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实行教学改革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符合信息的时代的要求,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愉快、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电教;小学;语文教学;运用
我们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实行教学改革。即使是低年级学生课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电教手段以形感、声感、动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这不仅符合信息的时代的要求,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愉快、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下面,我将结合平日的教学经验和近几年的教学改革成果,谈谈电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语文电化教学,把课文中的语言符号和口头表达,以鲜明的视听形象再现,以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的画面拓展语文教学的信息通道
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形象的感知语文,极大地加深了学生对课的感知度,更快、更大容量、更准确、更牢固地接受知识和信息。
运用电教手段,具体感受美的情景人能感知生活范畴中事物的美,辨别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主人公在行为上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这就是审美知觉,它是建立在感性知觉之上的。利用电教手段,使学生对美的表现更为直观和丰富,通过绘画和录音、录像技术把凝固在文字教材中的各种静态美以形象的画面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音乐等形式加以充分地表现,活化为耳闻目睹的视听觉符号。我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开始以配乐朗读导入课题,让学生对小兴安岭的“美丽”先有一个浅层感知;然后结合课文讲解分别出示了小兴安岭的四季景物的投影片,使学生从较深的层次上把握了小兴安岭四季的特色,加深了课文词、句的理解;最后用形声并茂的电视录像强化学生对小兴安岭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四季都是美丽的”这一总论的整体认识,这样,不仅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了他们认识美、热爱美、创造美的思想境界。
一、运用电教媒体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实践表明:能牵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兴趣,而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笋芽儿》一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了解竹笋的生长过程中,学习笋芽儿冲破一切阻力茁壮成长的精神,上课开始,首先播放一段竹林景观的录像,先将青翠欲滴的竹亮,再将镜头逐渐聚在竹笋上,使学生感知竹笋的形、色.此时及时提问:笋芽儿是怎样成长为竹子的?需要哪些生长条件?来诱导学生思考,拉开了学习的序幕,接下来教师可边讲故事,边放“雨声”、“雷声”的录音,边投影各种情景:如笋芽儿扭动、向上钻、脱壳、成长、小草摇动以及雨景、桃红柳绿,太阳出来等等,这样,学生如同置身于大自然中,随着文中各种人物的出现,轻松愉快饶有兴致地学习了课文。
二、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意境,领略“美”的境界爱美、求美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
电化教学可以艺术地表现教学内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音像教材将诸多美的因素渗透到电化教学中,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充满美感的教学环境中既获得知识,又陶冶情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电教媒体不仅可以把课文教材中各种美的因素(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等)直观地再现出来,而且往往比课文的描述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加上电化教学特有的构图美、色彩美、音乐美等因素,不仅可以使学生辨别出客观事物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使他们对美的事物产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其审美情操。
三、创设情境,入情入境,突破难点在传统教学中
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看到,问题难以得到满意的解决,成为教学中的难点。而电视录像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它把文学、美术、音乐、演技等熔于一炉,产生了磁力。这种磁力不召即来,挥之不去,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诱发学生的情感活动,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全身心地投人创意设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实践表明:能牵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兴趣。而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例如:我第一次教《周总理,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我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讲解,但学生却无动于衷———学生毕竟未经历过那难忘的1976年。事后我反复回想上课的情景,同学们那迷惑的眼神提醒了我,我想到了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于是,我注意收集图象资料,制作课件,在第二年教另一个班上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录像———“特拉维夫广场以色列群众点起蜡烛悼念拉宾的场面。”渲染出悲哀的场面,我顺势说道:“可同学们也许还不知道,在1976年中国天安门广场上也出现过同样,不,比那更感在学生们专注的倾听中,我对两位总理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就对本民族的贡献而言,周恩来远在拉宾之上!然而以色列人民有悼念拉宾的自由,当年的中国人民却没有这种自由。直到‘四人帮’被粉碎后,人民才能尽情抒发自己的哀思,面对高山大海呼唤———‘周总理,你在哪里?’……”结果这堂课上得很成功。
总之,使用电化教学手段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提高学习效益,使学生更快、更准确、更大容量、更牢固地接受知识和信息,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里系统地建立起语文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有利于学生开拓广阔的知识视野,具备崇高的思想品德,拥有高雅的文化素养,形成严密的思维能力、正确的审美意趣、健康的心理意志。可以说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是语文教学适应时代要求的必由之路,它的广泛使用必将有力地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教育部2001年7月颁发
关键词:电教;小学;语文教学;运用
我们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实行教学改革。即使是低年级学生课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电教手段以形感、声感、动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这不仅符合信息的时代的要求,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愉快、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下面,我将结合平日的教学经验和近几年的教学改革成果,谈谈电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语文电化教学,把课文中的语言符号和口头表达,以鲜明的视听形象再现,以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的画面拓展语文教学的信息通道
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形象的感知语文,极大地加深了学生对课的感知度,更快、更大容量、更准确、更牢固地接受知识和信息。
运用电教手段,具体感受美的情景人能感知生活范畴中事物的美,辨别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主人公在行为上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这就是审美知觉,它是建立在感性知觉之上的。利用电教手段,使学生对美的表现更为直观和丰富,通过绘画和录音、录像技术把凝固在文字教材中的各种静态美以形象的画面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音乐等形式加以充分地表现,活化为耳闻目睹的视听觉符号。我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开始以配乐朗读导入课题,让学生对小兴安岭的“美丽”先有一个浅层感知;然后结合课文讲解分别出示了小兴安岭的四季景物的投影片,使学生从较深的层次上把握了小兴安岭四季的特色,加深了课文词、句的理解;最后用形声并茂的电视录像强化学生对小兴安岭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四季都是美丽的”这一总论的整体认识,这样,不仅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了他们认识美、热爱美、创造美的思想境界。
一、运用电教媒体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实践表明:能牵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兴趣,而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笋芽儿》一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了解竹笋的生长过程中,学习笋芽儿冲破一切阻力茁壮成长的精神,上课开始,首先播放一段竹林景观的录像,先将青翠欲滴的竹亮,再将镜头逐渐聚在竹笋上,使学生感知竹笋的形、色.此时及时提问:笋芽儿是怎样成长为竹子的?需要哪些生长条件?来诱导学生思考,拉开了学习的序幕,接下来教师可边讲故事,边放“雨声”、“雷声”的录音,边投影各种情景:如笋芽儿扭动、向上钻、脱壳、成长、小草摇动以及雨景、桃红柳绿,太阳出来等等,这样,学生如同置身于大自然中,随着文中各种人物的出现,轻松愉快饶有兴致地学习了课文。
二、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意境,领略“美”的境界爱美、求美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
电化教学可以艺术地表现教学内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音像教材将诸多美的因素渗透到电化教学中,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充满美感的教学环境中既获得知识,又陶冶情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电教媒体不仅可以把课文教材中各种美的因素(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等)直观地再现出来,而且往往比课文的描述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加上电化教学特有的构图美、色彩美、音乐美等因素,不仅可以使学生辨别出客观事物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使他们对美的事物产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其审美情操。
三、创设情境,入情入境,突破难点在传统教学中
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看到,问题难以得到满意的解决,成为教学中的难点。而电视录像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它把文学、美术、音乐、演技等熔于一炉,产生了磁力。这种磁力不召即来,挥之不去,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诱发学生的情感活动,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全身心地投人创意设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实践表明:能牵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兴趣。而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例如:我第一次教《周总理,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我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讲解,但学生却无动于衷———学生毕竟未经历过那难忘的1976年。事后我反复回想上课的情景,同学们那迷惑的眼神提醒了我,我想到了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于是,我注意收集图象资料,制作课件,在第二年教另一个班上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录像———“特拉维夫广场以色列群众点起蜡烛悼念拉宾的场面。”渲染出悲哀的场面,我顺势说道:“可同学们也许还不知道,在1976年中国天安门广场上也出现过同样,不,比那更感在学生们专注的倾听中,我对两位总理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就对本民族的贡献而言,周恩来远在拉宾之上!然而以色列人民有悼念拉宾的自由,当年的中国人民却没有这种自由。直到‘四人帮’被粉碎后,人民才能尽情抒发自己的哀思,面对高山大海呼唤———‘周总理,你在哪里?’……”结果这堂课上得很成功。
总之,使用电化教学手段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提高学习效益,使学生更快、更准确、更大容量、更牢固地接受知识和信息,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里系统地建立起语文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有利于学生开拓广阔的知识视野,具备崇高的思想品德,拥有高雅的文化素养,形成严密的思维能力、正确的审美意趣、健康的心理意志。可以说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是语文教学适应时代要求的必由之路,它的广泛使用必将有力地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教育部2001年7月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