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勃列日涅夫的情妇”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m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勃列日涅夫晚年的时候对安眠药非常依赖,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为了能让勃列日涅夫规律地用药,保卫部门专门在他身边安排了医护人员。这期间,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护士跟勃列日涅夫建立了“特殊”的关系。勃列日涅夫最终决定:就留下她一个人吧。刚开始这位护士还只是默默地工作,但很快就完全变成了一位“女主人”。许多人传说是她把勃列日涅夫变成了一名“瘾君子”。她就是尼娜·科罗维亚科娃。
  近几年,有关尼娜·科罗维亚科娃的文章时常见诸报端,但没有一位记者能真正地采访到她,因为她从不与记者交往,对过去的私人生活更是三缄其口。不久前,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的记者采访到了这位神秘人物。
  记者当时是有备而来,手捧一束鲜花,在电梯里与尼娜·科罗维亚科娃“巧遇”。在简短的对话中,记者单刀直入,问起了她与勃列日涅夫的交往经历:
  
  
  “我们之间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相互信任的关系”
  
  “听说除了勃列日涅夫之外,您还护理过许多有头有面的人物,患者对您都有很高的评价?”
  “已经多少年过去了,他们全都不在人世了。所有的政治局委员都是我护理的对象。他们都是非常朴素的人,住院期间,他们的案头摆满了各种文件,离开的时候,这些文件又全被带走。有一位中央委员和我很熟,他去世的时候,他的住宅里只有一些陈旧的家具和一件大衣,他们就是这样生活的。他们没有任何财富,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尼娜·科罗维亚科娃,听说勃列日涅夫喜欢上了您?”
  “当然,他对我很有好感。如果是他不喜欢的人,不可能在他身边工作得那么久。”
  “听说您和勃列日涅夫的关系十分密切?”
  “是的,我们有着很正常的交往关系,绝对正常的交往关系。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相互信任的关系。列昂尼德·伊里奇是个好人,是个有趣的人……我们之间讨论过许多问题……”
  “你们之间都经常谈论些什么?”
  “他谈论最多的都是在战争年代如何在战场上作战的,而并非担任国家领导人期间的事。就是这样。”
  
  “开药方,开药方……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
  
  “尼娜·科罗维亚科娃,有人撰文说是安眠药影响了勃列日涅夫的疾病,而这些安眠药都是您给他的……”
  “不应该开这种药方,”尼娜·科罗维亚科娃说这话时情绪有些激动。
  “是哪位医生开的安眠药?”
  “开药方,开药方……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
  “但这些作者都说是您的责任,尼娜·科罗维亚科娃。”
  “有关对我的描述,都不是事实。写这些肮脏事情的医生,都对列昂尼德·伊里奇有成见。医务人员在入行的时候都有过誓词:不能乱说患者的病况!不管发生过什么情况,都不许说!一些医生竟然把自己的患者——已经不在人世的政治局委员们写到自己的书里,简直是一种犯罪!他们是为了挣钱!他们这样做使我感到很气恼。”
  “尼娜·科罗维亚科娃,您还记得最后一天和勃列日涅夫在一起的事情吗?听说,是警卫人员愣把您和勃列日涅夫分开的?”
  “简直胡说八道!”
  “您再也没有和勃列日涅夫在一起工作过?”
  “我一直在克里姆林宫里工作,直到勃列日涅夫生命的最后一刻!我的办公室离他不远……许多人对我都很尊重,大家对我的态度很好,尽管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这样……”
  
  “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很仁慈!他帮助过许多人”
  
  “后来您就没有改变对总书记的看法?”
  “这是不可能的!他是一个伟人!无论医护人员,还是其他的人,只要为他服务过,他都能很好地善待。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很仁慈!他帮助过许多人……如果谁要是生病需要送医院治疗,他会及时帮助。他的工作量很大。他为国家做了许多杰出的工作!他到了晚年,已经病魔缠身,为什么非要去描述!?他患的是中风,很痛苦。您能想象得到人患了中风后会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在叶利钦执政时期没完没了地描述他痛苦的样子。这是在向他身上抹黑。”
  “勃列日涅夫有什么爱好?”
  “我记得,列昂尼德·伊里奇喜欢游泳……”
  “这是否他努力使自己能像一个常人一样工作?”
  “怎么跟你说呢。所有的人在一定的时候都会这样:游泳池、规定的饮食……到了老年他很痛苦……”
  “有人说您利用总书记的地位使您的丈夫得到了升迁。”
  “可恶!我的丈夫15岁就参加工作,军事学院毕业,然后又到古比雪夫军工学院深造,毕业后授少将军衔。他是一名职业军人,知识分子。有些人总认为是我的因素他才得以升迁,可恶!我丈夫早在1982年就去世了。在他死后还有人这样去说他,这些人太不道德了。”
  “您现在已经退休了,但听说还在工作,仍在医院吗?”
  “不,在另外的地方。我不能没有工作,不能无所事事。”
  “有人说,勃列日涅夫给了您一套三室的住房。”
  “我是有三室住房,要知道我的父母都是莫斯科人!我知道许多人都是如何升迁的,但我不想讨论这个问题,我不允许自己这样做!”
  “您如何看待亲近勃列日涅夫的这段个人历史?”
  “我谁也不是!我只是一个正常的人,忠于国家、诚实、守规矩。”
  “您现在对政治还有兴趣吗?”
  “是的。我很尊敬普京,还有两个伊万诺夫(俄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都叫伊万诺夫)。这3个人我都很敬佩。应该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注,他们是值得尊敬的人,我是这样认为的……”
  
  “阴谋和陷害一直纠缠着妈妈,简直太可怕了!”
  
  记者在采访尼娜·科罗维亚科娃的女儿娜塔莉娅的时候,娜塔莉娅是这样描述妈妈的:她一生热爱劳动,什么粗活都干。她还是一个小姑娘的时候,母亲就去世,父亲也在战场上阵亡,正因为如此,才把她安排在第四总局工作,她在那里护理的是些最优秀的人,可以信任的人。
  娜塔莉娅还向记者透露了勃列日涅夫死后母亲的遭遇:“妈妈被派往一所普通的医院,很快就受到别人的陷害,他们打电话或写匿名信威胁她,跟踪她。我总是问妈妈:‘妈妈,你已经无事可做了,一名无依无靠的妇女,没了丈夫,为什么他们还要跟你过不去?’我,我的儿子,还有我的妈妈,生活得很艰难。阴谋和陷害一直纠缠着妈妈,简直太可怕了!”
  娜塔莉娅还告诉记者说,有人愿意出大价钱让妈妈写有关勃列日涅夫的回忆录,出版社打过电话,记者们纠缠她,外国人用美元利诱,均遭到她的拒绝。她有自己的道德原则,她不会向任何人屈服。“不过,我现在正在劝说妈妈撰写回忆录,这并不是因为别人刺痛了她或有人说了她的坏话,而是因为真实的情况应该留给历史。我希望能说服她……”
  据文献记载,尼娜·科罗维亚科娃曾在卫生部第四总局工作,专门从事对国家一号首长们的医务护理工作,1973年到1975年成为勃列日涅夫的私人护士。
其他文献
题目中用了繁体字, 不为别的,只是因为第一次看到英国使馆的介绍材料上的这四个大字, 一种莫可名状的情愫萦系心头,默念了几遍之后,就再也忘不掉了。  那个时候,我的皮箱里装着被美利坚合众国盖着三个拒签章的护照;而我, 独自坐在去北京申请英国签证的列车上,默默替我那可怜的护照担心,毕竟它还没有周岁,可能承受不了搀和着“香风毒草”气息的另一个“签证保留”的黑色印记了。一天之后,在家中等候消息的父亲从电话
期刊
“我爱上一只母豹及它的5只小豹。”德国的巴福斯来到非洲赛伦加堤,深入野生猎豹的草原生活17周,成为猎豹家庭的亲密“保姆”。当他依依不舍要离开这些“大猫”朋友的时候,忍不住激动地说:“猎豹家庭,我爱你们!”  我从汽车里小心翼翼地滑出来,带着大型摄影机以及各式各样的器材,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切都还好吗?”我那深色皮肤的马赛族友人兼司机恩扬古希关心地问道。  “没问题!”我一边试着让自己舒服一
期刊
曾多次见到某些歌手、艺人在舞台上迫切求索听众、观者的掌声,通常是这样的主动呼唤:“请给点掌声!”起先,见到此情此景,有些不以为然,慢慢又感到情有可宥,甚至其情可悯,便会不由自主地轻轻鼓起掌。也曾听过似乎是毛阿敏唱的一首歌曲《掌声响起》,歌词中有:“站在这舞台,听到掌声响起来,我的心中有无限感慨,……掌声响起来,我心更明白……”词句朴实流畅,旋律宛转如意,歌声含情脉脉,令人徘徊不已,乃对掌声有新的感
期刊
从1938年德国物理学家·O·哈恩和F·斯特拉斯曼发现铀原子核裂变现象起,核能就向世人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面孔:正面看是使石油成为“过时能源”的天使,反面看却是使人类回到“旧石器时代”的魔鬼。整个冷战时期,人们都是在美苏核战争的阴影下战战兢兢度过的。然而,核战争的危险性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失。在5个核大国缩小核武库的同时,核问题却在另一些国家凸现出来:印巴上空的蘑菇云尚未散尽,日本国内核武装言
期刊
素有摇滚巨星和流行之王美称的迈克尔·杰克逊,20世纪以来一直是音乐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是继猫王之后西方流行乐坛最具影响力的歌星。他用自己的实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和奇迹,他以刚劲、狂暴的歌舞征服了世界千千万万的年轻人,其唱片总销量已经超亿,被载入“吉尼斯世界大全”。    天才之路    杰克逊1958年生于美国印第安那州,是9个孩子中的第7个。他5岁的时候就以“杰克逊5兄弟之一”的身份登台
期刊
一个5岁就开始登台表演的人;一个以歌喉诱惑并征服了世界的人;一个富可敌国、身价无限的人;一个如此仇视自己的出身和相貌、以至于几乎改动了脸部的每一块肌肉、每一根线条、每一个器官、漂白了全身每一寸皮肤的人;一个拒绝阳光、拒绝女人、永远把自己隐在黑夜和寂寞中的人;一个恐惧父亲却又无比溺爱孩子的人……  这个人,究竟为什么?      缘 起    除了扑朔迷离的伊拉克战争,迈克尔·杰克逊的私生活恐怕也
期刊
1998年5月,印度上空两天内连续升起5朵蘑菇云,向世人宣告印度已迈过“核门槛”,由隐蔽的核国家成为公开的核国家。撕去这层面纱后,印度在核武装上三步并作两步走,在短短的三四年内迅速发展了陆基和空基核武器投放系统,并制定出一套像模像样的核军事战略,俨然以一个核大国的姿态游走于国际政治舞台。  2003年伊始,印度又为其核蓝图写下大手笔,宣布组建战略部队司令部,并在1月9日试射了“烈火Ⅰ”型短程导弹,
期刊
目前共有8个国家被世人公认为拥有核武器,这8个国家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中国等5国,它们是《核不扩散条约》所承认的“合法”核大国;第二类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它们进行过核试验,并公开承认拥有核武器,但始终未加入《核不扩散条约》,其核国家地位被国际社会所拒绝。第三类国家即以色列,尽人皆知它进行过核试验并生产了核武器,却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因此被称为“隐匿”的核国家。以色列对
期刊
这些“眼睛微缩画”装饰品曾经非常流行,现在看来,它们饱含神秘,工艺简洁,但极具感染力,因为它们捕捉到的是最最隐私的、或亲密或哀怨或深沉或纯情的瞬间一瞥。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些内含人类“心灵之窗”的装饰品既带有爱情(或色情)的色彩,也带有政治的色彩,它和法国大革命有着十分密切的历史渊源。“眼睛微缩画”装饰品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大肆流行,说明这种嗜好并不仅仅是好奇,对于那些“妄图”激励“爱”志、留
期刊
伊里安查亚位于新几内亚西半部,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个省。根据一项政府资助的安置计划,淘金者和其他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纷纷从毫无希望且人满为患的爪哇岛和其他岛屿蜂拥而来。随着新移民的到来,伊里安查亚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而藏在森林深处的像科罗怀这样的原始部落也正面临着“被曝光”的危机,尽管它们与人类社会隔离了数千年之久。    魔鬼来了    我们艰难地行进在伊里安查亚雨林沼泽地中,跋涉在淤泥和恶臭污水之间
期刊