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把自己经历的事情或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生作文是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小学生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可以从笔下有物、笔下有情、笔下有神等方面加以引导,以达到文从字顺、乐于表达的成效。
关键词:笔下有物;笔下有情;笔下有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把自己经历的事情或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生作文是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小学生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进入小学中高段,作文教学指导无疑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近些年,笔者在这方面做了诸多尝试,在此与同行探讨分享。
首先,要让学生做到笔下有物。古人提倡文章必须做到言之有“物”。这所谓的“物”,应该就是文章要有具体的人物,事物,景物。写人记事的文章,必须写出有血有肉有鲜明个性的人,通过具体的事件突出人物的形象,思想,性格特征,让读者从文字表述中感受到人物真实存在。写景抒情的文章,必须写出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特征的景物。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笔者认为,必须让学生学会观察。写人,必须让学生观察具体的人。笔者让学生自己找一个班上的同学或者老师,不写出姓名,只抓住这个人的外貌最突出的特征,语言动作的特点、发型、身材、笑容等入手加以描写。写好后,让学生在小组内朗读,让听众来判断是谁?如果听众听完内容就判断出这个人是谁,那就算成功。否则,就是失败。成功有奖,失败有惩。学生在竞争中享受作文的乐趣。另外,借鉴范文必不可少,像朱自清先生的《春》和《荷塘月色》中对景物的描述就值得学生去借鉴;鲁迅的《少年闰土》,朱自清的《背影》,冰心的《小橘灯》等都可以让学生借鉴人物描写。笔者经常让学生去读一些名家名篇,写读书笔记等。通过这样一些指导,学生基本上就能做到笔下有“物”了。
其次,二要让学生做到笔下有情。有了笔下有物,还得让学生做到笔下有情。古人曾有过“一事一物总关情”的说法。也就是说,文章必须突出情感,才可以打动人。文章中必须要表现作者对人事景物的一种情感表达,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否则,读者就认为文章枯燥无味,读文章就如同嚼蜡。怎样写出文章的情感呢?写人,一定要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能让自己感受到真情的人。长期以来,学生大都去写那些远离自己生活的人。写出的人,千人一面,虚情假意,打动不了自己,更不要说去打动别人。笔者做过这样的尝试:让学生给在外地的亲人写信,让亲人回信,然后把写得动人的信打印出来在班上传阅,让作者有成就感。笔者也做过这样的尝试:让学生回家给自己的亲人洗脚,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让学生去妈妈那里了解自己出生前后,妈妈受过那些折磨,爸爸做了哪些准备,然后让他们写出来。这样做后,学生有真实感受,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流露出真实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对景物的描写,同样要表达情感。春夏秋冬,大自然会用自己独特的美来吸引人类。季节变换时,笔者经常会带学生出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景,让学生去领悟大自然的美,去享受身心愉悦的情感,然后在文章中表达出来。同样,借鉴名家名篇也必不可少。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故乡”,矛盾的“白杨礼赞”等,都可以让学生去阅读借鉴其中抒发情感的方式。
最后,要让学生做到笔下有神。这里所说的“神”就是文章的主题。文章的主题必须突出,不然,一篇文章就是无头苍蝇,无本之木。写文章一定要有一个中心。有了这个中心,材料的安排,人事景物的描写才能集中统一。否则,就不能成为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文章。为了做到这一点,笔者经常让学生在课本现代文阅读中学会自己归纳文章中心。笔者适当补充,让他们懂得作者是怎样突出文章中心的。在他们写作时,笔者要求他们首先确定中心,然后选取材料,最后构思如何突出中心。让他们由易到难,明白自己写文章要歌颂什么,赞扬什么,喜欢什么,被什么感动,被什么吸引,被什么鼓励,学习他人什么,感悟到什么等……在寫作文时,一定要用事实和描写来突出,不能用喊口号的文字来体现。刚开始学生觉得很难,经过反复写作练习就逐渐养成了中心突出的习惯了。文章是改好的,不能一蹴而就,经常写,经常改,文章自然而然就成了好文章,就符合要求了。
综上所述,小学作文要做到笔下有物、笔下有情、笔下有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芝芬.平等对话用心交流——也谈小学生作文评语的写作[J].考试周刊,2015.
[3]腾胜男.爸爸,请您夸夸我[J].阅读作文·小学版,2013.
[4]燕子姐姐.作文评选不公平[J].小学生之友:智能探索版,2015.
作者简介:
商国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川省金阳县小银木中心校。
关键词:笔下有物;笔下有情;笔下有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把自己经历的事情或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生作文是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小学生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进入小学中高段,作文教学指导无疑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近些年,笔者在这方面做了诸多尝试,在此与同行探讨分享。
首先,要让学生做到笔下有物。古人提倡文章必须做到言之有“物”。这所谓的“物”,应该就是文章要有具体的人物,事物,景物。写人记事的文章,必须写出有血有肉有鲜明个性的人,通过具体的事件突出人物的形象,思想,性格特征,让读者从文字表述中感受到人物真实存在。写景抒情的文章,必须写出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特征的景物。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笔者认为,必须让学生学会观察。写人,必须让学生观察具体的人。笔者让学生自己找一个班上的同学或者老师,不写出姓名,只抓住这个人的外貌最突出的特征,语言动作的特点、发型、身材、笑容等入手加以描写。写好后,让学生在小组内朗读,让听众来判断是谁?如果听众听完内容就判断出这个人是谁,那就算成功。否则,就是失败。成功有奖,失败有惩。学生在竞争中享受作文的乐趣。另外,借鉴范文必不可少,像朱自清先生的《春》和《荷塘月色》中对景物的描述就值得学生去借鉴;鲁迅的《少年闰土》,朱自清的《背影》,冰心的《小橘灯》等都可以让学生借鉴人物描写。笔者经常让学生去读一些名家名篇,写读书笔记等。通过这样一些指导,学生基本上就能做到笔下有“物”了。
其次,二要让学生做到笔下有情。有了笔下有物,还得让学生做到笔下有情。古人曾有过“一事一物总关情”的说法。也就是说,文章必须突出情感,才可以打动人。文章中必须要表现作者对人事景物的一种情感表达,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否则,读者就认为文章枯燥无味,读文章就如同嚼蜡。怎样写出文章的情感呢?写人,一定要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能让自己感受到真情的人。长期以来,学生大都去写那些远离自己生活的人。写出的人,千人一面,虚情假意,打动不了自己,更不要说去打动别人。笔者做过这样的尝试:让学生给在外地的亲人写信,让亲人回信,然后把写得动人的信打印出来在班上传阅,让作者有成就感。笔者也做过这样的尝试:让学生回家给自己的亲人洗脚,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让学生去妈妈那里了解自己出生前后,妈妈受过那些折磨,爸爸做了哪些准备,然后让他们写出来。这样做后,学生有真实感受,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流露出真实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对景物的描写,同样要表达情感。春夏秋冬,大自然会用自己独特的美来吸引人类。季节变换时,笔者经常会带学生出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景,让学生去领悟大自然的美,去享受身心愉悦的情感,然后在文章中表达出来。同样,借鉴名家名篇也必不可少。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故乡”,矛盾的“白杨礼赞”等,都可以让学生去阅读借鉴其中抒发情感的方式。
最后,要让学生做到笔下有神。这里所说的“神”就是文章的主题。文章的主题必须突出,不然,一篇文章就是无头苍蝇,无本之木。写文章一定要有一个中心。有了这个中心,材料的安排,人事景物的描写才能集中统一。否则,就不能成为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文章。为了做到这一点,笔者经常让学生在课本现代文阅读中学会自己归纳文章中心。笔者适当补充,让他们懂得作者是怎样突出文章中心的。在他们写作时,笔者要求他们首先确定中心,然后选取材料,最后构思如何突出中心。让他们由易到难,明白自己写文章要歌颂什么,赞扬什么,喜欢什么,被什么感动,被什么吸引,被什么鼓励,学习他人什么,感悟到什么等……在寫作文时,一定要用事实和描写来突出,不能用喊口号的文字来体现。刚开始学生觉得很难,经过反复写作练习就逐渐养成了中心突出的习惯了。文章是改好的,不能一蹴而就,经常写,经常改,文章自然而然就成了好文章,就符合要求了。
综上所述,小学作文要做到笔下有物、笔下有情、笔下有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芝芬.平等对话用心交流——也谈小学生作文评语的写作[J].考试周刊,2015.
[3]腾胜男.爸爸,请您夸夸我[J].阅读作文·小学版,2013.
[4]燕子姐姐.作文评选不公平[J].小学生之友:智能探索版,2015.
作者简介:
商国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川省金阳县小银木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