个名校梦,每一个赴美留学生都想进常春藤,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突围而出,得到那张金光闪闪的名校录取通知书,而且这高昂的学费并非人人都能负担。  其实,在美国,除了名校以外,还有很多选择。  社区大学,是美国独创的教育模式,也是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社区大学已有过百年的历史,社区大学起源于肯尼迪总统任职期间,旨在为高中生提供廉价、方便和全面的大学教育。 
期刊
美国铸币局(United States Mint)隶属国务院,于1792年在当时首府费城建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铸币工厂。如今铸币局总部设在华盛顿,管辖费城、丹佛、旧今山、西点和诺克斯堡几处分厂。铸币局不仅生产流通硬币,而且生产纪念币、样币、金银币、白金硬币、国会金质奖章等非流通硬币,同时还担任监护国家金银储备的职责。铸币局拥有专署特警队,该警队是国家最早的联邦警队之一,负责保卫价值千亿美元的
期刊
每一个留学生都有一个名校梦,每一个赴美留学生都想进常春藤,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突围而出,得到那张金光闪闪的名校录取通知书,而且这高昂的学费并非人人都能负担。其实,在美国,除了名校以外,还有很多选择。美国共有1132所社区大学,有近一半的大学生就读于社区大学。在两年的社区大学读完专业基础课程之后,学生可以选择转学到普通公立大学或者私立大学完成大学学习。  在美国大学本科教育里,学校大
期刊
课程设置  美国大学的教育方式是大学头两年先学习基础专业知识,比如商业管理的学生,在高中会学习到数学、社会科学、信息技术和英文;他在大学头两年学习的课程包括通才教育、会计学、经济学、电脑技术;而在大学后两年才会学习到金融财务、管理学和市场营销等细分的课程。  大一大二的课程被称作是基础课程(fundamental courses),无论是社区大学还是私立大学教授的内容是一样的。在社区大学学完基础课
期刊
英国私立中学享有盛名,因为一直秉持贵族精英教育模式,一直被称为“贵族中学”,是世界很多政商子女择校的首选。  伊顿公学  伊顿公学(Eton College)坐落在伦敦20英里的温莎小镇,是英国最著名的贵族中学。地处白金汉郡的泰晤士河河畔,与女王钟爱的温莎宫隔岸相望,伊顿公学是一座古老的学府,由亨利六世于1440年创办。伊顿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世界,也素以管理严格著称,学生成绩大都十分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