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传统的文明族群,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理想、习俗、追求的集合,反映了中国人的文化底蕴。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经历长久的历史发展,从端倪、风俗、内容、仪式、习惯到固定发展的历程,每一个节日都有其不同寻常的过往。节日是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热爱传统、保护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寻找、护佑、捍卫那些曾经辉煌、曾经乡土浓厚,曾经牵我祖先惆怅的美好节日,是我们的责任。当面对更多具有很好文化内涵的节日,逐渐谈出人们视线的时候,我们扼腕幽思、那些美丽的象在风中摇曳的节日风铃,轻轻发出脆弱的呼唤,它们或者原始崇拜、迷信禁忌,增加了节日的原始图腾,或者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增添了几许浪漫,或者宗教信仰的渗透更体现了节信在民间的传承,或者历史人物在节日被赋予了永久的纪念价值,这些在婉婉风中摇曳的清淡节,它的美,它的凄、它的神、它的蕴、它的信,在渐渐的淡忘中,隐约烁穿越厚重尘埃的灵光。
被冷落的立春节
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各地,农历正月间(阳历二月四日前后)过节。在周代,这天天子亲率三公九卿等到东郊迎春、祭祀。唐宋时,有鞭打春牛、送小春牛等,表示劝农春耕和祈求丰收,明清以来,有食青菜、迎土牛、浴蚕种、喝春茶等。
传统习俗
立春节,即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日,古代立春节前一日要行迎春礼,举行祭太嗥、芒种的,义式。民间也进行各项迎春活动,诸如打春牛、食春盘、贴春帖、喝春茶、剪春幡、咬春、载春鸡、绑立春萝卜等。50年代以后,立春节活动多已和春节活动相融合,单独以此日为节者已很少见:
打春牛新中国成立前,开封民间的“打春牛”之俗最为出名,即事前扎糊“春牛”,其牡内要装以花生、核桃、枣等,“以立春日示众”,并以红绿彩鞭敲击,至破开时,争抢其肚内干果吃,据说老人吃了增寿,小孩吃了增智。
咬春在“立春日”,民间常以白而烙制“春饼”,再以萝卜丝加葱,姜、蒜、韭等所调制的“春盘”,或称“五辛盘”卷而食之,俗称“咬春”,以为消灾除病之举。
剪春幡农村妇女习于立春日用彩色绸布剪制“春鸡”、“春燕”、“春化’、“春柳”等,缀于小儿臂上,男左女右,以为立春之标志。
绑立春萝卜豫西北民间,喜于此日将白菜萝卜绑于树枝上凉晒,据说可治疗咳嗽等病,需要时即取下用之。
每逢立春日,人们食春饼、春菜以示庆祝,很多地方还举行“祭春牛”活动。
旧俗立春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称“立春节”,古有天子率百官迎春于东郊,以祈求全年丰收之俗。唐宋时围绕农业生产,又增鞭打春牛、送小春牛等俗。明清以来,民间有的贴宜春贴;有的妇女用青色绸剪成春燕、春蝶饰于头上;有的造面茧,用肉或菜蔬作馅,中置纸签,名“探春茧”;有的以春盘相馈赠或全家食春饼、萝卜等,谓之“咬春”;有的选集优人、戏子、小妓等装扮社火,进行教习,谓之“演春”等俗。民国时地方官员每年仍举行迎春仪式,直到抗日战争前夕才停止。如今少数地区仍有立春前一晚,让小孩住到别人家去的“住春夜”风俗,也有人家在壁间张贴用红纸书写的“迎春接福”四字。而白族民间称立春日为“催春节”,侗族是日有扮演春牛舞的活动。
如立春恰逢正月初一,俗谓“岁朝春”。百年难遇,民间认为这一年的收成肯定好。有“百年难遇岁朝春”民谚。
旧俗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一称春官,一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报春人遇到摊贩商店,可以随便拿取货物、食品,店主笑脸相迎。这一天,州、县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前面是鼓乐仪仗队担任导引;中间是州、县长官率领的所有僚属,皆穿官衣;后面是农民队伍,都执农具。来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芒神与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礼。执事者举壶爵,斟酒授长官,长官接酒酹地后,再行二跪六叩首礼。然后到春牛前作揖。礼毕,与来时一样热闹,将芒神、春牛迎回城内。
第二天立春时分,地方长官仍率僚属、农民鞭春。阴阳官先要举行一定的传统仪规。地方官主持迎春仪程,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然后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众农民将春牛打烂。
现在,城里已不再举行鞭春活动,一些农村却仍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症病,今已成为娱乐。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吕梁地区盛行用春牛土在门上写“宜春”二字。晋东南地区习惯用春牛土涂耕牛角,传说可以避免牛瘟。晋南地区讲究用春牛土涂灶,据说可以祛蚍蜉。
立春节,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更实质上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立春节,女孩子剪彩为燕,称为“春燕”;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戴在头上,争奇斗艳。女孩子们,喜欢交换这些头戴,传说主蚕兴旺。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立春节,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新嫁女,娘家要接回,称为“迎春”,请女婿吃春饼。
“立春节”的由来
我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二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二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存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而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白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存“立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历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当时,祭祀的句芒亦称 芒神,是主管农事的春神。据文献记载,周朝迎接“立春”的仪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那么,为什么要到东郊去迎春呢?这是因为迎春活动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存东方。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比如东代的《梦粱录》中就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这就征明,迎春活动已经从郊野进入宫廷,成为官吏之间的互拜。
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更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存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口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录》则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义,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
立春养生饮食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顿去棉服,年老,本弱者换装尤宜审慎,不可骤减。《千金耍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老老恒言》亦云:“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春天在起居方面,人体气血亦如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这就要求我们夜卧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多参加室外活动,克服倦懒思眠状态,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饮食调养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人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即“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欲者,是本脏之神所好也,即补也。苦者是本脏之神所恶也,即泻也。”明确了这种关系,就能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力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
被遗忘他乡的花朝节
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是汉族传统节日。曾广泛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花朝节是农历二月十五。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
旧时江南一带存百花生日这一天,家家都会祭花神,闺中女人剪了五色彩笺,取了红绳,把彩笺结在花树上,谓之赏红,还要到花神庙去烧香,以祈求花神降福,保佑花木茂盛。这祭花神倒真是风雅的事了,这一天,大概不会只是女人们的事了,一冬的禁囿让男人们有机会出来活动活动,或是放下手中的活,或是抛开案上的书,帮着系红绳,顺便可以看一看当下的颜如玉了。女人们祭完花神,急急的去找和自己相对应的花神了,正月的是柳梦梅,二月的是杨贵妃。
花朝节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因地而异,中原和两南地区以夏历二月初二为花朝,江南和东北地区以二月十五为仡朝,据说这是与八月十五中秋节相应,称“花朝”对“月夕”。此外,还有一些地区以二月十二或十八为花朝节。这种现象,可能与各地花信的早迟有关。
花朝节在公历中的日期是3月份,大致在节气“惊蛰”到“春分”之间。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木萌青,百花或含苞或吐绽或盛开,定其中一天为“百花生目”是十分恰当的。世界上像中国那样定出花的节日的民族是不多的,可见中华民族对花的热爱有悠久传统。“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这是旧时江南民间庆贺百花生日风俗盛况的写照,夜间在花树枝梢上张挂“花神灯”,灯火与红花绿枝相映成趣;青年男女漫步花丛中,赏花谈情;文人墨客触景生情,吟诗作画……对于各地花匠或花卉爱好者,更是一展各自手艺的好时节。
花朝节,是纪念百花的生日,因古时有“花王掌管人间生育”之说,故又是生殖崇拜的节日。中国古代的农耕、鱼猎全靠人力完成,人数越多,才越能显出生产力的强盛,所以在古代,人们是希望子孙繁衍,人口众多的。关于花朝节的记载,南宋杨万里的《诚斋诗话》谓“东京二月十二日为花朝”。陶朱公书亦载:“二月十二目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其风俗多是郊游雅宴,盛唐即有此风,参加者多是些骚人墨客,有时也有亲朋好友,在讽景赏花中饮酒赋诗,欢声笑语,持续不断。在宋代以前,过花朝节的一些高雅习俗只限于一些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之中,在民间并不普及。自北宋开始,其活动又有了新内容,增加了种花、载树、挑菜(采摘野菜)、祭神等,并逐渐扩大到民间的各个阶层。
南宋梁元帝有花朝诗云:“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张正见花朝诗云:“诘晓三春暮,新雨百花朝”;唐代诗人方干诗云:“花朝连郭雾,雪夜隔湖镜”。对于花朝节的歌咏,在古代诗人们的笔下是很多的。
花朝风俗,各地不一。东北是要为花神设置神位,用素馔祭之。开封是举行民间的“扑蝶会”,优胜者可获大奖,《诚斋诗话》载:“二月十二日日花朝,为扑蝶会”。在洛阳,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百姓,在花朝节这一天都要到龙门石窟等处游玩,挑食野菜,品尝时鲜。商丘人更注重天象与丰收的关系,是以花朝日之阴晴,占卜全年小麦与果菜的丰收。在苏州,人们要在虎丘花神庙前宰杀牲畜,祭祀花神,恭祝仙诞。在节庆中,一般都有酒食宴乐助兴。
在花卉中,牡丹、芍药素有花王之称。在历史上,北京的牡丹也是很有名的,而北京的牡丹又以丰台花乡的为最佳。优良名品有“官锦红”、“梨花雪”、“白玉带”等不下数十种。
花朝节历史
中国是花的国度。它的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至于“花神”,相传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传说她善于种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并把花朝节附会成她的节目。
晋人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一书:“浙间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春序正中就是农历二月十五,这一点在明人田汝成所撰的《熙朝乐事》一书中有明确的记载:“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半,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
花朝节在全国盛行,据传始于武则天执政时期(公元690-705年)。武则天嗜花成癖,每到夏历二月十五花朝节这一天,她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用花糕来赏 赐群臣。上行下效,从官府到民间就流行花朝节活动。在那时,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十五的花朝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这三个“月半”被视为同等重要的传统佳节。
历代花朝节
花朝节至迟在唐代即已形成,因为在唐代的诗文及史籍中,关于花朝的记载已很是常见,如司空图的“伤怀同客处,病眼却花朝”《早春》、卢纶的“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题念济寺晕上人院》。民间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在花朝节这天曾亲自于御花园中主持过“挑菜御宴”。在花朝节这天,人们除了要游玩赏花、扑蝶挑菜、官府出郊劝农之外,旧时一些地方在花朝节这天还有女子剪彩花插头的习俗,如明马中锡《宣府志》载:“花朝节,城中妇女剪彩为花,插之鬓髻,以为应节。”到了清代,花朝节又有“赏红”之俗,清人张春华在其《沪城岁事衙歌》一诗中亦云:“春到花朝染碧丛,枝梢剪彩袅东风。蒸霞五色飞晴坞,画阁开尊助赏红。”
花朝节在唐宋时在宫廷、民间流传甚广,到了明、清时期,花朝节仍为文人雅土们所追捧逍遥享受。乾隆年间的进士洪亮吉在其《花朝日阻风江口望采石太自楼,咫尺不得上》一诗中亦有“今朝花朝无一花,今夕月夕亦无月”这样的诗句。不知什么原因,这一传统节日后来却日渐消亡了。目前,花朝节仅存在于中国广西宁明、龙帅l一带壮族人民的生活中。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旧街镇的花朝节虽盛行八百余年而至今不衰,但早已失去了旧时的诗意,而演变成一个商贾云集,影响远及鄂、豫、皖三省十几个市县的大型农贸交流会了。除此之外,花朝节已鲜为人知、很少有人提及了。
花朝节习俗
赏花是生活中的一种雅兴,中国人在赏花方面所积累的民俗文化成果尤称丰富,旧时流行于各地城乡的花朝节就是一例。
二月仲春,正值芳菲盛开、绿枝红葩的时节,为花朝节的活动提供了繁丽丰硕的天然背景。这一天花贩在出售莳花时,照例用红布条或红纸束缚花枝,许多养花人家亦将彩帛红纸等悬挂在花枝上,谓之“赏红”或“护花”。众多的花农花贩及从事其他种植业的农民,率于此日会集花神庙前,杀牲供果以祝神诞,或演戏文娱神,引得成群结队的游客前来观看,形成热闹的庙会场景。好事者或择园亭胜地举办类似今日花展的“斗花会”、“扑蝶会”,或于夜晚聚众提灯游行,谓之“花神灯”。在广西龙州、宁明等地,尚有青年男女在花朝节这天聚集平坝对歌之俗,歌中必有歌颂百花仙子的内容,迄情深意浓处,则互抛绣球,流连忘返。
传统的花朝节如今已流变为更加绚丽夺目的时令性花市花展,群众性的赏花风潮往往经月不退,远远超过了古代的一日之期。但是,若追溯这一传统习俗的来历,竟是掩映迷离,令人看不清楚。
据《广群芳谱》所引《翰墨记》、《秦中岁时记》,过花朝节的习俗在唐代已经流行于长安、洛阳等地。《博异记》、《镇洋县志》还为其起源提供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唐朝天宝年间,有位名叫崔玄微的花迷,远近闻名。某年二月之夜,一群百花之精幻变的艳丽女子入其花园,对他说本欲迎春怒放,可封姨(风神)出头阻挠,故请他帮忙解难。崔氏遵彼指教,置备彩帛,画日月星辰其上。二月二十一日(一说十二日)五更时分,他将彩帛悬于园中的花枝上。届时果然狂风大作,但枝上花卉有彩帛护持,一朵也没被吹落。喜爱花卉者争相仿效,因以成俗。由于悬彩护花的时间必须安排在五更,故称“花朝”。
按上述解说,花朝应属追述崔玄微悬彩护花的纪念性节日。但是在宋元以来的一些史地风俗记载中,花朝却是庆贺花神诞辰的祭祀性节日,就是说悬彩花枝的意义并非护花,而是祝诞。如《铸鼎余闻》卷四引《昆山新阳合志》云:“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花神生日,各花卉俱赏红。”《清稗类钞·时令类》中也载有慈禧太后于花朝节到颐和园剪彩系花,观看“演花神庆寿事”的记述。至于花神是谁,说法不一。但花神为女性形象却是约定俗成的。
此外,还有人认为花朝节的由来同佛教有密切关系。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载:“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盖花朝日事,世俗恒言……宋俗有扑蝶之戏,今虽不举,而寺院启涅檠会,谈孔雀经,拈香者麋至,犹其遗俗也。”可见该节与佛教的祭祀礼仪有关,赴会进香、祭神拜佛是节日期间的重要活动(钱国旗《佛教与中国岁时节日》)。准此,花朝又归为宗教性节日了。
到“自然宗教进化至人为宗教以后,这类崇拜形式逐渐消亡。但万物有灵的观念未能彻底从人们头脑中铲除”,遂有花神信仰、花神生日的出现。此说言简意赅,确为精论,但仍无法从史料中取证,勾勒出自上古植物崇拜到花朝节俗形成的逶迤足迹。这样,花朝节的来历问题,还是未能取得使人信服的答案。
中国传统十二月花神
[正月梅花]
花神寿阳公主(影斜清浅处,香度黄昏时。)
梅花,关于雪花飘飘的岁寒早春时,一般人认为是农历正月的代表花。其冰清玉洁,一身傲骨尤其为世人钟爱。
梅花的花神相传是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在某一年的正月初七,寿阳公主到宫里梅花林赏梅,一时困倦,就在殿檐下小睡,正巧有朵梅花轻轻飘飘落在她的额上,留下五瓣淡淡红色的痕迹,寿阳公主醒后,宫女都觉得原本妩媚动人的她,又因梅花瓣而更添几分美感,于是纷纷效仿,以梅花印在额头上,称为“梅花妆”。世人便传说公主是梅花的精灵变成的,因此寿阳公主就成了梅花的花神。
[二月杏花]
花神杨贵妃(沾衣不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杏花属木本蔷薇科落叶树,花朵娇小可爱,而成片的杏花林,景色更是奇丽。农历二月又称杏月,正是杏花初放之时,朵朵美若天仙,柔媚动人。
杏花的花神相传是杨贵妃。杨贵妃虽然身系唐玄宗的三千宠爱于一身,但是在安史之乱时,马嵬坡兵变,玄宗不得以应军士之求杀了杨贵妃。当时,众^将杨贵妃的尸体悬挂在佛堂前的杏树上。平乱之后,玄宗派人取其尸骨移葬时,只见一片雪白的杏花迎风而舞。玄宗回宫后,命道士寻找杨贵妃的魂魄,此时的杨贵妃已在仙山上。司职二月杏花的花神了。
[三月桃花]
花神息夫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同属木本蔷薇科的桃花盛开于农历三月,—般又称为桃月。桃花姿态优美,花朵丰腴,色彩艳丽,长被誉为美人,盛开时明媚如画,犹如仙境,乃有所谓的“世外桃源”。
桃花的花神最早相传是春秋时代楚国息侯的夫人,息侯在一场政变中,被楚文王所灭。楚文王贪图息夫人的美色,意欲强娶,息夫人不肯,乘杌偷偷出宫去找息侯,息侯自杀,息夫人也随之殉情。此时正是桃花盛开的三月,楚人感念息夫人的坚贞,就立寺祭拜,也称她为桃花神。
[四月牡丹]
花神李白(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牡丹,开于农历四月,唐代人以其香浓色艳,有富贵之枝,而称牡丹为“花王”,直到今日,世人仍爱其国色天香。
牡丹的花神传说众多,或说貂婵:或说丽娟(汉武帝的宠妃),但是以李白最为知名。有一回,唐玄宗偕同杨贵妃在沉香亭赏牡丹,一时兴起,邀李白进宫写三章《清平乐》: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冷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五月石榴]
花神钟馗(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俗称农历五月是榴月,五月盛开的石榴花,艳红似火,有着火一般的光辉,因此许多女子都喜欢榴花戴在云鬓上,增添娇艳。
石榴花的花神传说是钟馗,五月是疾病最容易流行的季节。于是,民间传说的“鬼王”钟馗,便成为人们信仰的主要对象,生前性情十分暴烈正直的钟馗,死后更誓言除尽天下妖魔鬼怪。其嫉恶如仇的火样性格,恰如石榴迎火而出的刚烈性情,因此,大家就把能驱鬼除恶的钟馗视为石榴花的花神。
[六月莲花]
花神西施(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农历六月俗称荷月,荷花既莲花。莲花生于碧波之中,以“出淤泥而不染”著称,且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因此自古即深受人们喜爱。
莲花的花神相传是绝代美女西施。传说中西施在助越灭吴之前,是卖柴人家之女,夏日荷花盛开时,西施常到镜湖采莲,也许因为西施曾是六月时节的采莲女,她美丽的身影无人能比,于是就自然成为莲花的花神了。
乐曲中。排箫绵绵远飘的音韵,画出如碧波般的莲乐,清远的女声,飘送出莲花清香。舒展悠扬的旋律中,令人想见吴越佳人驾一叶轻舟,在湖中采莲的向动人情景。
[七月主篮花]
花神李夫人(锦水绕花篮,岷山带叶青。)
李氏,汉武帝后期最宠爱的夫人。宫廷乐师李延年精通音律,颇得武帝欢心,一日作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于武帝前,武帝闻之不禁叹息说:“世间哪有你所唱的那种佳人?”平阳公主在一边揣摩得知歌中寓意,趁势说:“延年的小妹,就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武帝心中一动,立召李氏入宫纳其为妃。由此李氏宠冠后宫,号为李夫人。后李夫人病重,至死都不肯让武帝见她一面,保持住武帝心中她的美好形象,死后李家得以继享安泰富贵。
[八月桂花]
花神徐惠(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丹桂花又名木犀,丹桂,好生于岩岭间,花簇开与叶腋,黄色或黄白色,香气极浓。八月桂花香,因此农历八月又称为桂月。
桂花的花神相传是唐太宗的妃子徐惠。徐惠生于湖州,自小就聪慧过人,五月大就会说话,四岁就能读论语,八岁能写诗文。因为才思不凡,被唐太宗招入宫中,封为才人。太宗死后,徐惠哀伤成疾,二十四岁就以身殉情。后世就封这位才情不凡的女子为桂花的花神。
[九月菊花]
花神陶渊明(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农历九月的深秋时分,正是菊花开得最艳的时候,因此又称为菊月。在菊花这个璀灿的香国里,有的端雅大方,有的龙飞凤舞,有的瑰丽如彩虹,有的洁白赛霜雪,相当迷人。
菊花的花神相传是陶渊明,菊花的凌霜怒放,性情冷傲高洁,在群芳中备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喜爱,更为菊花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佳句,菊花的花神自然非他莫属了。
[十月兰花]
花神屈原(江边谁种幽兰花,寂寞芳姿映心清。)
兰花因花中君子而得名,兰花清雅淡放的高贵气质,开在霜降之后,会欣赏到她如君子般高雅的花容,与潇洒脱俗的仙姿。
兰花的花神相传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他在千古佳作《离骚》中曾以兰蕙自喻,屈原深爱祖国,但见国家朝政腐败,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在国破家亡的时刻,毅然投入汩罗江。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忧国忧民真君子的楷模,后人就以屈原为十月兰花的花神。
[十一月山茶]
花神自居易(似有浓妆出绛纱,行光一道映朝霞。)
山茶花开放在寒风细雨的农历十一月,花朵五彩缤纷,有大红,粉红,紫白,纯白等。白的色胜玉,红的如火燃烧淡赤。万紫千红,飘香吐艳,为寒冷的大地增添了几分愉悦的色彩。
山茶花的花神传说是自居易。自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备受称赞而闻名于世。传闻中并没有说明为什么白居易是山茶的花神,或许是诗人不畏强权的性情,如同山茶的不畏寒风细雨吧。
[腊月水仙]
花神娥皇与女英(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水仙别名金盏银台。水仙开于腊梅之后、江梅之前,为冬令时花,花如其名,绿裙、青带,亭亭玉立于清波之上,素洁碧玉般的花朵冒雨而开,超尘脱俗,宛如水中仙子。
水仙的花神相传是娥皇与女英。据说,娥皇、女英是尧帝的女儿,二人同嫁给舜。姊姊为后,妹妹为妃,三人感情甚好,后来,舜在南巡崩驾,娥皇与女英即双双殉情于湘江。上天怜悯二人的至情至爱,便将二人的魂魄化为江边水仙,二人就成为腊月水仙的花神了。
飘渺浪漫上巳节:三月三日天气新
上巳节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
上巳节最主要的活动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又称郊谋,因供于郊外而得名。起初上巳节是一个巫教活动,通过祭高禖、祓禊和会男女等活动,除灾避邪,祈求生育。从这种意义上说,上巳节又是一个求偶节、求育节。汉代以后,上巳节虽然仍旧是全民求子的宗教节日,并且传说农历三月三是西王母的生日,但已经是贵族炫耀财富和游春娱乐的盛会。
在上巳节中还有临水浮卵、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三种活动。在上述三种水上活动中,以临水浮卵最为古老,它是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谁拾到谁食之。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则是由临水浮卵演变来的。不过,这是一种比较文明的孕育巫术。曲水流觞和临水饮宴则是这种巫术的演变,成为文人雅士的娱乐活动。最著名的是东晋兰 亭的曲水流觞。
上巳节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都流行,如朝鲜族的三巳节、土族的三月三,白族、布朗族、侗族、壮族、黎族、畲族也过上巳节。上巳节中风俗人
上巳节在唐朝,是国家的三大节假日之一。但是唐代之后,它与寒食节都被清明兼并了,再后来,连节日里的诸多习俗和仪式也渐渐消失了,只给我们剩下一个叫“春游”的名目。我们现在的春游就是来源于上巳节的传统。
作为节日的上巳节是何时消失的?为什么消失?史籍语焉不详。只是在《新唐书·李泌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唐德宗向四朝元老李泌咨询说:“寒食多与上巳同时,欲以二月名节,自我为古,若何而可?”因此可以初步判定的是,作为假日,上巳节是在唐德宗在位的(779-805年)期间被取消的。到宋朝时,上巳节的主要活动之——祓禊,即驱邪的习俗已渐衰。南宋诗人范成大为此还做诗感叹道:“三日天气新,禊饮传自古。今人不好事,佳节弃如土。”
“今人不好事,佳节弃如土。”如果说,作为节日的消失是国家行为的话,依据范成大的诗,难道说,上巳节诸多习俗的消失则是百姓不愿为?生活在农业文明时代的人,遇到困惑时,照例是求助于他们赖以为生的自然,因时而动,因时而变,也借时寄情。由此而派生出来的仪式和习俗到底有多少实际功效,我们无法得知,但是它们至少有慰人心的精神功效。从这一点来看,今人与古人其实是心心相通的。现代人也有很多类似的习俗,比如在小孩出生一个月时要做满月,一年要抓周;大年初一,又要去寺庙烧香。
确实,当科技水平发达到足以用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的方法来解决不孕的难题时,浮卵浮枣的风俗就显得很小儿科了,但科学并不能完全解决人的精神诉求。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动物或者说是社会的动物。文化人类学者说,人是文化的动物。民俗研究大师钟敬文说,人也是风俗的动物。
因此,不必为上巳节的消失而耿耿于怀,不必厚古薄今,也不必厚今薄古,古今风俗行为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本质,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所以直至今天,我们中秋要吃月饼,元宵要吃汤圆,我们以为自己很现代了,其实,我们和先祖一样,还是风俗中的人。
寒食节:寒食东风御柳斜
寒食节与清明节,是挨得很近的两个节,是春天的两朵姊妹花,首尾相牵,习俗相连,逐渐合二为一。如今,很多人已经只知清明,不知寒食了。它的节期,是冬至后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
旧时寒食节,孩子们都要走出庭院,在杨树、柳树上系上五色绳。到次日清明节,再走到野外,认准自己拴绳子的那棵树,把挂上去的五色绳取下,拴在衣服上。大家相信这样做可以祛邪,妖魔鬼怪走不到孩子身边。
寒食节的习俗还有拜扫展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
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
春秋时代的晋国,晋献公的几个儿子为争夺王位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晋献公的第二个儿子重耳为了避免自相残杀,流亡国外十九年。晋国的臣子介子推敬佩重耳的人品,舍命相随,在重耳最危难的时刻曾割股奉君。君臣—起经常讨论救国、治国方略关系融洽。重耳曾言,如果自己将来能做国君,一定重报介公之恩。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终于打回晋国,当上了晋国国君,是为晋文公。
晋文公复国之后,大宴群臣,论功行赏,却没有给经常提意见的介子推任何官位和赏赐的东西。介子推不屑与整天在晋文公身边阿谀的小人为伍,更为晋文公复国之后没有施行清明政治感到失望。于是带着老母上了绵山,过起了隐居的生活。有人开始议论了,说晋文公忘恩负义,不用贤臣,晋文公慢慢地也听到了这些议论,他似乎感觉到自己做的有些不对,赶紧叫人去请介子推,才知道介子推已经去绵山隐居了。为了让臣下知道自己不是忘恩负义的昏君,平息人们的议论,晋文公急于找回介子推。他带领群臣来到绵山,寻找介子推。
绵山涧壑万仞,峭壁嶙峋,山路崎岖,加之介子推有意躲避,怎么也找不到介子推。晋文公心里起急,但也无可奈何。晋文公的手下也是各有心思,有的希望介子推回来,辅佐晋文公治理天下,有的却怕介子推回来,夺了自己的恩宠。一个手下向晋文公谏言说,介子推是个大孝子,大王您派八放火烧绵山,介予推怕伤了老母,一定会出来见您。乱了方寸的晋文公见介子推心切,竟糊里糊涂地采纳了这个主意,命人在绵山上放起火来。时值仲春,风大物燥,烟火吞没了整个绵山。大火烧了几天也没有见到介子推的影子。大火熄灭后人们才发现,介子推宁死不肯出山,已经和母亲被烧死在山顶一棵大柳树下。晋文公想起介子推对自己的忠心和肺腑之语,扶着被烧死的大柳树不禁嚎啕大哭。他让人将介子推母子葬于山岭之上,改绵山之名为介山,“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同时下令,在介子推的忌日,即冬至后105天全国禁止动烟火,只许吃冷食,是为寒食节,以示纪念介子推。
寒食节时兴户外活动和踏青活动。踏青时难免偶入墓地,看见坟茔。人们想起老祖宗,难免追远怀旧,由是形成清明前后扫墓之习俗。后来,很多地方都不过寒食节,只过清明节了。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寒食滋养了清明
寒食节的意义远大于清明,若比做母子,寒食为母,清明为子。清明尤在,而寒食早已不存。也可以说,寒食伴随着吹面不寒的杨柳之风,在岁时节日的演变过程中静静地融入了清明。寒食滋养了清明,清明由一个节气上升为最为人们所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没有寒食,几无可能。
回顾历史的发展,寒食节已经成为我国古代社会文明的脉络之一。因此,从历史研究、社会研究等多个社会活动层面来看,寒食节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值得人们注意。
寒食节蕴含的介子推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清明廉洁的政治抱负和“功不言禄”、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是古代社会伦理准则,是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纽带,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寒食文化以忠孝为核心的内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来的诚信,是介子推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础,也是维系民族、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当今,更是聚民心,凝国魂,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和精神理念。
介子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愿望,对于当代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此外,从唐代宫中寒食节放假 七日踏青春游,演变为今天的“旅游黄金周”;由寒食禁火,演变为今天的护林防火;由寒食插柳,演变为今天的全民植树造林;由蹴鞠,演变为今天风靡全球的足球运动,意义可谓深远,不可低估。
同时,寒食节2640年的演变,是对我国古代社会多个阶层意识形态的反映,是当代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学的重要线索之一。
炎炎三伏天午后夏至节
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大部地区。指夏至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吃凉面(条)的习俗。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
夏至是24节气之一。每年6月21目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夏至”节气开始。何谓“夏至”?“阳极之至,阴气始生,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夏至日这天太阳高度最高,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且越往北越长。此后,阳气由盛逐渐转衰,阳光直射地面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之说。
夏至在汉代已有,宋代官员还放假三天。关于这个节日,宋人周遵道《豹隐纪谈》载有“夏至九九歌”:夏至后,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四九三十六,争向路头宿。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入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壑。
在夏至节,浙江金华地区有祭田公、田婆之俗,即祭土地神,祈求农业丰收,为防止害虫发生。夏至共十五天,其中上时三天,二时五天,末时七天,此时最怕下雨。而在多早的北方则流行求雨风俗,主要有京师求雨、龙灯求雨等,祈求风调雨顺。但是,当雨水过多以后,人们又利用巫术止雨,如民间剪纸中的扫天婆就是止雨巫术。有些地方把本来是巫术替身的扫晴娘也奉为止雨求晴之神。过去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还多祭祀二郎神,即李冰次子,因为民间供奉他为水神,以祈求风调雨顺。天旱了,请二郎神降雨;雨多了,请二郎神放晴。
在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进入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开始消瘦,即“枯夏”。民间开始偷闲消夏,注意饮食补养,官府也停止办公事。江苏夏令饮食有三鲜:地上三鲜为苋菜、蚕豆和杏仁,树上三鲜为樱桃、梅子和香椿,水中三鲜为海丝、鲋鱼和成鸭蛋。浙江建德民谣说:“立夏日,吃补食。”说明夏至补食从立夏就开始了。一般都吃红枣烧鸡蛋和黄芪炖鸡,以滋补身体,为投入紧张的秋季农业劳动做准备。广东有喜吃狗肉之习,俗语说:“夏至狗,没啶走(无处藏身)。”夏至杀狗补身,使当天的狗无处藏身,但不能在家宰杀,要在野外加工。北京流行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防暑主要注重两个方面:
首先是多吃冷食、凉食、瓜果。古代的斗茶、凉汤都是极好的防暑品。苏州立夏节喝“七家茶”,小孩要吃“猫狗饭”。同时多饮食凉粉、酸梅汤,服用冰块。周代已有掌冰的官吏和冰窖设备,冬季贮冰,夏季食用,清代就有刨冰。清廷在立夏这一天,赏赐文武大臣冰块。此时又是瓜季,人们坐在瓜棚下乘凉,品赏西瓜。西瓜、苦瓜都是清热消暑食品,是夏至季节的重要佳品。另外,夏季蚊虫繁殖,雨水多,易感染痢疾等肠道疾病,因此在夏令饮食中有吃大葱、大蒜习俗。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大蒜有“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避邪恶,消肿痛,化瘕积肉食”之效。此外,凉亭赏夏也是人们盛夏中进行的一项防暑活动。
其次是利用防暑工具,例如有雨伞、扇子、凉帽、凉席、竹夫人等等。
扇子起源很早,先为农业生产的扬谷工具,后来才加以改进,变成防暑和戏曲用具。文献记载中的商代扇子,是车上遮雨用的,称“扇汗”。南北朝后,在扇汗外,又发明一种长柄障扇,后来演变为华盖。民间的扇子因地而异,有芭蕉扇、蒲扇、羽扇、绢扇等,后来才出现了纸制折扇,当时的卧具则普遍利用各种质料制成的凉席。古代流行的瓷枕,也是一种防暑卧具。也有用竹枕的,即称竹夫人,又称百花娘子、竹姬、青奴。在《吴友如画宝》中有一幅“竹妖人梦”图中,就绘有一男子卧于床上,抱着竹夫人人梦乡的情景。由于夏天白天长、炎热,入夜又难眠,各地都提倡睡午觉。此外,人们也喜欢在夏天里游泳、妇女儿童戏水、养金鱼、叉鱼、钓鳖、捕蛙、捉鱼、捉鳝鱼、夏猎等活动。
夏至后入伏有初伏、中伏、末伏之分,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期,容易中暑、生病。因此,旧时在这时多驱鬼以求安,同时也讲究中午歇晌,讲究吃补食。夏天前后,也是农忙之时,北方收麦、打场、收粮,南方则种稻插秧,至于捕鱼活动,在各地都很活跃。
中元节:中元月上九衢明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又俗称“鬼节”,“施孤”,与清明、十月一合为三鬼节。
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二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佛教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电就是盂兰盆会。盂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于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施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盂兰盆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民间的鬼节与佛教的中元节、盂兰盆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又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就这样,僧、道、俗三流合一,构成了农历七月十五丰富的节俗活动。中元节有中元法会、拜三官、盂兰盆会、烧法船、祭祖、放河灯、点莲花灯、送面羊等民俗。
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其实,民间之所以叫“鬼节”,无非是人们对逝去亲人的追思。七月十五的习俗,剔除掉其中的迷信色彩,会发现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人生百善孝为先”,孝是善心、良心和爱心的体现,无论是对尚健在的长辈,还是已逝的亲人,不忘孝道,这才是中元节的现实意义。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入,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我们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秋收冬藏祭祀祖先:十月朝
农历十月初一,俗称:“十月 朝”,是继“清明”、“中元”以后的又一“鬼节”。相传,城隆为南宋丞相文天祥。淮安(现楚州)河北城隍庙是县城隍,淮城城隍庙为府城隍。土地祠中的土地神为东汉刘协皇帝,曹丕篡汉废刘协为山阳公,刘协死后即成为山阳都土地神。城隍每年出巡三次: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朝。
十月朝来历
亦称“十月朔”。在农历十月初一日。秦代统一中国后,改以建亥之月为首,夏历的十月一日相当于秦之元旦。宋代于立冬日外,更重视此节。本《诗经·豳风·七月》:“九月授衣”之义,朝廷在此日有赐衣之制,士民祭扫祖先坟茔,多烧纸剪冥衣,故明清时又称“烧衣节”。北方天寒,以此日始用炉火,称“开炉”。
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们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道家三官水府下元节
农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节”。此时,正值农村收获季节,武进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又,旧时俗谚云:“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原来道教谓是日是“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生日,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肠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道教徒家门外均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旗上写着“天地水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消灾降福”等字样;晚上,杆顶挂三盏天灯,做团子需三宫。民国以后,此俗渐废,惟民间将祭亡、烧库等仪式提前在农历L月十五“中元节”时举行。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下元节的习俗
焚“金银包”等祭拜祖先亡灵的活动:民间折红绿纸为仙衣,折锡箔为银锭,装入白纸糊的袋中,正面写“谨言冥宝一封、彩衣一身上献某某受纳”,下书“子孙某某百拜”,背面写“某年、某月、某日谨封”,俗称“金银包”,叩拜后焚化。除此以外,还有其它常见的祭拜祖先活动。
道教专门场所的有关活动:这一天,道观做道场,为民众解厄除困,民众前往道观观祭,并在道观中拜祭下元水官和祖先。
祭禹:水官大帝禹的诞辰日,各地禹庙等大禹纪念场所常有祭祀活动。
做糍粑等食俗:这一天,人们在家中做糍粑并赠送亲友,蒸麻腐包子等。
家中拜祭下元水官:每逢下元节来临,水官下降凡间巡查人间善恶,为人们解除灾难。家家户户张灯三夜,在正厅上挂著一对提灯,并在灯下供奉鱼肉水果等。
“水色”等户外活动:水,和“水官”有关,色,色彩丰富。—艘是扎彩船,在河中巡游。水色由此得名。
安身静体冬至节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日“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十天阳历年(元旦)。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目的重视。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又称为冬节,依照我国传统的历法,以五日为一候,三候十五日为一节或一气,在一年里又分为十二节与十二气,合称为二十四节气,这就是择日学上所用的节气,择日学上是依农历的节气来选定吉课,而所谓的农历则为阳历与阴历的结合,阳历指的就是二十四节气(把太阳运行的周期分为十二个阶段,再划分二十四个节气,一节一气为一个月),阴历乃为纯粹的月份(按照月亮所行的周期而定),日子都在国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两日。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
根据周朝的记载,民间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动,又因为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
民间有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与来到的先后,来预测往后的天气。俗语说:“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俗语也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
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一般在公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有庆贺冬至的习俗。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易日: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例如北方人在冬至时吃饺子,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古人对冬至节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民间传说:冬至为何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入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被冷落的立春节
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各地,农历正月间(阳历二月四日前后)过节。在周代,这天天子亲率三公九卿等到东郊迎春、祭祀。唐宋时,有鞭打春牛、送小春牛等,表示劝农春耕和祈求丰收,明清以来,有食青菜、迎土牛、浴蚕种、喝春茶等。
传统习俗
立春节,即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日,古代立春节前一日要行迎春礼,举行祭太嗥、芒种的,义式。民间也进行各项迎春活动,诸如打春牛、食春盘、贴春帖、喝春茶、剪春幡、咬春、载春鸡、绑立春萝卜等。50年代以后,立春节活动多已和春节活动相融合,单独以此日为节者已很少见:
打春牛新中国成立前,开封民间的“打春牛”之俗最为出名,即事前扎糊“春牛”,其牡内要装以花生、核桃、枣等,“以立春日示众”,并以红绿彩鞭敲击,至破开时,争抢其肚内干果吃,据说老人吃了增寿,小孩吃了增智。
咬春在“立春日”,民间常以白而烙制“春饼”,再以萝卜丝加葱,姜、蒜、韭等所调制的“春盘”,或称“五辛盘”卷而食之,俗称“咬春”,以为消灾除病之举。
剪春幡农村妇女习于立春日用彩色绸布剪制“春鸡”、“春燕”、“春化’、“春柳”等,缀于小儿臂上,男左女右,以为立春之标志。
绑立春萝卜豫西北民间,喜于此日将白菜萝卜绑于树枝上凉晒,据说可治疗咳嗽等病,需要时即取下用之。
每逢立春日,人们食春饼、春菜以示庆祝,很多地方还举行“祭春牛”活动。
旧俗立春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称“立春节”,古有天子率百官迎春于东郊,以祈求全年丰收之俗。唐宋时围绕农业生产,又增鞭打春牛、送小春牛等俗。明清以来,民间有的贴宜春贴;有的妇女用青色绸剪成春燕、春蝶饰于头上;有的造面茧,用肉或菜蔬作馅,中置纸签,名“探春茧”;有的以春盘相馈赠或全家食春饼、萝卜等,谓之“咬春”;有的选集优人、戏子、小妓等装扮社火,进行教习,谓之“演春”等俗。民国时地方官员每年仍举行迎春仪式,直到抗日战争前夕才停止。如今少数地区仍有立春前一晚,让小孩住到别人家去的“住春夜”风俗,也有人家在壁间张贴用红纸书写的“迎春接福”四字。而白族民间称立春日为“催春节”,侗族是日有扮演春牛舞的活动。
如立春恰逢正月初一,俗谓“岁朝春”。百年难遇,民间认为这一年的收成肯定好。有“百年难遇岁朝春”民谚。
旧俗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一称春官,一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报春人遇到摊贩商店,可以随便拿取货物、食品,店主笑脸相迎。这一天,州、县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前面是鼓乐仪仗队担任导引;中间是州、县长官率领的所有僚属,皆穿官衣;后面是农民队伍,都执农具。来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芒神与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礼。执事者举壶爵,斟酒授长官,长官接酒酹地后,再行二跪六叩首礼。然后到春牛前作揖。礼毕,与来时一样热闹,将芒神、春牛迎回城内。
第二天立春时分,地方长官仍率僚属、农民鞭春。阴阳官先要举行一定的传统仪规。地方官主持迎春仪程,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然后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众农民将春牛打烂。
现在,城里已不再举行鞭春活动,一些农村却仍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症病,今已成为娱乐。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吕梁地区盛行用春牛土在门上写“宜春”二字。晋东南地区习惯用春牛土涂耕牛角,传说可以避免牛瘟。晋南地区讲究用春牛土涂灶,据说可以祛蚍蜉。
立春节,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更实质上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立春节,女孩子剪彩为燕,称为“春燕”;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戴在头上,争奇斗艳。女孩子们,喜欢交换这些头戴,传说主蚕兴旺。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立春节,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新嫁女,娘家要接回,称为“迎春”,请女婿吃春饼。
“立春节”的由来
我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二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二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存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而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白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存“立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历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当时,祭祀的句芒亦称 芒神,是主管农事的春神。据文献记载,周朝迎接“立春”的仪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那么,为什么要到东郊去迎春呢?这是因为迎春活动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存东方。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比如东代的《梦粱录》中就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这就征明,迎春活动已经从郊野进入宫廷,成为官吏之间的互拜。
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更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存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口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录》则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义,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
立春养生饮食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顿去棉服,年老,本弱者换装尤宜审慎,不可骤减。《千金耍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老老恒言》亦云:“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春天在起居方面,人体气血亦如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这就要求我们夜卧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多参加室外活动,克服倦懒思眠状态,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饮食调养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人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即“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欲者,是本脏之神所好也,即补也。苦者是本脏之神所恶也,即泻也。”明确了这种关系,就能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力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
被遗忘他乡的花朝节
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是汉族传统节日。曾广泛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花朝节是农历二月十五。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
旧时江南一带存百花生日这一天,家家都会祭花神,闺中女人剪了五色彩笺,取了红绳,把彩笺结在花树上,谓之赏红,还要到花神庙去烧香,以祈求花神降福,保佑花木茂盛。这祭花神倒真是风雅的事了,这一天,大概不会只是女人们的事了,一冬的禁囿让男人们有机会出来活动活动,或是放下手中的活,或是抛开案上的书,帮着系红绳,顺便可以看一看当下的颜如玉了。女人们祭完花神,急急的去找和自己相对应的花神了,正月的是柳梦梅,二月的是杨贵妃。
花朝节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因地而异,中原和两南地区以夏历二月初二为花朝,江南和东北地区以二月十五为仡朝,据说这是与八月十五中秋节相应,称“花朝”对“月夕”。此外,还有一些地区以二月十二或十八为花朝节。这种现象,可能与各地花信的早迟有关。
花朝节在公历中的日期是3月份,大致在节气“惊蛰”到“春分”之间。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木萌青,百花或含苞或吐绽或盛开,定其中一天为“百花生目”是十分恰当的。世界上像中国那样定出花的节日的民族是不多的,可见中华民族对花的热爱有悠久传统。“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这是旧时江南民间庆贺百花生日风俗盛况的写照,夜间在花树枝梢上张挂“花神灯”,灯火与红花绿枝相映成趣;青年男女漫步花丛中,赏花谈情;文人墨客触景生情,吟诗作画……对于各地花匠或花卉爱好者,更是一展各自手艺的好时节。
花朝节,是纪念百花的生日,因古时有“花王掌管人间生育”之说,故又是生殖崇拜的节日。中国古代的农耕、鱼猎全靠人力完成,人数越多,才越能显出生产力的强盛,所以在古代,人们是希望子孙繁衍,人口众多的。关于花朝节的记载,南宋杨万里的《诚斋诗话》谓“东京二月十二日为花朝”。陶朱公书亦载:“二月十二目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其风俗多是郊游雅宴,盛唐即有此风,参加者多是些骚人墨客,有时也有亲朋好友,在讽景赏花中饮酒赋诗,欢声笑语,持续不断。在宋代以前,过花朝节的一些高雅习俗只限于一些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之中,在民间并不普及。自北宋开始,其活动又有了新内容,增加了种花、载树、挑菜(采摘野菜)、祭神等,并逐渐扩大到民间的各个阶层。
南宋梁元帝有花朝诗云:“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张正见花朝诗云:“诘晓三春暮,新雨百花朝”;唐代诗人方干诗云:“花朝连郭雾,雪夜隔湖镜”。对于花朝节的歌咏,在古代诗人们的笔下是很多的。
花朝风俗,各地不一。东北是要为花神设置神位,用素馔祭之。开封是举行民间的“扑蝶会”,优胜者可获大奖,《诚斋诗话》载:“二月十二日日花朝,为扑蝶会”。在洛阳,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百姓,在花朝节这一天都要到龙门石窟等处游玩,挑食野菜,品尝时鲜。商丘人更注重天象与丰收的关系,是以花朝日之阴晴,占卜全年小麦与果菜的丰收。在苏州,人们要在虎丘花神庙前宰杀牲畜,祭祀花神,恭祝仙诞。在节庆中,一般都有酒食宴乐助兴。
在花卉中,牡丹、芍药素有花王之称。在历史上,北京的牡丹也是很有名的,而北京的牡丹又以丰台花乡的为最佳。优良名品有“官锦红”、“梨花雪”、“白玉带”等不下数十种。
花朝节历史
中国是花的国度。它的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至于“花神”,相传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传说她善于种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并把花朝节附会成她的节目。
晋人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一书:“浙间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春序正中就是农历二月十五,这一点在明人田汝成所撰的《熙朝乐事》一书中有明确的记载:“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半,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
花朝节在全国盛行,据传始于武则天执政时期(公元690-705年)。武则天嗜花成癖,每到夏历二月十五花朝节这一天,她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用花糕来赏 赐群臣。上行下效,从官府到民间就流行花朝节活动。在那时,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十五的花朝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这三个“月半”被视为同等重要的传统佳节。
历代花朝节
花朝节至迟在唐代即已形成,因为在唐代的诗文及史籍中,关于花朝的记载已很是常见,如司空图的“伤怀同客处,病眼却花朝”《早春》、卢纶的“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题念济寺晕上人院》。民间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在花朝节这天曾亲自于御花园中主持过“挑菜御宴”。在花朝节这天,人们除了要游玩赏花、扑蝶挑菜、官府出郊劝农之外,旧时一些地方在花朝节这天还有女子剪彩花插头的习俗,如明马中锡《宣府志》载:“花朝节,城中妇女剪彩为花,插之鬓髻,以为应节。”到了清代,花朝节又有“赏红”之俗,清人张春华在其《沪城岁事衙歌》一诗中亦云:“春到花朝染碧丛,枝梢剪彩袅东风。蒸霞五色飞晴坞,画阁开尊助赏红。”
花朝节在唐宋时在宫廷、民间流传甚广,到了明、清时期,花朝节仍为文人雅土们所追捧逍遥享受。乾隆年间的进士洪亮吉在其《花朝日阻风江口望采石太自楼,咫尺不得上》一诗中亦有“今朝花朝无一花,今夕月夕亦无月”这样的诗句。不知什么原因,这一传统节日后来却日渐消亡了。目前,花朝节仅存在于中国广西宁明、龙帅l一带壮族人民的生活中。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旧街镇的花朝节虽盛行八百余年而至今不衰,但早已失去了旧时的诗意,而演变成一个商贾云集,影响远及鄂、豫、皖三省十几个市县的大型农贸交流会了。除此之外,花朝节已鲜为人知、很少有人提及了。
花朝节习俗
赏花是生活中的一种雅兴,中国人在赏花方面所积累的民俗文化成果尤称丰富,旧时流行于各地城乡的花朝节就是一例。
二月仲春,正值芳菲盛开、绿枝红葩的时节,为花朝节的活动提供了繁丽丰硕的天然背景。这一天花贩在出售莳花时,照例用红布条或红纸束缚花枝,许多养花人家亦将彩帛红纸等悬挂在花枝上,谓之“赏红”或“护花”。众多的花农花贩及从事其他种植业的农民,率于此日会集花神庙前,杀牲供果以祝神诞,或演戏文娱神,引得成群结队的游客前来观看,形成热闹的庙会场景。好事者或择园亭胜地举办类似今日花展的“斗花会”、“扑蝶会”,或于夜晚聚众提灯游行,谓之“花神灯”。在广西龙州、宁明等地,尚有青年男女在花朝节这天聚集平坝对歌之俗,歌中必有歌颂百花仙子的内容,迄情深意浓处,则互抛绣球,流连忘返。
传统的花朝节如今已流变为更加绚丽夺目的时令性花市花展,群众性的赏花风潮往往经月不退,远远超过了古代的一日之期。但是,若追溯这一传统习俗的来历,竟是掩映迷离,令人看不清楚。
据《广群芳谱》所引《翰墨记》、《秦中岁时记》,过花朝节的习俗在唐代已经流行于长安、洛阳等地。《博异记》、《镇洋县志》还为其起源提供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唐朝天宝年间,有位名叫崔玄微的花迷,远近闻名。某年二月之夜,一群百花之精幻变的艳丽女子入其花园,对他说本欲迎春怒放,可封姨(风神)出头阻挠,故请他帮忙解难。崔氏遵彼指教,置备彩帛,画日月星辰其上。二月二十一日(一说十二日)五更时分,他将彩帛悬于园中的花枝上。届时果然狂风大作,但枝上花卉有彩帛护持,一朵也没被吹落。喜爱花卉者争相仿效,因以成俗。由于悬彩护花的时间必须安排在五更,故称“花朝”。
按上述解说,花朝应属追述崔玄微悬彩护花的纪念性节日。但是在宋元以来的一些史地风俗记载中,花朝却是庆贺花神诞辰的祭祀性节日,就是说悬彩花枝的意义并非护花,而是祝诞。如《铸鼎余闻》卷四引《昆山新阳合志》云:“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花神生日,各花卉俱赏红。”《清稗类钞·时令类》中也载有慈禧太后于花朝节到颐和园剪彩系花,观看“演花神庆寿事”的记述。至于花神是谁,说法不一。但花神为女性形象却是约定俗成的。
此外,还有人认为花朝节的由来同佛教有密切关系。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载:“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盖花朝日事,世俗恒言……宋俗有扑蝶之戏,今虽不举,而寺院启涅檠会,谈孔雀经,拈香者麋至,犹其遗俗也。”可见该节与佛教的祭祀礼仪有关,赴会进香、祭神拜佛是节日期间的重要活动(钱国旗《佛教与中国岁时节日》)。准此,花朝又归为宗教性节日了。
到“自然宗教进化至人为宗教以后,这类崇拜形式逐渐消亡。但万物有灵的观念未能彻底从人们头脑中铲除”,遂有花神信仰、花神生日的出现。此说言简意赅,确为精论,但仍无法从史料中取证,勾勒出自上古植物崇拜到花朝节俗形成的逶迤足迹。这样,花朝节的来历问题,还是未能取得使人信服的答案。
中国传统十二月花神
[正月梅花]
花神寿阳公主(影斜清浅处,香度黄昏时。)
梅花,关于雪花飘飘的岁寒早春时,一般人认为是农历正月的代表花。其冰清玉洁,一身傲骨尤其为世人钟爱。
梅花的花神相传是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在某一年的正月初七,寿阳公主到宫里梅花林赏梅,一时困倦,就在殿檐下小睡,正巧有朵梅花轻轻飘飘落在她的额上,留下五瓣淡淡红色的痕迹,寿阳公主醒后,宫女都觉得原本妩媚动人的她,又因梅花瓣而更添几分美感,于是纷纷效仿,以梅花印在额头上,称为“梅花妆”。世人便传说公主是梅花的精灵变成的,因此寿阳公主就成了梅花的花神。
[二月杏花]
花神杨贵妃(沾衣不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杏花属木本蔷薇科落叶树,花朵娇小可爱,而成片的杏花林,景色更是奇丽。农历二月又称杏月,正是杏花初放之时,朵朵美若天仙,柔媚动人。
杏花的花神相传是杨贵妃。杨贵妃虽然身系唐玄宗的三千宠爱于一身,但是在安史之乱时,马嵬坡兵变,玄宗不得以应军士之求杀了杨贵妃。当时,众^将杨贵妃的尸体悬挂在佛堂前的杏树上。平乱之后,玄宗派人取其尸骨移葬时,只见一片雪白的杏花迎风而舞。玄宗回宫后,命道士寻找杨贵妃的魂魄,此时的杨贵妃已在仙山上。司职二月杏花的花神了。
[三月桃花]
花神息夫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同属木本蔷薇科的桃花盛开于农历三月,—般又称为桃月。桃花姿态优美,花朵丰腴,色彩艳丽,长被誉为美人,盛开时明媚如画,犹如仙境,乃有所谓的“世外桃源”。
桃花的花神最早相传是春秋时代楚国息侯的夫人,息侯在一场政变中,被楚文王所灭。楚文王贪图息夫人的美色,意欲强娶,息夫人不肯,乘杌偷偷出宫去找息侯,息侯自杀,息夫人也随之殉情。此时正是桃花盛开的三月,楚人感念息夫人的坚贞,就立寺祭拜,也称她为桃花神。
[四月牡丹]
花神李白(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牡丹,开于农历四月,唐代人以其香浓色艳,有富贵之枝,而称牡丹为“花王”,直到今日,世人仍爱其国色天香。
牡丹的花神传说众多,或说貂婵:或说丽娟(汉武帝的宠妃),但是以李白最为知名。有一回,唐玄宗偕同杨贵妃在沉香亭赏牡丹,一时兴起,邀李白进宫写三章《清平乐》: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冷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五月石榴]
花神钟馗(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俗称农历五月是榴月,五月盛开的石榴花,艳红似火,有着火一般的光辉,因此许多女子都喜欢榴花戴在云鬓上,增添娇艳。
石榴花的花神传说是钟馗,五月是疾病最容易流行的季节。于是,民间传说的“鬼王”钟馗,便成为人们信仰的主要对象,生前性情十分暴烈正直的钟馗,死后更誓言除尽天下妖魔鬼怪。其嫉恶如仇的火样性格,恰如石榴迎火而出的刚烈性情,因此,大家就把能驱鬼除恶的钟馗视为石榴花的花神。
[六月莲花]
花神西施(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农历六月俗称荷月,荷花既莲花。莲花生于碧波之中,以“出淤泥而不染”著称,且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因此自古即深受人们喜爱。
莲花的花神相传是绝代美女西施。传说中西施在助越灭吴之前,是卖柴人家之女,夏日荷花盛开时,西施常到镜湖采莲,也许因为西施曾是六月时节的采莲女,她美丽的身影无人能比,于是就自然成为莲花的花神了。
乐曲中。排箫绵绵远飘的音韵,画出如碧波般的莲乐,清远的女声,飘送出莲花清香。舒展悠扬的旋律中,令人想见吴越佳人驾一叶轻舟,在湖中采莲的向动人情景。
[七月主篮花]
花神李夫人(锦水绕花篮,岷山带叶青。)
李氏,汉武帝后期最宠爱的夫人。宫廷乐师李延年精通音律,颇得武帝欢心,一日作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于武帝前,武帝闻之不禁叹息说:“世间哪有你所唱的那种佳人?”平阳公主在一边揣摩得知歌中寓意,趁势说:“延年的小妹,就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武帝心中一动,立召李氏入宫纳其为妃。由此李氏宠冠后宫,号为李夫人。后李夫人病重,至死都不肯让武帝见她一面,保持住武帝心中她的美好形象,死后李家得以继享安泰富贵。
[八月桂花]
花神徐惠(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丹桂花又名木犀,丹桂,好生于岩岭间,花簇开与叶腋,黄色或黄白色,香气极浓。八月桂花香,因此农历八月又称为桂月。
桂花的花神相传是唐太宗的妃子徐惠。徐惠生于湖州,自小就聪慧过人,五月大就会说话,四岁就能读论语,八岁能写诗文。因为才思不凡,被唐太宗招入宫中,封为才人。太宗死后,徐惠哀伤成疾,二十四岁就以身殉情。后世就封这位才情不凡的女子为桂花的花神。
[九月菊花]
花神陶渊明(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农历九月的深秋时分,正是菊花开得最艳的时候,因此又称为菊月。在菊花这个璀灿的香国里,有的端雅大方,有的龙飞凤舞,有的瑰丽如彩虹,有的洁白赛霜雪,相当迷人。
菊花的花神相传是陶渊明,菊花的凌霜怒放,性情冷傲高洁,在群芳中备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喜爱,更为菊花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佳句,菊花的花神自然非他莫属了。
[十月兰花]
花神屈原(江边谁种幽兰花,寂寞芳姿映心清。)
兰花因花中君子而得名,兰花清雅淡放的高贵气质,开在霜降之后,会欣赏到她如君子般高雅的花容,与潇洒脱俗的仙姿。
兰花的花神相传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他在千古佳作《离骚》中曾以兰蕙自喻,屈原深爱祖国,但见国家朝政腐败,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在国破家亡的时刻,毅然投入汩罗江。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忧国忧民真君子的楷模,后人就以屈原为十月兰花的花神。
[十一月山茶]
花神自居易(似有浓妆出绛纱,行光一道映朝霞。)
山茶花开放在寒风细雨的农历十一月,花朵五彩缤纷,有大红,粉红,紫白,纯白等。白的色胜玉,红的如火燃烧淡赤。万紫千红,飘香吐艳,为寒冷的大地增添了几分愉悦的色彩。
山茶花的花神传说是自居易。自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备受称赞而闻名于世。传闻中并没有说明为什么白居易是山茶的花神,或许是诗人不畏强权的性情,如同山茶的不畏寒风细雨吧。
[腊月水仙]
花神娥皇与女英(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水仙别名金盏银台。水仙开于腊梅之后、江梅之前,为冬令时花,花如其名,绿裙、青带,亭亭玉立于清波之上,素洁碧玉般的花朵冒雨而开,超尘脱俗,宛如水中仙子。
水仙的花神相传是娥皇与女英。据说,娥皇、女英是尧帝的女儿,二人同嫁给舜。姊姊为后,妹妹为妃,三人感情甚好,后来,舜在南巡崩驾,娥皇与女英即双双殉情于湘江。上天怜悯二人的至情至爱,便将二人的魂魄化为江边水仙,二人就成为腊月水仙的花神了。
飘渺浪漫上巳节:三月三日天气新
上巳节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
上巳节最主要的活动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又称郊谋,因供于郊外而得名。起初上巳节是一个巫教活动,通过祭高禖、祓禊和会男女等活动,除灾避邪,祈求生育。从这种意义上说,上巳节又是一个求偶节、求育节。汉代以后,上巳节虽然仍旧是全民求子的宗教节日,并且传说农历三月三是西王母的生日,但已经是贵族炫耀财富和游春娱乐的盛会。
在上巳节中还有临水浮卵、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三种活动。在上述三种水上活动中,以临水浮卵最为古老,它是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谁拾到谁食之。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则是由临水浮卵演变来的。不过,这是一种比较文明的孕育巫术。曲水流觞和临水饮宴则是这种巫术的演变,成为文人雅士的娱乐活动。最著名的是东晋兰 亭的曲水流觞。
上巳节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都流行,如朝鲜族的三巳节、土族的三月三,白族、布朗族、侗族、壮族、黎族、畲族也过上巳节。上巳节中风俗人
上巳节在唐朝,是国家的三大节假日之一。但是唐代之后,它与寒食节都被清明兼并了,再后来,连节日里的诸多习俗和仪式也渐渐消失了,只给我们剩下一个叫“春游”的名目。我们现在的春游就是来源于上巳节的传统。
作为节日的上巳节是何时消失的?为什么消失?史籍语焉不详。只是在《新唐书·李泌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唐德宗向四朝元老李泌咨询说:“寒食多与上巳同时,欲以二月名节,自我为古,若何而可?”因此可以初步判定的是,作为假日,上巳节是在唐德宗在位的(779-805年)期间被取消的。到宋朝时,上巳节的主要活动之——祓禊,即驱邪的习俗已渐衰。南宋诗人范成大为此还做诗感叹道:“三日天气新,禊饮传自古。今人不好事,佳节弃如土。”
“今人不好事,佳节弃如土。”如果说,作为节日的消失是国家行为的话,依据范成大的诗,难道说,上巳节诸多习俗的消失则是百姓不愿为?生活在农业文明时代的人,遇到困惑时,照例是求助于他们赖以为生的自然,因时而动,因时而变,也借时寄情。由此而派生出来的仪式和习俗到底有多少实际功效,我们无法得知,但是它们至少有慰人心的精神功效。从这一点来看,今人与古人其实是心心相通的。现代人也有很多类似的习俗,比如在小孩出生一个月时要做满月,一年要抓周;大年初一,又要去寺庙烧香。
确实,当科技水平发达到足以用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的方法来解决不孕的难题时,浮卵浮枣的风俗就显得很小儿科了,但科学并不能完全解决人的精神诉求。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动物或者说是社会的动物。文化人类学者说,人是文化的动物。民俗研究大师钟敬文说,人也是风俗的动物。
因此,不必为上巳节的消失而耿耿于怀,不必厚古薄今,也不必厚今薄古,古今风俗行为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本质,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所以直至今天,我们中秋要吃月饼,元宵要吃汤圆,我们以为自己很现代了,其实,我们和先祖一样,还是风俗中的人。
寒食节:寒食东风御柳斜
寒食节与清明节,是挨得很近的两个节,是春天的两朵姊妹花,首尾相牵,习俗相连,逐渐合二为一。如今,很多人已经只知清明,不知寒食了。它的节期,是冬至后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
旧时寒食节,孩子们都要走出庭院,在杨树、柳树上系上五色绳。到次日清明节,再走到野外,认准自己拴绳子的那棵树,把挂上去的五色绳取下,拴在衣服上。大家相信这样做可以祛邪,妖魔鬼怪走不到孩子身边。
寒食节的习俗还有拜扫展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
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
春秋时代的晋国,晋献公的几个儿子为争夺王位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晋献公的第二个儿子重耳为了避免自相残杀,流亡国外十九年。晋国的臣子介子推敬佩重耳的人品,舍命相随,在重耳最危难的时刻曾割股奉君。君臣—起经常讨论救国、治国方略关系融洽。重耳曾言,如果自己将来能做国君,一定重报介公之恩。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终于打回晋国,当上了晋国国君,是为晋文公。
晋文公复国之后,大宴群臣,论功行赏,却没有给经常提意见的介子推任何官位和赏赐的东西。介子推不屑与整天在晋文公身边阿谀的小人为伍,更为晋文公复国之后没有施行清明政治感到失望。于是带着老母上了绵山,过起了隐居的生活。有人开始议论了,说晋文公忘恩负义,不用贤臣,晋文公慢慢地也听到了这些议论,他似乎感觉到自己做的有些不对,赶紧叫人去请介子推,才知道介子推已经去绵山隐居了。为了让臣下知道自己不是忘恩负义的昏君,平息人们的议论,晋文公急于找回介子推。他带领群臣来到绵山,寻找介子推。
绵山涧壑万仞,峭壁嶙峋,山路崎岖,加之介子推有意躲避,怎么也找不到介子推。晋文公心里起急,但也无可奈何。晋文公的手下也是各有心思,有的希望介子推回来,辅佐晋文公治理天下,有的却怕介子推回来,夺了自己的恩宠。一个手下向晋文公谏言说,介子推是个大孝子,大王您派八放火烧绵山,介予推怕伤了老母,一定会出来见您。乱了方寸的晋文公见介子推心切,竟糊里糊涂地采纳了这个主意,命人在绵山上放起火来。时值仲春,风大物燥,烟火吞没了整个绵山。大火烧了几天也没有见到介子推的影子。大火熄灭后人们才发现,介子推宁死不肯出山,已经和母亲被烧死在山顶一棵大柳树下。晋文公想起介子推对自己的忠心和肺腑之语,扶着被烧死的大柳树不禁嚎啕大哭。他让人将介子推母子葬于山岭之上,改绵山之名为介山,“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同时下令,在介子推的忌日,即冬至后105天全国禁止动烟火,只许吃冷食,是为寒食节,以示纪念介子推。
寒食节时兴户外活动和踏青活动。踏青时难免偶入墓地,看见坟茔。人们想起老祖宗,难免追远怀旧,由是形成清明前后扫墓之习俗。后来,很多地方都不过寒食节,只过清明节了。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寒食滋养了清明
寒食节的意义远大于清明,若比做母子,寒食为母,清明为子。清明尤在,而寒食早已不存。也可以说,寒食伴随着吹面不寒的杨柳之风,在岁时节日的演变过程中静静地融入了清明。寒食滋养了清明,清明由一个节气上升为最为人们所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没有寒食,几无可能。
回顾历史的发展,寒食节已经成为我国古代社会文明的脉络之一。因此,从历史研究、社会研究等多个社会活动层面来看,寒食节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值得人们注意。
寒食节蕴含的介子推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清明廉洁的政治抱负和“功不言禄”、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是古代社会伦理准则,是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纽带,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寒食文化以忠孝为核心的内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来的诚信,是介子推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础,也是维系民族、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当今,更是聚民心,凝国魂,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和精神理念。
介子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愿望,对于当代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此外,从唐代宫中寒食节放假 七日踏青春游,演变为今天的“旅游黄金周”;由寒食禁火,演变为今天的护林防火;由寒食插柳,演变为今天的全民植树造林;由蹴鞠,演变为今天风靡全球的足球运动,意义可谓深远,不可低估。
同时,寒食节2640年的演变,是对我国古代社会多个阶层意识形态的反映,是当代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学的重要线索之一。
炎炎三伏天午后夏至节
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大部地区。指夏至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吃凉面(条)的习俗。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
夏至是24节气之一。每年6月21目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夏至”节气开始。何谓“夏至”?“阳极之至,阴气始生,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夏至日这天太阳高度最高,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且越往北越长。此后,阳气由盛逐渐转衰,阳光直射地面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之说。
夏至在汉代已有,宋代官员还放假三天。关于这个节日,宋人周遵道《豹隐纪谈》载有“夏至九九歌”:夏至后,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四九三十六,争向路头宿。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入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壑。
在夏至节,浙江金华地区有祭田公、田婆之俗,即祭土地神,祈求农业丰收,为防止害虫发生。夏至共十五天,其中上时三天,二时五天,末时七天,此时最怕下雨。而在多早的北方则流行求雨风俗,主要有京师求雨、龙灯求雨等,祈求风调雨顺。但是,当雨水过多以后,人们又利用巫术止雨,如民间剪纸中的扫天婆就是止雨巫术。有些地方把本来是巫术替身的扫晴娘也奉为止雨求晴之神。过去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还多祭祀二郎神,即李冰次子,因为民间供奉他为水神,以祈求风调雨顺。天旱了,请二郎神降雨;雨多了,请二郎神放晴。
在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进入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开始消瘦,即“枯夏”。民间开始偷闲消夏,注意饮食补养,官府也停止办公事。江苏夏令饮食有三鲜:地上三鲜为苋菜、蚕豆和杏仁,树上三鲜为樱桃、梅子和香椿,水中三鲜为海丝、鲋鱼和成鸭蛋。浙江建德民谣说:“立夏日,吃补食。”说明夏至补食从立夏就开始了。一般都吃红枣烧鸡蛋和黄芪炖鸡,以滋补身体,为投入紧张的秋季农业劳动做准备。广东有喜吃狗肉之习,俗语说:“夏至狗,没啶走(无处藏身)。”夏至杀狗补身,使当天的狗无处藏身,但不能在家宰杀,要在野外加工。北京流行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防暑主要注重两个方面:
首先是多吃冷食、凉食、瓜果。古代的斗茶、凉汤都是极好的防暑品。苏州立夏节喝“七家茶”,小孩要吃“猫狗饭”。同时多饮食凉粉、酸梅汤,服用冰块。周代已有掌冰的官吏和冰窖设备,冬季贮冰,夏季食用,清代就有刨冰。清廷在立夏这一天,赏赐文武大臣冰块。此时又是瓜季,人们坐在瓜棚下乘凉,品赏西瓜。西瓜、苦瓜都是清热消暑食品,是夏至季节的重要佳品。另外,夏季蚊虫繁殖,雨水多,易感染痢疾等肠道疾病,因此在夏令饮食中有吃大葱、大蒜习俗。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大蒜有“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避邪恶,消肿痛,化瘕积肉食”之效。此外,凉亭赏夏也是人们盛夏中进行的一项防暑活动。
其次是利用防暑工具,例如有雨伞、扇子、凉帽、凉席、竹夫人等等。
扇子起源很早,先为农业生产的扬谷工具,后来才加以改进,变成防暑和戏曲用具。文献记载中的商代扇子,是车上遮雨用的,称“扇汗”。南北朝后,在扇汗外,又发明一种长柄障扇,后来演变为华盖。民间的扇子因地而异,有芭蕉扇、蒲扇、羽扇、绢扇等,后来才出现了纸制折扇,当时的卧具则普遍利用各种质料制成的凉席。古代流行的瓷枕,也是一种防暑卧具。也有用竹枕的,即称竹夫人,又称百花娘子、竹姬、青奴。在《吴友如画宝》中有一幅“竹妖人梦”图中,就绘有一男子卧于床上,抱着竹夫人人梦乡的情景。由于夏天白天长、炎热,入夜又难眠,各地都提倡睡午觉。此外,人们也喜欢在夏天里游泳、妇女儿童戏水、养金鱼、叉鱼、钓鳖、捕蛙、捉鱼、捉鳝鱼、夏猎等活动。
夏至后入伏有初伏、中伏、末伏之分,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期,容易中暑、生病。因此,旧时在这时多驱鬼以求安,同时也讲究中午歇晌,讲究吃补食。夏天前后,也是农忙之时,北方收麦、打场、收粮,南方则种稻插秧,至于捕鱼活动,在各地都很活跃。
中元节:中元月上九衢明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又俗称“鬼节”,“施孤”,与清明、十月一合为三鬼节。
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二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佛教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电就是盂兰盆会。盂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于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施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盂兰盆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民间的鬼节与佛教的中元节、盂兰盆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又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就这样,僧、道、俗三流合一,构成了农历七月十五丰富的节俗活动。中元节有中元法会、拜三官、盂兰盆会、烧法船、祭祖、放河灯、点莲花灯、送面羊等民俗。
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其实,民间之所以叫“鬼节”,无非是人们对逝去亲人的追思。七月十五的习俗,剔除掉其中的迷信色彩,会发现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人生百善孝为先”,孝是善心、良心和爱心的体现,无论是对尚健在的长辈,还是已逝的亲人,不忘孝道,这才是中元节的现实意义。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入,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我们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秋收冬藏祭祀祖先:十月朝
农历十月初一,俗称:“十月 朝”,是继“清明”、“中元”以后的又一“鬼节”。相传,城隆为南宋丞相文天祥。淮安(现楚州)河北城隍庙是县城隍,淮城城隍庙为府城隍。土地祠中的土地神为东汉刘协皇帝,曹丕篡汉废刘协为山阳公,刘协死后即成为山阳都土地神。城隍每年出巡三次: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朝。
十月朝来历
亦称“十月朔”。在农历十月初一日。秦代统一中国后,改以建亥之月为首,夏历的十月一日相当于秦之元旦。宋代于立冬日外,更重视此节。本《诗经·豳风·七月》:“九月授衣”之义,朝廷在此日有赐衣之制,士民祭扫祖先坟茔,多烧纸剪冥衣,故明清时又称“烧衣节”。北方天寒,以此日始用炉火,称“开炉”。
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们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道家三官水府下元节
农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节”。此时,正值农村收获季节,武进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又,旧时俗谚云:“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原来道教谓是日是“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生日,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肠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道教徒家门外均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旗上写着“天地水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消灾降福”等字样;晚上,杆顶挂三盏天灯,做团子需三宫。民国以后,此俗渐废,惟民间将祭亡、烧库等仪式提前在农历L月十五“中元节”时举行。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下元节的习俗
焚“金银包”等祭拜祖先亡灵的活动:民间折红绿纸为仙衣,折锡箔为银锭,装入白纸糊的袋中,正面写“谨言冥宝一封、彩衣一身上献某某受纳”,下书“子孙某某百拜”,背面写“某年、某月、某日谨封”,俗称“金银包”,叩拜后焚化。除此以外,还有其它常见的祭拜祖先活动。
道教专门场所的有关活动:这一天,道观做道场,为民众解厄除困,民众前往道观观祭,并在道观中拜祭下元水官和祖先。
祭禹:水官大帝禹的诞辰日,各地禹庙等大禹纪念场所常有祭祀活动。
做糍粑等食俗:这一天,人们在家中做糍粑并赠送亲友,蒸麻腐包子等。
家中拜祭下元水官:每逢下元节来临,水官下降凡间巡查人间善恶,为人们解除灾难。家家户户张灯三夜,在正厅上挂著一对提灯,并在灯下供奉鱼肉水果等。
“水色”等户外活动:水,和“水官”有关,色,色彩丰富。—艘是扎彩船,在河中巡游。水色由此得名。
安身静体冬至节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日“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十天阳历年(元旦)。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目的重视。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又称为冬节,依照我国传统的历法,以五日为一候,三候十五日为一节或一气,在一年里又分为十二节与十二气,合称为二十四节气,这就是择日学上所用的节气,择日学上是依农历的节气来选定吉课,而所谓的农历则为阳历与阴历的结合,阳历指的就是二十四节气(把太阳运行的周期分为十二个阶段,再划分二十四个节气,一节一气为一个月),阴历乃为纯粹的月份(按照月亮所行的周期而定),日子都在国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两日。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
根据周朝的记载,民间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动,又因为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
民间有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与来到的先后,来预测往后的天气。俗语说:“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俗语也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
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一般在公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有庆贺冬至的习俗。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易日: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例如北方人在冬至时吃饺子,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古人对冬至节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民间传说:冬至为何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入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