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种经济成分,曾经像生于夹缝之中的小草,备受歧视、压制,那就是“民营经济”。而“股市”, 其实在解放前的旧中国就存在,由于历史原因,这一从西方引进的产物,有一段时间也被扔进“旧时代”的垃圾桶。改革开放之后,许多以前被错误地当做垃圾处理的产物,“冠以为我所用之名”,又被重新捡了回来。这样一来一去,民营经济就和股市挂上了钩,于是也就有了中国民企上市的问题。
历史镜头的回放
1978年,从安徽凤阳分地开始,民营经济开始在全国各地萌芽。
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全国掀起一股经商热,民营经济从刚开始的急剧增长,逐步进入稳定发展期。接着,“国退民进”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民营经济一度与国有经济并肩齐驱,大放异彩。经历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中国股市发生裂变的2007年,中国已经成为继美、日、英之后的全球第四大证券市场。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令全球瞩目的成就。仅仅几年前,在国际舞台上尚默默无闻的中国企业群体,突发其力,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地位,大大超出了西方观察家的预期。
2007年,在全球范围内所有交易所,新挂牌上市的1739家企业中,中国企业竟达227家,居各国之首!澳大利亚和美国,分别为189家和178家,分列第二和第三位。在这227家新上市的中国企业中,占中国经济总量半壁江山的民营企业有33家。相比国有企业,这个数字尚是波澜不惊,但中国民营企业界却为之欢欣鼓舞,甚至激动不已。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却不显得那么轻松。尽管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已达410家,人们的认识走出了历史的窠臼;但是,在十多年以前,将“民营企业”与“股市”相提并论,多少让人有点难以接受。在人们的意识形态里,民营经济只是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股市只不过是国有企业改制的一个工具。回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民企积极争取有所作为,看到的是一条艰辛而坎坷的路。
股市门外的挣扎
中国民营经济起步于1978年。这一年,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逐步发生了变化。但是,直到1988年,私营经济的地位才正式得到国家的最高法律的确认。
虽然有法律上的认可,但这一阶段的民营经济的地位,却是相当尴尬——到底姓资还是姓社,企业家们心存疑虑与恐惧。这个时期,不少私营业主,将企业挂靠在地方政府或集体、国营企业之下,以求形式上的“根正苗红”,企求得到政策上的庇护和观念上的认可。在此阶段,生存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确是一个首要问题。上市,就算对于民营企业中最有想象力的人,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况且这个时期,中国没有正式的“股市”,有的只是一些国有企业试点性质的股票发行和交易活动。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发行了价值约82亿的股票,其实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股票,只不过是戴着股票帽子的集资款凭证,一般是承诺几年后连本付息的无风险定期债券。可以想象得到:当时国人对股票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各家发行公司效益并不好,许多股票的承销工作,都由政府政策性地摊派下去,动员党政干部积极购买。
直到1990年、199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陆续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股票管理市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1990年,中国股市的转折点,股市在这一年突然狂热,股票价格急速上蹿,之前不被看好的深发行股票价格,在这年里狂翻了10倍,中国最早的一批股民,股票投资赚得盆满钵溢。但是,正是这场意料之外的股市热潮,让政府部门对上市有了更严格的监管。由于当时交易渠道的不畅,真正推动这次股市热潮的却是黑市,政府迫切需要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交易场所。
1993年的《公司法》中,对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上市的要求,做了明确规定。包括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持有股票面值达1000元以上的股东,不少于1000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要在25%以上。对于刚起步的民营企业,这两个条件几乎把所有的企业挡之门外。当时,股本总额达到5000万元的民营企业,恐怕是凤毛麟角。况且,民营企业多以家族企业为主,股权过于集中。所以,当时上市指标,是一种稀缺资源。股市诞生之初,几年没有一家民营企业上市。
上市先驱的冲锋
1988年之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做大之后,企业内部资金,很难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求,对外融资显得尤为迫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国家金融政策的限制,民营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巨额贷款,融资渠道的狭窄,成为企业扩大发展的瓶颈。
最早下海经商的一批弄潮儿,无疑都是敢于突破现实、超越自我的强者。只要有可能,没有什么不可以尝试。当时,股票上市监管制度,不够规范、完善,使得民营企业上市,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在深圳,这个作为改革试验田的特区,新生事物都有可能获得成长的机会。1992年的深圳交易所,出现了民营企业的身影。
哪家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不同的标准,可能有不同的答案。一般认为:1992年6月2日,“深华源A”在深圳交易所的挂牌,打响了中国民营企业上市第一枪,标志着中国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开始了艰难起步。
然而,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发展经历告诉我们,上市并不意味着成功。上市后的深华源经营状况,反而节节败退。1996年出现亏损,1998年被深圳交易所实行特别处理,戴上ST的帽子。2000年10月,资产全部转让给沙河集团,沙河集团买壳上市。至此,“深华源A”成为历史。第一家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民营企业,则是1994年挂牌的东方集团,至今经营业绩依然良好。1994年以后,在深圳和上海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接踵而至。
2001年,在股票发行制度上,核准制取代审批制,更加催生了民企上市高潮。核准制以市场供给调节为主,取消了股票发行的额度与指标。这一制度变革,让股票证券市场,真正向民企打开了大门。然而,上市给民营企业带来的不仅是一夜暴富的神话,也有更深刻的反思、更沉痛的教训。随着上市民企的增多,出现问题的企业也逐步增加。
2003年5月,周正毅执掌的香港上市农凯集团,敲响了民营上市公司的警钟。2004年5月,在香港上市仅两年的欧亚农业,被勒令摘牌,成为中国首家在香港被摘牌的公司。农凯和欧亚事件,导致中国内地上市企业,在香港的诚信度遭质疑,点燃了引发股灾的导火索。
人们惊奇地发现,上市不一定能融到资金。苏泊尔成为在中小企业板新股上市跌破发行价的第一例。嗣后,宜华木业、美欣达,在该月接二连三地上演令人心痛的一幕。上市可以在短时间内造就超级富翁,也可能在瞬时间毁灭一个庞大的企业帝国。资本市场不是一个淘金的天堂,而是为有实力的、规范经营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企业发展的平台。
海外股市的掘金
2000年前后,民企除了在国内及香港证券市场上展开攻坚战,还将视线转移到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海外证券交易所。以科技、互联网为代表的一批企业,掀起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热潮。
第一个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民企是“侨兴国际”。侨兴在股市上募集到890万美金,却为中国中小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途径。1995年,侨兴电话机在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第二,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掌门人吴瑞林希望通过上市募集资金。但是,当时实行的是审批制,而不是核准制,民企很难在A股成功上市。
经过几番研究,侨兴将上市目标锁定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因为在境外主板上市要求非常之高,只能考虑门槛较低的二板市场,二板市场以美国纳斯达克最为著名。按规定,国内企业要到境外上市,必须经过中国证监会批准。于是,侨兴走了条“曲线救国”的路子。首先,利用侨兴原来在香港注册的一家公司,到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一家新公司——侨兴国际;然后,利用“侨兴国际”,收购国内侨兴公司90%股权;之后,申请到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侨兴首开中国高科技企业纳斯达克上市之先河。在侨兴的示范效应下,中国高科技创业型企业,几乎都以纳斯达克上市为阶段目标。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纷纷登陆纳斯达克。斯达康、中华网、携程网、e龙网、盛大、分众传媒等一批IT企业,成功奔赴纳斯达克上市。
海外上市,仿佛成了一夜暴富的代名词,更成为一股无法压抑的潮水,不断地强烈地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一批批最阳光、最年轻富豪的诞生,让无数有志青年,点燃了创业梦想,中国商业社会,多了一种新的创业观念,进入了一个全新创富时代,中国开始进入全民创业的持续高潮。
“到纳斯达克圈钱去!”成为IT创业圈中一句激动人心的口号。除了最热门的纳斯达克交易所以外,纽交所等老牌交易所魅力重现。无锡尚德在纽约交易所挂牌,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纽约上市的民营企业,标志着中国民企不但能在美国二板上市,也能跻身美国主板市场。
民营企业经历了苦难的历史,从舞台的边缘逐步走向舞台的正中央,其间的辛酸磨砺出民营企业更顽强的生命力。如今,资本市场已经向民营企业敞开了大门,股市与民企的激情碰撞,必将中国经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这是时代给予民营企业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
历史镜头的回放
1978年,从安徽凤阳分地开始,民营经济开始在全国各地萌芽。
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全国掀起一股经商热,民营经济从刚开始的急剧增长,逐步进入稳定发展期。接着,“国退民进”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民营经济一度与国有经济并肩齐驱,大放异彩。经历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中国股市发生裂变的2007年,中国已经成为继美、日、英之后的全球第四大证券市场。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令全球瞩目的成就。仅仅几年前,在国际舞台上尚默默无闻的中国企业群体,突发其力,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地位,大大超出了西方观察家的预期。
2007年,在全球范围内所有交易所,新挂牌上市的1739家企业中,中国企业竟达227家,居各国之首!澳大利亚和美国,分别为189家和178家,分列第二和第三位。在这227家新上市的中国企业中,占中国经济总量半壁江山的民营企业有33家。相比国有企业,这个数字尚是波澜不惊,但中国民营企业界却为之欢欣鼓舞,甚至激动不已。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却不显得那么轻松。尽管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已达410家,人们的认识走出了历史的窠臼;但是,在十多年以前,将“民营企业”与“股市”相提并论,多少让人有点难以接受。在人们的意识形态里,民营经济只是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股市只不过是国有企业改制的一个工具。回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民企积极争取有所作为,看到的是一条艰辛而坎坷的路。
股市门外的挣扎
中国民营经济起步于1978年。这一年,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逐步发生了变化。但是,直到1988年,私营经济的地位才正式得到国家的最高法律的确认。
虽然有法律上的认可,但这一阶段的民营经济的地位,却是相当尴尬——到底姓资还是姓社,企业家们心存疑虑与恐惧。这个时期,不少私营业主,将企业挂靠在地方政府或集体、国营企业之下,以求形式上的“根正苗红”,企求得到政策上的庇护和观念上的认可。在此阶段,生存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确是一个首要问题。上市,就算对于民营企业中最有想象力的人,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况且这个时期,中国没有正式的“股市”,有的只是一些国有企业试点性质的股票发行和交易活动。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发行了价值约82亿的股票,其实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股票,只不过是戴着股票帽子的集资款凭证,一般是承诺几年后连本付息的无风险定期债券。可以想象得到:当时国人对股票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各家发行公司效益并不好,许多股票的承销工作,都由政府政策性地摊派下去,动员党政干部积极购买。
直到1990年、199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陆续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股票管理市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1990年,中国股市的转折点,股市在这一年突然狂热,股票价格急速上蹿,之前不被看好的深发行股票价格,在这年里狂翻了10倍,中国最早的一批股民,股票投资赚得盆满钵溢。但是,正是这场意料之外的股市热潮,让政府部门对上市有了更严格的监管。由于当时交易渠道的不畅,真正推动这次股市热潮的却是黑市,政府迫切需要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交易场所。
1993年的《公司法》中,对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上市的要求,做了明确规定。包括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持有股票面值达1000元以上的股东,不少于1000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要在25%以上。对于刚起步的民营企业,这两个条件几乎把所有的企业挡之门外。当时,股本总额达到5000万元的民营企业,恐怕是凤毛麟角。况且,民营企业多以家族企业为主,股权过于集中。所以,当时上市指标,是一种稀缺资源。股市诞生之初,几年没有一家民营企业上市。
上市先驱的冲锋
1988年之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做大之后,企业内部资金,很难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求,对外融资显得尤为迫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国家金融政策的限制,民营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巨额贷款,融资渠道的狭窄,成为企业扩大发展的瓶颈。
最早下海经商的一批弄潮儿,无疑都是敢于突破现实、超越自我的强者。只要有可能,没有什么不可以尝试。当时,股票上市监管制度,不够规范、完善,使得民营企业上市,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在深圳,这个作为改革试验田的特区,新生事物都有可能获得成长的机会。1992年的深圳交易所,出现了民营企业的身影。
哪家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不同的标准,可能有不同的答案。一般认为:1992年6月2日,“深华源A”在深圳交易所的挂牌,打响了中国民营企业上市第一枪,标志着中国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开始了艰难起步。
然而,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发展经历告诉我们,上市并不意味着成功。上市后的深华源经营状况,反而节节败退。1996年出现亏损,1998年被深圳交易所实行特别处理,戴上ST的帽子。2000年10月,资产全部转让给沙河集团,沙河集团买壳上市。至此,“深华源A”成为历史。第一家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民营企业,则是1994年挂牌的东方集团,至今经营业绩依然良好。1994年以后,在深圳和上海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接踵而至。
2001年,在股票发行制度上,核准制取代审批制,更加催生了民企上市高潮。核准制以市场供给调节为主,取消了股票发行的额度与指标。这一制度变革,让股票证券市场,真正向民企打开了大门。然而,上市给民营企业带来的不仅是一夜暴富的神话,也有更深刻的反思、更沉痛的教训。随着上市民企的增多,出现问题的企业也逐步增加。
2003年5月,周正毅执掌的香港上市农凯集团,敲响了民营上市公司的警钟。2004年5月,在香港上市仅两年的欧亚农业,被勒令摘牌,成为中国首家在香港被摘牌的公司。农凯和欧亚事件,导致中国内地上市企业,在香港的诚信度遭质疑,点燃了引发股灾的导火索。
人们惊奇地发现,上市不一定能融到资金。苏泊尔成为在中小企业板新股上市跌破发行价的第一例。嗣后,宜华木业、美欣达,在该月接二连三地上演令人心痛的一幕。上市可以在短时间内造就超级富翁,也可能在瞬时间毁灭一个庞大的企业帝国。资本市场不是一个淘金的天堂,而是为有实力的、规范经营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企业发展的平台。
海外股市的掘金
2000年前后,民企除了在国内及香港证券市场上展开攻坚战,还将视线转移到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海外证券交易所。以科技、互联网为代表的一批企业,掀起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热潮。
第一个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民企是“侨兴国际”。侨兴在股市上募集到890万美金,却为中国中小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途径。1995年,侨兴电话机在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第二,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掌门人吴瑞林希望通过上市募集资金。但是,当时实行的是审批制,而不是核准制,民企很难在A股成功上市。
经过几番研究,侨兴将上市目标锁定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因为在境外主板上市要求非常之高,只能考虑门槛较低的二板市场,二板市场以美国纳斯达克最为著名。按规定,国内企业要到境外上市,必须经过中国证监会批准。于是,侨兴走了条“曲线救国”的路子。首先,利用侨兴原来在香港注册的一家公司,到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一家新公司——侨兴国际;然后,利用“侨兴国际”,收购国内侨兴公司90%股权;之后,申请到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侨兴首开中国高科技企业纳斯达克上市之先河。在侨兴的示范效应下,中国高科技创业型企业,几乎都以纳斯达克上市为阶段目标。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纷纷登陆纳斯达克。斯达康、中华网、携程网、e龙网、盛大、分众传媒等一批IT企业,成功奔赴纳斯达克上市。
海外上市,仿佛成了一夜暴富的代名词,更成为一股无法压抑的潮水,不断地强烈地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一批批最阳光、最年轻富豪的诞生,让无数有志青年,点燃了创业梦想,中国商业社会,多了一种新的创业观念,进入了一个全新创富时代,中国开始进入全民创业的持续高潮。
“到纳斯达克圈钱去!”成为IT创业圈中一句激动人心的口号。除了最热门的纳斯达克交易所以外,纽交所等老牌交易所魅力重现。无锡尚德在纽约交易所挂牌,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纽约上市的民营企业,标志着中国民企不但能在美国二板上市,也能跻身美国主板市场。
民营企业经历了苦难的历史,从舞台的边缘逐步走向舞台的正中央,其间的辛酸磨砺出民营企业更顽强的生命力。如今,资本市场已经向民营企业敞开了大门,股市与民企的激情碰撞,必将中国经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这是时代给予民营企业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