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园林”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张翰的《杂诗》中:“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在人类发展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园林被人们看作是人类审美情趣、文明文化的空间史书。那么园林之景妙在何处?曰:妙在知与不知之间。知者,知其妙,悉其好恶;不知者,不知其所以然也。中国园林追求的是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所谓的“意境”,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园林之景,取自然之山、水、石,寥寥几物便使游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之感。
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和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于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
儒家思想:崇尚自然,师法自然
儒家的宇宙观将宇宙事物综合为天、地、人三才,而人作为宇宙的一部分,应敬天爱地,故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便成了中国古典园林创作所遵循的一条准则。中国园林在有限的空间中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把自然之美与人工之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儒家思想对园林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园林的物质层面和观念层面两个方面。物质层面主要指布局等方面。儒家认为,人的禀赋不同,因此要以义统性、节性,最终使人道与天道相谐。儒家所谓的天道是哲理化的天道,其主要特点是阴阳两极的和谐。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的空间布局、方位、尺度、装饰、色彩,甚至植物都被纳入儒家“礼”的范畴。
在观念层面,中国历史上的士大夫多是理想主义者,而非政治家。他们饱读诗书,但辞官归隐几乎成为他们一贯的模式。避世隐居只是表面姿态,其实他们还是梦想有一天能重新得到朝廷的赏识以实现其政治理想的,这才是这类“隐士”的深层本质。为了抒发这种感情,他们往往寄情于物。中国不少古典文人园林是在这种情况下建造的,从园林中的题名和文字就可以窥其一斑:拙政园的园主王献臣乃明弘治进士,他受东厂诬陷后,罢官失意回乡,请文徵明设计建造此园,并借“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命名此园;而网师园也是清乾隆光禄寺少卿宋宗元从官场“倦游归来”修建而成的,他借故址万卷堂“渔隐”之名,自比渔人,以“网师”命之,表示自己只适合做江河渔翁。这些官场的失败者们,在城市中构建园林,自比上古隐逸圣贤,一方面借题表明自己超凡出世,另一方面对园林景观却有特殊的要求,这种对社会有所依赖的感情让园林的建造设计不只是景观设计,还蕴含着深厚的社会意义。
道家思想: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中国园林是自然式山水园林,其山水艺术风格形成于魏晋南北朝道家隐逸思想盛行的时期,所以在儒、道、佛三大思想流派中,以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为深远。儒家主入世,其审美在人伦。道家多遁世,其审美在自然。庄子对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饱含深情,他认为“道”在世间万物,他的物化精神可赋予自然以人格化,亦可赋予人格以自然化。这样人便可以在自然中、在山水中安顿自己的生命。
山水园林在这种“玄对山水”的飘逸风气下孕育而生,并不断发展,最终成为中国园林的蓝本。这种新型的园林已不再是供帝王狩猎使用,而是供包括帝王在内的园主们欣赏山水风景的审美之用。比如,华林园就以“重岩复岭嵌接相属、深洞丘壑逶逦连接”的假山名闻遐迩;白居易建的庐山草堂,有山、有水,层崖积石、飞瀑悬空、古木参天、植被丰富。
秦始皇在渭水之南建上林苑。据《关中记》载,上林苑设牵牛、织女像以象征天河,置喷水石鲸、筑蓬莱三岛以象征东海扶桑。另上林苑中有大型宫苑建章宫,建章宫北为泰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据《史记·孝武本记》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泰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一池三山”的模式后来为历代皇家宫苑所沿用,并影响到宫苑以外的园林,如扬州曾有“小方壶园”,苏州留園有“小蓬莱”,杭州三潭印月景区有“小瀛洲”等。
禅宗思想:梵我合一
禅宗是一种中国化了的佛学思想,它追求在自然的本来面目中领悟妙智慧,讲究“象外之象、言外之意”。
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融入中国园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种禅宗思想为有限的自然山水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
在禅宗看来,规定性越小,想象的余地就越大,因而少能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这种因为小而引发无限想象的创作方法在园林中也经常可见。以苏州留园为例,其空间处理之妙当列其他园之首。无论是从鹤所进园,经五峰仙馆区,至清风馆、曲黔楼到中部山池,还是从园门曲折而入,过曲黔楼,经五峰仙馆区进东园,其空间大小、明暗、开合和高低参差对比,皆形成有节奏的空间联系,有起有落,犹如一幅高雅的画卷,让人百看不厌。再如拙政园,它的入口以怪石嶙峋、苔藓斑驳的假山作屏障,而后曲折回环至主要景区。“屏蔽而通,欲扬先抑,欲藏先露,欲放先收”的障景手法,在自然完成由外而内的空间性质转换的同时,也获得了空间意向上的强烈对比。
除了以小见大的创作方法,园林中的“淡”也源于禅宗思想。园林的“淡”可以通过两方面来体现:一是景观本身具有平淡或枯淡的视觉效果,其中简、疏、古、拙等都可达成这一效果;二是通过“平淡无奇”的暗示,触发你的直觉感受,从而在思维的超越中达到某种审美体验。
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和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于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
儒家思想:崇尚自然,师法自然
儒家的宇宙观将宇宙事物综合为天、地、人三才,而人作为宇宙的一部分,应敬天爱地,故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便成了中国古典园林创作所遵循的一条准则。中国园林在有限的空间中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把自然之美与人工之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儒家思想对园林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园林的物质层面和观念层面两个方面。物质层面主要指布局等方面。儒家认为,人的禀赋不同,因此要以义统性、节性,最终使人道与天道相谐。儒家所谓的天道是哲理化的天道,其主要特点是阴阳两极的和谐。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的空间布局、方位、尺度、装饰、色彩,甚至植物都被纳入儒家“礼”的范畴。
在观念层面,中国历史上的士大夫多是理想主义者,而非政治家。他们饱读诗书,但辞官归隐几乎成为他们一贯的模式。避世隐居只是表面姿态,其实他们还是梦想有一天能重新得到朝廷的赏识以实现其政治理想的,这才是这类“隐士”的深层本质。为了抒发这种感情,他们往往寄情于物。中国不少古典文人园林是在这种情况下建造的,从园林中的题名和文字就可以窥其一斑:拙政园的园主王献臣乃明弘治进士,他受东厂诬陷后,罢官失意回乡,请文徵明设计建造此园,并借“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命名此园;而网师园也是清乾隆光禄寺少卿宋宗元从官场“倦游归来”修建而成的,他借故址万卷堂“渔隐”之名,自比渔人,以“网师”命之,表示自己只适合做江河渔翁。这些官场的失败者们,在城市中构建园林,自比上古隐逸圣贤,一方面借题表明自己超凡出世,另一方面对园林景观却有特殊的要求,这种对社会有所依赖的感情让园林的建造设计不只是景观设计,还蕴含着深厚的社会意义。
道家思想: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中国园林是自然式山水园林,其山水艺术风格形成于魏晋南北朝道家隐逸思想盛行的时期,所以在儒、道、佛三大思想流派中,以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为深远。儒家主入世,其审美在人伦。道家多遁世,其审美在自然。庄子对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饱含深情,他认为“道”在世间万物,他的物化精神可赋予自然以人格化,亦可赋予人格以自然化。这样人便可以在自然中、在山水中安顿自己的生命。
山水园林在这种“玄对山水”的飘逸风气下孕育而生,并不断发展,最终成为中国园林的蓝本。这种新型的园林已不再是供帝王狩猎使用,而是供包括帝王在内的园主们欣赏山水风景的审美之用。比如,华林园就以“重岩复岭嵌接相属、深洞丘壑逶逦连接”的假山名闻遐迩;白居易建的庐山草堂,有山、有水,层崖积石、飞瀑悬空、古木参天、植被丰富。
秦始皇在渭水之南建上林苑。据《关中记》载,上林苑设牵牛、织女像以象征天河,置喷水石鲸、筑蓬莱三岛以象征东海扶桑。另上林苑中有大型宫苑建章宫,建章宫北为泰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据《史记·孝武本记》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泰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一池三山”的模式后来为历代皇家宫苑所沿用,并影响到宫苑以外的园林,如扬州曾有“小方壶园”,苏州留園有“小蓬莱”,杭州三潭印月景区有“小瀛洲”等。
禅宗思想:梵我合一
禅宗是一种中国化了的佛学思想,它追求在自然的本来面目中领悟妙智慧,讲究“象外之象、言外之意”。
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融入中国园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种禅宗思想为有限的自然山水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
在禅宗看来,规定性越小,想象的余地就越大,因而少能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这种因为小而引发无限想象的创作方法在园林中也经常可见。以苏州留园为例,其空间处理之妙当列其他园之首。无论是从鹤所进园,经五峰仙馆区,至清风馆、曲黔楼到中部山池,还是从园门曲折而入,过曲黔楼,经五峰仙馆区进东园,其空间大小、明暗、开合和高低参差对比,皆形成有节奏的空间联系,有起有落,犹如一幅高雅的画卷,让人百看不厌。再如拙政园,它的入口以怪石嶙峋、苔藓斑驳的假山作屏障,而后曲折回环至主要景区。“屏蔽而通,欲扬先抑,欲藏先露,欲放先收”的障景手法,在自然完成由外而内的空间性质转换的同时,也获得了空间意向上的强烈对比。
除了以小见大的创作方法,园林中的“淡”也源于禅宗思想。园林的“淡”可以通过两方面来体现:一是景观本身具有平淡或枯淡的视觉效果,其中简、疏、古、拙等都可达成这一效果;二是通过“平淡无奇”的暗示,触发你的直觉感受,从而在思维的超越中达到某种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